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 学案设计(七年级)

时间:2022-04-14 20:37:5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绿色蝈蝈》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

2、掌握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文方法;

3、细读课文,品味作品的语言。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

2、了解打比方、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

1、品味生动的语言及作品里称呼语的变化

2、能够区分修辞与说明方法的不同

【目标激趣】

教师出示谜语:

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哥弹琴夜黑天。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妹做饭香又甜。

(猜四种昆虫)

谜底:蝴蝶、蝈蝈、蜘蛛、蜜蜂

动物的世界就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孩提时代,我们听过知了唱歌、蟋蟀鸣叫、看过蜘蛛织网、蚂蚁运食,这些都是我们天真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忙碌之中少了那份赏玩的心境。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抛开成长的烦恼,带上一份自由的心情, 跟随着有“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之称的法布尔,走进他的《昆虫记》,走进蝈蝈这个神秘的昆虫世界。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家为生计所迫,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也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他靠自学考取了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二十几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过86岁时,第十卷问世。

2、了解《昆虫的故事》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这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它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

【检阅预习】

1、你能准确地读出我们吗?

 篝火    喧嚣            劫掠            静谧        窸窣

吮取       莴苣           嗉囊           喑哑      喙

2、你知道我们的意思吗?

窸窣  喑哑    更胜一筹    庞然大物

【自主学习】

速读课文,感知内容

1.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明确汐L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知识链接】

教师介绍说明方法,重点讲解打比方、作比较(简单介绍)

【合作探究】

重点细读作品第三、第五自然段,思考问题

1、第三自然段主要应用那种说明方法?请举例分析。

2、文中“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作品第六段第一句)是否应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思考分析

3、第五段主要应用那种说明方法?请举例分析。本文还能不能在其他地方找到?

作比较:描写蝈蝈叫声时,拿            作比较; 

写蝈蝈喜欢吃肉食时,拿            作比较; 

写蝈蝈追蝉时,拿            作比较; 

写蝈蝈同类相食时,拿            作比较;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收到的表达效果是:

3、本文作者不断改变对蝈蝈的称呼语,找到这些称呼,谈谈这些变化的效果。

先由学生探究、展示,教师点评引导,难点释疑

【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试着从不同角度来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昆虫或小动物。(要求使用打比方或者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字数300字左右。)

 

庄勇超

【《绿色蝈蝈》 学案设计(七年级)】相关文章: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04-04

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教案设计12-06

《绿色蝈蝈》教案02-16

《绿色蝈蝈》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七年级语文绿色蝈蝈说课稿05-04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03-13

《绿色蝈蝈》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学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绿色蝈蝈》教案15篇06-21

初中语文《绿色蝈蝈》教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