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八年级教案设计

时间:2022-03-03 19:43:1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台阶》八年级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台阶》八年级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台阶》八年级教案设计

  《台阶》八年级教案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文章大意,概括主要情节。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疑阅读,前后比较,赏析语句,探讨父亲衰老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析父亲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析父亲衰老的原因,理解父亲的这种衰老。

  三、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生活中有关台阶的图片。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师:同学们,台阶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回首生活,我们似乎都忘记了它的存在。今天,就让我们随李森祥一道,踏上家乡门前的那座台阶吧……

  2、整体感知。

  请同学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概括时要抓住主要人物,围绕中心事件进行概括,语言要简洁,准确。

  叙述了一位父亲终年辛劳,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为此,父亲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身体累垮了,心态也变老了。

  3、设疑思考:文章结尾作者说,“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文中哪些语段可以看出父亲老了呢?

  ①找到父亲衰老的表现。

  身体的衰老:

  从第二十二段,“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腰闪了,看出父亲老了。

  从第二十八段,“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父亲老了,连一担水都挑不动了。

  心态的不自然、衰老:

  从第二十一段,“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可以看出父亲很尴尬,不自在。

  从第二十六段,“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楞住。”可以看出父亲修建台阶之后的不自然。

  从第二十七段,“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可以看出父亲的不自在。

  从第二十九、三十段,“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也不愿意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幅若有所失的模样。”“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既有父亲精神上的失落,也看到了父亲身体的衰老。

  ②找到台阶修建前父亲的表现。

  从一、六两段,反复说:“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来看,父亲十分想建成一座新台阶。他有追求,有志气,自尊心强。

  从第二段,“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可以看出父亲身体好,有毅力;

  从第十、十一、十六段,“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捡进一片瓦 ,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但他却做得很认真。”“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他很勤劳,有毅力,执着。

  从第十三段,“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可以看出父亲修台阶的专注,执着。

  从第十五段,“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可以看出父亲很勤奋,执着。

  从第十七段,“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看出父亲很勤劳,热情。

  从第十九段,“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可以看出父亲充满干劲的精神。

  ③前后比较,探讨父亲衰老的原因。

  第一、时间的流逝,岁数的增长,父亲变老是种自然现象。

  第二、要强、倔强的父亲为修建台阶耗尽了精力。

  第三、农村生活的落后,生产力的落后迫使父亲透支体力。

  第四、老实厚道,谦卑质朴的父亲一时半会儿还适应不了新的生活,虽然台阶高了,但他还是习惯了以往的生活,所以会不自然,不自在。

  第五、面对劳动力的丧失,作为一个农民,依赖劳动活了大半辈子的父亲,难免会若有所失。

  第六、父亲不服老,但又无力改变,所以烦躁、不自在。(段22、段28)

  第七、父亲失去了目标,没有了奔头,没有了追求,这是父亲精神颓废的根本原因。

  4、创设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问:对于父亲,作者怀有怎样的感情呢?

  因为父亲用了一生来修建台阶,这种执著勤劳的精神值得敬仰;父亲把一切都用在了修建台阶,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地位,这种要强的信念、美好的愿望值得敬佩。

  新屋建成了,父亲却老了,憔悴了,让人伤心、怜悯。

  5、拓展延伸

  父亲一辈子艰苦创业,所得的结果只不过是一间普通的房屋,只不过台阶高些罢了。父亲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回守台阶,我们也想想我们的父亲,他是怎样的人呢?你有什么话对你的父亲说吗?(作业)

  6、小语。

  同学们,尽管岁月抹去了父亲脸上一向挂着的笑容,累弯了一向挺直的腰杆,迫使父亲低下了倔强的头颅。但是梦想赋予了他健壮的步伐,追求引领他走向光明大道,成功则证明了他的真实与壮美。诚然,过程里难免会有坎坷与荆棘,成长中难免会有辛酸与泪水,但是人的一生,也正是有了梦想,有了追求,有了目标,才更加的有意义。

  7、课堂板书:

  台 阶

  李森祥

  父亲老了

  要强

  执着

  勤劳 怜悯

  愿望 崇敬

  《台阶》八年级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缺乏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⑵ 掌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和意蕴。

  2、能力目标:

  ⑴ 掌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敬重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⑵ 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⑶ 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资料,布置详略的写法。

  3、德育目标: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守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点】

  掌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资料的详略布置。

  【教学方法】

  1、复述法:

  本文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完成的。通过认真阅读,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其意蕴。

  2、研讨探究法:

  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掌握课文。质疑研讨,理解父亲形象的深层意蕴,感悟文章的主旨。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打印好的讲义资料、投影仪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抓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父亲形象,领悟主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背景音乐《愚公移山》)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实际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感知,整体掌握

  1、出示投影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1、注音:

  凹凼(dàng)揩(kāi)黏(nián)

  尴尬(gān gà)硌(gè)烦躁(zào)

  2、释义:

  揩:擦、抹。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烦躁:烦闷急躁。

  微缺乏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所。

  2、学生通感全文,指名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情节。

  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⑴ 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⑵ 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⑶ 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学生依据阅读提示,高效搜求相关的重要信息。教师针对学生的感知,补充,整理: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身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繁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3、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体会。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学生的感知可能有:

  ⑴ 小说以农民的儿子为故事叙述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⑵ 课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布置资料的详略。“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显豁突出。

  ⑶ 文中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

  ⑷ 课文的关键句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⑸ 新台阶砌好后放鞭时,父亲喜悦的神情描写是非常个性的,很有特色。

  4、合作研讨:

  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⑴ 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⑵ “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⑶ 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⑷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他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示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⑸ 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⑹ 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⑺ 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是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教师点拨、明确:

  ⑴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身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⑵ 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⑶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标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⑷ 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他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他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⑸ 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台阶》八年级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台阶》教案设计06-01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案08-19

《台阶》教案09-05

《台阶》说课稿11-24

《台阶》教案09-08

小学作文:台阶11-20

《台阶》教学反思02-09

台阶教学反思04-04

《台阶》教案15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