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6:47:3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师说(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师说》课堂教学实录

师说(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师: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故事。咱们学校有一位叫xx的数学老师,[有人点头]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 

    生甲:我认为这位家长的观点是正确的! 

    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就是靠毛泽东才名扬天下的,没有老师照样可以自学成才。 

    生乙:我不赞成那位家长的意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没有老师,就没有当代文明;没有老师,人类只能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蒙昧时期。 

    师:同学们的发言说明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学生看书。有的圈点课文,有的轻声议论,有的沉思。教师巡视课堂,不时停下来回答学生的提问,几分钟后,讨论开始。]

    师:好了,请同学们考虑,韩愈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

    生丙:韩愈认为老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个认识应该说是对的,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教师的本质特征。

    师:那个时候,老师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

    生丁:传的是儒家之道,讲授的是六艺经传。

    师:非常好,儒家的鼻祖是谁?

    生众:孔子。

    师:儒家之道是谁提炼总结出来的?

    生众:也是孔子。

    师:后人学习孔子的发明,这说明师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生戊: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师: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生戊:也对也不对。

    师:(笑)能不能解释一下?

    生戊: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师: 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

    生戊:(摇头)

    师:其它同学有知道的么?

    生众:不知道。

    师:(板书)“仁”,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孟子也说过“杀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

    生戊:(若有所悟)噢。

    师: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

    生戊:爱国主义教育吧?

    生乙:我认为是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

    师:对。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吧?

    生甲:我认为,普通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培养,天才的学生靠自学就可以成才。

    师:你的意思是说,有些人不是学而知之,而是生而知之?

    生甲:不是,他不需要向别人学习,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识。

    生乙:我不同意。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

生甲:但你不能否认他们自学成才的事实。比如法布尔。

生乙:法布尔虽然是自学成才,但不能说他没有老师,他的父母就是他的启蒙老师,他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疑问,他请教的那些人就是他的老师。

    师: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对吧?

    生乙:是。

    师:这样看来,老师不一定都有职称,不一定都站在讲台上。

    生众:(笑)

    师:凡在某一问题上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

    生众:同意!

    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法布尔先生有老师!xx同学,你同意吗?

    生甲:(笑,点头)

    师:那么,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推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

    生众:可以。

    师:当然,“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学的,也可以是劳动技术方面的。在我们中间,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一文之师”吗?

    生众:(笑)

    师:既然人人有老师,说明社会需要这个行业,说明老师确有存在的必要,不是可有可无的,对吧?

    生众:对!

    师:好了,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伟人和他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xx同学方才说,徐特立是靠毛泽东才名扬天下的,是吗?

    生甲:是。

    师:这句话怎么理解呀?

    生甲:如果毛泽东不成为一代伟人,人们也不会知道他的老师是徐特立。

    生乙:没有徐特立,毛泽东也不会成为伟人。

    生甲:按你的观点,徐特立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成为毛泽东那样的伟人。

    生乙:按你的观点,毛泽东成为伟人和徐特立没有丝毫关系了?那他当初为什么拜徐特立为师呢?

    [学生讨论,气氛热烈]

    师:(做暂停手势)谁知道小鸡崽儿是怎样来到人间的?

    生众:(愕然,感到问题突兀)

    生庚:是老母鸡孵出来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庚:我家孵过。

    师:那你有发言权。

    生众:(笑)

    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辛:也可以用孵化器。

    师:你家有孵化器?

    生辛:没有,我从一本书上看到的。

    师:你也有发言权。

    生众:(大笑)

    师:就是说,先有鸡蛋,然后用老母鸡或孵化器,经过二十几天?

    生庚:21天。

    师:对,然后,小鸡崽儿就破壳而出了,是这样吗?

    生庚:是。

    师:如果把一堆鸡蛋大的石头放进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鸡身子下面,21天后能孵出小鸡来吗?

    生众:(大笑)不能。

    师:时间再长一些,比如210天……

    生众:也不能。

    师:为什么?

    生乙:鸡蛋和石头的内部结构不同。

    生丙:鸡蛋和石头的化学性质不同。

    生乙:老师,我明白了:一个人能不能成才关键靠个人奋斗。

    师:那么,为什么小摊上卖的鸡蛋摆了20多天,还是出不来小

鸡崽儿?

