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学》之三(备课资料)

时间:2022-04-14 17:32:0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谈《大学》(之三)(备课资料)

 四

谈谈《大学》(之三)(备课资料)

     然后提出了八目的追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成就一番大事业,一个人要想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或者要成为一个成功者,事业要想成功必须照着这八条来做。这是儒家经典的一个总结,也是我们符合人生规律的说法。一讲儒家经典,很多人就说儒家经典都过时了,春秋时期的那些东西,现在还有用吗?它是有用。这个经典被先秦时期多么聪明的人总结出来的,这些人都非常有智慧,而且那个时候的思想是没有顾忌的,大家完全放开去思考、去辩论。而且他们总结的这些话几千年来被我们中国人所翻来覆去的讲,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都是读这些书成长的。这些经典已经深深地植根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中国整个社会体系的基础,浸润着我们的民俗、风俗、人文道德,甚至社会关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推行到整个天下,你先治其国,这个国实际是古代的诸侯国,也就是一个地区。要想把一个地区治理好,先把你家处理好,要先把你家治理好,先把自己修行好,把自己的品德修行好。我们很多人觉得孩子不听话、不孝,有时候说这个的时候想一想自己。其实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我们常说父母是有榜样作用的。我们现在教育学也讲,在家里面父母就是老师,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就是老师。我们有很多孩子之所以尊重老师而不尊重家长,这和家长自己也有关系,你想一下你是不是按照培养人的规律来要求孩子,还是溺爱他,这涉及到一个教育的问题。但是儒家又强调,修身,一个人的修身是根本,你自己的行为不正,然后去要求别人是不行的。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要把自己的品行修养好,主要在你的内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要想干大事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你想治国先齐家,把家治理好了再治国,你想齐家,先想一想你的行为做的好不好,你想要修身的话,想一想你的心正不正,如果你的心正了,想一想你是不是很真诚,光心正还不行,要想自己的心诚,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该掌握的东西都掌握了,自己所了解的知识都了解了,最后推到一个基础,就是格物。

     格物是什么意思呢?格物就是中国古代的时候认识万物,实际就是回到了小学时期。这个东西叫什么?这个现象叫什么,小孩从这儿一步一步地教。儒家经典把整个要想干大事落实到小事上,就是从最初的时候开始。格物,格物是方格的格,就像我们小孩写字似的,把一个字要写到一个方格里。实际就是我们拿一个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事物。由格物达到致知,最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格物致知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所说的物理学、化学、自然这些知识。就是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这是孔子说的。--民国时期就把物理化学这些东西叫格致学。鲁迅写了一本书在《呐喊》里面就写了在学校学格致学。格致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格物致知的合称,实际就是物理、化学这些日常生活知识。--首先要把这些东西学会,学会这个以后才开始能够达到你的正心诚意的地步。这些知识掌握不了是不可能去治国平天下的,不可能一个字都不识,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去治国平天下。没有生活经验,怎么去治天下呢?所以说这是基础,因此《荀子》第一篇就讲劝学,不学习别的事就不要谈了。我们说,要想成为一番大事就要不停地学。孔子不停地学才成为一个硕儒,孟子也是不停地学,荀子也讲不停地学。人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不停学习;而且很多人是步步高升,每升一个官阶也都要学习。像生意一样,现在开一个小店铺,后来开一个大店铺,因为小店铺的经营和大店铺的一样要学习。所以格物致知是人一生中不断追求的东西,学习绝对不是青年和少年时期的事情,是伴随终身的过程。

