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5:47:4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短文两篇(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短文两篇(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情感目标: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人物形象。

2、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整体感悟  问题探讨  拓展训练激活思维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熟读成诵  掌握内容  演读课文了解内容  探究课文理解内涵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夸父逐日》

                                   《山海经》

夸父    

    (形象)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及日中则如盘盂     孔子不能决也  

问其故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2、重点内容分析

   (1)《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两小儿辩日》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子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文言文学习重在诵读和积累文言知识。而这两个过程是枯燥的。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关键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诵读方面,可以采取教师范读的方式,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积累文言知识方面,则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进行讨论式自主学习。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必字字落实,只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关键字、句式,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正确翻译和理解课文。这两篇短文都反映了古人可贵的探索精神,因此教学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的内涵。鉴于此,教学方法采用: 

1.诵读法。可以先听录音或由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再指名学生读,齐读。总之学生可以采取多种诵读方式,目的是能够熟读成诵,最好能当堂背诵。 

2.讨论法。一个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讨论,可以四人为一组,运用工具书,互相帮助,进行讨论,然后提出问题,全班在教师的点拨下共同解决疑难;另一个就是关于夸父人物形象的讨论和《两小儿辩日》中一些问题的探究。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五、助读材料

1、《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包含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教、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 

《山海经》的性质,历代说法不尽相同。《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形法类,东汉班固则列入术数类,而刘秀歆则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西晋郭璞很推崇《山海经》,认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至明代,胡应麟认为《山海经》为"古今语怪之祖",始将该书列入"语怪"之书。 

清《四库全书》也把此书列入小说类。近代鲁迅也认为此书是巫觋、方士之书。然而大多数论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其中尤以《五藏山经》地理价值最高。 

《山海经》的今传本为18卷39篇,其中《山经》(又称《五藏山经》)5卷,包括《南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共21000字,占全书的2/3。《海内经》、《海外经》8卷,4200字。《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5卷,5300字。 

2、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少时贫贱,做过管仓库和放牧的小吏,30岁开始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私学,一生主要活动是从事教育,传说有弟子3000人,其中优秀的有72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他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治国要以道德教化为基础;为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恢复社会安定,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并致力于道德教育。

3、《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而中心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包含了许多有普遍意义的原则。他强调,道德与刑政不同,单纯依靠刑罚和行政手段,百姓慑于刑罚,不敢做坏事,却不会有知耻之心;只有实行德治,才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做坏事。他提出了正人先正己,先富后教,取信于民等重要原则。在仁学中,一方面倡导爱人、匹夫不可夺志,提倡独立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又要求仁以为己任,见利思义,见义勇为,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提出了一种把个人人格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相统一的人生观;在人我关系上,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原则;提出了孝、梯、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还特别强调“为仁由己”,启发每个人的自觉道德精神,提出了不少重要的修养方法;并且论证了道德思想与礼仪规范的关系,要求人们仁礼兼备,文质彬彬。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六、重点内容积累

1、成语

“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2、重点词语

【逐走】竞跑,赛跑。逐,追赶。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足】够。

  【北】向北。

  【大泽】大湖。

  【至】到达。

  【道】中途,半路。

【弃】遗弃。

【邓林】桃林

【东游】往东方游学。东,向东。

  【辨斗】争辩,争论。

  【故】原因,缘由。

  【以】认为。

  【日中】正午。

  【及】到。

  【则】就。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决】判断。【孰】谁。

名言: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译文:

                  《夸父逐日》

夸父追赶太阳,追至太阳身边,因炎热而口渴,喝干了江河仍嫌不足,于是,欲饮沼泽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手杖弃于路边,竞长成一片桃林。

                   《两小儿辩日》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检测题

姓名    班级   

1、 给加点的字注音:(1分×7﹦7分)

  辩斗 (    )   盘盂 (       )  沧沧凉凉 (      )   

孰为 汝多知乎(      )(       )(       )(         )

2、 课文填空(1分×9﹦9分)

1) 《夸父逐日》选自           本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      知识。

2) 《两小儿辩日》选自                  相传为周朝          所作,书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            和                 。

3)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的各执一词,他们的观点分别是:              

                          ;                                         。

4) 夸父逐日的结局是(用原文回答):                                  

3、 解释带点词的意思(2分×16﹦32分)

夸父与日逐走(          )              

未至(          )

饮于河、渭  (          )(          )          

及其日中如探汤(      ) (         )

见两小儿辩斗(      ) (         )    

问其故(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             )

孔子不能决也(         )          

孰为汝多知乎!(       )(          )   

4、 辨析写出词义(2分×8﹦16分)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及日中如探汤(              )

孰为汝多知乎        (        )      广东人爱喝汤(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孰为汝多知乎          (      )     我去人民公园      (         )   

5、 在原文划出正确的停顿(2分×2﹦4分)

①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6、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6﹦24分)

1)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译:

2)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译:

3) 未至,道渴而死。 

译:

4)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译:

5)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译:

6)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译:

7、 理解综合(4分×2﹦8分)

a) 夸父敢于逐日,你如何看待他?

b) 由“孔子不能决”你想到了什么?

  《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检测题参考答案

1. dòu  yù  cāng   shú  wéi  rǔ  zhì

2. 1).《山海经海外北经》 地理 

 2).《列子汤问》列御寇 寓言故事 神话传说

  3).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未至,道渴而死。

3.  竞跑,赛跑    到达   在  黄河  到  伸  看见  争胜负  原因   刚刚  这  是   判断  谁  通“智”智慧

4.  认为         热水                       是            距离

认为         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液汁       认为          动词“倒”  

5.  ①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6. 1) 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去喝水;

2) 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他)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3)还没赶到大湖,(他)就渴死了。

4)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正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5)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6)太阳刚出来时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的就觉得凉吗?

7.  此题为开放题,既可从夸父的勇敢追求,为人类造福死而后已的积极意义来谈。也可就夸父的不自量力来说。但应该更多的鼓励前者,因为这更符合本神话的本意。

8.  此题为开放题,可从学无止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美德;多角度认识事物等角度来谈。

 

【短文(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短文两篇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短文两篇《日》《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咬文嚼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04-14

《祝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

边城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04-14

韩愈短文两篇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巴金-短文两篇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短文两篇日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人教版必修) 《望海潮》教学设计03-04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