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抓两头,带中间

时间:2022-04-14 16:33:5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作文教学应抓两头,带中间

 摘    要: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极为重要,以生为本,作文教学中从“命题”和“评改认定”两个环节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带动作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有效落实,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作文教学应抓两头,带中间

关 键 词:作文教学  兴趣培养  “抓两头,带中间”

作者简介:廖兴阳,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阅读教学一起几乎构成了全部语文教学。有人把它喻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这个说法一点也不过分。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半壁江山”的状况并不乐观。教学中这样的现象特别严重:平时生气勃勃、敏捷活跃的学生,在作文课上,总是抓耳挠腮,咬笔皱眉,冥思苦想,难以下笔;有的学生甚至逃避作文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喜好情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主动学习的启动力。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在学习中,对某门功课产生较高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强,学习的效果就会好,学习的创造思维就活跃。反之,学习被动,效果就非常差。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特点。德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名人名言录》王涵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他把兴趣对于学习看得何等重要。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责任编辑:浩伟  印刷工业出版社)孔子强调了兴趣比知识更重要。很多心理学家也都把兴趣比为智慧的触发器,才能的生长点,求知的前动力。在当前的作文教学和教改中,认真研究一下怎样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这对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素质是很有实践意义的。

那么,怎样才能挖掘出学生作文的潜在动力,使学生真正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实践中,笔者的做法主要是“抓两头,带中间”。从作文课堂训练的全过程来看,教师的“命题”是第一环节,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的“评改认定”是最后环节(当然,这一环节的处理形式也可多样化),而学生的审题立意、材料的剪裁、语言的运用、手法的选择、直至起草定稿等都可看作是中间环节。因此,“抓两头,带中间”就是从“命题”和“评改认定”上去努力,从而带动其余中间环节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的方法。

一、命好题目,激发兴趣

命题作文是我国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一种主要方式,是学生作文的第一步。学生学写作文,常常为不知道写什么好而犯愁。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需要教师“扶持”和“引导”,需要教师命题,教师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我在作文训练指导中,首先从“命题”上下功夫,力求命出新颖独特、简练明确、形象具体、切合实际、贴近生活的作文题目,努力把作文题目命到学生的心坎上,给学生一种指点和启示,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学生一步一步引上作文成功之路,以求实现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作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一次作文课,我出了“我的家乡”、“小桥流水人家”两个题目,让学生任选一题作文,结果两节作文课竟无一人完成,最快的几个虽写了四百多字,但也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内容。课后细想,这两个题目不“老”即“空”,甚至费解,激发不起学生作文的兴趣。第二次作文课,我却只出一个题目--“请到我的家乡来做客”。这次不同了,由于作文题目命到了学生的心坎上,全班69人,除3名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外,其余全部当堂交卷,而且文通字顺,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一个个俨然热情好客的主人,或像幽默风趣的导游,如数家珍般侃谈家乡。有两个学生对他们家乡的“山”和“小溪”分别作了如下描写:

①家乡的山以怪石著称,只要你拾级而上,便会看到山上数以千计万计姿态各异的石头。它们有的互相依靠,像是在说悄悄话,那神情宛若羞涩的少女,将头背向游人;有的则高高站起,抬头向上,似乎要对天长啸,以抒发心中的激情;还有的山石这儿一堆,那儿一堆,像是在游戏的顽童……多有趣啊!

这一段紧扣“怪”字,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山石的各种姿态,揭示了山石的独特性。

②我家乡的小溪虽没有漓江那么秀,也没有西湖那么美,但她有自己独特的风姿,独特的韵味,一年四季呈现出她的自然之美。

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充满了生机。溪边丛丛野花和条条细柳都在对着明镜似的溪水梳妆,连一叶一瓣都映得清晰分明。

夏季,小溪就成了天真、活泼的孩子的娱乐场所。你看,那边的几个孩子玩得多起劲,他们互相往对方身上、头上泼水,一会儿功夫,都成了小水鸭,阵阵笑声不时地从那边传出,荡漾在小溪的上空。

