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与复习(九年级)

时间:2022-04-14 15:39:4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说教学与复习(人教版九年级)

 一、《课标》有关条文要求

小说教学与复习(人教版九年级)

《课标》要求考查学生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欣赏小说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小说的知识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二)、小说的知识及复习方法

    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其中,人物形象最重要。

2、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复习时要注意人物的姓名、身份、性格特征、及他的社会意义。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代表社会上的一类人, 要联系社会生活理解作者赋予他们的意义 (即小说的中心意思),并能用恰当的词、句把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社会意义准确地概括出来。

小说中最主要的人物叫做主人公,作者对他重笔描绘,情节围绕他展开,中心意思靠他来表现。

    3、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段。作者为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常采用一些手段:

    ①概括介绍和形象描绘;

    ②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

    ③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其中第②组是主要的。它们能从多方面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表情(也叫神态)、长相、身材、衣着等。要学会分辨这四种描写,理解它们在句中的作用。

4、故事情节分为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高潮部分能充分展现人物性格,表现小说中心意思,如《孔已己》被打折腿后去酒店喝酒的情节。复习时应认真体会。

5、环境描写。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要会辨别这两种描写,尤其要注意它们不同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交代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描写也叫景物描写, 主要作用是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对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中心意思起辅助作用。

三、中招考点

  小说被人们称为“生活的教科书”,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近几年以来,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叙文语段考查多次出现在各省市的中考试卷上,2008年就共有13个省市都考到小说的阅读和理解。在中考试题中,考查的小说多为篇幅短小的小说即小小说,考查角度: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描写手法的作用(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主题的探讨等。

结合2008年中考的小说阅读试题和苏教版的小说教材,对小说的考点与解题思路略作分析。

  1、找线索

  线索是连结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线索常见的有:人线、物线、情线。如:山西省《唐家寺的雨伞》中以雨伞为线索,广东省的《词典的故事》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孔已己》则以“我”这个人为线索。

  2、理解题目的含义

题目是文眼,其作用不言而喻,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点明中心,如大连市《冰冻百合》、锦州《高等教育》;

②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如《冰冻百合》、河南的《六个馒头》;

③是本文的线索,如:山西省《唐家寺的雨伞》;

④主要人物,如:鲁迅的《孔乙己》;

⑤主要内容,如:临汾的《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3、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

  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此知识点在湖南益阳的《白蝴蝶花》中就有考查到。在做题的过程中可借助“代入法”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检验一下这种理解与上下文的意思有无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

  4、对主旨的把握

小说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只有主旨把握正确了,人物、环境才有章可循。概括中心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要把重点集中在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上,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上和通过在对人命运的考察中领悟到的哲理上等等。

还要多注意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再者,主旨的卷面表达也要注意其规范性,一般的模式为“通过____事表达一种_____现象(思想、品格)。

  5、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

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例如:《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老板的描写正烘托了“旧毡帽”的悲惨命运。

③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6、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也就是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作用在小说中至关重要,也是屡考不衰的知识点,它在小说中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其作用一般有:

①推动情节发展。如:云南省的《你遗失了感动了吗》中第20题。

②渲染气氛。如:《故乡》中开头的“我”回故乡的一段凄凉的景物描写。

③表现人物性格(心情)。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对“炎热”和“暴雨”的描写就突出了祥子的坚韧性和悲惨命运。

除此之外,它还有交代背景的作用,在这里不做详细解释

  7、此外对情节的概括,对主旨的理解(谈启示),揣摩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及小说的写法等等,也是考查的一个方面,同学们在平常学习中要注意总结规律。

四、阅读方法与解析

1、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要扣住故事的情节和文章中对人物具体生动的语言描写客观地进行分析。既不要架空,也不要以偏概全,要具体、全面。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概括介绍,也可以具体描绘;既可以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描写。

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时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包括容貌、姿态、语调、服饰等)、神态描写(或叫神情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②要注意通过对作品语言的把握和体味,理解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的感情倾向。也就是理解在作者的笔下,该人物是正面的形象还是反面的形象。

