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三期高中教师远程培训语文课程专贴:是谁扼杀了孩子的阅读力a hr

时间:2022-04-14 18:15:1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山东省第三期高中教师远程培训语文课程专贴:是谁扼杀了孩子的阅读力a href=https://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原帖地址:https://bbs.ruiwen.com/thread-37566-1-1.html

山东省第三期高中教师远程培训语文课程专贴:是谁扼杀了孩子的阅读力a href=https://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石轩主人

部分优秀作业:

是谁扼杀了孩子的阅读力

作为一个母亲,我深知阅读对于孩子一生的重要性。因此,在儿子几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他“看”书、听故事的机会,而那时的他,书是最好的玩具,而听妈妈讲故事便是他最高兴的消遣,常常几十分钟下来,他仍然兴致盎然、津津有味。现在儿子已经3岁了,从幼儿园回到家第一件事仍是缠着妈妈看书讲故事。因而,书店便成了我们母子经常的去处。而在书店我发现:来书店的大部分是幼儿或小学生。网上的一个调查结果也表明青少年在不断成长过程中,其阅读方式由“被动阅读”(听故事)向 “主动阅读”(自己看书)转变,阅读量却反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而走低。

阅读应该是一种意兴盎然的活动,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对阅读的兴趣从大变小,甚至觉得索然寡味?究竟是谁扼杀了孩子的阅读力?

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首先我觉得课业的日益繁重导致很多孩子的功利性强应该是一个原因。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的教学存在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而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材料的选择还是教学环节都忽视了孩子阅读的兴趣。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高中生还是孩子,他们中大部分还是比较感性的,因此,板起面孔说教的一些篇目并不适合他们。所以我想我们教师完全可以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阅读材料,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这些材料可以由我们老师选取,也可以由学生推荐。比如,对于一些底子较差的高一学生,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小说,例如《射雕英雄传》,激起他们的阅读欲望,进而阅读更多的经典之作。

选好了材料,我们并不能就此放手,还应该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比如,利用来自他们中喜欢阅读的学生的榜样作用带动激励他们,还可以通过辩论、演讲、朗诵等方式促进他们读书并思考。

另外,高中阅读教学有求深求细、好高鹜远的倾向,不符合实际需要,使学生望而生畏或望而生厌。实际生活中,除了从事文学批评的人,一般都重在欣赏,不会为评价而冥思苦想,不会刻意追求评价的深刻、准确、全面。语文教学则不然,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到艺术技巧、语言风格,不仅逐一分析,还要统一答案。其实,抛开参考书,有几人能对此侃侃而谈,谈得接近专家的结论?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昭昭于课内,又岂能昭昭于课外?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突出欣赏而不是评价,要让学生进入意境,深入体味,然后形成见解,这样才能达到目的。见解的正误深浅不是关键,乐于欣赏、勤于思考才是关键。

有人说阅读决定人的一生,可见阅读对人的重要性。而语文教师的全部,一言以概之,便是指导阅读,作为语文教师,真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由“眼中无人”到“悄然忘己”

人生有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其实阅读教学也需经历此三种境界。

第一境:“山是山 水是水”之“眼中无人”。最初备课,心里想着回忆回忆以前老师如何讲授的,照搬!一节课下来,总感觉不太对味!又不太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开始拜师学艺,先买了许多的配套学习资料,也在不算集体备课的备课中收集其他老师的做法,还直接到课堂里“现学现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也勉强应付的过去。那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这是山,就认识了山;告诉这是水,就认识了水。这时的教学设计还谈不上考虑什么“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问题,也顾不上,只想着不遗漏知识点,自己完成教授任务就行。

第二境:“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之“眼中有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了一些语文教育方面的书,一篇课文教过几遍之后,回过头反思一下自己阅读教学,自己都想“怎能那样上呢”,也难怪学生恹恹无神,学起来兴味索然。这时候,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备课时不再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更多的思考“学生能否能接受的了”这类问题。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做过很多的尝试,其一,提问问题的方式不能俗套、生硬,例如,和学生一起学习《氓》,同样是文章的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以前是这样提问“大家把这首诗读两遍,看看每小节都写了什么内容”,现在提问“《氓》是一首叙事诗,里面叙述了一个什么样故事”,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还得提示“时间 地点 人 主要经历 结果 你的感受”, 同样是这个环节收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无创意,哪篇课文都可以这样问,再就是问题太大,学生茫然无措;后者充分地考虑了文体特点和学生的感受,并且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学生有章可循,思考起来可循序渐进。同样的环节不一样的设计,渗透的是不一样的设计理念,收效肯定不一样。再如《琵琶行》要梳理琵琶女和作者的感情脉络,第二段传情的音乐描写就是重点,我感觉“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中“敛容”就是很好的一个“抓手”,能带动全篇的理解,要比问“琵琶女的感情经历了哪些变化”要好的多。其二,引源头活水来,帮助学生降低难度。学习古文,学生头痛,但又不能不学;作为老师可以尽量的让学生不头痛甚至感觉到快乐。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马老师引入历史地图,既能让学生感知到郑国大兵压境、烛之武临危受命的紧张气氛,又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越过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 君之薄也”高超的游说艺术;还可以引入“秦晋之好”帮助理解晋国撤兵的深层原因。教学环节以清晰简明为主,但此环节不仅不多余且十分必要。备课时,眼中有了每个学生,课堂上感觉有了滋味。

第三境:“山还是山 水还是水”之“悄然忘己”。纵观一些名家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确实让人耳目一新,继而拍案叫绝,他们在某些环节的精工打磨,已是炉火纯青,想想真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静下心来仔细梳理,他们又在某些方面回归到传统,有很多东西是现在和过去共有的,可能这就是一些语文教育的规律吧,“繁华落尽见真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由“眼中无人”到“悄然忘己”,道路漫长,“斧不停则薪厚,水不止则壑深”,何时才能走到“悄然忘己”的境界?

【山东省第三期高中教师远程培训语文课程专贴:是谁扼杀了孩子的阅读力a hr】相关文章:

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06-09

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15篇12-17

教师远程培训心得体会03-28

论在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中提升阅读的理解力(教师中心稿)04-14

小学数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11-28

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心得体会12-28

远程培训研修心得02-15

远程培训学习总结05-09

远程培训的学习总结06-24

远程培训学习计划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