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评《沁园春长沙》课例  (鲁人版高二必修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14 18:34:1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再评《沁园春长沙》课例  (鲁人版高二必修教学反思)

 

再评《沁园春长沙》课例  (鲁人版高二必修教学反思)

评课看是简单,其实不易。因为评课不是评判,随口说个“好”或“坏”,来几句溢美之词或挑几处小错误,评课是评论,而①“教学评论是从一定的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针对并依托具体的教学进行的教学研讨活动”。对语 文 老师教学能力的考评,也从以前单一的上公开课,上世纪末的说课到现在的评课,这一变化也有其一定的理据。  

    因2006年起,浙江省也开始实施课改,因此之前对课改实验区的教学动态比较敏感。  

一次,无意中接触到了一份广东课改实验区的教学案例--《沁园春长沙》,我仔细阅读了以后,感觉很有收获,于是当时在旁边空白处写了几条简易的评论。我今年也有幸融入了新课程的行列,随着一段时间对新课程的接触,觉得新课程中蕴涵着新理念,新理念改变了一些我对评课标准的看法。因为面对同一份课例,却有了不同的看法。  

这是之前的观点:  

作为公开课,该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比较新颖,但也应该考虑学生是不是真有收获。  

1、  从老师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这一块看,感觉不太现实,疑是作秀,与日常的教学课相距太遥远。  

2、  在老师设置的“答辩”这一环节中,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有越俎代庖之感。  

3、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且不说学生的提问质量高低与否,学生能主动提问,觉得老师还是很成功的。  

这是当时写的主要几点,现在回过头来看,又有了不同的意见。  

曾经研读过王荣生老师的《从语文教学内容角度出发的评课标准》,很受启发,但具体操作起来感觉有难度,有一位老师说这是专业性的评课标准。也许,对我们一线老师来说,下面的评课思路我们更容易掌握。②

“一般来说,公开课应遵循这么四个层面,依次展开。

第一个层面:这堂课是一个什么设计思路;

第二个层面:这种教学设计思路运用得成功与否;

第三个层面:这种教学设计思路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第四个层面:这种教学理念是不是一种正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因此,公开课必须具有鲜明的理论追求。  

对于自己上次关于《沁园春长沙》的评课内容,现在最想推翻的就是第二点。因为当时的出发点是单纯从教学角度来看的,而实际上它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活动,是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形式。通俗点说,上公开课有点类似于T型台上的模特儿,窈窕淑女们身上的翩翩霓裳不是拿给台下的百姓穿的,是给台下的观众看的,它们展示的是服装界的一种流行趋势,体现的是服装设计师的一种设计理念。

因此我把第二点改为:整堂课能体现我们现在提倡的新课改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时对于学生的潜力,我们老师可能难以相信。但事实上,在更多情况下,是我们老师不愿放手,老是想把学生保护在自己宽大的羽翼下。课例中,这位老师让学生课外去查找课文的相关资料,如果任务清晰、如果时间充裕,即使最后找出来的内容不是很完整、很准确,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实录中,我们看到那位“生1”倒也介绍得头头是道,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精益求精,让这节公开课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动感地带”。  

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要看这方法与目标是否一致了,如果方法运用得熟练,则更佳。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是比较新颖的。比如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强,采用了交流、答辩(生1告诉大家他的观点、然后得到别人的信息反馈,再进行双方之间观点的交锋和碰撞)。但是,在这里关于辩论的内容我不敢认同。因为在这里这位学生虽然课外资料搜集比较全面,但作为学生,不可能理解很透彻,要招架来自全班同学的质疑,会勉为其难,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象征一下而已。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要吃透文本,也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图式,他们的认知加工过程。再怎么新颖的方式,一旦与教学内容错位,就丝毫发挥不出它的作用。在这里,我其实已经把第三点也解释了。过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就把老师的主导地位给削弱了。

③“师-生之间的交往主要决定语文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生-生之间的交往则决定语文教学的质量”。一节课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教师就要掌握好学生原有图式和言语对象的连接点,过高或过低都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回答、自觉质疑,展开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形成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是很不错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提问的方式、提问内容的难度都学要好好把握。例如,老师借“激浊扬清”一词引出词的风格的时候,有这么一个问句:“那么是不是婉约风格呢?”全班学生:不是!应该是豪放词!我觉得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会引起异口同声地回答,这其中势必更多带上了形式的东西,学生心里到底有没有掌握、有没有内化,就值得怀疑。  