    生乙:因为缺少外部条件。

    师:缺少外部条件,鸡蛋就不会变成鸡崽儿?

    生乙:对。

    师:缺少外部条件,地下石油会自己冒出来么?

    生众:不能。

    师:成才固然离不开个人奋斗,它和一个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关系,这是事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毛泽东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具有伟人的素质,除此之外也和机遇、和他的老师的教诲等外部条件不无关系。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时候,毛泽东特意给他写了一封贺信,开头就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说明毛泽东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尊重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出于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他认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仅过去,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毛泽东的贺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恩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说那位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呢?

    生甲:因为他错误地否认了老师在他儿子获奖中的重要作用。

    师:这就如同否认老母鸡和孵化器的作用一样。“没有你们,我自己也会变成小鸡崽儿!”这可能吗?

    生众:不能。

    师:这种否认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抹杀了老师含辛茹苦的创造性劳动。这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和唾弃的。[一片寂静]

    师:xx同学,你现在有何感想?

    生甲:毛泽东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生众:(鼓掌)

    师: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那样会导致社会的倒退。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爬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 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

    生众:(大笑)

    师: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老师的作用,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然,尊重老师并不是惟师是从。前些天,我曾给大家抄过一则《论语》……

    生众:“当仁,不让于师。”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生丁: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

    生戊:用一位科学家的话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师:对!我们师生面临同一个任务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格才会不断完善,我们的时代才会不断进步。这节课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歌,看过这部电视剧的请举手。 (很多人举手) 

师:看来绝大部分同学看过,喜欢的请举手。 (少数人举手) 

师:寥寥无几啊。读过原著的同学请举手。(十几人举手) 

师:喜欢读的同学请举手。 (一人举手) 

师:看样子其他同学都不太喜欢,为什么?大家知道《红楼梦》可是古典名著啊,哪位同学谈谈你不喜欢的原因? 

生:没意思,尽是吃饭、聊天,不过也许我没看懂。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实在,也很谦虚,觉得《红楼梦》像是在拉家常,东家常,西家短的。大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呢? (很多人举手) 

师:好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名著的选段《林黛玉进贾府》,看看他们是如何拉家常的。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那么林黛玉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通过自学我们有了大致的了解,首先我们知道,林黛玉是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小姑娘,母亲去世后孤身一人来到贾府,投奔外祖母,同学们想一想,她实际上处于一种怎样的生活境地? 

生:寄人篱下。 

师:非常好,林黛玉在贾府的处境就是寄人篱下。因为寄人篱下,所以她一进贾府就自然产生了一种防卫心理,不知道大家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留心到,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好吗? 

生:“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师:找得非常准确,林黛玉进入贾府后确实是步步小心、时时在意。那么,她进入贾府以后该怎样和贾府的人说话呢?我们现在就来品一品林黛玉与贾府的人曾说的话。请同学们在书中勾画一下,林黛玉进贾府后和哪些人说了些什么话。 

生:第一处: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嗣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第二处:“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明日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随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玩笑,都有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 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归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它的。” 

师:对,小小年纪说话有情有理,"舅母爱情赐饭", 显得很领舅母的情谊,"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对长辈的礼数使得她不得不辞谢。这番话说得很有礼貌,既表达了她对邢夫人的感激之惰,又让邢夫人觉得这顿饭黛玉委实不能吃。 

师:那么,林黛玉跟王夫人又是怎样说的呢? 王夫人给黛玉介绍宝玉,王夫人是怎样说宝玉的?

生: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师:是的,王夫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叮嘱林黛玉不要理睬宝玉,不要沾惹宝玉。同学们,你们看,如果我是林黛玉能不能这样说:“舅母,我可不能不睬他,我可要和宝哥哥玩的啊”? 

生: (笑)不行。 

师:以林黛玉的身份,她不能这样说,她肯定得顺着王夫人的话,说我不去沾惹他。那老师再来扮一下林黛玉,看这样说行不行:“舅母所说的可是这位衔玉所生的哥哥,在家时就常听父母亲说起,说这位哥哥非常顽劣,极不喜欢读书,舅母放心,我不会去沾惹他的。”你们觉得林黛玉这样说行不行? 

生:不行,林黛玉刚刚到贾府,以她的性格不可能这样说话。而王夫人又是宝玉的母亲,俗话说母子连心,王夫人要是听到别人这样说自己儿子,会生气的。 

师:那王夫人不是自己说过的吗,宝玉是混世魔王,孽根祸胎。她自己先说的,怎么林黛玉说了她就不高兴呢? 