秋天,小溪更是美极了,特别是早晨,雾蒙蒙地好似进入了仙境。悠悠的溪水从桥下流过,披着薄薄的轻雾流向远方,消失在晨雾之中……

黄昏时分,如果你来到小溪边,细细地观察小溪的水色波光,你就会发现它是那么的清,清得像少女纯净的眼波,连溪底的游鱼和碎石也历历可数。

冬天,小溪结冰了,加上周围白茫茫的一片,又是一种特殊的美。

这里运用了总分结构,抓住景物四季的不同特点,描绘了小溪的韵味和自然之美,并把人物的活动融入景色之中,增添了文章的活力。

此外,还有写家乡人民勤劳热情的,有写家乡土特产的,有写家乡溶洞风光的,有写家乡历史沿革的,有写家乡生活习俗的,有写家乡牧童乐趣的……举不胜举。这次作文没有出现不及格的作文,而且大部分都在80分以上,满分作文就有4篇,足可编一本优秀作文集了。其中有一位叫文佳的中偏下学生,居然破天荒地写出了一篇满分作文,后来发表在《作文评点报》上。其文如下:

我的家乡贵州遵义,一个充满灵气的宝地,一块山清水秀的美地,一处孕育着希望的好地……,这里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有大大小小的青山,更有勤劳善良的人们在热情地邀请你。

请你在阳光明媚的三月来吧!“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落英缤纷,“人面桃花相映红”,让我领你四处看看吧。“吹面不寒杨柳风”,在林荫的小路,闻着花香,听着鸟语,心情该是多么惬意呀!走累了,就在青青的嫩草地上休息休息吧,你的疲倦便很快无影无踪。再去河边走走好吗?那里有万条垂下的绿丝绦呢!我的家乡,好美!

请你在阳光普照的六月来吧!一串红展开红红的笑脸,欢迎你的到来。天空洋溢着孩子们的欢歌笑语,原来他们穿着盛装是过节呀!你一定会被他们的天真烂漫所吸引,忍不住去逗逗他们的。我的家乡生机勃勃!

请你在九九重阳佳节来吧!和热情的人们同去登高,插上芦苇能治百病呢!山顶山脚,处处是人们的笑声……,站在山顶,好好俯瞰一下我的家乡吧:有高耸入云的烟囱,有车水马龙的公路,有美丽的校园,更有层层叠叠的现代建筑……。我的家乡,日新月异地发展。

请你在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来吧!好客的人们会拉着你到家里去吃汤圆、喝美酒,与你畅谈不休!如果是下雪了,你也不用担心,家乡的冬天一点儿也不冷。这里的雪景却异常美丽,让我们去山上,去河边,去公园照几张雪景好吧!让这片美景,这份情意,这样的喜悦凝聚为一幅永恒静止、和谐、美丽的画面。我的家乡,喜气洋洋!

欢迎你一年四季都来我的家乡做客,这可谓“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矣”!

请到我的家乡来吧!我在等着你……

有人说“题好一半文”,这是很有道理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鲜奇妙的东西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具体的事物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像,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作文训练中,陈旧雷同、虚浮空洞,甚至隐晦费解的题目,是要不得的,只有新颖独特、简练明确、形象具体、切合实际、贴近生活的作文题目,学生才会去关注,才会“一见钟情”,才会大胆地去联想和想象。如《登山观落日》、《象棋迷的乐趣》就比《假期见闻》新颖具体;《雨(雪)后初晴》就比《霁》明确易懂;《一次深刻的教育》就比《他所作的报告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简练利索;《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稻花飘香》《大豆摇铃的时节》《雪地,一串洁白的脚印》等就很形象可感;《捉泥鳅》《多彩的课间十分钟》《特殊的生日礼物》等就很贴近学生生活……。也只有这样的题目,才会激发起学生作文的灵感和兴趣,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和冲动,从而努力写好文章。

