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让学生的兴趣睡着了(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7:50:5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千万不要让学生的兴趣睡着了(网友来稿)

冯会合

千万不要让学生的兴趣睡着了(网友来稿)

最近的《环球时报》登载了一件事,有人曾经问过德国大学教授,为什么德国教育如此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回答十分简单:兴趣决定孩子未来的能力,只有喜欢、热爱学习,孩子才能不顾一切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这样就会取得成功。

看了之后,我好像明白德国教育成功的原因所在。反观我们的教育,也很重视兴趣,可是我们好像总是有个误区,认为兴趣的培养是对于小孩子而言的;而我们的高中生好像是有点不适用了。想起眼下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我们总是说“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学习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能力,建构他们的“三维思维体系”;老师要怎样转变观念,在课堂上“少讲”,重在“引导”,“还权给学生”等等。事实上我们虽然都在这样做,也有了很多的转变,可是总是不满意我们的学生,好像学生真有点不值得我们“以人为本”一样。我们也许从德国教授的话里可以找到一些答案,那就是我们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时是不是“关注了他们的兴趣”,是不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兴趣”,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唤起了他们沉睡的兴趣”,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忘了兴趣”。

也许有人认为,“课堂怎么能过分强调兴趣呢”,即使是,也只能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解决疑难问题而带来的兴趣。其实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实际上过分强调了知识和能力以及价值的,甚至是有时把它们高高悬挂起来。学生解答的问题都是在预定的轨道上,老师没有或者很少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从那个方向去想的,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有学生兴趣来决定的,可我们的课堂总是在我们的兴趣和习惯上来演绎出来的,或者说是我们让学生变成“代言人”,认为学生讲的和我们的吻合程度来判定课堂的成功与否。但是我们这样,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悖逆了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在这个方面花点时间,让学生的兴趣点也能融进来,也许效果会更好,并且会最大程度上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也就是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在课堂上融入兴趣应该是我们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怎样融入呢?

我想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的思想、观念、个性、审美价值都不是我们想象得那样的,因此我们要唤起他们内心的兴趣就要知道他们的兴趣,老师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唯知识至上”,要与时俱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主要体现在“时尚性、独特性、自由性”,“时尚”是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很高,“独特”是指学生总从不同于我们的角度来审视一个问题,“自由”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是没有一种我们老师脑海中的那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这也就是我们有些课本学生不喜欢的原因。我们在了解后如果能注意从兴趣入手就可能使我们的课堂别开生面。

如《祝福》中学生的兴趣点是“柳妈的肖像”,价值的判断中有的学生认为“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是短工”等等。如果我们了解这些,就会有意识地“符合学生的兴趣点”,学生肯定会意兴盎然。我在上课时就把柳妈的肖像让学生讨论。我问了几个问题:柳妈的肖像让你想到谁?有什么感受?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写?你喜欢吗?鲁迅先生喜欢吗?这些问题,让学生很有兴趣,最后学生得出了鲁迅先生这样写是在讽刺,这样对这个人物就有更好的认识,经过这样讨论后我再让学生去看“祥林嫂的肖像”,学生就会感觉“意犹未尽”;如果按部就班先看祥林嫂的肖像,再看柳妈的那段,学生就会敷衍,这就是兴趣在起作用。

其次是要培养兴趣。我们了解学生的兴趣仅是第一步,但是我们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孩子,他们的兴趣毕竟在宽度和深度上还不够,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去满足学生现有的兴趣,势必会让我们的课堂肤浅化,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兴趣培养学生心新的兴趣。

如著名的特级老师胡明道在讲《拿来主义》时,就先问学生喜欢那个歌星,学生就说喜欢周杰伦,胡老师就照着学生的兴趣问他们“为什么喜欢他的歌”,学生们很高兴说喜欢他的什么歌什么歌,于是胡老师就再总结周杰伦的歌词怎么好怎么好,讲着讲着突然一转,说“其实我们的鲁迅先生也是这个方面的高手”,学生们不信,胡老师说“那就去看看文章”,然后再讲“拿来主义的含义”,学生也愿意接受,更重要的改变了学生心目中对鲁迅不敢兴趣的想法,相反觉得鲁迅也是那样可爱的。胡老师就是利用原有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新的兴趣点,这种兴趣的培养不仅是一种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在提高,他们的认识在提高。

第三是要注意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兴趣。可以这样说兴趣的高低就是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的高低,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好玩、开心,而是要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成为一个“高尚、没有低级趣味的人”,要学会在几个方面做兴趣的文章,即联系实际,假设联想,比较辨别等。比如我们的学生是最关注现实生活的,我们就要想如何利用现有的兴趣,通过与现实的比照,从而提升我们学生的认识水平。

如李白喜欢喝酒,我就说“有人说喝酒时文人的专利,这话对吗?”学生都笑,说“不是”,我就说“为什么呢?”学生说“现在很多人办事要喝酒,聚会要喝酒;高兴时喝酒,忧愁时喝酒”。有人说“夏天也喝酒,冬天也喝酒”,还有的学生说“我父亲就喜欢喝酒,但不是文人”。我接着问“那说明了什么呢?”学生说:“李白是文人,他用诗文写出了他的情感,因此他喝酒就出名,应该是他的诗出名,也让他喝酒也出名。”有的同学说:“是的,还有好多文人也喜欢喝酒,我们知道就是因为他的诗,所以不是文人的专利,应该说当时还有有很多人也喝酒,电视里百姓不是也喝酒。”我再问“现在有这样类似的事情吗?”有的同学说“现在好多明星喜欢什么,我们不能说是他的专利,那些事因为他是明星出名。”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现实问题,我们就利用兴趣让学生自然地发问、深入,但这样让学生的认识在不断升华,而且学生会很乐于接受。

当然我们在课堂上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不断地探索,但有一点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千万不要让我们学生的兴趣睡着了”,记得唤醒他们为我们的课堂而用,为学生自己用,真正做到乐学,乐教,乐得,乐升,设想一下我们的课堂没有了“乐”,我们还有“乐”吗?

作者邮箱: wolaikankan008

【千万不要让学生的兴趣睡着了(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要让兴趣兴在点子上(网友来稿)04-1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探(网友来稿)04-14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网友来稿)04-14

浅析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网友来稿)04-14

让学习插上兴趣的翅膀(网友来稿)04-14

朴树--不普通的树(网友来稿)04-14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网友来稿)04-14

如何激发学生写周记的兴趣(网友来稿)04-14

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巩固(网友来稿)04-14

怎样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