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鉴赏的翅膀,飞向文学的殿堂--浅谈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4 17:06:3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插上鉴赏的翅膀,飞向文学的殿堂--浅谈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教学论文)

吴中区甪直中学 潘静燕                

插上鉴赏的翅膀,飞向文学的殿堂--浅谈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对语文教育的意义,本文将从始于精品细读,打好夯实基础;根据文学作品蕴藉性,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等方面初探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重要性 , 途径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那么作为读者的学生将如何通过这一道桥堍呢?笔者认为,鉴赏也,也即是说,作为读者的学生要了解作品所蕴藏的思想、感情与技巧,就必须经过鉴赏这一分阶段。文学鉴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必不可缺的部分,没有鉴赏,文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随着中学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把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现代语文教育思想了。现在人们普遍认同语文学科应该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强调语文教育所特有的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力、审美能力的教育功能。文学鉴赏应该是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成为完美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要求加强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其重要意义。

首次,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有其重要性。初步统计,中学语文课本三百多篇文章,其中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文学作品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又规定: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对中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当前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仍不尽如人意,从施教的这一方来说在语文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语文教育的目的、性质存在着理解上的偏颇,在实践中也存在着重语言轻文学,重语言知识的字、词、句、语修逻文知识系统而忽视文学因素,忽视整体美感和文学鉴赏的误区。面对此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说“将文学作品单纯用作读写训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培养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其必要性。文学是人学,它表现人性、人道和人生,表现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情。我国在古代就强调以诗乐来培养人们的完美的人格。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君子”的修身三步曲的第一步就是“兴于《诗》”,通过阅读诗歌来激发人们内心美好的感情。可见文学鉴赏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人格情操、心灵世界等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为中学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社会的天地。

由此可见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支柱。对于“准读者”的学生该怎样呢?如何让学生做一个好的“观文者”呢?从这几年的教学积累以及对教学方法探讨的经验来看,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始于精品细读,打好夯实基础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这表明一个人的学习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又是获取知识,提高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形成优良品格的重要渠道。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必须从阅读开始。叶圣陶先生说:“‘鉴赏’二字,粗略地解释起来只是一个‘看’字。”文学鉴赏的“看”就是阅读。阅读数量方面来说,无疑大量的阅读有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许多作家的经历告诉我们,深厚的文学功底,流畅的文笔等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许多作家都在其成为作家前后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不以培养作家为目的来对中学生进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但从这些作家身上我们看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同样在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这个领域里,不断的阅读训练、反复实践的过程可以说是大量知识积累的一个过程。要增加阅读的数量并不是意味着毫无选择地进行阅读,中学生的阅读要保质保量,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品读。

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同时,还要落实精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篇目,通过研读教学,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以求能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但对课堂教学而言,多和精都必然有“度”地限制,因而此时阅读技巧尤为重要。培根在《随笔录谈读书》中写道:“谈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缜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确定切实地阅读目标,在总体教学目标下精心设计分层次,分阶段阅读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维活动由浅入深,认识水平渐次升华,鉴赏能力逐步提高,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否则,盲目地读,难免事倍功半。另外,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所以,我们必须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如诵读、略读、精读、背读等。这既尊重了学生的阅读选择,张扬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学鉴赏能力,消除与名著的隔阂,亲近名著。比如学生要把握小说的人物就要学会从文中收集描写这个人物的信息,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的平时阅读中就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小说这类文体通常在刻画人物方面会有哪些方式方法,再向他们介绍一些佳作,如《红楼梦》的人物刻画等等。当学生能从平时大量的小说阅读中记下人物刻画的一般方法,当他们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再鉴赏一篇新的小说作品时就会想到这些塑造人物的特色。

