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2-04-14 18:58:5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涉江采芙蓉(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涉江采芙蓉(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3、 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4、古诗中“思乡怀人”情感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3、鉴赏不同时期诗歌创作的独特方法。

一、导入: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句话是评价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昭明文选》。是南朝梁萧统等人从当时流传的汉末佚名文人五言诗中选录的。《古诗十九首》随着《昭明文选》而广为传播,至今仍被视为两汉五言诗的代表作,有“千古五言之祖”之誉。诗的内容大多表现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与人生苦短、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和及时行乐等思想,充满感伤、低沉的情调。《古诗十九首》是我国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它“怨而不怒”,直抒感兴,又是我国感伤主义文学最早和最集中的体现。

三、古典诗歌:

       诗歌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就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

包括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

熟于唐代)、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曲”“吟”) 

    近体诗(形成于唐代):

绝句(五言、七言)、律诗(五言、七言、排律)

四、整体感知:

 1、诵读诗歌:

 A、指定学生朗读,教师评点:

 B、教师范读:

 C、集体朗读:

2、诗意讲解:

3、诗歌结构及情感分析:

情节                        艺术手法                   

1、2句:涉江郊游 采摘芙蓉   以乐衬哀(芙蓉、兰泽、芳草)    

3、4句:人在远方 心愿难遂   自问自答(设问)   

5、6句:回望故乡 长路漫漫   动作细节(还顾)   

7、8句:天各一方 忧伤难遣   联想想象(黯然消魂) 

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念亲人(妻子)、思念家乡的情感。

五、赏析全诗:

 1、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是谁? 

       游子求宦京师,是洛阳一带,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芙蓉?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暗关“夫容”,显然抒情主人公是女性。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什么环境下登场了?她要做什么? 

      抒情主人公在芳草萋萋的江边出现了,她要去采摘芙蓉花。 

3、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感情的纯 

洁和美好。同时也是“以乐景衬哀情”。

4、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花做什么? 

      送给“所思”之人。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

5、这两句的语气如何?在诗歌结构上具有什么作用? 

自问自答,语气缓和。  

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

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6、“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相爱却不得相见,浓 

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7、“还顾”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一动作细节的描写,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向故乡的方向张望。

 8、“漫浩浩”一词,运用叠音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9、全诗其他诗句都可以理解成“思妇”的语言,惟独这一句像“游子”的口

吻。你能试着理解这一句吗? 

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仿佛“心有灵犀一点通”

似地,也正带着无限的忧愁,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

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

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揣彼意”的“悬想”方式,从而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10、“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是抒情主人公的联想想象,这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

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11、关于该诗的作者:

       此诗的作者应该是游子。为表现游子的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 “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借思妇口吻,“悬想”游子“还顾望旧乡”的 

情景。

 

王斌

【涉江采芙蓉(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一必修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03-03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4-14

《涉江采芙蓉》赏析03-03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涉江采芙蓉》公开课教案03-03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03-03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4篇05-09

涉江采芙蓉(多元解读)田恒民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4-14

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04-14

《涉江》赏析12-15

李商隐诗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