这一点直接影响评价人物时所用词语的褒贬性,即如果作者塑造的人物是正面的,一般用褒义词来概括其特点;如果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反面的,一般用贬义词来概括其特点;如果作品中人物形象丰满,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那就从两方面客观评价。

2、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小说的情节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写,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因此,在梳理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依照一定的线索,抓住主要事件进行总结。

另外,要知道无论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就是对人物性格感受的过程,也是对小说主题理解的过程。

3、感受、分析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背景,它为人物提供了大的活动时空背景,影响着或直接决定着人物的思想情感。

自然环境描写交待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往往起到渲染作品的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例如《故乡》开头描写了故乡萧索、荒凉的景象,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原因、心情和背景。

分析社会环境时,要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国家、什么时代,结合所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体会在国度、民族、时代背景下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典型性格。感受、分析自然环境时,首先要透过语言文字体察自然环境的特点,然后领会环境的描写在氛围的营造和人物心情的烘托方面所起的作用。

4、归纳、领悟写作意图。

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结合文中相关的环境描写,归纳、分析小说的写作意图。尤其要注意小说的标题,因为小说的标题往往是小说的文眼。

5、体验、反思相关话题。

在阅读小说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感抒发、主题意旨、写作手法等进行再次的赏评、反思,要能有自己的心得,或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间,可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力争能在更多方面得到更多、更深刻的启示。

五、精选习题

(一)跟我讲讲外面的世界吧

骆非翔

【导入语】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当熟悉的旋律在耳边萦绕时,有关少年时代的一些人或一些事又浮现在我们眼前。少年时代是人生路上一段难忘的篇章,里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阴霾满天的时刻,有悲欢离合,也有苦辣酸甜,但无论如何,少年的眼里总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向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带一丝杂质注视周围的人,不带功利地面对这个世界。曾经的欢声笑语,曾经的懵懂傻劲,曾经的茫然孤独,曾经的坚强执着,都成为成长路上一道道值得驻足观赏的风景。

那年,我们去了甘孜。途经一个叫小坝的村子。进村子的路很难走,人一累,精神就有些恍惚了,一不小心我就从山路上滑到了小河沟里,脚给崴了。这时,对面出现了一个骑马的孩子,他看上去十五六岁的样子,脸上漫着深深的两抹“高原红”。他骑马走近时,停了下来,呆呆地望着颓坐在地上的我.没有言语。

于是,我亲切地对他说:“你能骑马带我回村子吗?”

他依然没有讲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我贸然地猜他可能想要钱,因为在川藏路上,拉客的马夫几乎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于是我就对他说:“我给你钱,你把我拉回去吧,我的脚不行了。”

他摇头说:“我不要钱,你上来吧。不过,你能跟我讲讲外面的世界吗?”

我哈哈地笑了起来,大声回答说:“没有问题。你想知道外面的什么?”

他说:“什么都可以!只要是外面的世界!”听他说完这话时,我忽然有些惆怅。我凝望着四周高耸无垠的雪山,忽然很感慨:这个孩子大概早已经厌倦这蓝天和白雪构建的天地,太想走出这贫瘠而褊狭的大山吧。要不怎么会这么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呢?

于是我便坐在马背上讲起了外面的世界……待要下马时.我又忍不住问了他一句:“以前有人跟你讲外面的世界吗?”

他说:“有,听说乡里小学的刘老师会讲,可是……”

我问:“可是什么?”他低头答道:“可是我的阿婆没钱……”我的心猛然被一阵难过包围,忧伤地下了马。看着他翻身上马,骑马远去,脚底的疼痛和心里的难过涌上心头……

黄昏的时候,我决定去看望一下这个叫吉措的孩子。大家纷纷同意,都说要掏点钱资助他去乡里上学,满足一下他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我们一路问询,终于找到了吉措的家,那是一座用石头堆起的破房子。来到他家门口的时候,我们看到他正手舞足蹈地跟一个老阿婆讲着什么,阿婆侧着耳朵听着,脸上满是笑容。

吉措发现我们的时候,惊讶得合不拢嘴。这时,阿婆忽然问道:“吉措,是什么贵客来了啊?”