     光有格物致知不行,还要诚意。诚意就是不停地追求探寻知识的境界。要想诚意之后就是正心,正心是先秦诸子讨论的问题,也是儒家关注的一个焦点。我们知道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七情六欲是喜怒哀乐。怎么让人的喜怒哀乐不影响你的理想、不影响你的志向、不影响你的行为,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很多人之所以成不了大事就是太随意,喜怒哀乐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决定了我们的行为。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和佛教因为对心的认识不同,对七情六欲处理方法也不同,就形式了他们学说上的分歧点。儒家讲对待七情六欲的时候讲正心,它承认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命自天下,性自命出,情自性出。它认为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他们就思考怎么把七情六欲引到一个健康的道路上,因而讲正心,必须按照儒家所规定的规范,达到新民、明德。明德就是用光明正大的品德来正心,通过不断学习去正心,把心性里边不好的东西压下去,把好的东西提上来。这是儒家,包括孔子、孟子所追求的。有时候我们大家都有一些不好的念头,小孩写作文,今天捡到一支笔,交给老师还是不交给老师呢?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送给警察叔叔还是不送呢?在这个过程中儒家讲正心,这个时候要想到明德,要想到至善,要想到正心。止于至善就是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就是讲正心的,把不好的东西压下去。道家呢,它是肯定这种情欲,但是它与儒家不同的一点试图把反面东西的变成正面的,所以说我们知道人都有七情六欲,比如说好色,道家认为好色很正常,就试图把好色变成正面的,讲房中术,讲采阴补阳。佛教讲人有七情六欲怎么办?把它灭掉,就是人不能有七情六欲,不近女色,吃饭的时候好多东西都戒掉,然后平时我们闭上眼睛心里念经,这是讲寂灭的。三个不同的学说对待七情六欲的态度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之所以儒家后来被大家所比较认同,就是因为我们大部分的老百姓七情六欲是没法灭掉的,我们不能没有喜怒哀乐呀,好东西不吃,好音乐不听,不可能。所以儒家是针对现实生活的,这就是儒家学说的世俗性。它是承认世俗的,佛教有时候也是接近世俗,但更多是远离世俗,到名山大川建一个寺庙,然后讲静修,道教认为调整可以变成正面的,道教还认为人是可以成仙的,通过修炼以后都变成仙人了。大家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见过成仙的?佛教认为人是轮回的,人是要去世的,老百姓心很容易能接受,因此古代的道教没有佛教、儒教影响大,在于其学说太玄,百姓很难接近。

     正心意味着不必回避尘俗,但是一定要正,儒家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讲的就是不合理的我们不看就行了,但还是承认它存在的,只要自己心正就行了。因此我们不光能看到世俗的一面,而且儒家学说还有实践性,很容易做。我们发自内心的想格物致知的话,然后我们把自己的内心用正心来要求自己,就很容易发展起来,做到了这四点以后就可以修身了。这符合人成长的规律。我们想自己的成长,先是一个字一个字认识,然后慢慢学会造句,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有了理想、追求,这是格物致知。很多人都能达到这两条,但到了诚意可能有人就达不到了。比如说你上学,你上学的目的是不是把知识穷尽,研究的目的是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这很多人就做不到了。有的人上学的目的是为了毕业,毕业是为了找工作,这就不符合儒家的诚意的目的。格物致知是一个基础,然后要诚意,诚意之后还要正心。我们很多说我确实想追求上进,但是心不正,最后反而害己。光靠投机取巧,光靠搞一些阴谋诡计,光靠去给别人下绊子,这样的话心不正,就别谈修身了。所以前面的四点句句是要害,彼此又是一个递进和制约的关系。这四点有一点做不到,就达不到修身。不格物也不致知,光诚意正心能行吗?那也不行。没有文化教养、不识字,不读书,然后去治国很难,所以说,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一环都不能少的,是修身的一个必然的要求。修身是个体发展的一个结束,也是个体发展的一个极致,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小孩在成年之前,就是在结婚之前就达到修身这个地步就行了。因此古代人在二十岁的时候举行加冠礼,就是说你是一个成年人了,你已经通过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这个地步了,现在你要出去了,就是你学成了。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你已经成熟了,接下来作为一个个体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修身即是儒家内圣,自己把自己培养的完美,是内圣的一个终点,也是外王的一个起点。当然了,《中庸》讲内圣之道,《大学》有一点外王的意思。

