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译之二十六(备课资料)

时间:2022-04-14 16:56:0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语》全译(之二十六)(备课资料)

 【原文】 

《论语》全译(之二十六)(备课资料)

1533 子曰:“知及之(1),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2)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1)知及之:知,同“智”。之,一说是指百姓,一说是指国家。此处我们认为指禄位和国家天下。 

(2)涖:音lì,临,到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原文】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1)而可大受(2)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 

(1)小知:知,作为的意思,做小事情。 

(2)大受:受,责任,使命的意思,承担大任。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原文】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 

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原文】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评析】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原文】 

1537 子曰:“君子贞(1)而不谅(2)。” 

【注释】 

(1)贞:一说是“正”的意思,一说是“大信”的意思。这里选用“正”的说法。 

(2)谅:信,守信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评析】 

前面孔子曾说过:“言必信,行必果”这不是君子的作为,而是小人的举动。孔子注重“信”的道德准则,但它必须以“道”为前提,即服从于仁、礼的规定。离开了仁、礼这样的大原则,而讲什么“信”,就不是真正的信。 

【原文】 

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 

【注释】 

(1)食:食禄,俸禄。 

【译文】 

孔子说:“事奉君主,要认真办事而把领取傣禄的事放在后面。” 

【原文】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评析】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原文】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原文】 

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原文】 

1542 “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2)师之道也。” 

【注释】 

(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 

(2)相:帮助。 

【译文】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季氏篇第十六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本篇主要谈论的问题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原文】 

161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4)有言曰:‘陈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6)矣?且尔言过矣,虎兕(7)出于柙(8),龟玉毁于椟(9)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12)之内也。” 

【注释】 

(1)颛臾:音zhuān yú,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 

(2)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 

(3)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 

(4)周任:人名,周代史官。 

(5)陈力就列:陈力,发挥能力,按才力担任适当的职务。 

(6)相:搀扶盲人的人叫相,这里是辅助的意思。 

(7)兕:音sì。雌性犀牛。 

(8)柙:音xiá,用以关押野兽的木笼。 

(9)椟:音dú,匣子。 

(10)费:季氏的采邑。 

(11)贫、寡:可能有错误,应为寡、贫。 

(12)萧墙:照壁屏风。指宫廷之内。 

【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评析】 

这一章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此外,这一章里孔子还提出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基本不适宜现代社会,这是应该指出的。 

【原文】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评析】 

“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这里讲,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论语》全译之二十六(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论语》全译之二十备课资料03-04

《论语》全译(之二十二)(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二十三)(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二十五)(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二十七备课资料03-04

《论语》全译(之二十八)(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备课资料03-03

论语全译之二十四备课资料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