我顿时目瞪口呆了,我知道,吉措的阿婆眼睛失明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搞错了。吉措让我讲外面的世界,只是想回来告诉他那可怜的失明的阿婆而已。仅此而已!

我的心中被巨大的感动包围着,眼眶盈满泪水。我招呼朋友们围坐在阿婆的面前,然后示意每一个朋友都为阿婆讲讲外面的世界。

我们讲着的时候,我看到吉措坐在我们身后的不远处,一边磨着一把小匕首,一边时不时地望着我们,脸上泛起了满足的笑容……

 (摘自《读者》 2008年第11期)

【心灵悟语】

“跟我讲讲外面的世界吧”来自小小少年吉措纯净心灵的呼唤牵动着我们的情思。为了失明的阿婆脸上绽放笑容,这个少年所做的一切让我们动容。他的心灵就像雪山一样洁白无瑕,蓝天一样蔚蓝无痕,吉措身上所体现的优良品质让我们每一个人替他感到高兴和自豪,悬念与误会的运用让我们流连,人物朴实的对话让我们感动。

【思索引擎】

1、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吉措要“我”给他讲外面世界的原因。

                                                                           

                                                                           

2、请简要概括吉措的形象。

                                                                           

                                                                           

3、揣摩文中划横线处“笑容”的内涵。

(1)阿婆的“笑容”:                                                      

                                                                          

(2)吉措的“笑容”:                                                      

                                                                          

4、设置“误会”是推进情节发展的一种重要技巧,请你举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5、文中的吉措、阿婆的朴实形象让我们每一个人油然而生敬意,让我们多了一丝牵挂,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未来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挂念。让我们用真诚的祝福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温暖,多一份乐观自信、坚强前行的理由。

(1)对吉措的祝福:                                                        

                                                                          

(2)对阿婆的祝福:                                                        

                                                                          

(二)树林里的上帝 

史铁生

  ①人们说,她是个疯子。她常常到河边那片黑苍苍的树林中去游荡,穿着雪白的连衣裙,总“嘀嘀咕咕”地对自己说着什么,象一个幽灵。

②那儿有许多昆虫:蝉、蜻蜓、蜗牛、蚂蚱、蜘蛛……她去寻找每一只遇难的小虫。

  ③一只甲虫躺在青石上,绝望地空划着细腿。她小心地帮它翻身。看它张开翅膀飞去,她说:“它一定莫名其妙,一定在感谢命运之神呢。”

  ④几只蚂蚁吃力地拖着一块面包屑。她用树叶把面包屑铲起,送到了蚁穴近旁。她笑了,想起一句俗话:天上掉馅饼。“它们回家后一定是又惊又喜。”她说,“庆祝上帝的恩典吧!”

  ⑤一个小伙子用气枪瞄准着树上的麻雀。她急忙捡起一块石子,全力向树上抛去。鸟儿“噗楞楞”飞上了高空……几个老人在河边垂钓。她唱着叫着,在河边奔跑,鱼儿惊煌地沉下了河底……

  ⑥孩子们猫着腰,端着网,在捕蜻蜓。她摇着一根树枝把蜻蜓赶跑……这些是她最感快慰的事情。自然,这要招来阵阵恶骂:“疯子!臭疯子!”但她毫无反应。她正陶醉在幸福中。她对自己说:“我就是它们的上帝,它们的命运之神。”

  ⑦然而,有一种情况却使她茫然:一只螳螂正悄悄地接近一只瓢虫。是夺去螳螂赖以生存的口粮呢?还是见瓢虫死于非命而不救?她只是双手使劲地揉搓着裙子,焦急而紧张地注视着螳螂和瓢虫,脸色煞白。她不知道该让谁死,谁活。直至那弱肉强食的斗争结束,她才颓然坐在草地上,“我不是一个善良的上帝。”她说。而且她怀疑了天上的上帝,他既是苦苦众生的救星,为什么一定要搞成这你死我活的局面?