     我们看,说修身以后怎么办?要齐家。自己的修养达到了,然后就结婚,结婚生子,接着要齐家,古时候人的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族的事。这是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财产继承、私有制下来的,说财产一定要有人继承,继承归谁呢?那就是一代一代相传,所以说这是中国古代的伦理。齐家就包括结婚生子。个人的修养完成以后,也符合我们现在人成长的规律,人都是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结婚或者三十岁之前结婚,这个时候人事业刚刚起步,但作为一个个体已经成熟,知识也学了。现在正常的话博士生毕业有接近而立之年,硕士生毕业二十六七岁,本科生毕业二十三岁,所学的学问到三十岁左右基本上已经成型了,就是你个人的发展怎么样,也就是修身已经完成了。先不要谈治国、天下怎么治理好。要把自己的家治理好,你自己的行为、你自己的修养能不能约束得了自己的家里人,能不能让家里人感觉到你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人,怎么谈治国平天下的事情呢?要想一想:父亲能不能说你是一个孝子?兄弟能不能说你是好兄弟?妻子能不能说你是个好丈夫?孩子能不能说你是个好父亲?如果这一点做不到,要想成大事很难,连亲人都不服你,老百姓怎么回服你。在人伦之中,在家庭环境中,在最简单的社会关系中都处不好关系,还怎么和周围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交往?所以说必须要从自己的事情做起。俗话讲“从小看大,三岁知老”,这里边三岁是泛指小孩什么样从小就可以看出来,就是说三岁的时候就能看出他老年。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最好处的就是亲朋好友,你的亲戚、父母怎么都好处。但这种东西没有什么厉害冲突,大家甚至还保护你,还关心你,在这种情况下,你和家里人的关系处不好,还谈什么做大事,很难。如果做公司、做经营的时候,开个小饭馆,你做的饭,家里人都不说你好吃,外边人会说好吃吗?招待家人,家人觉得你对人很冷淡,你会对外边的人很好吗?这是儒家的一个引导,我们很多人认为家就是那么回事,就会变成内外不一,内外不一就容易出问题。所以先齐齐家。三四十岁人一般都有这样的感觉,上有父母,下有孩子,是最紧张、最艰难的时候,这个时候能不能坚持正心、诚意、明德、新民、止於至善这个境界,是个关键。如果把这个境界坚持住了,经过锤炼之后,先齐其家,然后就会自然发展了。因此孟子说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然后就能够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治理好。儒家常说,你爱护自己的父母,然后才能你关心别人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然后才能关心别人的孩子,然后再平天下。这实际也符合我们人认识规律,做一个好儿子,做一个好丈夫,做一个好父亲,做到这一点家里的人都会支持你,你就可以做外面的事情了。有时候我们看报道说一个人当官之后发现他对他父母不好,大家一片哗然,那人马上就辞职不干了,没法干了。对自己的父母都如此,你会对天下的老人好吗?你会自己的孩子都如此,你会对天下的儿童好吗?你对自己的兄弟都如此,你会对天下的老百姓好吗?你没有这种资格。因此齐家是从政的第一环。

     然后下来就是治国,古代的国就是诸侯国,古代的诸侯国很多,不同的时期数量不一样。商朝的时候有的说500多个国家,有的说300多个国家,数量不一样,然后周朝的时候100多个,到了战国春秋时期几十个,越来越少。这里面所说的国实际就是一个封国,大的封国不过是一个省,小的封国不过是一个县,甚至还有一个乡那么大的面积。所以说古代时候的国跟我们现在的国的概念不一样,孔子当过鲁国的官都是鲁国封地的一个官,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半个山东省。古人要想从政的话,要先做家臣,然后做士、然后做大夫、然后做卿和公,是这么一个路子走出来的。所以说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先在一个很低的层面来做,做好了以后再步步的上升,如果能够把一个国家治理好,才能把天下治理好。就像我们现在来说,假如你做生意,先在一个街道里边是最好的,然后变成一个区最好的,然后变成一个市最好的,然后一步一步地推广,变成全国最好的。一个人事业的发展跟一个人自己的发展也是如此。先在家里面都说你好,然后你的邻里亲朋好友说你好,最后一个城市的人都说你好,这个时候都说你是好人,这样的时候有些事情不用你去追求自然就得到了每个人在做事业的时候都是如此,所以要先在一个小地方把事情做好了,然后才能让天下的人知道你。

