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6:13:4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1、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训练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学习运用比喻、夸张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联想想象,启发思考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有一个人,他活着的时候,拥有财富、地位、名誉,最后却孤独凄凉地病死在一个无名的小火车站;生前被誉为俄国文学大师,死后的坟墓却是最不起眼的小土丘;他是俄罗斯的世袭贵族,却放弃一切,心甘情愿去做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这样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人,让许多人产生了好奇心,他就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恰恰抓住了托尔斯泰的一生充满矛盾这一特点,用他独到的文笔为我们勾勒出托尔斯泰的独特形象。 

  也许同学们对这个人物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大文豪,模样儿长得如何?生活应该过得怎样? 

  生:他可能长得高大英俊,很斯文,言谈举止,文质彬彬的;衣着很时髦,身边有许多仆人,出门有豪华马车(相当于今天的宝马),总之生活过得很滋润…… 

  师:下面就带着我们的想象,快速阅读全文,看看托尔斯泰的形象和生活是否与我们的想象是一致的。 

   

  二、把握内容,学习比喻夸张 

  (一)学生快速朗读全文,并思考。 

  师:你认为文章主要刻画了托尔斯泰的什么?(分别指出文中相关的段落) 

  生:外貌特征(1-5)(整体) 

  眼睛(6-9)(侧重) 

  (二)精读前五段,理解人物外貌特征(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阅读,养成勾画、旁注的习惯) 

  教师范读1-2段,学生朗读3-5段 

  师:你认为文中的托尔斯泰的长相与我们想象中的托尔斯泰有什么不同? 

  学生阅读后明确--这些文段依次写了托尔斯泰的须发--面部--面容表情--长相平平(普通)--其貌不扬:令拜访者失望(侧面描写) 

  1、学生概括其外貌特征 

  师: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词语回答) 

  生:失调、崎岖、平庸而粗鄙(“丑陋”、大众化)。 

  教师引导学生细化,要求在文本中找依据,勾画出相关句子、词语,侧重品味“崎岖”的含义,然后依据这些描写加以联想、想象,在头脑里形成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托尔斯泰的“胡髭、鬓发、眉毛、鬈发、胡须、脸颊、额头、鼻子、耳朵、眼睛”逐一展示出来,形成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让学生与自己的想象画进行比较。 

  2、怎么刻画出来的?(方法)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学生齐读练习三,了解其定义和作用--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能把人或事物表现得生动形象,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师: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胡子、眉毛、须发、皮肤作了哪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A.“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B.“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C.“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D.“……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E.“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平庸而丑陋”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同时也暗示了托尔斯泰的不平凡。 

  (三)、精读后四段,感受托尔斯泰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人格的高尚。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的句子,进而感受托尔斯泰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人格的高尚。 

  学生默读后四段,边读边勾画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的句子。 

  示例第8语段: 

  作者说:“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将托尔斯泰的肖像图按“胡髭、鬓发、眉毛、鬈发、胡须、脸颊、额头、鼻子、耳朵、眼睛”逐一展示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用粗鄙的外表反衬出他眼睛的精美、独特。 

  1、教师范读6-9段;学生勾画直接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讨论:从这些句子中你发现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作了怎样的评价? 

  明确:“眼睛敏锐、目光犀利、蕴藏有丰富的情感,很有威力”等评价,由此可见作者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重点理解文中描写其眼睛的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结合托尔斯泰的身份、生平来理解) 

  示例:托尔斯泰的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中,突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 

  学生赏析(生生互动):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夸张描写,突出作为作家的托尔斯泰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观察力,作为一个世界文豪,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突出了他眼睛观察的敏锐性和丰富性)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运用比喻,突出了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百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通过他的作品准确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这里的比喻,告诉人们托尔斯泰是一个作家,作家的良知使他敢于对现实进行无情的批判,批判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揭示出农民贫困的原因。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良知又使他敢于批判自己,解剖自己,毅然与贵族家庭决裂--这是伟大作家的共性,例如鲁迅,他也敢于无情地解剖自己) 

  明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锐利、锋利,让人感受到他精神世界的丰富,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他是茨威格心中的偶像。 

   

  三、进一步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1、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的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 

  思考讨论后明确: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2、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人生追求),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思考讨论后明确:这并不矛盾。因为,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但他又是痛苦的,它看透了暴政、虚伪、丑恶和苦难,也看清了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的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与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四、探讨全文写法,进而理解托尔斯泰的伟大(矛盾统一体) 

   

     对比 

  外貌丑--眼睛美(心灵美,境界高,精神伟大) 

     衬托 

  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着力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 

  思考后明确: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既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的真实刻画,同时又揭示出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突出了他是一个矛盾体:他形貌和思想精神的矛盾,也是他的人生追求、态度与他的贵族身份的矛盾。所以他的一生都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到晚年他终于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财产和贵族身份,甘愿做一个农民,最后病死在一个小站上。 

  过渡:逝世后,他被埋葬在一个荒郊野外的“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中,这个土堆无人守护,也没有十字架、墓碑、墓志铭,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却被茨威格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问:联系这篇课文,请谈谈为什么? 

  思考后明确:因为他是一位既普通又不平凡的人,是一个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五、没有结束的话 

   

  作家余华说:“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同学们,其实对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说,一节课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作品的内涵需要我们在反复的阅读中去品味、挖掘。就像本文,我们只是开启了一条缝,托尔斯泰还有更多、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等待我们去探寻……愿同学们亲近文学,走进名家,愿文学雏鹰从这里起飞!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列夫托尔斯泰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列夫托尔斯泰》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列夫托尔斯泰(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05-11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09-13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03-27

列夫托尔斯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语文教案:《列夫·托尔斯泰》08-03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02-25

列夫托尔斯泰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