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2-04-14 17:15:2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荷塘月色》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荷塘”是朱自清 “艺术女人”。他本来一直处在一种落寞的心境中,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找不到心灵相通的人。他在煤屑路上走,他体验着一个人的自由,他说他喜欢这样,但这看来又似乎是他的自嘲,他还是不甘心寂寞,他还是在寻找对话的客体。于是他开始了“受用”荷塘月色,其实不是“受用”,而是和这样一个宁静幽美的月下荷塘展开了对话。让我们跟随走进荷塘,去听听作者与他的“艺术女人”的对话。

二、欣赏品味(一)(朗诵家的理解)

(播放朗诵《荷塘月色》)

三、阅读、感知、探究、交流(我们的理解)

1、初读课文,自主感知 

(1)背景

1927年,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苦闷、迷茫与彷徨。

(2)结构思路

圆形结构:家门--荷塘--家门 /哀愁--喜悦--哀愁(排解忧愁夜出家门--沉醉荷塘暂得喜悦--重生忧愁回到家门)

(3)感情基调

有淡淡的哀愁,也有淡淡的喜悦。

2、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贯穿于全文始终的是作者“淡淡的忧愁”。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种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该怎样理解这种思绪呢?

(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讨论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教师视情况补充)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是文眼,直接表达自己的思绪)

②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另一个世界”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③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且”字表明了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喜悦。)

④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⑤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了灰色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答案,应该允许见仁见智。作者内心“颇不宁静”或许永远是个谜。但是,正因为是个谜,它才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才会因其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2)课文四、五、六段是作家“淡淡的喜悦”的载体。是哪些景致换来这“淡淡的喜悦”的?

“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

选一段来品读,看看作者从这一景致中获得了怎样的“淡淡的喜悦”。由此引出对“月下荷塘”的品读(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比喻、通感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一景致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3、自由品读,自由交流 

以“在其他写景段落中还有哪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令我们难忘的描写?”导入。在学生交流中教师适时给予点拨使其深化。

 

四、欣赏品味(二)(舞蹈家、音乐家、评论家的理解) 

1、播放舞蹈《荷塘月色》

2、播放音乐《荷塘月色》

3、展示课件(《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距离美”和“女性美”》)

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距离美”和“女性美”

(一)

散文,尤其是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他的意境能折射出较为广泛的生活内容,引发读者广泛的艺术联想。当读者进入文中意境,将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思绪融进眼前景物时,其物化了的感情就带上了一份山水日月之灵秀,抑或染上一层历史与现实的岁月云烟。意境这种寓情性和思辨性结合的特点,使内涵与现实拉开了一段距离,因而带上了几分朦胧与含蓄,在具体中平添了几分虚渺和幽远。朱自清在描写这些朦胧含蓄的感情时,刻意的创造了若隐若现、若有若无、虚无飘缈的景色。从而使作品与现实拉开了一段很微妙的距离。 

明代有文艺理论家陆时雍,提出过不即不离之说,这是对艺术对象的审美特征的总括和深刻的把握。即要求对描绘和表现的对象,不能太切题,又不能不切题,太切题会粘皮带骨、不切题会远离表现内容,难不离,产生一定的距离感,才能达到一定的审美意境,给人以朦胧美。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创作这种距离,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无可挑剔,他对距离的调整堪称神手。在他的写景名篇《荷塘月色》体现较为明显,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对景物的描写上都表现得极为到位。

首先,我们从作者对景物描绘的技巧上看: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飘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如果作者只陈述微风过去,送来清香,就“太切”、“太近”,因为“清香味”读者都体验过,习以为常了,根本就唤不起读者强烈的审美享受。于是作者用了通感手法,用飘飘渺渺、时断时续、如丝如缕的远处传来的歌声形容香味的时断时续和捉摸不定。歌声是什么味,荷香是怎样一种歌声,调动听觉、嗅觉、潜意识的触角吧,那么悠扬、清甜、遥远而又亲切,总之,说不准,又能体会,这种体味的过程就是回味的过程,就是享受的过程,就是净化的过程。接着,作者把读者拉近,“叶子和花”经过微风轻轻吹拂,“有一丝颤动”,这是“近”;作者随后又把读者放远:“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那边去了”,可读者仍在痴迷地体会,进入一种遥远的遐思。 

再看作者对月光的描写: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作者从月光的浓、轻、柔、色彩这四个角度去着手描绘。“流水”、“牛乳”的比喻应该说是贴切的,但作者一个“泻”字和读者开了个玩笑,能“泻”就能摸,请你去试一试,伸出你的双手去摸一摸,月光流得急还是慢?确实看得见而摸不着,实在而又飘渺、似近而实远,这大概是“距离美”的最好的诠释。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稀疏的倩影”、“画在荷叶上”能够捉摸,但光的影如和谐的旋律,我们怎么个摸法?闭上眼睛,手放在胸脯上,打开所有美的触觉和知觉,能不能够说透?这是怎样一种“微妙的距离调整”,这是怎样一种远距离享受? 