  ⑧她在林中游荡,“嘀嘀咕咕”的,象一个幽灵。

  ⑨一天,她看见几个孩子用树枝拨弄着一只失去了螫针的蜜蜂。那只蜜蜂滚得浑身是土,疲惫地昏头昏脑地爬。她小时候就听姥姥讲过,蜜蜂丢了螫针就要被蜂群拒之门外,它会孤独地死去。蜜蜂向东爬,孩子们把它拨向西,它向西爬,又被拨向东。她走过去,一脚把那只蜜蜂踩死了。她呆呆地望着天空……

  ⑩她从此不再去那树林。

(选自《读者》 2008年第10期,有删改)

【心灵悟语】所谓的疯子,有正常人不可企及的善良与爱心。她充当着小树林的保护神,她是生物的“命运之神”。在自然面前,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改变着昆虫的命运;在人类面前,她有面临艰难而痛苦的抉择。“她从此不再去那树林”的结尾让我们多了一些深层的思考:人类应该怎样善待生命?应该怎样面对我们的自然?正所谓“言尽而意无穷”。

【思索引擎】

1、用“树林里的上帝”作为标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小女孩经常在小河边的树林里游荡,她为昆虫们做了那些事?请简要概括。

                                                                          

                                                                           

3、揣摩第⑦段划横线处的“茫然”的含义。

                                                                          

                                                                          

4、第⑨段中,小女孩为什么要一脚将蜜蜂踩死?

                                                                          

                                                                          

5、请你分析最后一段“她从此不再去那树林”有哪些原因。

                                                                           

                                                                         

(三)我们都能成为天使

【阿根廷】何塞罗德里格斯

①我还是一名中学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难忘的小事。

②那是一个星期五,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刚转到我们班的同学凯尔,他手中抱着一摞厚厚的书,我想:为什么要把所有书都带回家呢?他一定是个书呆子。这时,突然来了一大帮孩子,故意把他手中的书打翻在地,还有人在凯尔脚下使了个绊儿,他随即倒地。

③凯尔的眼镜飞了出去,他抬起头看了看,我从他眼中读出了痛苦,我的心随之一紧,然后朝他跑去。他趴在地上摸索着找眼镜。我把眼镜递到了他手上。他向我道谢,脸上浮现出了笑容,那是发自肺腑的感激的笑容。

④我得知,原来我们住的地方相距不远。于是,我们结伴回了家。我觉得他这个人还不错,就问他是否有兴趣周六一起去踢球,他欣然同意了。

⑤整个周末我们都混在一起,他给我和我的朋友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⑥ 此后,我和凯尔成了最好的朋友。

⑦多年后,凯尔特别邀请我去参加他的大学毕业典礼。他在致辞中说:“毕业典礼是对帮助过我们的人表达谢意的最好时刻。我要借这个机会,感谢我最好的朋友。”

⑧接着,他开始讲我们认识的故事,我惊讶得睁大了眼睛。直到那天我才知道,多年前的那个周末,他原本是打算自杀的!他说自己已经整理好了学校的柜子,并把所有的书都抱回了家,这样,妈妈在他死后就不必特意去学校整理他的遗物。说到这里,他看着坐在台下的我,脸上展现出笑容,他接着说:“然而,我很幸运,是我的朋友把我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⑨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他的话:“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行为能够产生的力量,你一些小小的举动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上天让我们每个人都面对一些生命,让我们以某种方式影响一些生命。”

⑩用自己的快乐和爱心去照亮他人的生活,这样做永远都是值得的。当我们的翅膀折断,无力飞翔时,身边的朋友就是把我们拥入怀中的天使。

(摘自《读者》 2008年第2期)