我对这堂课的教学方法还有一点建议。《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词是抒情文本。此类文本所表现的是某种特定的情感过程和意义。它强调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种心境,而非普通的话语系统。所以如果单纯把这样的文本肢解开来解读,就会破坏它的整体性。在课堂中,似乎颠倒了感悟与分析的分量,其中可以加入更多的朗诵,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或齐读,在朗读中去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注:  

①《语文教学科研十讲》  李海林 著  P151  

②《语文教学科研十讲》  李海林 著  P157  

③《言语教学论》  李海林 著    P517  

   

   

(说明:这是广东特级教师罗易老师执教的一节课,在这里,我无意也无能力对罗老师的课去评头论足,笔者只想以一节课为媒介,传达自己评课理念的一种变化,自己在评课道路上的一种成长,感谢罗老师和他精彩的这节课!)  

   

   

附:(罗老师的课堂实录)  

《沁园春   长沙》课堂实录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长沙》,大家还知道他的另外一首《沁园春雪》么?  

生:知道。  

师:好,希望大家杂学习过程中能比较出两首诗的异同。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我们的同学展示预习成果。(板书:展示)

     (生1上讲台展示自己制作的课文预习课件并讲解,同学们热情鼓掌。)

     生1:大家好!现在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的相关情况。我将从这首词的词牌名、写作背景、作者情况、诗词朗诵以及内容简析等方面进行介绍。

     (生1开始结合课件画面内容,由毛泽东的两首绝句《立志》、《咏蛙》引入讲解,课件画面制作精美生动,同学们为他的精彩制作喝彩、鼓掌)

     生1:“沁园春”这个词牌名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花园名,后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于是得名。这首词是毛泽东写于1925年10月,当时毛泽东从韶山前往我们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秋景,想到目前的大好革命形式,回忆起往昔岁月,不禁心血来潮,写下此词。

     (看着展示出的橘子洲美丽画面,同学们十分感兴趣,发出惊叹声。)

     生1: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欣赏这首词的朗诵录音。

     (全班听朗诵录音,品味诗歌的音乐节奏,并结合所展示课件上的生字词进行正音。)

     生1:刚才我们听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能感觉到作者的豪情壮志。在词中,作者引用了很多以往经典中的句子,并将其化用。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就从“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化用而来,这也是我们刚刚学过的庄子的《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的化用。这是古典诗词语言 “雅”的体现,而这在外国诗歌中是无法体现的,我也将这首词翻译成了英文,让我们为大家读一遍。(展示译文课件并朗读,同学们觉得很新奇,发出了笑声,也响起了掌声。)

     生1:这首词的内容写了什么呢?其实在写作背景介绍中我们就基本上能体会出来。我在此简单分析一下。词的上阕是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橘子洲上绚丽秋景;下阕是以抒情为主,主要是抒发词人想到当前的大好革命形式而雄心壮志,要主宰大地的豪情。整首词情景事巧妙结合起来。

     生1:最后,我以一首毛泽东的《七绝》来结束我的介绍: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险峰在心头,毅志必成功。哦,后面两句是我写的,作为对我们大家激励,也希望我们的同学明天必定成功。谢谢。

     (全班同学热情地鼓掌。)

     师:刚才这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了精彩的课件,并作了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这首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再次掌声鼓励。

     (全班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的是答辩。也就是说,如果哪位同学对这首词有什么看法或者争议,可以向这位同学询问。(板书:答辩)

     生2:(举手发言)我想说下我对这首词的不同理解。我认为这首词上下阕的内容似乎颠倒过来了。我觉得上阕是豪放派风格,下阕是属于婉约派风格,因为下阕写了“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激扬文字”等句子,显得温柔起来。所以我认为如果先婉约后豪放的话,更能抒发出作者的豪情。因此下阙可以放在上阕前。

     (其他同学开始小声议论,有的点头,有的反对)

     生1:我想纠正一下你的说法,这首词上下阕的内容并没有颠倒,它上阕是提出问题,下阕借回忆同学少年往事委婉的来回答上阕的问题,并没有颠倒顺序。至于你说它是婉约词,我认为也不是,我们不能因为诗人抒了柔情,就是婉约,我们允许诗人性格里有豪放的一面,也可以有温柔的一面。(同学们鼓掌)

     师:好,两位同学都发表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那么我们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呢?或者是另有新看法呢?

