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2-04-14 17:15:2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故都的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课题作者

《故都的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郁达夫)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选择不同景物渲染刻画主题的方法。

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和细腻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们学过的文学作品中,不难看出,历史上咏秋的诗句,乐秋的少,悲秋的多,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有一个人对北方的秋更是钟情,他甚至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中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是谁呢?他就是现代作家郁达夫。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悲秋之作《故都的秋》。郁达夫对故都的秋,可谓痴情!现在我们一起品味文章,品味这北国的秋味。

二、欣赏品味(一)(朗诵家的理解)

(播放《故都的秋》朗诵录音) 

三、阅读、感知、探究、交流(我们的理解)

1、初读课文,自主感知 

(1)解题

“故”,有历史悠久,年湮代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人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有一种繁华退尽,荒凉落寞的意绪。

“故都”指明描写的地点,不是现代繁华的首都北京,而是有着文化底蕴的文明古都(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或北京,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

(2)基本认识

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逐一描绘了能反映作者眼中、心中的故都的秋景--庭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斜阳、清秋佳果  

2、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故都的秋景应是多姿多彩的如宫殿、香山、颐和园等,而作者为什么不写暖色的香山红叶,不写明镜似的昆明湖水,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只写带有清净悲凉特点的秋景呢? 

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多姿多彩。 

主观方面:①社会环境的黑暗。②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三岁丧父家贫,中年丧子,战前第三者插足爱妻离异;抗战中母亲被日军飞机炸岁,兄长死于日军屠刀下。)③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正是由于个人遭际和时代风云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的阴影,加上平民意识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的左右,作者眼中之景成了内心情感的外化,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2)“清”、“静”是故都之秋景的自然特征,“悲凉”则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我们应如何理解这种“悲凉”? 

这需要我们从作者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来理解。郁达夫一生清苦,生性敏感,他在自传中把自己的出生说成是“悲剧的出生”,天性中有一种落寞颓唐的情调。本文写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郁达夫早已饱受人间的忧愁与辛酸,由于积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他遭受到了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只好迁居杭州一带,依靠游山玩水来排遣现实的苦闷。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写下了这篇散文,将故都的秋味与自己的生活感受相融合。 

悲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秋本身,总带有一点悲凉的色彩,而这样一个特定的战乱时代里,这样一个性格忧郁的知识分子,自然会生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无计可消除的悲凉。

“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也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是作者主观感受(与景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秋可悲可喜),由此可见本文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它散文那样占很多篇章,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3)精彩片段品读

选择 “庭院清秋图”(第3段)。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做了画的背景:地面上,蓝色的牵牛花点缀期间,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一间破屋,院子里坐一个闲散的人,手捧一碗浓茶,举头望碧空,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同时,这一画面又紧扣文眼,即故都秋的清、 静和悲凉。 

清: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静: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反衬) 

悲凉: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一个人住着,在破壁腰中(破败,荒凉,落寞);一碗浓茶(苦涩);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闲散,百无聊赖);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而非紫色或红色;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而不是一丛丛青葱的茁壮(草木枯萎)。整幅图画里,作者颇具匠心地选用了冷色调,如青、蓝、灰、白等等,符合作者追求颓废忧郁的散文风格,又符合悲秋的意境。

3、自由品读,自由交流

学生自选“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斜阳”、“清秋佳果”中的一幅图景,按照上面学习的方法进行品读,并在班上交流。  

四、欣赏品味(二)(评论家的理解)

《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黄清华)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为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在评论古人悲秋时,文章写道: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将上述富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汇集起来:清、清闲--恬静安谧,这是故都秋的“清”;细腻、幽远--幽静深邃,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萧条--萧条凄凉,这是秋的“悲凉”。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画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注意创造诗一般的意境,但大多在对客观生活的描绘中完成,郁达夫却注重从主观感受上来展示北平秋的特色,恐怕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如果把以上的主观色彩称为“理智的思索”,需要借助读者的文学素养和一定的鉴赏能力才可完成的话,那么,也可以把《故都的秋》对客观色彩的描绘称为“自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这篇散文,对于自然风物,既没有浓妆艳抹的涂饰,也没有对色彩层次的刻意雕琢,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稍事点染,便把自然力赋于北平秋天的种种神韵和盘托出给了它的读者,既映衬出秋的底色,又和谐着文间的基调。你看: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从表面看,作者只是信笔而至的点缀,其实作者对色彩的选配是颇具匠心的。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若改用红、黄、橙等“热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再看对枣树的描写: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这节是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特征的,是从动的角度描绘色彩的。读者可依靠文中色彩的细微变化展开想像,从而认识事物。很显然,前面的画面是由空间的若干色点来组成的。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无疑是一条线上的色彩,宛如物理学上的光谱图,轻度的差异都能分辨出来。若不是对事物观察得细致,感触得入微,是难以如此准确表现出来的。 

《故都的秋》像一块晶莹的玻璃,还透射出了一些不曾着色的颜色,请看: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上面几句,并没有直接表现色彩的词句,但由于作者将一些具有某种色彩的特征性事物展示给了读者,读者可以根据作品的艺术境界,加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给事物“补”上它的色彩(客观或主观的)。不是吗,透过上面的叙述,人们会在脑海里呈现出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的形象;看到沙尘灰土的飞扬,读者也会和作者一样,生出“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的冷落荒凉的悲感。文章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向内部开拓,逐渐显示出它的深度。再如“廿四桥的明月”“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也同样具有这种特征。 

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韵律本是诗歌的专门术语,这里借以揭示这篇散文的诗意美。 

关于散文的自然韵律,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作过明确的阐述。他说:“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可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的。”这就是说,自然万物的运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规律和节奏,这便是一种自然的韵律,作为描绘自然风物的散文,自然是可以具备这一美学特征的。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时,正是为“良友”图书公司编选散文二集的前夕,因而这篇作品是较好地体现着这种艺术主张的。 

先看作品对秋雨的描写: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再看对槐树的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读了这两段,谁不觉得作者在写诗?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首先作者选择的事物,具有诗意,其中有动(凉风、落雨、云逝)有静(灰沉沉的天,无声无息的落蕊),亦情亦景。行文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王渔洋所说的“神韵”也巧妙地蕴藉在“息列索落”的秋雨中,蕴藉在“微细柔软”的落蕊里,或有声或无声,或状物或寄情,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这是自然界里最美的一种韵律。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叶韵,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修饰语用得有力,其结果不但被修饰的词,而且连动词甚至插入语也显得十分强劲有力。”(《论创作》)由于《故都的秋》里很多词语具有这个特点(如上文的“润”“淡”等),读起来显得很有节奏。再看下面:“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选自周振甫、徐明翚主编《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五、作业

1、评价练习

情景交融是本文最大的特点。秋景无所谓悲喜,或悲或喜的是人,景因情生,正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高兴时,“看山山欢笑,观水水起舞”;人悲伤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联系自己品读《故都的秋》的感受,以“让心与景交汇”为题写一段鉴赏评论(100字)

2、仿写练习 

    秋天是深沉的,隽永的。你读了此文有何感受或在你短短的十几年的人生中又感悟到了怎样的秋呢?请仿照课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写一个关于“秋”的景物描写片断。(200字)

 

【《故都的秋》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4-14

《故都的秋》教案范文12-22

李商隐诗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3-04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7篇)03-04

高一必修荷花淀教案设计03-04

《故都的秋》高一语文说课稿05-01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7篇)10-17

《故都的秋》的说课稿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