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交流中歧解的作用()

时间:2022-04-14 16:09:5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表达交流中歧解的作用(人教版)

 

内容摘要:歧解现象是在言语交际中产生的。它不同与歧义,歧义是语句平面的、静态的,而歧解是语用平面的、动态的。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若无意制造歧解,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说话人若有意制造歧解,则可以达到如下积极作用:创设幽默,烘托气氛;或者转移话题,摆脱困境;或者塑造人物,展示人物性格;或者是惩治、责骂或讽刺某人等等。

关键词: 歧义    表达交流   歧解      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所谓“口语交际”是人们在交往中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达到理解与协调,进而影响和调节相互关系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教育的要求,口语表达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学生不仅要具备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主要交际工具是现代汉语,而在汉语中歧义又无处不在。笔者在日常交际中注意到,如果不加避免,歧义就会给我们的交际带来困难。而有意识地利用歧义,则可以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

本文就歧义进入言语交际层面后产生的歧解,及其他因素造成的歧解在表达交流中的作用谈谈肤浅的看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歧义和歧解。

1.1歧义是“一个语言单位或结构单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现象。”[1]根据构成歧义的因素不同,我们可将它分为:

A.词汇歧义,是有同音异义、一词多义等词汇因素引起的歧义。例如:

(1)我去上课。  

“上课”是授课,还是受课,并没表示清楚。

B.句法歧义由语言结构成分的不同组合关系或语义有不同的选择关系而造成的歧义。例如:

(2)想念家乡的弟弟

结构层次不同,意义也不同,即一是说想念弟弟,一是说弟弟想念家乡。

一般情况下,歧义进入交际后,其歧义性都能消除。如例(2)可以说成“他很想念家乡的弟弟”歧义就消除了。

1.2歧解是指“在交际中出现的,对同一句例有着不同理解的言语现象”。 [2] 歧解不同于歧义,歧义是语句语义平面的,而歧解是语用平面的。

歧解可以由歧义引起。例如:

(3)甲:做一个相声演员不容易,起码的条件得会说话。

乙:这个条件简单,谁不会说话呀?(相声《南腔北调》)

“会说话”有两种意义,一是说“具有说话的能力”,一是说“说话有技巧”。甲、乙二人对“会说话”本身的这种不确定性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即所说的歧解。

歧解也可以由非歧义引起。例如:

(4)闯王又问:“你还好吧?遇着阴天刮风下雪怎样?”

郝摇旗回答说:“还好。兄弟们把马棚盖得很好,靠山朝阳,草苫的有半尺厚。再过两个月,到了三月间。马和驴子都开始发情,可以交配,所以者几十匹公马和大叫驴一定得养得膘肥体壮。……”

闯王噗哧一声笑起来,说:“我是问你遇着阴天刮风下雪你身上的疮疤疼不疼,谁问你马牛羊、鸡犬豕!”       (姚学垠《李自成》第二卷下)

郝摇旗是李闯王部下的一员猛将,因犯了军纪,闯王把他放在了清泉牧马。闯王问他“遇着阴天刮风下雪怎样?”是深知郝摇旗经过历次战斗,落得满身创伤,遇着天气变化就会引起疮疤疼痛。这就是闯王问话的用意,而郝摇旗联系自己的在清泉牧马的境遇以为闯王问他牧马的情况。结果弄成了答非所问的笑话。这是语境导致了歧解的产生。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果不加避免,歧解就会给我们的交流带来困难。然而歧解并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语言现象,有意识地利用它,可以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比如:说话人可以利用它创设幽默,烘托气氛;或者转移话题,摆脱困境;或者塑造人物,展示人物性格;或者是惩治、责骂或讽刺某人,等等。研究歧解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理解能力与欣赏水平,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表现力。

2.1如果说话人不是有意制造的歧解,就会影响交际的进行,达不到交际的目的,例如:

(5)居 民:我这儿失火了,快来消防车。

值班员:你在哪里?

