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高二选修学案设计)

时间:2022-04-14 19:09:2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将进酒》(苏教版高二选修学案设计)

教学目的: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材料一、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材料二、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材料三、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材料四、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请同学们写下预习事的困惑:                                           

                                                           

                                                             

                                                               

                           课内学习案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 

1、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2、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

3、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

二、问题探究

1、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把全诗朗读一遍,也许能拨云见日。

    学生齐读全诗,读后讨论问题并作书面表达。

2、李白的愁怀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

3、诗歌中哪几句写悲伤?作者悲伤的是什么?

4、诗人在这几句中使用的是什么手法来表达这一感慨的?

5、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黄河之水山上来”了,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毫无道理吗?

6、像这样的手法,本诗中还有哪几处?

7、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

8、让我们把诗的前半部分连起来读一遍。既然是把酒行乐,就不免举杯相劝。诗人呼告朋友,“将进酒,杯莫停”。而且长歌一曲,以抒心志。但诗人的心情好像并不痛快。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句劝酒词。“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两句话流露出诗人什么样的内心感受?

11、诗人为何举陈思王曹植的例子来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小结: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诗人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这无限的激愤表现在行为上就成了无比的狂放。“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真是--“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能力训练

基础演练

1.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人生得意需尽欢             B.天生我才必有用

C.径须沽取对君酌             D.与尔同消万古愁

2.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     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     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     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3.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奔流/到海/不复/回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莫使/金樽/空对/月

4.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

[    ]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美好的饮食。馔,吃喝。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课后延伸案

一、阅读《行路难》,完成1-4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授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开头两句怎样写盛宴?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杯”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河”“登山”的描写象征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典故的含义各是什么?用典达到怎样的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题。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①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②,中间小谢又清发③。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

  ①此诗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李白称之为叔。

  ②蓬莱文章建安骨:蓬莱文章,指美好的文化。蓬莱为传说中的路上仙山,据说仙府的图书典籍都藏在这里。建安骨,即建安风骨。三曹父子以及建安七子等人的诗作,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有着刚健遒劲的共同风格,人称为“建安风骨”。

  ③中间小谢又清发:中间,指汉魏至唐之间,即六朝时期。小谢,谢朓。世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

  1.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

 

 

王霞

【《将进酒》(高二选修学案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二选修将进酒教学设计03-06

《将进酒》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将进酒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将进酒》教学设计 (鲁人版高二选修)04-14

《论语》十则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管仲列传》导学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04-14

《屈原列传》导学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04-14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方山子传》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旅夜书怀》《扬州慢》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