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之四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上册)

时间:2022-04-14 20:20:5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与地坛》之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一|、导入

《我与地坛》之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一) 引导学生举出自己觉得最伟大的爱,并询问原因,举出具体的事例。

(二) 引出母爱,并播放《烛光中的妈妈》渲染气氛。

二、研读文本

(一)引导学生找寻文章的主人公--“我”、妈妈、地坛。

                         地坛

                          悔

板书:   “我”                           妈妈

                          爱

(1) ①引导学生找出前后两章的过渡句--第一自然段。并进一步分析哪一步乘上、哪一步启下。       ②让学生带着“曾经给母亲出了怎样的难题”阅读第二自然段

(2) ①回答第一自然段的问题。      ②母亲的形象(疼爱并理解)--这两个词暗含着矛盾。因为疼爱,她渴望知道“我”在想什么,因为理解,他知道她不宜询问;因为疼爱,他渴望陪伴去地坛,因为理解她知道自己不能去。每一天,母亲都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挣扎煎熬。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也不知道尽头又将是什么。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我们已经按捺不住,要为这为疼苦的母亲呐喊。      ③提问:作者的笔触是平静的,但作者的心情是否也是平静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平静。此平静非彼平静,是一种内化了的淡然 ,升华了的忏悔它宛如一眼清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湿润着作者的心田。它已经淡去了最初的冲动,不像那暴风骤雨,席卷过后,土地依然干裂。

(3) ①为什么母亲对我的回来一时没有反映?--说明作者经常是一去就很少回头。其次母亲此时在思考作者将在地坛里想什么、做什么。       ②让深刻体会并深情朗读“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无奈,疼爱。         ③提问学生为什么“他被命运击昏了头脑”此句中要把第一人称“我”改为“他”。“我”是叙述故事的旁观者,“他”是母亲的儿子,“我”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在诉说自己的故事。如换成“我”则显得不太自然。          ④提问学生:为什么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的最苦的母亲。”--已在了解破折号和分号的用法。            

①  让学生概括本自然段的大意--我与一位作家朋友的谈话。            ②提问学生:在两人的谈话中,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朋友比我幸福、坦率;他母亲比我母亲幸运、幸福。          ③提问:作者在此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其作用:使好的更好,使坏的更坏:使好的更好。《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修辞(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初高中常见的修辞:反复、双关、反语、引用、对比、映衬、顶真、通感、歇后语、互文。              表达技巧: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想象等。      修辞方式与表达技巧的区别:表达技巧侧重于从宏观上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修辞方式而侧重于从微观上增强文章句子的表达效果,着眼于句子的修饰。界限不是绝对的。

(4) ①提问:概括本段大意--“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②提问:作者主要采用哪种修辞方式表达这种情感:“莫非她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反问。同时有作为“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几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的答案,形成设问。意在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        ③提问:“她心里太苦,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招她回去。”这句话来自哪里?--上帝吗?不是。来自作者的内心--自我的安慰。                ④提问:“小公园,也是地坛。”--作者一直在写母爱,问什么在此再次引出地坛?:启示下文。

(5) 略过。

(6) ①与学生齐读本段。  “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物是人非:太阳依旧沿着亘古不变的路途升起和落下,虫儿依旧悠然的歌唱,鸟儿依旧在傍晚时分准时的归巢。然而不同的是,母亲再也不会来找我了,因为她已经不在了。      ②让学生品味“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园中找我了”这三句话的情感--他们之间的感情基调是否都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请分别说出这三句话的感情基调。第一句:悲从中来。第二句:浓溢强烈。第三句:无奈地接受,趋于平缓。并用抛物线描绘。

(7) ①与其他自然段相比较本段相比,本段依然是写母爱,但不同的是本段更加注重细节描写,用一定的时间快速浏览本段,并找出感动你的一个细节惊,说明为什么它感动自己。           ②选择一个曾经或者现在还一直感动你的细节与大家分享。

(8) ①齐读本段,提问:“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只要“我”找到人生的意义,其实做什么职业,在母亲看来并不重要,只要我活得快乐幸福就可以了。这就是母爱。                ②“母亲生前没有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大音希声,大爱无言,把爱化作点点滴滴的关怀,而不是语言。当我们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说百遍不如做一遍,真正影响儿女的是我们的行为,而不是言语。

(9) ①齐读本段。这么多你过去了,作者是否还来地坛吗?为什么他还要来,在文中找出一个句子来说明。--“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么多年过去了作者依然常来地坛,应为这里有母亲走过的脚印,有我和母亲的故事,走进地坛宛如又走进了母亲的怀抱。地坛此时已经成为了作者的母亲的化身。所以,作者再也离不开地坛。           ②提问:作者在本段使用了一种什么写作技巧?--拉开时空的距离--让读者迅速的进入故事的情境,引人入胜。从现实生活的角度上来讲也是应该如此的,当一件事情过去了几年之后,我们再去回想反思它,这时候更加的平和理智,当我们把它写进作品的时候,笔触是平静的,但情感却是浓溢的。

总结板书:

一、全文脉络

第一章:地坛启示“我”对人生的思考--生、死、活着--人生知己、命运导师;精神家园,心灵港湾。                       

                                    我的悔

第二章:我与母亲在地坛发生的故事                地坛成为“我”的母亲

                                    母亲的爱

二、知识点总结

(1) 修辞手法:

① 拟人: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② 对比: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③ 设问:提起注意,引人思考,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④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

(2) 表达技巧:

①  象征:形象生动

(3) 修辞方式与表达技巧的区别:

