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综合考试:学生感觉有意思

时间:2022-04-14 19:17:2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高考综合考试:学生感觉有意思

 

上海高考综合考试:学生感觉有意思

解放日报     记者徐敏、实习生程劲松 

 

  高考上海卷首次综合能力测试,昨天终于撩开“面纱”:综合能力测试分“综合理科卷”、“综合文科卷”两张试卷,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门学科知识俱涉。“综合考”考生感觉如何,教师又如何评说?它对中学教育改革会有哪些导向作用?且随记者踏着高考结束的铃声,一起走向考生和监考老师……

  学生感觉:“有意思”

  下午4点20分,格致中学试区。离“综合考”结束还有半个多小时,已有十几位考生走出考场,面带微笑、步履轻松。

  “考得怎么样?”记者问了几位考生,回答是:“感觉不错。”

  “考前确实有点压力,但是一拿到这张综合卷,心就定了。”光明中学一位考生这样说。为啥?“没有难题、偏题,也几乎没有死记硬背的题目,只要注重平时积累,把各学科的基础知识都学扎实了,完成这张试卷还是比较顺利的。”

  开放性题目在学生中“得分率”颇高。比如有一题,给三个课题---“建中华骨髓库,人们的心态分析”、“关于上海太阳能利用可行性研究”、“酸雨的研究和影响”,任你选择其中一个,写出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来研究,研究的方法、计划,用什么形式展示成果就成。大同中学的毛凯骏觉得:题型好,与我们平时的研究型课程结合紧密,答起来不费力。

  一些与社会热点、时事紧密相关的题目,学生反映不一。如: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是一项什么计划,科学家们已完成了多少?上海承办APEC会议,体现了哪些国家职能?……有不少学生“卡壳”了。答得挺顺的市西中学华琪同学告诉记者:“平时经常看电视、读报纸,脑子里自然就有印象了。”

  有些学生悄悄告诉记者,“综合考”“不过瘾”:一些跨学科的“大综合”题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的单一学科题,又给了提示,解题空间依然有限。

  不少考生说,“今后无论干哪一行,都需要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综合考”推动了这些能力的培养。”

  教师评说:“浅尝辄止”

  从来没有一门科目的高考像“综合考”那样牵动许许多多老师的“神经”。

  记者采访了市西中学、大同中学、六十中学、向明中学等校的教师,让他们对综合卷作一番评说:

  ---涉及的知识点属于教学大纲中的基本知识,深度与会考相当。学科内综合与跨学科综合题的比例大致在7比3左右。

  ---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如,明珠一号线开通后,要建车站,给考生的图显示车站将建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如果学生能想到能量转化定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又如,日本历史教科书、市政府在外环线建绿化带等问题,都考了学生是否关心社会、关心时事。

  ---注重考查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用水问题、地理统计图形的分析问题,民用煤气改成天然气后,灶具应如何改进等问题,考察学生是否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是否具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科综合“浅尝辄止”。多门学科综合的题目基本没有,对两门学科的综合进行了尝试,题目比较新颖。如,液体沸腾问题,涉及物理和化学知识;又如,如何运用绿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则涉及生物与化学问题。

  记者有些“促狭”地问几位老师:“如果让你做综合卷,能得几分?”不少老师坦然:有些题目也要打个“愣儿”。

  中学教育如何拓新路?

  热热闹闹评说“综合考”考题的同时,教师、考生们也开始思考一些新问题:综合考“加盟”高考,中学教育如何拓展新路?学生怎样学会知识的综合运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把握时代的脉络。高考考题越来越倾向能力考察,不少教师深有感触地说:“靠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不管用了。教师在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许多方面,与学生已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六十中学地理教师杨龙章说:“教师必须注重加快知识更新,关心社会、观察生活,了解国内外大事,才能胜任指导学生的工作。”

  大同中学物理教师周树发说,教师备课方法也得改进,就自己而言,除了教材外,还要了解科普知识,生活中的物理,物理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等,上课时才能旁征博引,指导学生用多种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他准备根据平时的积累,自编教材,开设一门《自然科学方法论》,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少教师还希望学校或教育部门能多提供一些培训、“充电”的机会。

  现有教材有待更新。目前中学教科书大多是学科自成体系,相对封闭,学科间的交叉较少。有教师建议,本市正在进行的第二期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应该融入开放式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科交叉、综合,增加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加大信息量。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教材,可以采用“活页式”,将最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

  综合能力提高需要循序渐进。经历了“综合考”,不少考生深有感触:“不扎实打好每门课的基础,到高三搞突击,不行。”学习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学生应该改变学习观念和方法,不该把教科书当作权威,应有些“怀疑”精神。考生们建议,中学可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比如,现在学校开设的研究型课程,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课内打基础的同时,还应在课外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关心时事,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强对各种社会热点的敏锐性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考生还希望老师在怎样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 

 

【上海高考综合考试:学生感觉有意思】相关文章:

上海高考作文01-20

上海高考祝福语07-12

名师解读2003年高考考试说明(英语、文科综合)04-14

上海春季高考报名首日:闹猛04-14

文科综合考试 要注意的考试技巧05-04

上海:高考不再一考定终身04-14

上海自学考试需诚信考试注意事项05-04

杂家好--叶永烈写高考(上海卷)作文04-14

吃杂--名师写高考(上海卷)作文04-14

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推优综合考透新意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