居 民: 我在家里。

值班员:我是说失火的地点在哪里。

居 民: 在我家厨房。

这里歧解的产生与交际者的职业和日常生活知识有关。消防值班员的问话是想知道失火的明确方位,便于去救火,而居民由于缺乏消防报警知识,按照问话的字面意义与自己的情境联系起来。出现了答非所问的情形,没有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6)有段相声说某人请客,约好下午六点。可是五点半过了,四位客人只来了三位。一直等到六点半,主人自言自语道:“该来的不来!”来了的客人中一个听了不高兴了,心想:“该来的不来,那我是不该来的。”于是走了。主人兴正急,见又走了一位。便说:“唉,不该走的走了。”又有一位听了,想:“什么?不该走的走了,那我是该走的却没走,走吧!”于是也走了。剩下的一位与主人颇有交情,劝主人“以后说话要注意些”,主人又说:“我又不是说他俩的。”这位也火了:“不是说他俩的,那是说我的啦。”盛怒之下,一走了之。

主人所请之客当然都是“该来的”,“该来的不来”是对那位未到之客的责备。并无其他意思;来到的客人都是“不该走的”,“不该走的走了”是对已走客人的埋怨之辞;而“不是说他俩的”是主人的陈述辩解,主人的确无意说那两位客人,也不是说这位的。由于客人的心态与主人的心态不同而产生了歧解,一顿美好的晚宴就这样不欢而散。

说话人不是有意制造的歧解,有时甚至会闹出笑话,例如:

(7)某工厂准备在节日期间举办画展,由于人数众多。领导决定,在举办画展的同时工厂浴池向大家免费开放。并安排了活动的顺序:女同志去洗澡时,男同志观看画展;男同志去洗澡时,女同志观看画展。观看画展的,不准摸展品。某人在大会上宣布说:“由于……我们决定先是女同志洗澡,男同志观看;再是男同志洗澡,女同志观看。注意,看的时候,只准看不准摸……”会堂响起一片笑骂声。

2.2说话人利用歧义有意制造歧解,或者为了创设幽默,烘托气氛;或者为了转移话题,摆脱困境;或者为了塑造人物,展示人物性格;或者是惩治、责骂或讽刺某人,等等。下面就这几个方面分别阐述。

2.2.1利用歧解来制造幽默,烘托气氛。例如:

(8)“爸爸,我哪儿也不去,就愿意进公安局。”

“好小子,胆子不小,人家怕进公安局,你却愿意进公安局。”老子跟儿子逗趣哩。(李传信、达理《泰山疑案》)

“进公安局”可以指进去工作,也可以指因触犯刑法或做了违法的事而被捕。儿子用的是进公安局工作的语义,而身为公安局长但不徇私情的老子有意利用另一合理解释岔开话题,既幽默风趣,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9)某单位刚刚进行完机构改革,王姐由副科级晋升为正科级。下班后,在通勤车上,老王科长打趣逗道:“听说王姐又生(升)了。”大家听了,都感到这话对女同志说挺不礼貌的。王姐却不急不躁,顺着他的话茬回敬道:“升(生)啥呀,不就升(生)个科长呗。”顿时车上哄堂大笑。

王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显出了自己的大度,又没有让老王科长下不了台。在笑闹中化解了可能出现的不愉快情形。

2.2.2交际中的一方陷入困境时,巧妙的利用歧解来摆脱困境,使交际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例如:

(10)(栾平)眼光又凶又冷地盯着杨子荣,冷冷地一笑:“好一个胡彪!你--你--你不是……”“什么我的不是,”杨子荣在这紧要关头摸了一下腰里的二十响,发出一句威严的怒吼,把话岔到题外,“我胡彪向来对朋友讲义气,不含糊,不像你姓栾的,当初在梨树沟你三舅家,我劝你投奔三爷(座山雕),你却硬要拉我去投蝴蝶迷(候专员),……”       (曲波《林海雪原》)

栾平本想说“你不是胡彪”,但杨子荣不想让他说出来,更不想让他说出“你是共军杨子荣”,故意将栾平说的“不是”理解为“过错”,巧妙地转移话题。更指出了栾平背离座山雕,投靠候专员的不义行为,化被动为主动,成功的保护了自己,同时又将叛徒栾平推入欲辩无辞的境地。

2.2.3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有意创造一些歧解,来塑造人物,展示人物性格。例如:

(11)小崔:“处长,你得给个伴吧?”