表达技巧--宏观--整体或部分的表达效果

修辞方式--微观--句子的表达效果           界限不是绝对的。

(4) 写作技巧

①拉开时空的距离--引人入胜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文章的第二部分。

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导入:    天下的母爱都是相同的:无私,伟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我与地坛》第二部分, 在课文的第二部分,地坛淡化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清晰地浮现母亲形象。史铁生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呢?母亲的什么品质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部分。

请同学接力朗读第二部分。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从母亲面对难题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阅读2、3、8段。“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板书:送--理解、忧--坚忍、找--关爱)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理解儿子,关心儿子,意志坚忍,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学生可回答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等)

3、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4、诵读第五段。

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母亲的爱有什么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教师小结: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6、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7、你是否能总结一下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的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切心肺。 

小结:

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抒情层次:首先,课文写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 

然后,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再就是写儿子对母亲的回报。同朋友一样,史铁生也想让母亲为儿子骄傲;同朋友不一样,史铁生的母亲死在49岁。这样情况就倒了过来:曾经叫母亲操碎了心的儿子,现在该为母亲心碎了。于是史铁生开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过的许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写了一件,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他沉痛地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这是永远无法补赎的错误,谁都不会怀疑史铁生的真诚。最后,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以想象,作者将永远带着对母亲的怀念,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继续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课文最后的这句话中的“车辙”“脚印”都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从对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作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第一次涅槃。然而,这结果可不是史铁生独立完成的,也许他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后来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的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 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的第二次涅槃。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小结: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最后一段叙述,似与前面不相承,其实是随情感的起伏而安排,读来不仅没有杂乱之感,反而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美。

总结话题 --《母爱--至醇的真情》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

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拓展延伸:(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我开始认识到”“我了解到”“我感受到了”等句型来表达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就此布置作业,写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 

                    荒芜冷落  双腿残疾,失魂落魄 

                地坛                                 精神的家园 

                       并不衰败  生命感悟,走出轻生  生命的意义 

我与地坛(节选) 

                       “我”去地坛   为“我”准备   母爱的见证 

                母亲                                 坚忍的意志 

                       “我”在地坛   悄悄找“我”   毫不张扬的爱 

 一、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我与地坛》记叙了作者在经历第一次打击时对生与死的思考:“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想出的结果是:“死是一件不必争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我们可以在他的《一封家书》中读到最直接的阐释:“只是为了引出一个美丽的过程,人才设置一个美丽的目的,或理想。理想原就为是为了实现.而只是为了引出过程罢了。”具体到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思考中,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所以他要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这样告诉别人,“人们有时候太看重了我们要回到虚无中去,结果忘了我们本来从虚无中来”。 

    1998年的年底,在病得厉害时,他写了一首诗歌,其中一段是: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你是否能听,/往日已归去哪里?/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时间被忽略在存在中/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即过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种回归。史铁生眼中的死,有着回家的温馨。他在1999年2月25日写给李健呜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对惩罚之地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锻炼之地,便有了一种猜想--灵魂曾经不在这里,灵魂也不止于这里,我们是途经这里!……我们途经这里,那就是说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比如说极乐世界。” 

    有人会这样认为:“生死同一”以及“原罪”的概念染上了宿命的色彩。但是淡漠“死”,并不等于淡漠“生”。史铁生强调追求过程的美丽,强调投入过程的姿态,是“满怀激情”“生龙活虎,不屈不挠”的,这就超越了“宿命”的无奈和沮丧。“生死同一”的感悟,没有“或重于泰山,或于鸿毛的”豪言,也没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壮语,他没有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思想的斗士或精神的圣徒,而是把一个凡人灵与肉真诚的痛苦。把面对生与死艰难而执著的思考和抉择呈现给我们。正因为有了他对生命的冷静和超脱,才有了他写作中的宁静和执著的风格,他才能在《我与地坛》中触摸到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     

    二、关于残疾的思考     

      刘易斯是史铁生一往情深的崇拜者,他在《我的梦想》一文中这样写道:“我想若是有什么办法能使我变成他,我肯定不惜一切代价,如果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生这一身残病的折磨也就得到了足够的报偿。”但是刘易斯与史铁生相见于北京的照片上,从史铁生的微笑中丝毫找不到他作为残疾人卑怯的阴影。因为在史铁生的思考中他发现了所有的人都存在残缺,或者叫做局限。即使是面对他崇拜的刘易斯,史铁生也能理性地认识到:“即使人可以跑出9秒99,也仍然意味着局限。”不仅发现局限是不可能消除的,还认识到精神的局限比肉体的局限更可怕,心灵的残缺比身体的残疾更需要人们关注。奥运会上,刘易斯输给了约翰逊,曾令史铁生很伤心,但真想大白后,史铁生在《我的梦想》一文中写道:“后来得知,约翰逊跑出了9秒79是因为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我在报纸上见了这样一个消息,他的的牙买加故乡的人们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由此可见,如果要深入理解《我与地坛》的爱心,就不仅要强调关心肢体残疾者,更要呼吁关心心灵残缺者,包括用爱的追求健全自己的心灵。 

     史铁生说:“你尽了浑身力气仅仅表达了它的很少的一部分,我觉得心里永远存在一些巨大的迷惑,简直是说不通也说不清楚的。”笔者拿起笔想表达自己对《我对地坛》的解读,其感觉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但我仍然企图勾勒出史铁生心灵思索的轨迹。因为只有这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才有可能不流于肤浅。作为一名读者,我热爱史铁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让我的学生们能贴近他的心灵。

 

cxl

【《我与地坛》之四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上册)】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我与地坛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我与地坛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我与地坛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我与地坛(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我与地坛》的风格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我与地坛》教案7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我与地坛》教案9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我与地坛》教案12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我与地坛》教案15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