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柳的贬谪诗(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6:17:1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韩柳的贬谪诗(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该教案荣获2008年度“语文报”杯 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二等奖 内容详实 分析细致 过程清晰 很实用。

韩柳的贬谪诗(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韩柳的贬谪诗

学习目标: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同时被选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专题。,这两位诗人所处年代大致相同,都是古文运动的干将,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这两首诗又都是贬谪诗。教学时我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学生为主体,在反复诵读诗歌的基础上解读两首诗,探讨两首诗中的不同的情感。韩诗悲中见“愤”,体现出无怨无悔刚正不阿的气概,柳诗更多哀怨、愁苦,延伸到更多的贬谪诗人及他们的诗歌,引导学生应树立豁达的生活态度,并进一步归纳贬谪诗中的常见情感,总结贬谪类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知同学有没有发现,人有过苦难的体验,往往能写出好文章。如果屈原不是被流放,就不会有《离骚》问世;如果苏轼不是被贬黄州,也不会有《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范仲淹改革失败,政治失意,才有了《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感受;欧阳修出任滁州,寄情山水,才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今天我们要赏析的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也是被贬后的一篇佳作。

二、整体感知

1、只看题目《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一般会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⑴作者为什么会被“左迁”?

⑵被左迁后的态度

⑶“蓝关”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⑷作者要给他的侄孙说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

2、自由朗诵诗歌,讨论得出结果

讨论明确:⑴“一封奏”--“除弊事”  历史背景: 元和十四年,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大内”,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认为迎奉佛骨是“伤风败俗、传笑四方”的丑事,结果触怒了唐宪宗,幸得好友裴度、崔群鼎力营救,才得以免死,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⑵“岂将衰朽惜残年”-- 肯,岂肯之意。衰朽指衰老,惜残年“珍惜年老的生命”。全句意“怎能因衰老而珍惜我年老的生命”,反问语气强调作者坚定的态度: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仍坚持己见,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⑶“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说明蓝关地偏路险,环境寒冷,路途艰难。

⑷“好收吾骨瘴江边” 瘴江边指潮州的江边。当时岭南一代的河流多有瘴气,故称瘴江边。瘴气是一种恶性疟疾的传染病。韩愈料知此去凶多吉少,要求韩湘安排后事。心情抑郁,悲伤到了极点。

总结:这首诗内容紧扣题目,前四句叙“左迁”,后四句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首联叙说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颔联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第五六句写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结构上扣题,语意紧扣第四句,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愁怨。

三、深入鉴赏

1、清人纪晓岚认为此诗“语极凄切,却不衰飒”,谈谈你的看法。

讨论明确:“朝奏夕贬”,“路八千”,“衰朽残年”,“家何在”,“马不前”,“好收吾骨瘴江边”,用语都是极为凄切的。但诗人的情感并不衰飒。诗中融入了诗人慷慨激昂、刚直不阿的情感;同时在写景抒情上,“云拥雪横”,境界雄浑,气势磅礴,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2、唐代韩、柳齐名,皆遭屏逐,留下贬谪诗。比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两首贬谪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差异。

讨论明确:《登柳州城楼》诗眼“愁思”,作者为什么而愁?①连遭贬谪②柳州偏僻荒凉。从“城上高楼接大荒”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等诗句中可看出,那儿山岭重叠、江流迂回,一片荒蛮之地③景哀使心情更遭。“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风急雨骤,摧残芙蓉薜荔,残酷无情④望不见朋友,也通不了音信,无法相互慰藉,心情更加愁苦抑郁。柳诗主要通过对哀苦景色的铺叙,表达自己遭贬后哀怨孤独悲凉的情感。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在离京去贬所的路途中蓝关时写的,蓝关距京师不远,此时诗人的怨愤尚未平息。此次为朝廷革除弊政,但皇帝不察忠心,几至杀身,因此诗歌充满不平之气,有一种“忠犯人主之怒”的豪气充斥在诗歌中。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

3请同学说出更多贬谪诗人及他们的贬谪诗词,探讨他们在诗中表现出的情感。

讨论明确:我们所接触到的贬谪诗人,屈原、柳宗元属于一类,他们个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几乎承受不了被贬的打击,缺乏逆境适应能力,心情抑郁、悲伤。刘禹锡,苏轼为一派,他们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被贬斥击倒,表现出旷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刘禹锡被贬后还能在《秋词》中唱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励志高歌,表现出对人生得失的超然态度。苏轼也是如此,在苏轼的词中总有一个“从想不开到想开了”的过程,仔细看看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都是这么个思路。一开始忧愤难解,辗转难眠,而后来见到了一个优美的景物,受到感染,摈弃了一切尘累,恢复了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刘禹锡、苏轼,精神不倒,始终以饱满的精神淡然的态度看待生活。

四、迁移拓展

1、  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有愤慨、惆怅、愁苦、思乡 、忠君、豁达等感情。

2、 谈谈贬谪诗中会出现哪些表现手法?

讨论明确:①贬谪诗人出于自身特殊的处境考虑,文中多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情志。

或采取比兴手法。如 以男女之爱喻君臣之情,善写香草,美人之类,以屈原为代表。或借景抒情“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诗人不露声色地于景物描绘中抒写身世之感,语意双关暗含感慨仕途风波险恶之意。惊风、密雨暗比摧残自己的邪恶势力。芙蓉、薜荔象征人格的美好和芳洁。鲜花香草遭受暴风雨的袭击,感受到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沉重的心情。或咏史抒怀。被贬后,他们从历史中寻找古人的故事,借咏史怀古,委婉表达自己的心情。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借周瑜的故事抒发自己政途失意的悲伤,和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②有感于今昔身份的变化、处境的反差,贬官文学多用对比手法。如“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朝”奏 “夕”贬,一日之间命运发生急剧变化。一封奏和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悲愤之情寓含其中。

五、作业:贬官士人出于自身特殊的处境考虑,贬官文学多运用一些意象,采取比兴手法,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情志。回忆有关诗句,谈谈贬谪诗中会出现哪些常见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寓意?

备教手记:这份教学设计侧重于古诗文的鉴赏,突出对情感、艺术手法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品位意象和意境领会诗人的情感。并举一反三,拓展更多的贬谪类诗歌,总结这类诗歌中常见的情感和艺术手法。同时,“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设计时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在美好情感中健康成长。

 

【韩柳的贬谪诗(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唐代送别诗鉴赏选修课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朱子语类》(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1-01

人教版高二选修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03-04

《魏公子列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04-14

苏幕遮(周邦彦)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心术》(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3-11

国殇(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3-16

粤教版高二选修边塞诗四首教学设计03-04

人教版高二选修将进酒教学设计03-06

《湘夫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