谈《春末闲谈》的艺术特色

时间:2022-04-14 16:11:1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春末闲谈》的艺术特色

《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经”,妄图用封建思想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瓦解革命运动。针对这股反动逆流,鲁迅写了这篇批判奴化思想的战斗檄文。文题似小,旨意却大。名曰“闲谈”,好似信口而言,实则别具匠心,严密为文,读后令人叫绝不已。

谈《春末闲谈》的艺术特色

文章从细腰蜂用神奇的毒针毒害小青虫,使其中“不死不活”、“不动不烂”既无抵抗之力,又能保持新鲜的状态下,作为幼蜂的食料这里起笔(即1、2、3自然段)。然后用联想的方法,顺势从细腰蜂的麻醉术转到中外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之上(即4、5、6、7自然段)。文章首先指出,中国千百年来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的儒家思想,就是麻痹人民的神奇药品,但这种药品却不如细腰蜂的毒汁那么灵验。以《二十四史》为标志的改朝换代的史实,便是历代人民被反动统治者从麻痹到清醒至反抗的铁证。历史如此,现实又如何呢?文章指出,现代的中外反动派,为麻痹、奴役中国人民所苦心泡制的新的精神药品,无论是帝国主义抛出的“特别国情论”,或是“特殊知识阶级”鼓吹的“进研究室主义”;无论是资产阶级文学家发明的“莫谈国事律”,或是中国封建遗老宣扬的“圣经贤传法”,以及俄皇钦定的“不准集会,不许开口”的戒律,都是麻痹人民的妙方。目的在于使其成为“不死不活,不动不烂”的猎物供他们享用。然而,可惜这些精神药品并末起出中国古贤的范围,所以同样不是灵验。要不尼古拉二世怎么会有“龙驭上宾”的下场呢?可见人民是不可久欺的,而革命迟早终将发生,纵有掉脑袋的危险也要进行下去。为了表达革命人民这种斗争精神,在文章结尾部分(即第8自然段),援引了“刑天舞干戚”的神话传说,以刑天无头仍有反抗的“猛志”使得“阔人的在下一时难得太平”故事,歌颂了被统治者至死不屈,战斗不息的精神。这不仅是讲神话,也是谈现实。“五”运动的事实难道不就是这个故事的血一般的注释吗?

一篇短文,以虫喻人,以“史”显“时”,援古证今,包容了如此丰富的内容,揭示了如此深刻的革命哲理,读来却妙趣横生,余味无穷,使人爱不释手,何故?我以为这是作者善于抓住事物本质特征进行类比的结果。当作者把细腰蜂释毒为幼虫猎弭的生物竞生现象和中外反动派用各种精神毒品麻痹、奴役人民联系在一起时,小题便显出了“大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作者抓住一个“毒”字大做文章,一切从“毒”字派生,一切又归结为一个“毒”字。这样行文写作,不信题旨集中,条理井然,而且饶有风趣,洒脱自然。另外,就是以“闲谈”为文题材。既是闲谈,生物搏斗、阶级斗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天上地下,古今中外的事,都可漫无边际地扯在一起。而当这些材料都和本文揭露问题和歌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时,“闲谈”的内容便变成了庄严的主题了。这就是喻庄于谐的艺术手法的魅力。

【谈《春末闲谈》的艺术特色】相关文章:

《春末闲谈》分析04-14

《春末闲谈》览赏04-14

《春末闲谈》思路分析03-03

《春末闲谈》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春末闲谈》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春末闲谈》一至三节赏析04-14

春末闲谈(语文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班主任的闲谈艺术04-14

谈《夜》的修改艺术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