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教学 课堂教学实录(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时间:2022-04-14 20:53:0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为人民服务》教学 课堂教学实录(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一、打破预期,创设语境

《为人民服务》教学 课堂教学实录(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师:同学们好!

     生:(齐答)老师好!

     师:同学们辛苦了!

     生:(齐答)老师辛苦了!

     师:同学们是这样回答老师的问候的。如果我去问候台下的老师们,他们肯定与你们答的不一样。他们会怎样回答呢?(转向台下的老师)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台下老师齐声回答:为人民服务!全场笑,掌声。)

     师:哎!同学们!奇怪吧,老师们回答的是“为人民服务”,回答得那么整齐、响亮,这是为什么呢?好吧,下面请大家看一段天安门前阅兵式的录像。

     (播放阅兵式片段: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师:听到了吗?那一遍又一遍的口号是--

     生:(齐答)为人民服务。

     师:再来一遍,也那么有力、整齐、响亮--

     生:(齐答)为人民服务!

     师:同学们,“为人民服务”,这口号响彻云霄、惊天动地。这口号,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走到今天,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那是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啊!而这口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来,整齐响亮地读一遍!

     生:(齐读)为人民服务!

     【点评:开宗明义,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唯一宗旨、最高准则。六十多年过去了,剔除其口号的鼓动性、形式性和从众性,积淀下来的当是其精神的纯粹性、高尚性和民族性,哪怕这种积淀的厚度和广度并不瓷实甚至只是一点点。因为,那是民族新文化的种子和希望所在。这种子和希望,在听课老师的自然回答中,在阅兵仪式的铿锵回应中,更在每位学生的琅琅诵读中。历史语境、价值皈依,导课的大气与开放由此可见一斑,正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诗句)。】

    二、聚焦文体,提纲挈领

     师:翻开书,第12课。同学们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很特别?它到底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

     生1:这是一篇议论文。

     师:很好,你有预习!

     生2:这篇课文没有事例,只讲道理。

     师:你说得很对。我们以前学的很多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比如《一夜的工作》《凡卡》是写人的,《草船借箭》《钓鱼的启示》是记事的。可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既不是写人,也不是记事,它很特殊,这种文体就是他说的议论文。(板书:议论文)

     它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你们知道吗?这是咱们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所以得好好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哦!因为是第一次嘛,所以有点难。但是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有信心吗?

     生:有!

     师:说这篇课文很特别,还特别在它也是主席参加张思德同志追悼会的演讲辞。(板书:演讲辞)(图片演示主席演讲的各种姿态。)

     在半个小时的演讲中,主席没有看稿,却字字珠玑、慷慨激昂、一气呵成。而且,丰富的肢体语言更增添了演讲的感染力。

     师:怎样才能学好这篇议论文呢?这里要特别跟大家介绍个规律,这议论文、演讲辞啊,每一段话都有要说的重点、要点,这些重点、要点呢,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者结尾。只要你掌握了这个规律,再难的议论文也会迎刃而解。我现在抽其中的3段请你们来读一读,既想了解你们预习的情况,还想和大家一起寻找每段的要点。

     【点评:言归正传,课始就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将阅读焦点指向了“文体”,应该说,这是需要见地、更是需要胆量和魄力的。说有见地,是因为“文体意识”是沟通学生语感和境感的唯一枢纽,所谓“学诗读诗,学文读文,此古今一定之法”(薛雪诗话)。只可惜,这“一定之法”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是被弃若敝屣的。说有胆魄,是因为面对《为人民服务》这样一篇立论高远、光芒四射的经典政论文,将阅读期待首先聚焦到“文体意识”上,而将其恢弘的“人文精神”暂时悬置起来,是冒了“矫枉过正”的课程风险的。但我坚信,林老师的“勇气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列夫托尔斯泰语)。】

     (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段中哪句话是重点?

     生:第一句。

     师:很好,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句中还可以找关键词,哪个是关键词?

     生1:意义。

     师:不明确,什么的意义?

