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时间:2022-04-14 20:48:1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朗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 王爱刚  邮编:221400

朗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古人云:读能通神。意思是说,朗读可以使人领会文章的精髓。朗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可是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过多的注重了“文”,忽略了“语”,其实“语”的教学也很重要,这其中就包含朗读教学。在许多教师的语文课堂上,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更多的是问题探究、讨论交流,更有甚者,有人认为课堂上读书耽误时间,其实这是没有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是学生与作者或者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介质,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朱自清在《朗读与诗》中说:“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读而存在的。”;朗读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因为散文、诗词富有音乐节奏美和韵律美,而有些文学作品中的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读的过程就是意会的过程,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为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朗读得多了,形成一定的语言积累,就能更好地运用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既然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朗读教学呢?

首先,朗读教学中,要做到求真,也就是让学生读准。

准确朗读是朗读教学的基础,读音再美,如果读错了,显然失去了朗读教学的意义。在这个阶段,应该要求学生用标准普通话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发音清楚,不要读错字、含混不清。要流畅通顺,做好停顿,避免读破字、读破句读。这两点看似简单,其实这是对学生朗读识记较高的要求。

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合理安排停顿的位置和停顿的时间,可以自然地调节朗读者的气息,恰切地还原出原作的语气,生动地表现语言的节奏,从而清晰地提示出原文词、短语、句子、层次、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鲜明突出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而且还能给听者留出思索和消化的时间,以便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

古诗节奏停顿规律为:四字句,一般两拍,二二式;五字句,一般三拍,二二一式;七字句,大的停顿为两拍,四三式,细分为四拍,二二二一式。如杜甫的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现代诗歌的停顿,一般也是两个音节或三个音节为一拍。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如下诗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离别)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在做好停顿和节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注意音变。音变指的是轻声、儿化、变调。轻声,要求读得轻而短。一般情况下,叠词后面一个字读轻声,语气助词、时态助词、结构助词读轻声,动词后面的趋向动词读轻声。如“快上来”“走出去”中的“来”和“去”,部分双音节词的第二个字读轻声。如“打算”“买卖”。

  

其次,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善读,也就是要求学生读好。

在读准的基础上,可以训练学生把握好朗读的速度和语调。哪一类诗文该用高亢的语调快速读,哪一类诗文该用深沉的语调缓慢读,哪一类诗文该用平稳的语调匀速读,哪些地方该读高音,哪些地方该读低音,哪些地方该读颤音,所谓轻重缓急、各有所宜。这一阶段是朗读教学能否得到提高的关键阶段,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篇目反复训练,具体指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体会中读。

要做到善读,必须正确处理重音。重音指示着节奏中或句子中最主要的内容。处理好重音,可准确地表达大小、强弱、轻重、褒贬等不同的概念。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一节:(加黑字需要重读)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要做到善读,必须注意语速适宜。 朗读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它们的运用取决于作品的体裁、内容气氛和人物个性特点。适当掌握朗读的速度,可以使语言节奏生动,形式丰富,表情达意准确。

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要读的低沉而急切,“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要读的低沉而悲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节奏要稍快,重音当落在“须尽欢”和“空对月”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表现了“须尽欢”的原因,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自信,应当读得富有豪迈之气。“会当一饮三百杯”这句,要用高音读。“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应当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重音依次落在“将”“莫停”“歌”“倾耳听”等字上,突出敬请之意。

要做到善读,必须在注意高低音、语速基础上,还注意语调。语调有四种形式: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调子由平升高,用的是升调↗ ;表示陈述、感叹、请求等语气,调子先平后降,用的是降调↘;表示严肃、冷淡、叙述等语气,调子始终保持同样的高低,用的是平调→;表示含蓄、讽刺、意在言外等语气,调子升高再降,或降低再升,用的是曲调↗↘。恰当运用语调的变化来朗读,可以表达不同语气,形成丰富多彩的语调变化,从而生动地表现人物个性,鲜明地区别内容实质,形象地烘托环境气氛。如余光中《乡愁》:

  后来啊                     (“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重读矮矮) 

我/在外头 ↗                  (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                (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人的情感,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犹如乐曲达到高潮!要读得荡气回肠。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 “在--那--头”要气流不断。

  再者,朗读教学中让学生美读,也就是读出诗文的味道来,读出“神”来。

美读,就是要指导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文传达的神采,读出诗文当中的味道,这是朗读教学较高的境界。让学生在朗读中沉浸到诗文的意境中去、情感中去,读完后回味无穷、仔细咀嚼。正如《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例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文中第三段: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本文表现故都的秋“清、静 悲凉”的特点,饱含秋味,感情浓厚。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的眷恋、向往之情,对于作者直接抒情语句要读得意味深长,传达出作者的心境、情怀。第三段文字“晨院品秋图”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宜轻不宜重,因为作者描写的秋色是冷色调,带有淡淡的凄清、悲凉的味道。

又如文章结尾部分,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作者用“白干、馍馍、大蟹、骆驼”代表北国之秋的特点--味烈、味深、味浓、味久,朗读时要读得重、读得缓慢而且浑厚;“黄酒、稀饭、鲈鱼、黄犬”代表南国之秋的特点--味润、味残、味淡、味短,朗读时要读得轻、读得稍快而且清爽。

朗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自己融入到文章中,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包括语气、语调、语势、语速、语感,都读出来。读出重点,读出问题,读出体会,将朗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王世堪先生曾经说过: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初读课文时,以朗读来熟悉课文的语言和内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以朗读意会之;在吃透课文后,以美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由求真到求善再到求美,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定会品味出语文教学的“味”,通过这样的朗读,对诗文的理解准而又深,一定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颂《朗读学》    2. 朱自清《朗读与诗》  

3  过传中《朗读和语文教学》

 

王爱刚

【朗读教学的三重境界】相关文章:

人生的三重境界--《逍遥游》主旨新解(网友来稿)04-14

师生关系的三重境界(教师中心稿)04-14

重视朗读教学04-14

朗读教学的反思01-20

朗读教学反思05-06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03-03

朗读教学之我见(网友来稿)04-14

朗读教学心得体会06-17

人生的境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人生的境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