生:王夫人自己说可以,别人说就不行,这是人之常情。 

师:对的,人之常情。更何况王夫人只是说说而己,心里也许并不这么想,那么我们来看看林黛玉是怎样回答的,大家一起来读读。 

生:“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

师:王夫人什么反应? 

生:很高兴。 

师:为什么? 

生:林黛玉非但没有贬,反而说出了宝玉的优点,他和姊妹的关系很好,所以大家才喜欢同他玩的,所以王夫人很高兴。 

师:那么,林黛玉又是怎样回答她不会去沾惹宝玉的呢? 

生:“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

师:很好,这就是说林黛玉把自己不沾惹宝玉归结为家规礼教,由于男女住处分开,自然不可能去沾染他,林黛玉不提自己不想去沾惹宝玉,只是说客观上不可能沾惹宝玉,二舅母听了心里自然就不会有其他想法,那么同学们来评一评,通过林黛玉和邢夫人、王夫人的对话,你觉得林黛玉这个人说话怎么样? 

生:时时留意,处处小心。 

生:非常周到,想了很多问题。 

生:她的话让别人听了很舒服,很得体。 

师:说得非常好,这说明林黛玉说话非常得体,语言恰到好处。表面上看林黛玉进贾府不过就是说了两句家常话,但我们还是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琢磨,从这几句家常话中能不能说一下你对林黛玉的印象。 

生:细心、多虑。 

生:聪明、机敏。 

师:我们总结出林黛玉的个性是谨慎多虑的,可不可以这样说呢? 

生:可以。 

师:我们继续往下看,如果说林黛玉是寄人篱下的话,那么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怎样? 

生:掌管家务,握有实权,地位非常高。 

师:大家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啊? 

生: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鬓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师:我同意你的看法。 

师:王熙凤是怎样出场的? 

生:笑着出来的。 

师:笑着出来的,并且说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在场所有的人是什么表情,文中用了这样一个词"敛声屏气"。林黛玉这时候会不会这样想啊:“这个人怎么这样放荡无礼啊”,按大家族的礼数,这样放荡无礼的人,贾母肯定会骂她,那么我们从文中能不能找到贾母骂她的句子啊? 

生:找不到。 

师:那么文中是怎样说的? 

生: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风辣子’就是了。”

师:看样子贾母非但不讨厌,还很喜欢,是不是? 

生:是。 

师:贾母和一个晚辈开玩笑,用玩笑的语气表达了对王熙凤的喜欢,贾母是贾府中地位最高的人,她宠爱的人地位自然高了。我们再来看看,这样一个人出场以后向林黛玉说了些什么话,我们让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王熙凤、贾母,分角色为大家朗读一下,请这两位同学酝酿感情进入角色。 

生甲(王熙凤)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生Z(贾母)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世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风辣 "就是了。 

生甲(王熙凤)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点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

生乙(贾母)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生甲(王熙凤)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 ,该打!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师:请坐,刚才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了这段对话,想请扮演王熙凤的同学来回答一个问题,你读王熙这番话的时候很娇柔,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生:因为王熙凤是贾母面前的红人,且是晚辈,仗着贾母的疼爱,对贾母有一点撒娇。 

师:你从王熙凤的话里还读出了撒娇的味道,很,很好。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王熙凤这番话有几层意。第一层,她夸了谁? 

生:林黛玉。

师:就林黛玉一个人吗? 

生:好像不是。她既夸了林黛玉很漂亮,又夸了林黛玉不像是外孙女,而是嫡亲孙女,所以把迎春、探春、 惜春她们也都夸了,夸了这几个孙女自然也就夸了贾母。一句话,把所有的人都夸到了。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那她夸了大家之后又怎么样呢? 

生:在林黛玉面前掉眼泪,但当贾母说不要让王熙凤招她的时候马上就又转悲为喜,说自己该打该打,挺虚伪的。 

师:这位同学还品到了王熙凤的见风使舵、虚伪。那么第三层,王熙凤关照林黛玉说"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来告诉我",这话表明了什么? 