我们之所以说《大学》是儒家经典的入门著作,它不仅标明了儒家的追求是明德、新民、止於至善。而且列出了八目,标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步骤。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是天子还是普通的老百姓,要想实现“三纲”的追求必须靠修身作为根本,这是修身的一个基础,修身即是内圣的终点,也是外王的起点,也是自己修养的根本,也是自己全面发展的基础。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啊。”所以说从古到今能够把根本忘掉的,人要是把根本忘掉了,你去即使去做,最后是做不成的。儒家的经典和其他的经典比它更重德行。如果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儒家学说很具有实践性。老子讲天地万物运行的大道,这种大道一般的老百姓是不懂的,到庄子的时候也落实到一个人的身上,愤世嫉俗,很多人实现不了。而墨家的思想是代表的是最下层的老百姓的利益,组织了一些侠客,政府是禁止的,秦汉以后给禁掉了。法家的思想本来是讲法治,法家的思想集大成的是商鞅。把法家思想勇于实践的是商鞅,商鞅这个人当时去找秦孝公的时候,他先给奇秦孝公讲帝道,所谓的帝道就是三皇五帝,然后秦孝公听了睡着了,然后给秦孝公讲王道,就是儒家的学说,秦孝公听了又睡着了,秦孝公对推荐他的那个人说,你找这么个人整天给我讲课。于是商鞅说我再找他一次,然后就问你想听什么,说我想听在十几年内能够把国家一下子发展上去的道理,强国之术,商鞅就说那行,我们就按照法家来。法家在实践的时候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推行法理的时候非常的严峻,非常着急,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治国太急,道家讲之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的时候像炸小鱼似的,会炸鱼的都知道,鱼不能乱翻,乱翻会弄坏了,所以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不能太着急。虽然说有时候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强制的手段,但是强制的手段是要缓一下的。所以说,法家不行,墨家又被禁了,道家有一点无为之道,有一点做事不管。最后儒家学说不可避免地适应了治国之道: 一方面尊重帝王,另一方面讲社会人心,教老百姓向善,教老百姓进步,激发大家的进取精神,教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一步一步地达到一个完美的人生境界,因而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政治学说。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从小读儒家经典,受这种进取精神的影响,一生都在追求进步。正因为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才奠定了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几千来不断地发展,从来没有中断过。世界几大文明中断了,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原因就是我们中华文明中有一种刚健的气息,虽然我们的社会暂时有困难,我们暂时有一些不如意,我们暂时有一些不完美,但是我们会慢慢地变好。虽然我们今天不好,但是我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明天会更好的。这个学说已经深入到老百姓的心目之中了,每到一年年关的时候,大家都想祈祷明年比今年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这就是“苟日新,日日新”。

     下面还有很多文字,都是传,目的都是解释我刚才说的这些话,语言是非常典雅,引用了大量的典籍,什么《尚书》《诗经》等等。目的就是来证明我刚才说的这些话。我们读完了《大学》以后再看整个儒家经典的时候,我们知道孔子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他有时候教人格物,比如说教小孩读书,说你读诗了吗?读诗去。学礼了吗?没有,学礼去。他说读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可以尊重自己的父母,远来可以给国君当差,至少也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他教他孩子的时候,教这么一点,就知道这里边有格物的成份还有修身、治国的成份。不学礼,无以立,就不能达到修身完美的极致,因为我们知道修身之后就要齐家,不懂礼怎么齐家?礼就是来区别被长幼、尊卑、上下的。我们发现孔子很多话都符合“三纲八目”的追求。我们还可以想到在唐朝、在宋朝、在明朝的时候,许多儒生重视“五经”、重视《论语》和《孟子》,目的期望通过阐释正心、修身,然后治国平天下。所以说这三纲八目代表了儒家学说的内在精神和气质,是贯穿在儒家学说中的一个总的纲领。

 

【谈谈《大学》之三(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谈谈《孙子兵法》(之三)(备课资料)04-14

谈谈《大学》(之一)(备课资料)04-14

谈谈《大学》(之二)(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三)(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三十)(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三十一)(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三十二)(备课资料)04-14

谈谈《孙子兵法》(之一)(备课资料)04-14

《大学》(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