二、肯定鼓励,树立信心

心理学认为效果可能激发兴趣。当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有了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会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兴趣;若一味努力却丝毫不见成效,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而失去兴趣。因此,我在对学生作文的“评改认定”中,总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从不用作文的种种清规戒律来压学生(当然必要的要求不可少),更不用作家、文学家创作文学作品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走上社会需要的是实用性的文字。一开始,我给学生的目标定得相对低一些,对后进生,则更宽松一点,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只要学生作文中有一个闪光点,有一点成功之处,我就及时加以表扬鼓励,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树立作文的信心,逐渐不再望文生畏,并把作文看成是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而乐此不疲。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作文水平一直很低。有一次,他写了一篇题为《我的苦恼》的文章,诉说他语文成绩差,作文写不好,求教于人又得不到理解和帮助的苦恼,语言文字虽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而且还有些地方不通顺,但抒发的是真情实感,表达的是内心体验。他在作文中作了这样诉说(有小改动):

我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特别是语文,考试成绩常常是班上最后一名。每次讲评试卷时,我都低着头,如坐针毡般听着老师公布全班同学的成绩,怕面对老师和同学,恨不得找个地缝藏起来,总要羞愧难过好几天。作文课上,我总是咬着笔杆不知从哪里写起。看到周围同学们奋笔疾书的样子,我总是急得要哭。即使偶尔写成一篇作文,也是错字病句连篇,得分自然不及格,评语就没有了。我常常因为这些感到很苦恼。

在过去的学习里,我也想到自己的成绩不理想,羡慕受到表扬的同学,他们多得意,家长多光彩,也想赶上那些成绩好的同学,让家长有点面子,慢慢想发奋起来,不懂就请同学帮助,向老师请教。哪知不受欢迎,老师不耐心。我才开口提一个问题,别人马上就责备:“这个问题你也不懂呀?”再多问几句,就被嘲讽为“木头人”“笨蛋”,给轰走了。我心真烦:学习不努力成绩不理想被人冷眼、指责;想发奋学习,求教别人有受到责备、讽刺。你说烦不烦,苦恼不苦恼!

于是我在评语中写道:“本文语言朴实,写出了自己在语文学习和作文训练中的真实体验,很感人。若能认真修改,使语言更为通顺生动些,就是一篇佳作了。望多读书,多练习,争取更大的进步,使自己的语文成绩和写作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并给他判了85分,同时又把他的作文作为范例在班内分析讲评,使他喜出望外,受到很大的鼓舞。后来,他在语文学习和写作方面果真进步很快,而且现在在县委组织部从事文秘工作。他常说:“是廖老师热情的鼓励,真挚的关怀,我才喜欢上语文,并树立起作文信心的……”

以表扬鼓励为主,调动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树立写好文章的信心,是我在批改和评定学生作文中一贯的原则和做法,而且在实践中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抓好了“命题”和“评改认定”这两头,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他环节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欲望,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就会乐于去阅读,去积累,去观察,去分析,去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了“厚积”,作文是自然就会“薄发”不断,何愁写不好作文呢?

上述内容,是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其作文积极性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虽然谈不上是什么经验,但对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效果很好。我相信,只要我们切实贯彻新课标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多动脑筋,勇于创新,定能探索出更多科学的作文教学良方。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大纲》:初级中学(2000年3月)、高级中学(2002年4月)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初级中学、高级中学(2003年5月)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

[3]《作文教学论》:韦志成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4]《作文技法》:向佐初主编西苑出版社1998年9月

[5]《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6]《教师教学技能》:郭友 等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7]《学校心理学》:陈景普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

[8]《教育学》:石忠仁等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

[9]《名人名言录》:王涵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10] 《论语》:责任编辑:浩伟印刷工业出版社

 

【作文教学应抓两头,带中间】相关文章: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02-02

《抓尾巴》教学反思05-03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02-06

连续退位中间有0的减法教学反思01-19

抓蛇尾体育教学反思04-29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05-01

《母鸭带小鸭》教学反思02-08

《五带的划分》的教学反思05-02

抓娃娃小学作文08-30

抓老鼠小学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