处长:“就让小江和你做伴吧!”

小崔一跳老高:“嘿,听见没有,做什么?”

女民警江伶悄悄伸手在小崔的腿上狠狠掐了一下。(关玺华《归期》)

处长所说的“做伴”是指让江伶和小崔一起去寻找一户人家,小崔却有意将“伙伴”理解成“伴侣”,戏谑江伶,刻画了小崔俏皮诙谐,爱说爱笑的性格。

(12)(曹操刺杀董卓不成,与陈宫一起逃到父亲的朋友吕伯奢家)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三国演义》)

“缚而杀之”本是指将猪绑起来杀掉,而曹操却联系到自己的处境,生性多疑的他作出了独特的理解,以为是要杀他和陈宫。这件小事折射出了曹操多疑的性格,为后文进一步刻画人物埋下了伏笔。

2.2.4在一定情况下,说话人利用歧解惩治、责骂或讽刺某人,而又使听话人无法还口。例如:

(13)院子里,强英在喂猪。水莲和仁芳哼着歌曲回到家里,强英白了她们一眼,挖一勺猪食骂一句“死东西,哼呀哼的,看把你们自在的!”两头猪抢食吃,她用勺子敲黑猪,骂道:“再叫你这张嘴称霸道!”又用勺子敲白猪,骂道:“再叫你大白脸耍心眼!”

强英骂的几句话,虽然没有指明,但是水莲和仁芳都明白是骂她们的,却又没办法接话,只能有苦说不出。这便是运用歧解的效果。

(14)甲:局长点了点头,说:“咱们回去吧,”下楼上车回局,在车上局长还说:“这房子很好,你再检查检查,看有什么该修补的。”(对乙)你听见这句话没有?

乙:听见啦,这句话没别的意思啊!

甲:没别的意思?意思大了!他怎么说的?

乙:“……这房子很好。”

甲:就是说,这所房子他看中了。

乙:“你再仔细检查检查。”

甲:就是说,这所房子他还有不够满意的地方。

乙:“看有什么地方该修补的。”

甲:就是说,他让我再布置布置。

乙:我可没听出来。           

(《新局长到来之后》)

局长的话--“这房子很好,你再检查检查,看有什么该修补的”,本身并没有歧义,不能使人产生歧解,但某秘书却把这句话按照自己的心态理解为“这所房子他看中了,他还有不够满意的地方,让我再布置布置”,以此深刻揭露和讽刺了那些拍马奉承者的丑陋的灵魂。在交际中积极有效的运用歧解,自然可以使语言增色,语用效果增强。

了解了歧解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对于我们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掌握口语交际的技巧,收到预期的交际目的都有很大的帮助。

要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只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从平时的教学单元着手,积极的发现探索,我们在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和技巧掌握方面肯定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德玉《语言中的“歧义”和言语中的“歧解”--三论歧义研究中应该划界的几个问题》,《语言文字学》1987年第二期。

[2]黄德玉先生在《语言中的“歧义”与言语中的“歧解”》

[3]廖定中《略谈歧义、模糊与多义》,《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张黎《言语交际中的歧解现象》,《语言教学研究》1996年04期。

[5]周红《语用歧义的产生和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3期。

[6]吕叔湘《歧义类例》,《中国语文》1984年05期。

[7]徐思益《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1985年05期。

 

【表达交流中歧解的作用()】相关文章:

剌秦歧意04-14

沉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04-14

故乡中恣睢、辛苦恣睢而生活试解04-14

《六国论》中食之解04-14

《白杨礼赞》中抒情段的作用(网友来稿)04-14

浅谈项伯在鸿门宴中的作用04-14

小议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04-14

游戏比赛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反思04-28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反思05-02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反思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