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铸剑》看鲁迅小说的反讽艺术

时间:2022-04-14 16:15:3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铸剑》看鲁迅小说的反讽艺术

在鲁迅的意识世界与生命体悟中,他“认识到一个事实:世界在本质上是诡论式的,一种模棱的态度才能抓住世界矛盾整体性”,这便是哲学意义上的反讽,是人类精神发展的一段历程,因为“在更高的意义上,反讽是不指向这个或那个具体的存在,而是指向某个时间或情状下整个现实……它不是这个或那个现象,而是经验的整体……”。鲁迅的反讽意识来源于他作为孤独的思想先驱,来源于他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和人类现代思想的感通。因此,其历史小说表示的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主观性,而是表现了整个世界,这就是居高临下的“反讽精神”。这种反讽不仅仅是使用悖论式语言,把不协调的矛盾的东西紧合在一起,而且是一种主题性的悖论,它赋予作品的思想以一种令人震撼的深度。在《故事新编》中,作品主人公的行为与结果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反讽,整部作品从“补天”到“出关”也构成了一个反讽意象。用这种反讽意识写作,“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这就是鲁迅时而认为“油滑是创作的大敌”而最终又免不掉“油滑”的潜在因素。“油滑”的背后,分明凸现出一个孤独的哲人身影,其间足可见出鲁迅在和“无物之阵”搏斗之后,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而滑稽的感受,这就是鲁迅创作《故事新编》时的“虚妄”心态:凝视、玩味、游戏、悲凉、无聊、荒诞。

从《铸剑》看鲁迅小说的反讽艺术

《铸剑》的前半部是一个悲壮、崇高的复仇故事,小说结尾复仇完成"以后",出现了"万民观瞻"的"狂欢节"场面:复仇者与暴君的头骨混在一起,同被展览,复仇的神圣也被消解为无。尽管鲁迅在感情上始终倾心于复仇,但他仍以怀疑的眼光,将在看客面前,复仇必然的无效、无意义揭示给人们看。"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或语调或显或隐,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从《铸剑》看鲁迅小说的反讽艺术】相关文章:

丰子恺漫画与鲁迅小说04-14

鲁迅小说《药》评点04-14

鲁迅小说作品中人物取名艺术琐谈(网友来稿)04-14

由《阿Q正传》看鲁迅先生做小说的深层动机04-14

《故乡》与鲁迅小说里的人物04-14

《死水》无反讽!(网友来稿)04-14

中学师生对鲁迅小说需求状况的分析(网友来稿)04-14

师德铸师魂,十年磨一剑(网友来稿)04-14

用串联法巧记鲁迅小说篇名(网友来稿)04-14

百姓何以喜欢武侠--从武侠小说中的剑说开去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