      生2:死的意义。

     师:好,加上两个字,意思就明白了。找关键词,还要让人一听就明白。(板书:死的意义)

     下面读第三自然段,刚才第二段的重点是第一句,那第三段呢?

     (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刚才他读的这段话里有一个生字特别难写。【板书:鼎】“鼎”字中间是个目字,左下脚起笔要注意,起笔是竖折折,一笔写成。你们拿起食指跟我写。

     (生集体书空)

     师:右下脚和它对应的就不是一笔了,那可要分成三笔写,竖,横,竖。什么是“鼎”?

     生1:就像是寺庙里上香的那个炉子。有三个脚,圆形。

     师:那可不是“鼎”,那叫--(众生答)香炉。

     生1:我知道,我是说像它那样。

     师:那你说对了,“鼎”一般也是圆形、三脚。

     生2:“鼎”是古代人煮东西用的。

     师:没错。“鼎”是古代人烹煮东西的器物,一般用青铜或铁制成,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师边说边画简笔画。)

     师:看到这个“鼎”,你会想到跟它有关的成语吗?

     生1:三足鼎立。

     师:同学们看,三足鼎立。(师手指示意图。)

     生2:鼎鼎大名。

     师:鼎鼎大名,名气真大啊!

     生3:人声鼎沸。

     师:你看,像在这里煮开了一样,热闹极了。(师指示意图。)

     生4:一言九鼎。

     师:一句话九个鼎,说话多有分量啊!

     师:记住了“鼎”的意思,你就不会写错别字了。现在请你们在课文中写一个带“鼎”字的成语吧。注意把“鼎”写端正、写稳当,笔画笔顺要正确。

     (生书写。)

     【点评:“鼎”字教学,小试牛刀,烹出的却是一道精致而隽永的语文佳肴。】

     师:刚才学“鼎”字是一段小插曲。现在我们回到课文中,继续找第三段话的重点句。

     生1:我认为是最后一句。

     生2:我认为是第一句。

     师:其实,这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是关键句,那怎么提炼关键词呢?

     生:不怕批评。

     师:对,“不怕批评”。(板书:不怕批评)

     同学们,现在你自己来读读第四自然段,也像刚才那样先找到关键句,再提取四个字的关键词。明白了吗?开始吧!

     (生自学,师巡视。)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学成果?

     生1:我认为是最后一句。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提炼关键词。

     生1:团结互助。

     生2:互相关爱。

     生3:互帮互助。

     (师随机板书:团结互助。)

     师:同学们一下子抓住了关键句,提炼了关键词,会读书,会概括,很好。现在请同学看黑板,大家发现没有,原来那么长、那么难的一篇文章,现在只剩下了几个关键词,简单明了。对于我们这些读者来说,一看这几个关键词就知道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谈了哪些问题?

     生: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

     师:对于主席来说,他今天要讲“为人民服务”,他的心里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他要先讲--(生接答:死的意义);再讲--(生接答:不怕批评);最后讲--(生接答:团结互助)。主席的演讲是胸有成竹、心中有数的!同学们,这样抓关键、抓重点的方法很重要,这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师板书:薄)

     【点评:就课程而言,写法决定读法,读法决定教法。《为人民服务》是经典政论文,而“议论的生命在于张扬‘独识’,所以鲜明性是议论语言的最大特点”(潘新和语)。“独识”,即独立、独特、独具只眼、独树一帜的观点,议论文的“独识”往往彰显于“论层”的首句或尾句。于是,“张扬独识”(写法)--“搜索关键”(读法)--“概括要点”(教法)就这样顺理成章、水到渠成。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整体感知超越了抽象的、普适的阅读模式,而将“文体意识”水乳交融般地植入其中。同是整体感知,小说当于诗歌不同吧?议论文当于说明文有别吧?】

     三、紧扣重点,感悟写法

     师:现在,老师暂时扮演一下主席,我的演讲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亲爱的同志们、战友们,今天围绕“为人民服务”,我讲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死的意义;第二,不怕批评;第三,团结互助。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生笑。)

     师:哎?你们笑什么?