二,根据文学作品蕴藉性,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叶圣陶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话者,全是联想的结果。”文学作品中,作家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媒介,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或隐喻,或暗示,或象征,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表现出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一定的认识理解,情感态度。教师应抓住这样一些内容,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想象。通过想象,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具象的形体:将各自孤立、互不相联的细节、场景、人物等形象个体,整合为相互连结、有机统一、有血有肉的生活画面,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先,通过体味文学作品中的词语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也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真正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往往是既能很好的表现事物的特征,又具有独特的想象审美空间,同学们可以在仔细品味这些语词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尤其是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我们特别需要透过语言的浅层,通过想象来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氛围。我国古代诗歌是极其强调语言的含蓄与慰藉的,它们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极好的材料。如王之焕《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廖廖十语却以丹青泼墨的雄姿描绘出一幅俯看江山的雄伟图画,也为我们留下多层想象的活动空间。我们不妨设问:明晃晃的“白日”已沿山峰徐徐而下,则山之态势如何?山之色彩如何?生辉的白日和逶迤的群山尽收眼底,则诗人的立足点--鹳雀楼的高度如何?黄河入海该是怎样的一番雄姿?声响又该如何?一连串的提问必将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使他们在想象中看到了明晃耀眼的太阳,郁郁苍苍的群山,奔腾喧嚣、一泻千里的黄河;听到黄河黄钟大品般的巨响,也看到了正登高远眺、目极千里的诗人的峻骨丰神,这样的一些形象是在学生意识中闪现的灵动的审美意象,是对原著形象层次的极大丰富。

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随时抓出几个富有形象性的词语,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其次,利用文学作品留下的空白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部文学作品中的对象,必须而且也一定保持了某种程度的未定性。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文章中没有完全表明的意思用想象去填补。我们可以让学生对一小说的情节发展进行假设预测。比如法国作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知道项链是假的时,小说就结束了,那么她知道以后会有什么表现和感想呢?这时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把这一空白加以填充。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筐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弃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只有当欣赏发生,读者的内在因素(知识、经验、情感)与外在因素(周边环境)处于和谐共振的活跃状态,欣赏才能真正高效顺利地进行。因此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对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一般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动情”是审美鉴赏的基础,情感是文学鉴赏的根,根越深,树的枝叶才会越繁茂。文学作品鉴赏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或喜或怒或愤的丰富而深刻感情。要善于激发学生感情的火花,增强其审美的内趋力与激动强度使学生从作品所表达的外显或潜藏于字里行间的感情中获得共鸣。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一些的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的情感,步入欣赏的佳境。比如:

1 精心设计欣赏导入语。兴趣是进入文学鉴赏的先导。在文学鉴赏教学中,在正式的进入文本鉴赏之前,应引起学生文学鉴赏的兴趣。由于文学鉴赏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训练,是一种美育。学生的心理应处于自觉、自动、积极的状态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提高鉴赏的自觉性,真正进入鉴赏过程,从文学鉴赏中得到美育。运用的导语应做到:对象突出针对,内容突出关联性,语言突出简明性,方式突出多样性,艺术突出趣味性。在具体方法上可运用巧设悬念、故事吸引、提出问题等。

2 艺术地创设欣赏情境。情境是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与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自然景象)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境地。优美的意境中总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融为一体,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教师的任务就是将“此情此景”化为“我情我景”,进而产生思想的共鸣,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创设情境,比如编演课本剧。《孔乙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都是编演课本剧的好题材。当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形如枯槁的“孔乙己”坐者用手走到“咸亨酒店”时,同学们也许会哄堂大笑,但笑过之后,一定是深思,是同情,甚或伴着泪水。有了这样鲜灵活现的情境,师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作者的情感沟通定会水到渠成。

3 表情范读。再现作品的整体情感信息,教师的表情范读往往是一条捷径。通过缘情发声,教师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立体化、形象化地传达出来,以声音媒介引导学生触摸作者的心灵,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叶圣陶说:“文学犹如采矿,你不动手去采,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让我们都来探讨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的相关教法学法,这将使学生思想更深沉,情感更丰富,教师的教法也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插上鉴赏的翅膀,飞翔在文学的天空,就一定能摘到瑰丽无比,光彩夺目的宝石。

参考文献:

《教学月刊 》 2006,6

《语文教学之友》   2007,10          

《课程教材教法》   2007,10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1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7,1 

 

【插上鉴赏的翅膀,飞向文学的殿堂--浅谈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网友来稿)04-14

让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浅谈想象式阅读教学04-14

浅谈高一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网友来稿)04-14

多层次、有步骤地提高学生影视文学鉴赏能力的一点尝试(网友来稿)04-14

鼓励积极参与 培养鉴赏能力(论坛精华帖)04-14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04-14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教学反思03-24

掌握诗歌鉴赏方法,增强诗歌鉴赏能力(网友来稿)04-14

浅谈文学作品中情景教学的运用(网友来稿)04-14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