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的本质定位及其教学策略的探讨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4 20:01:1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本质定位及其教学策略的探讨(教学论文)

惠东县平山中学    曾宪林

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本质定位及其教学策略的探讨(教学论文)

            

[关键词] 自主、合作、探究,本质定位,教学策略

[内容提要]本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本质进行了定位,并就“自主、合作、探究”如何实施的问题进行了策略上的探讨。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反映了我国要求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要培养既能探索创造又能和谐合作的人才这个重大问题,其意义在此不必赘述。问题是现在有许多老师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认识还很模糊,做法值得商榷。如何正确认识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厘清一些错误认识,更正一些不当做法,这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如何引向深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当前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就这个问题从本质定位和教学策略两方面来谈谈看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本质定位

1、“自主、合作、探究”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这是从“学生学习”这个角度来定位的。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些老师要么认识还很模糊,要么还没有转变观念,把“自主、合作、探究”误认为是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仅仅考虑“如何教”,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用上它,而不是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出发来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去达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探求规律,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以及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培养起探究的精神这些目的,再加上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好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原则,以致形成为“自主、合作、探究”而“自主、合作、探究”的现象,教学形式倒是不少,热闹倒是热闹,但总给人以“实在不足,浮夸有余”的感觉,语文课缺少“语文味”。

既然是一种学习方式,当然要从学生“如何学”更有效、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更能成为我国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来考虑。所以,师生在课内外的一切教学活动包括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均应以此为出发点来考虑。

2、“自主、合作、探究”是既独立又互为关联的三个层面,每个层面都以前一个层面为前提,它可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而不是一次到位或纯为重复的过程。

“自主”的内涵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和调控性。语言、语文常识(如文学常识、概念等)以及运用其解决一些问题的方法,需要学生的感悟,需要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积累和能力,这必定要靠学生的主动、独立的学习才能完成。在主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必须根据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环境随时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以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合作”的内涵包括协调性、互动性、包容性。“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合作是相对于“分工”来说的,合作的对象可以是共同的学习任务,也可以是共同的学习任务之下不同的更细化的小任务,谁谁完成什么任务,这里面就有一个“协调性”的问题。举个例来说,“预习课文”是学生共同的学习任务,也可分工:谁负责作家介绍,谁负责生字读音,谁负责词语含义,这里就要协调好。分工之后,又是个自主学习阶段,各自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自然要“合”,这里面就有一个“互动性”的问题。在“合议”之时,答案、看法可能不一样(如对一篇文章主旨的把握),这里就要求有一颗“包容心”。

“探究”的内涵包括问题性、价值性、开放性,兼具独立性和合作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探究”有9处之多,其中说到“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的对象自然是问题,并且是有价值的问题,有些没有价值或价值不大的问题不具探究性。探究的结果或答案可能不一,并且可能都有见地,这就是探究的开放性。可独立探究也可合作探究,这就是探究的独立性和合作性。

   “合作”是以“自主”(或分工)为前提的,“探究”又是以“自主”“合作”为前题的,没有“自主”,谈不上“合作”,没有“自主”、“合作”,“探究”就不能深入或根本就不能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还可能不是一步到位的,还可能是“自主、合作、探究”基础上的“再自主、在合作、再探究”的循环往复的而不是纯为重复的过程。

另外,“自主、合作、探究”不是语文学习方式的唯一和全部。并不是每篇课文、每一节课都要“自主、合作、探究”,一切皆应“因才施教”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的一个理念,继承了优良传统)。

再者,扩展不完全是探究。扩展往往是同一层面上的问题,而探究往往是更为深入的层面。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实施策略

(一)、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自主、合作、探究”。可从宏观上国家、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与微观上个人未来发展与理想实现的需要来谈。

(二)、培养兴趣,激发欲望。“自主、合作、探究”的实施关键在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努力强化自己的多方面的积累,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尝试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与需求,通过有效的组织,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语文课文文质兼美,设计新颖,本身就为培养兴趣,激发欲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并读懂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提高语文素养,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分角色、竞赛、现代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创设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自主学习。这个环节要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如何学”,也可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什么,如何学”,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充分利用资料、网络、自身的他人的知识资源,挖掘思维原动力,尝试解决问题。如阅读一篇文章,教师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充分地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语文课程标准》),品味语言文字。这个环节在实践中应处理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1、巡视指导,了解学情,注重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培养,加强个别辅导;2、注重学法指导,如圈划批注与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运其才智",主动阅读、主动求解;3、不排除小组内的合作,如分工合作查字典词典、或分工合作解决不具探究价值或不必探究的思考题。具体到某个问题是自主还是合作或者兼而用之,这是没有定式的。

(四)、合作学习。合作最常用的方式是讨论。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小组间的合作讨论的形式,对一些问题形成一定的共识,共同解决一些问题。这样,课堂气氛宽松起来,学生在与老师,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轻松愉快;并学会以他人之长,补自已之短。这样,组员间的互补性得到发挥,他们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多角度、多方位、主动交流对问题的认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这个环节,教师的作用体现在:1、及时收集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各类信息加以归纳整理,为进一步研讨作准备;2、学生在讨论、陈述时,不要光顾着学生讨论、陈述的内容,还要注意学生语言运用的问题,注意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五)、探究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其主导者仍是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所探究的问题本身能激发起学生的欲望,营造民主、宽松的探究氛围等。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探究价值。文本中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探究,评判一个问题是否有探究价值,一是看其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二是看其是否具有思辨性或发散性,三是看其是否有广度或深度或新颖的角度,四是看其是否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即是否符合“跳起来摘果子”的原则。如一教师设计的《项链》一课的 “丢项链这件事是毁了路瓦栽夫人还是成全了路瓦栽夫人?”这个问题,就颇具探究价值。再次,善于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学习的问题来源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而学生自我提问更能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这个环节教师要以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教师自己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起到示范作用;另外,要给学生探究提供必备的资源和获取资源的渠道,如图书馆、网络并争取家长的支持;再一个就是要对学生讲解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讲解一些处理资料如甄别、分析、判断、归纳、推论的方法;还有就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或探究过程受阻,要及时了解并做出反馈。反馈时,不是直接给予问题的答案,而是提供与问题相关的资料或资料来源,激励学生再探究。

                                                    2009年4月写作

 

曾宪林

【自主、合作、探究的本质定位及其教学策略的探讨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究(教师中心稿)04-14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新课标下教学策略之探讨(网友来稿)04-14

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初探(教师中心稿)04-14

研读、发现、探究、解读、留疑--自主探究语文教学模式探微04-1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中心稿)04-14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研修总结05-07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说课稿05-07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全面深入地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施意见04-14

《阿房宫赋》合作探究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