【心灵悟语】

“当我们的翅膀折断,无力飞翔时,身边的朋友就是把我们拥入怀中的天使”文末的这句话给我们思想以启迪。当人身处逆境的时候,我们伸出的手能够带来温暖,带来信心,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记住:我们都能成为天使。

【思索引擎】

1.简要概括是什么样的事情把凯尔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3分)

                                                                           

                                                                           

2.看完全文后,请你来回答第②段中划横线处所提出的疑问。(3分)

                                                                           

                                                                               

3.第③段中说“我从他眼中读出了痛苦”与“他向我道谢,脸上浮现出了笑容……”请你分别揣摩“痛苦”、“笑容”的深刻含义。(3分)

                                                                           

                                                                               

4.第⑩段有何作用?你从这段话中受到什么启发?(3分)

                                                                           

                                                                               

                                                                               

                                                                            

 

六、精选习题参考答案

(一)《跟我讲讲外面的世界吧》参考答案

1、吉措让我讲外面的世界,只是想回来告诉他那可怜的失明的阿婆而已。

2、淳朴善良 懂事成熟  讲孝心

3、(1)因为孙子手舞足蹈地讲述外面的世界以及外面世界的精彩、新鲜使得她并不孤单寂寞,从而感到高兴  为孙子的孝顺由衷地感到欣慰

(2)为阿婆获得更多的外面世界的消息而喜悦,也包含着对我们这一帮人给他的阿婆讲述外面世界的感激

4、举例:误会一:我误认为吉措骑马是为了想要钱;误会二:吉措要我讲述外面的世界,我误认为他是“已经厌倦这蓝天和白雪构建的天地,太想走出这贫瘠而褊狭的大山”。作用:文章层层设疑,悬念迭起,旧疑团解开,新疑团又产生;这悬念既有力地叩击着读者心弦,又具有吸摄人的力量。

5、开放性试题,祝福要求感情真挚,鼓动人,打动人,并紧扣人物身份,做到语言得体、简明、连贯。

(二)《树林里的上帝》参考答案

1、意在揭示小女孩充当的是树林里众多昆虫的命运之神,也是对文中小女孩保护生物举动的褒奖与肯定,同时唤醒人们要爱护自然

2、帮甲虫翻身  把面包屑送到蚁穴近旁  抛石惊鸟、唱着叫着赶跑鱼  赶走就要被孩子们捕捉的蜻蜓 

3、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规律面前,自己无法充当任何一方的“命运之神”,无法改变这种争斗而手足无措,是她内心着急、紧张的心理反应。

4、一方面是失去了螫针的蜜蜂,它会孤独地死去。与其让它孤独地死,还不如让它死得痛快;另一方面是对几个孩子残酷行为的无声抗议。

5、原因大致有:对人类残忍行为的愤怒和无声的抗议;她自感自己的力量太薄弱,无力充当树林里的上帝,不能很好地充当它们的命运之神而惭愧。

(三)《我们都能成为天使》参考答案

1、我在凯尔绝望和绊倒摸索眼镜时,及时将眼镜递送给他,使他感受到爱心所产生的力量。

2、这样做,凯尔妈妈在他死后就不必特意去学校整理他的遗物

3、“痛苦”指的是那帮孩子不友好行为带给凯尔内心的极大伤害,这给本已经失去生活信心的凯尔无疑是雪上加霜。“笑容”指的是凯尔感受到我的爱心举动的愉悦以及来自内心的感激。

4、起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或升华主旨)的作用。

启发示例一:在别人身处困境,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用自己的快乐和爱心照亮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勇气。示例二:不要低估爱心的力量,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小说教学与复习(九年级)】相关文章:

小说复习之人物形象的刻画(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分析小说结构概括小说的主题教学设计01-07

复习教学反思04-03

走进小说天地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教学复习计划12-13

字词复习教学反思05-02

地理复习教学反思05-01

生物复习教学反思04-11

《复习课》教学反思04-14

拼音复习教学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