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6:35:2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述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网友来稿)

贵州省普安县第二中学:余永正

试述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网友来稿)

【摘要】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感知、审美创造力。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联想力、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力等。

【关键词】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感受、想象、联想能力;培养审美情感、审美理解能力。

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教学成效的大小常常取决于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精神活动的主动性。因此,要从根本上改革我们语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精神活动的主动性,并以此为突破口。而这一突破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通道便是审美教育。下面笔者拟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朱光潜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 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再如《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的审美趣味定位,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加以辨析。第一个层次,是地理空间层面上的秋的比较。作者以“ 生活在别处”的心态,感慨“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里,地理空间的距离的扩大,不但不影响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真切感知,反而由于大跨度的空间对比的存在,令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知更为鲜明。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知,其主要的参照系统,是南方的秋--“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江南之秋是“ 慢”、“ 润”、“ 淡”且“ 多雨少风”,秋味不浓,秋的气息不足。江南的秋,竟然还带点润,多少有点春的庸碌。作者的感知,正是抓住江南之秋的不透彻、不鲜明,来陪衬北国之秋的萧索寂寥,来强化北国之秋飘零之美。

语文教材中还蕴含着大量美的因素,在内容方面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在形式上包括语言美、节奏美、结构美等。表现自然美的描述性文章,如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优美而生动的法国乡村冬景图,让人流连忘返;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所表现出来的对爱情的忠贞;曹植《白马篇》表现的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些催人奋发的人生哲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还有规范的结构、铿锵的韵律、错落有致的优美文字,处处都散发着美的光辉。要体会这些美,教师还需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美的加工”美的想象、美的思维,使本来枯燥单调的知识演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这些美,欣赏这些美,并用自己的手去表现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体验,心灵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细节进行分析: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的坟墓上“开满鲜花”, 表明生前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托尔斯泰死后仍愿将尸骨化作肥料滋育鲜花,给人带来鲜艳芬芳和美的享受,表现了他无私、高尚、伟大的品质。其实这鲜艳芬芳的花朵正是他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象征;“没有十字架”,说明他不是基督徒。他生前由于追求贵族平民化并敢于与虚伪的教会做斗争,曾受到过教会的迫害并被除名。实际上他早已从根本上彻底抛弃了反动教会,并在晚年坚决严厉地拒绝了教会让他再次入会的请求。这说明他还具有坚韧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说明除了他的作品外他不愿留下任何让人记起他的东西。追求平凡,淡泊名利,超凡脱俗,不愿留名,正是他人格高尚伟大的表现。这是最深刻、最感人的美。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扯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美育教育。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审美教育,更应该合理地利用美育为语文教学服务。这不仅使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参考资料】

⑴《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⑵《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⑷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⑸刘祖焱.美育---开启素质教育之门的钥匙[C].中国教育报, 2000.

作者邮箱: yuzhrngy1963@126.com

【试述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网友来稿)04-14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网友来稿)04-14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渗透(网友来稿)04-14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网友来稿)04-14

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育(网友来稿)04-14

挖掘审美意蕴 培养审美情趣--《琵琶行》审美教学设想(网友来稿)04-14

语文教学审美化浅探(网友来稿)04-14

高中语文文体教学初探(网友来稿)04-14

教育的机巧(网友来稿)04-14

教育感悟(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