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元阳嘎娘纸厂村古老造纸术的调查(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a href=

时间:2022-04-14 18:27:4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元阳嘎娘纸厂村古老造纸术的调查(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a href=/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个旧二中高一(7) 王炳佩

对元阳嘎娘纸厂村古老造纸术的调查(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a href=/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指导教师:陈红燕 马 明

我的家乡在元阳嘎娘乡,那里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我的祖祖辈辈在这里辛勤劳动。2007年,我走出大山,来到个旧二中高中部学习,在学习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对我的家乡元阳的梯田文化,对家乡嘎娘乡的乡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对嘎娘乡纸厂村古老的造纸术这一手工艺传统有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利用节假日对纸厂村的古老造纸工艺进行了实地调查,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的整理、分析中,认识到其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在元阳梯田文化辐射下古老造纸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作了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一、藏在大山里的古老的造纸术

在离元阳****公里的大山里隐藏着一处用古老方法造纸的古村落,这就是以特色“纸”作村名的嘎娘纸厂村。“我们这里还保存有古老的造纸术,纸都是用竹子经手工一张张做出来的。”纸厂村的村民总是以夸耀的口吻向来客这样说。这里有满山的翠竹和奔流不息的溪水和独特的古老造纸工艺,远离都市的喧嚣,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从事这项古老的手工艺者多为彝族。

据《元阳县志》记载:“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寨依山傍水,四周梯田层层,村后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种,多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纸厂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村落。

又据《元阳县志》记载:清嘉庆七年(1802年),郭芒才、陈国龙等由建水迁居嘎娘,把古老的造纸术带到了这里,以观音山的竹子为原料,用土法造纸,元阳境内开始有了造纸业。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元朝末年,这项造纸术就已经在建水流传了。时至今日,当许多地方的造纸作坊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时,在嘎娘乡纸厂村,从“建水纸”到“纸厂纸”,这一藏在大山里的古老的造纸术仍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嘎娘乡的造纸以毛竹作原料,造出的纸当地人称“土纸”,主要是制作民间民俗用品,如祭祀祖先、山神和冥钱等必备的焚化冥用物品。这一古老的造纸业成为人们不断继续传承的一笔宝贵遗产,成为支撑山里人的重要的经济基础。据纸农和村中的老人讲述,在嘎娘乡纸厂村几乎所有的人都曾从事过这一祖传技艺。

二、古老造纸术的工艺流程

第一步:选料。造纸是选取当地观音山上当年生长的毛竹为原料,进观音山山砍竹在每年农历的九十月份。一般在白露之前,因这时的竹子多为嫩竹,制作出的纸张,韧性好,纸品高,而过了这个时间,竹子太老难以浸泡,韧性和纸品均不及前者。

第二步:软化。毛竹采来后,将其剖成一米左右的竹段,扎成捆,放入大锅中煮三天,然后捞出用木棒敲击,使其成为“碎竹”。接下来将“碎竹”放入浸泡池浸泡三个月;池中加入石灰,毛竹与石灰按7:3比例投放。“碎竹”浸泡3个月后,将池水放干,捞出“碎竹”,清洗掉杂物,让其自然发酵半个月,然后放到石碾上碾成纸浆。

第三步:碾压。纸厂村造纸作坊根据当地特有的水利条件,设置巨大的碾磙,引水作动力,借助水的冲击力带动碾磙,节省了人力物力。碾盘上尚未碾好的“碎竹”,呈深黄色,散发出阵阵竹香。碾压过程中,需不停地翻动碾盘上浸泡、发酵过的软化了的“碎竹”,以使纸浆碾压均匀。一般情况下,每次可碾七八十斤,碾七八个小时。有时,为了使碾出的纸浆更匀细,纸农们还借助电动粉碎机对纸浆进行“精加工”。

第四步:下糟。碾好的纸浆和着清水通过一条导流糟注入到四个水糟中,再用木棒搅拌一个小时,便可将其铺转,待澄清后把水放干,重新注入清水。再用一种叫“滑藤”的植物掺捣烂,滤去残渣,倒进已注入清水的纸浆糟中搅拌均匀,便可用“纸帘”捞纸。

第五步:抬帘。捞纸浆的网筛当地人叫“纸帘”,由细竹蔑编成网格状。“纸帘”的作用是从池子里捞起纸浆纤维,左右晃动让纤维交错组合在帘网上,使其初步脱水。这道工序是整个造纸流程中最讲究功力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纸张的厚薄、均匀。造纸工抄荡得轻了,纸就会薄;下手重了,纸又太厚。当然,这道工序的劳动强度也是最大的,要求造纸工机械地、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抬帘”动作。

第六步:压水。纸浆经过捞纸这道工序后形成“纸”的雏形,将“纸雏”一层一层的叠放在简易的“挤压器”前,叠到约80厘米厚之后,用木板置顶,木板上再压上石块,借助木杠杆将“湿纸”中的水分挤压掉。经挤压后的“纸”用竹制成的工具,钳起一沓,用纸刷在呈梯形的“烘笼”上烘烤,烘干后,再揭下叠起,“纸”就这样被造出来了。

三、古老造纸术存在的意义

嘎娘乡纸厂古老的造纸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是让其自生自灭,还是保护、抢救?古老造纸术流传到今天,其流传的意义是什么?明天,古老造纸术将走向何方?等等,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探讨和研究的,我们认为:

1、对嘎娘乡纸厂的这一传统工艺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保护、抢救。现状不容人乐观:如今造纸农户数仅为二十家不到,与昌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没落的直接原因是造纸辛苦而利润又太低,他们这样一年辛苦下来一家人也只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于是村里的年轻人大都走出大山,去寻找比造纸更能够赚钱的活计,只是留在村里的中年以上年龄的村民或妇女仍承续着祖辈传下来的手艺,造纸。

2、“纸厂村纸”由于其古老而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其纸品尽管纸质粗糙,适用范围狭窄,拓宽市场的空间有限,但在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民风世俗或祭祀活动使然,它还有一定的市场,即使用价值,可如今从业人数剧减,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古老的造纸术已经成为一部分村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此业萎缩必然使这部分人失去生活的依托。

3、从广义角度看,“元阳梯田文化” 应包括梯田景观、地理风貌、民风民俗、民族渊源、服饰文化等有形或无形的物质文化及其遗产,而嘎娘乡纸厂村古老的造纸术兼具无形物质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两大特质。从历史角度看,流传久远,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不加以保护抢救,难道要让后人到历史博物馆中去看古老的造纸术?从人文景观角度看,对其扶持发展,作为一种特有的人文景观让游人观光,增添人文观赏项目、扩展历史知识,获知增智,对开拓和发展地方旅游业极为有利。

4、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工艺制作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古老的造纸术在其工艺流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其对环境的危害程度较小;且是在大山进行,其危害程度又倍减。

综上所述,保护和抢救元阳嘎娘纸厂村古老的造纸术刻不容缓。保护和抢救工作早做早好,一旦失传,将是历史文化的一大损失,将是地方人文景观的一大损失,更是地方旅游业的一大损失。

【对元阳嘎娘纸厂村古老造纸术的调查(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a href=】相关文章: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08-25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11-12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5篇08-26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5篇)08-26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7篇12-30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7篇)12-31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6篇07-21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8篇11-19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8篇)11-19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7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