……

我们再从作者在《荷塘月色》里灌注的情感上去探讨。 

作者在文章开头就表明了自己内心的“不平静”而去寻宁静。寻到了吗?寻到了。淡淡的月光下的小煤屑路好静,荷塘四周好静,树影好静。可惜的是,树上的蝉声分明表明作者根本没有寻着宁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不但不宁静,也没有那份“热闹”。但作者回家时又觉得“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睡好久”。那么,在作者的内心里是宁静还是不宁静?回答是既宁静又不宁静,混浊而清澈,叫你把握不住。这是其一。 

“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一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恬静、惬意、悠然自得的心境跃然纸上,似乎作者完全沉醉其中。但朱自清先生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什么也没有。”,表明作者内心十分复杂,眼前的美景也不能使它消释。但作者仍旧进入到荷香月色里面,此时的荷香月色引起了作者对故乡江南的回忆,包含了他的美的心境,同时也有惆怅寡欢的心境,抒发不出的苦涩而又宁静的心境。这是其二。 

总之,作者在这篇代表作里表达的一切情绪是复杂的,叫你悲不起来,也乐不起来。这种淡淡的月色下产生的淡淡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搅和在一起,半隐半明,飘浮不定,如游丝,是那么朦胧而淡雅,那么贴近而又那么遥远。总而言之,对朱自清写景散文应以朦胧而贴切、飘渺与实在结合在一起。 

(二)

同时,作者在制造这种距离时,又给读者留下了立体形象的女性美,所谓文学上的女性美,是具有女性的温柔、典雅,不是浓妆艳抹,猛烈倾泻,而是线条优美、委委道来、含蓄朦胧,给人以想象空间的美,给人一种想探个究竟的冲动。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里,女性美即是如此,也正好与距离美合拍,也与作者含蓄、犹豫、彷徨的心情相合拍。 

首先,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颇多女性化的朦胧美。读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我们每每有这样一种感觉:一个刚出浴的美人就站在你面前,身上似乎还挂着水珠,冒着蒸气。可作者偏要你看不真切,在美人身上蒙上一层纱,布上一层雾-似现又隐,似见却无。在《荷塘月色》中,作者把荷塘美景放在月光下让你欣赏,你所看到的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而并非原色原调、原汁原味。又如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悦耳醉心,这幽雅淡远的感受只有在月夜才有体会。它把嗅觉、视觉、听觉交织在一起,显得十分传神。这就不仅造成一种柔和之美,静谧之美,而且会使人心笙摇动,飘飘然要去揭开迷雾探个究竟。 

其次,朱自清写景散文中注重特有的女性化线条美。从意境的整体构局来说,朱自清写景散文不用一泻千里的直笔、畅笔,而是迂回曲折、回环往复。比如《荷塘月色》,作者先让你跟着他在塘边漫步一会儿,再让你徐徐进入荷塘月色的美妙境界,而蝉声微波乍起,搅和了你和作者的好梦,似乎该就此驻足了,然而作者却轻轻拓开一笔,把你的思绪带到几百年或几千年的江南游了一会儿,然后才徐徐落笔。就局部来看,作者特别重视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对意境缜密细腻的描绘。这就使意境不仅具备了柔美线条的身架,而且造就了柔美丰满的肌肤。 

……

《荷塘月色》中不乏女性化的笔法。比如把亭亭的荷叶比作舞女的裙,杨柳月下的影子美其名曰“倩影”等。可以说,朱自清写景散文中的女性化意念,是一种审美冲动,是作者钟情山水、痴迷于大自然的浓浓情感的物化、外化和浓缩。 

总之,作者用这种女性美和距离美来描写景物是为了创造内涵丰富的意境,反映作者的苦闷与彷徨。在这一点上,他在现代文学史具有开拓意义,不夸张地说,他在这方面创造了自己的美学,对陶冶人的情操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作业

1、评价练习

联系自己品读《荷塘月色》的感受,以“亦诗亦画”为题写一段鉴赏评论(100字)

2、仿写练习

认真揣摩《荷塘月色》中运用通感描写景物的句子,以身边一处景致作为对象仔细观察,并将观察所得用描写文字形象表达出来(要求学习运用通感手法)。

 

【《荷塘月色》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李商隐诗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3-04

高一必修荷花淀教案设计03-04

人教版高一必修《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03-04

《沁园春长沙》 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3-03

《荷塘月色》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12-02

人教版高一必修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03-03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03-16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4-14

人教版高一必修《触龙说赵太后》教案设计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