生:表明她在贾府中握有实权。 

师:你们看看王熙凤,她几句话真可谓滴水不漏,既照顾到了所有的人,又恰到好处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大家想想,这体现出她怎样的个性?你喜不喜她?喜欢的请举手。 (有3个学生举手) 

师:我想请同学来说说喜欢她什么。 

生:会说话,会做人。 

师:还有谁要补充? 

生:处事圆滑老练,又会照顾别人的情绪,这就是贾母喜欢她、家中的事都由她来处理的原因。 

师:好的。看样子你们都有自己的理由,我尊重你们。那么还有这么多同学不喜欢,能不能也说一下理由。 

生:泼辣、虚伪,悲喜转变的速度太快,可见不是真心。 

生:我也觉得她很虚情假意,把话说得很周到,让每一个人都舒服,这说明并不是为别人着想,而是为自己。 

师:是的,恐怕有同学还会用其他的贬义词来形容她,比如欺下媚上、阿诀奉承、圆滑世故,等等。但可能也有同学会用褒义词来形容她,比如精明能干、果断老练,等等。我觉得在咱们今天小说节选的这部分恐怕找不到一个很恰当的答案,不如以后有机会读整部小说的时候再做定论,那样会更好些。 

师:不论是林黛王还是王熙凤,我发觉她们都很会说话,语言非常得体,这里我有个问题:她们说话如此得体,恰到好处,主要是注意到了什么? 

(讨论3分钟) 

生:说话的对象和环境。 

生:还有身份和地位。 

师:非常好,我来补充→点,就是说话的目的,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所以我们高中阶段有一个知识点,也是对我们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就是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目的做到语言得体。 

师:文中除了林黛玉、王熙凤这两位主人公的语言非常得体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也出场了,他是谁啊? 

生:贾宝玉。 

师:那么贾宝玉说话得体吗?觉得他说话得体的同学请举手。 

(没人举手) 

师:觉得不得体的同学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了手) 

师:咦,还有一部分同学保持沉默是什么意思。要有自己的观点啊,是不是?我想先请认为贾宝玉语言不得体的同学说说理由。 

生:他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太顾及别人的想法。比如他一见面就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说没有时他就把自己的玉摔了,让黛玉很难堪。 

师:还有没有补充? 

生:他一见到林黛玉就问黛玉是否有字,当黛玉说没有时就要给黛玉送字,也很不合适。 

师:啊,古人的字不是随便取的,要么父母师长赐题,要么自己取。而宝玉第一次见别人就要送字,并且还说了一段送字的缘由,显得有点轻浮,是不是?在一出场时,林黛玉初遇宝玉,宝玉说了些什么? 

生:这位妹妹我曾见过的。 

师:这话得体吗? 

生:不得体。 

师:你看,贾母这个时候说了"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这可又应了王夫人说的,宝玉有时疯疯傻傻,有时有天无日,只休信他。同学们,他怎敢如此胡说呢? 

生:宝玉是贾府的命根子。 

师:是啊,如果说贾母是贾府的老祖宗,宝玉就是贾府的小祖宗啊! 

师:从这番话里,你除了看出宝玉身份高贵之外,还能看出他什么个性。 

生:蔑视功名利禄,放荡不羁。他一看林黛玉没有玉,自己也把玉摔了,在这一摔之中,体现了他的平等思想,并且在给林黛玉送字的时候,对古典知识信手拈来,可见他很有才气和灵气。 

师:从这些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纯真聪慧。 

师:有没有同学觉得贾宝玉会说话? 

生:贾宝玉送林黛玉字,夸林黛玉像仙人一样,很会讨女孩子欢心。 

师:我看不止这一点。我们来看看这一处,贾母要把宝玉安排在自己的住处,想把黛玉单独安排在碧纱橱里,宝玉想和林黛玉住在一处,又不好直白地对贾母说,宝玉是怎样说的,哪位同学来读读这一段? 

生: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在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 '了一想说:“也罢了。” 

师:你看这话说的,让贾母是不是心头一暖啊,真是没白疼这孙子,一点小事都处处考虑到自己,其实宝玉是想和谁在一起啊?林黛玉。现在,你们觉得这些家常话有意思吗,能品出些滋味来吗? 