     (全班同学议论纷纷,有的支持生1,有的支持生2,有的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师;好,先别下结论,我们来对这首词内容进行探究,马上就能见分晓。(板书:探究)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词的线索非常明显?

     生3:它的上下阕都有总起下文的关键字,如上阕的“看”“怅”,下阕的“忆”“记”。

     师:对,回答得很好。这几个是领起下文的关键字。(板书:领起:“看、忆”)这种写法使上下内容连贯,一气呵成,气势磅礴。

     师:我们来看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一句,他为什么要用“击”和“翔”呢?如果把这两个词换成“飞”和“游”好不好?

     生4:我认为“击”显得更有力量感,给人一种气势;“翔”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生5:我认为不能换成“飞”和“游”,否则就没有表现力,不能体现诗人的豪迈气势。

     (同学们鼓掌表示赞许)

     师:两位同学的回答都很好,能从诗人的情感去考虑,这是很好的思路。我们知道,“击”本来应该是人发出的动作,有“搏击”的意味;而“翔”则是在空中飞翔,现在用来写鱼在水中的动作,可见这两个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一个是拟人,一个是拟物。

     师:对,拟人和拟物统称比拟。(板书:比拟:击、翔)

     生6:老师,那这算不算词类活用?

     师:这两个词在这里不是活用,如果我们比较另一句“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粪土”,就知道了。“粪土”原来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解释为“把……当作粪土”。(板书:活用:“粪土”)

     师:还有这里“激扬文字”的“激扬”值得我们同学注意,这是一种“缩略”用法,它是“激浊扬清”的缩略(板书:缩略:“激浊扬清”),词内讲的是毛泽东年轻时写文章来抒发革命情怀,与反动政府做斗争,可见气势非凡。也就是说,“书生意气,激扬文字”表现的不是那种文弱书生,书生气重的意思,而是一种革命精神。那么是不是婉约风格呢?

     全班学生:不是!应该是豪放词!

     师:对了,我们从语言和作者抒发的情感中感受到这是一首较为典型的豪放词,上阕下阕都豪放。

     师:现在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词在结构上是否颠倒了呢?

     (学生思考讨论。)

     生7:我认为并没有颠倒顺序,而是先问后答,上阕提出问题,下阕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所提出的问题。

     师:回答得不错。这里其实是作者故意设计的问题,而答案就在词中,这样就能使上下阕结构紧凑,造成一气呵成的气势。(板书:故问)

     好了,这首词我们就赏析到这里。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词,好好感受一下词人的豪情壮志。我们分角色来朗读,谁来扮演毛主席?扮演的同学负责上、下阕的开头和结尾。要读出感情,掌握好节奏。

     (下面的学生又兴奋起来,很多同学跃跃欲试,一位男同学勇敢地走上讲台,领取带读任务。其他同学鼓掌)

     (全班同学一起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老师也跟着朗读,并在最后结尾处给同学们突出抒情效果,课堂气氛再次热烈。)

     师:我们同学刚才读了这首词,觉得这些句子怎样?喜欢吗?

     生:这些句子写得很有气势,我们很喜欢。

     师:既然喜欢,我们就要学习作者在词中如何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特别是他引用别人的句子,又不露痕迹地融进了自己感情,变成自己的佳句。本周的随笔,我们就用毛主席这首词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做题目,题材不限。

     (下课铃声响起)

     师:好,下课!

     生: 谢谢 老师!  

   

附板书设计: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展示领起: 看、忆

     答辩缩略: 激(浊)扬(清)

     探究比拟: 击、翔

     朗读活用: 粪土

     运用故问: 自问自答

     

       

 

北方

【再评《沁园春长沙》课例  (鲁人版高二必修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10-23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01-04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08-27

《登高》 教案教学设计(鲁人版高二必修五)04-14

高一必修《沁园春长沙》教案03-03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氓 教学设计(鲁人版高一必修三)04-14

沁园春长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