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得一生逍遥: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游)

时间:2022-04-14 17:00:1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求得一生逍遥: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游)

凤凰文化专栏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里庄子就说,如果能达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这种状态,就能游于无穷,而这样的人,还需要凭借什么呢?这里“恶”,读“乌”,表感叹,意思就是“何”,“什么”。这个“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才是这整篇《逍遥游》的纲要。这样子的状态,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前面不论是“鹏”飞到天池,还是列子御风“旬有五日而后反”,归根到底,还是游于有穷。算不得真正的“逍遥游”。

最后一句话很有意思:“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本篇《逍遥游》的中心。只有达到了“无已,无功,无名”,才得“逍遥”。我们一直引用这个,没有细细解说。其实庄子这个提法是很有意思的。

什么是“至”呀?至就是“尽善尽美”的意思,说作人作到了极至,这个叫“至人”。那这个“至”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一个人的“体”。就是作为这个人本身而言的。而这里恰恰是说“至人”的话,是不存在自己的本体的,是“无已”的。那什么是“神”啊?“神”其实说的是一个东西的用。一件东西特别有用,我们说它“神了”。是不是。而且我们一说“神”的话,都是说“神功盖世”,“神功无敌”,可见这个“神”是和“功用”联系在一起的。庄子在这里反而提出来:“神人无功”。那么“圣”是什么呢?“圣”的古体写作“聖”,你看,左边一个耳朵,右边一张口,下面还有一个“王”,就是说这个人一个听觉很好,然后呢口才也一极棒。意思是什么呀?说这个人通达世理,这个叫“圣”。那么我们说“圣人”是说这个人怎么样呢?德高望重。是吧。这个是什么,是个好名声。而庄子在这里偏偏指出:“圣人无名”。有意思吧。

其实庄子的意思呢。是人作到极至,就能与外物合而为一了,进入一种“忘我”,或者“吾丧我”的状态,这个叫“至人无已”。“神人”呢,他讲究的是法自然之道,神人修自然,所以不立功。意思呢,就是不居功,不以功为念。这个叫“神人无功”。“圣人”呢,圣人不以名望为念,所以不立名。这个叫“圣人无名”。庄子用这句话点出了本文的要旨:只有“无已,无功,无名”,方得“逍遥”。

好了,想清楚这个,这句话还有个小问题:庄子提到的这个“至人”,“神人”,“圣人”是不是一样的呢?我们说,这三者还是有区别的。庄子这里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事实上也是种由高向低的关系。

这三者,最厉害的,或者说最牛的,自然是至人了。你看,自己这个本体都没有了,还要什么“功名”?所以只有至人才做到了“无已,无功,无名”。换句话说,“至人无已”方是这一段,乃至整篇文章的中心。下文马上要写到的那位姑射山神人就是这样一位“至人”。那“神人”呢?神人就是神仙嘛。你看,前面说的列子能“御风而行”,这个就算是神仙了。不过庄子说他“犹有所待者也”,意思就是这种“神人”虽然能无功名之念,但仍做不到“无已”。所以“神人”比“至人”要低一等。不过这两者的区别是很小的。“神人”也可以是“至人”。你看,姑射山神人不是也叫“神人”吗,然而他正是庄子要描写的“至人”。而且庄子在《齐物论》里也说:“至人神矣。”其实也是说“至人”、“神人”区别不大。那么“圣人”呢?这个就差了。庄子在《则阳篇》就明确指出:“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什么叫“大人”?《秋水篇》说:“大人无己。”这里说“至人无己”,可见至人就是大人,“圣人不足以当之矣”。“圣人”不如“至人”。那“圣人”比“神人”呢?前面说了,“神人无功”。但是圣人对于“功”,还不能完全抛却。《外物篇》说:“圣人之所以駴天下,神人未尝过而问焉。”这个“駴”,同“骇”,有惊动,惊扰的意思,意思就是圣人还以天下为念,这个就是“功”的概念。你看,老子在《道德经》里一说治天下,不就把“圣人”搬出来吗?可见“圣人”虽可“无名”,但不能做到完全“无功”。所以说“圣人”不如“神人”。

【求得一生逍遥: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游)】相关文章:

逍遥游04-14

读《逍遥游》04-14

逍遥游教案03-04

浅析《庄子逍遥游》04-14

逍遥游教学设计03-04

《逍遥游》教学设计03-03

《逍遥游》读书笔记10-15

逍遥游语文教案12-10

从哲学观角度解读《逍遥游》04-14

《逍遥游》课文导读(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