生:有意思。 

师:同学们,人物的语言与人物的个性是协调统一的,有这种个性才会有这样的语言,而通过这种语言又能展示人物的个性,同时这些人物的语言又与他们的身份、地位紧密相关。而且这些人物的语言不论得体与否,都展示着他们的性格特征,其实这不是他们自己语言,而是作者的语言,是作者让他们这样说的,体现了作者刻画人物的笔力和功夫,好的语言可以使人明形象奕奕生辉。我们也可以这样讲:语言得体不仅是语言的艺术问题,还关乎人的生存能力。我希望大家做到不要圆滑世故,但语言要得体周全。 

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语言训练,在《红楼梦》第96回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出示幻灯资料) 

一日,黛玉早饭后带着紫鹃到贾母这边来,一则请安,二则也为自己散散闷。出了潇湘馆,走了几步,忽想起忘了手绢子来,因叫紫鹃回去取来,自己却慢慢的走着等他。刚走到沁芳桥那边山石背后,当日同宝玉葬花之处,忽听一个人呜呜咽咽在那里哭。黛玉煞住脚听时,又听不出是谁的声音,也听不出哭着叨叨的是些什么话。心里甚是疑惑,便慢慢的走去。及到了跟前,却见一个浓眉大眼的丫头在那里哭呢。黛玉未见他时,还只疑府里这些大丫头有什么说不出的心事,所以来这里发泄发泄,及至见了这个丫头,却又好笑,因想到:这蠢货有什么情种,自然是那屋里作粗活的丫头受了大女孩子的气了。细瞧了一瞧,却不认得。那丫头见黛玉来了,便也不敢再哭,站起来拭眼泪。黛玉问道:"你好好的为什么在这里伤心?"那丫头听了这话,又流泪道 "林姑娘你评评这个理。他们说话我又不知道,我就讲错了一句话,我姐姐也犯不着就打我呀。"黛玉听了,不懂他说的是什么,因笑问道:“你姐姐是那一个?”那丫鬟道:“就是珍珠姐姐。”黛玉听了,才知道他是贾母屋里的,因又问:“你叫什么? ”那丫头道:“我叫傻大姐儿。” 黛玉笑了一笑,又问:“你姐姐为什么打你?你说错了什么话了? ”那丫头道:“为什么呢,就是为我们宝二爷要宝姑娘的事情。”黛玉听了这一句,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略定了定神,便叫了这丫头:“你跟了我这里来。”那丫头跟着黛玉到那畸角儿上择因问道:“宝二爷娶宝姑娘,他为什么打你呢? ”傻大姐道:“我们老太太和太太二奶奶商量了,因为我们老爷要起身,说就赶着往姨太太商量把宝姑娘娶来罢。头一宗,给宝二爷冲什么喜,第二宗--”说道这里,又瞅着黛玉笑了一笑,才说道:“赶着办了,还要给林姑娘说婆婆家呢。”黛玉已经听呆了。这丫头只管道:“我又不知道他们怎么商量的,不叫人吵嚷,怕宝姑娘听见害燥。我自和宝二爷屋里的袭人姐姐说了一句,咱们明儿更热闹了,又是宝姑娘,又是宝二奶奶,这可怎么叫呢!林姑娘你说我这话害着珍珠姐姐什么了吗,他走过来就打了我一嘴巴,说我混说,不遵上头的话,要撵我出去。我知道上头为什么不叫言语呢,你们又没告诉我,就打我。”说着,又哭起来。

那黛玉此时心里竟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到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停了一会儿,颤巍巍的说道……

请大家推想一下,黛玉这时候会说什么呢?注意考虑黛玉的性格、身份、地位。

生:宝玉还是和她好了……

生:那倒好,也很般配呀……

(哄堂大笑)……

师:我们来看看原文:“你别混说了。你再混说,叫人听见又要打你了。你去吧。”

她为什么说这样一句话,因为他面对的是傻丫头,傻隐隐约约丫头这番话并不是有意说给自己听的,而自己无意之中听了大家要瞒她的话,她不能哭,也不能冲着傻丫头发脾气,更不能去找贾母理论,为什么?

生:因为她的身份是大家小姐,她的处境是寄人篱下,他的性格并不随和,甚至比较孤傲。

师:所以,她把所有的委屈、痛苦一口气全咽了下去,反而替傻丫头考虑,这也是非常得体的。

 

【师说(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师说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

《师说》 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四)03-03

《师说》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师说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祝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4-14

美美与共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

雨巷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沁园春长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师说》教案设计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