     生:这样太简单了。

     师:太简单不是很好吗?简单明了。

     生1:太简单别人就听不懂了,就不能让人信服。

     生2:这么简单,大家不知为什么这么做,不知具体该怎么做。

     师:那怎么办?

     生:还得展开说,说清楚了。

     师:你说得太好了,提出观点并不是万事大吉,还得以理服人,就是要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主席围绕观点是怎么展开的说、具体的说、深入的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这也就是要把书重新读厚了。(板书:厚)

     【点评:无论“读薄”还是“读厚”,“写法--读法--教法”的课程逻辑清晰明了、一以贯之。】

     师:那么,怎么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呢?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第二段“死的意义”这个部分,一起研究研究。现在请大家放声自由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自由读。)

     师:死的意义到底有什么不同,主席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用了列举名言、举例子、对比的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师:噢!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名言,怎么引用?(板书:引用(名人名言))

     生:主席引用司马迁说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真奇怪,主席不是伟人吗,为什么还要引用司马迁的话呢?知道司马迁吗?什么年代的人?

     生:(逐一回答)几百年,一千年,一千几百年,反正很遥远。

     师:不,2000千多年。干吗要引用这么古老、这么久远的话?

     生1:司马迁是西汉年间很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是在毛主席之前的名人,所以引用他的话,也可以说是以理服人吧。

     师:对啊,名人都这么说了。

     生2:司马迁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明远在古代,人们就提倡这种精神。

     师:从古至今,人们就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认识。你看,经典就是古老的智慧、永恒的真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已经被人们认可、被人们传诵,所以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令人信服啊!那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课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生读。)

     师:读得真好,声情并茂。其实,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还记得吗?(悲壮而豪迈的音乐响起,生配乐吟诵。)

     生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这是李清照的生死观,女英雄也可以豪情万丈啊!

     生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5: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师:死又算得了什么,江山自有后来人。

     生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师:这是谁说的?陶行知,这既是对教育的爱,也是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

     生7: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这首诗大家刚刚学过,一起来一遍。

     生(齐):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于谦也向天下人诉说他顶天立地的豪情壮志,同学们,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表达了一种英雄气概、民族气节,是那样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同学们,刚才我们引用的是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的--(生接答:名人名言);引用的是给人启迪、引人深思、让人震撼的--(生接答:名人名言)。所以,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板书:引用)

     【点评:将“引用”进行到底!在这里,引的是经典,用的是说服;引的是文化,用的是信服。更妙的是,毛主席用“引用”张扬其“死之意义”的“独识”,林老师却巧用“引用”,让学生在配乐诵读日常积累的“生死名言”中,强化对“引用”作用的感知、拓展对“引用”意义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一石数鸟。】

     师:接下来,主席又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观点呢?

     生:应该是用对比的办法。

     师:对比,怎么比?(板书:对比)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课件出示语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曾经为人民做过好事的,如果死了,就比泰山还重,但如果只为法西斯那些统治者、剥削阶级做事,比如汉奸,就比鸿毛还轻。

     师:理解正确,还会举例子。读完这段话,我发现,它其实就讲一个字,哪个字,知道吗?

     生:(齐答)死。

     师:(点击课件: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什么意思?能换个词解释它吗?

     生:(逐一回答)牺牲、就义、献身、捐躯。

     师:很好,同样是死,我们把刚才的解释放在这儿(点击课件: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同意吗?

     生:(纷纷举手,逐一回答)不同意,这个死,得用“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命丧黄泉、一命呜呼、呜呼哀哉、送命……”解释。(期间,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些词的感情色彩。)

     师:哎,同样一个字,为什么你们却用完全不同的解释?

     生:用的地方不同,意义也不同。

     生:因为他们死的不同,有好死……

     师:有好死,有坏死,是吗?(全场笑。)

     生:这两个死,一个表达对法西斯的愤恨、蔑视,一个表达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崇敬、爱戴、钦佩。

     师:说得多好啊,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啊!同样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感情。把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你们自己试试看该怎么读。这句话不好读,别看每个字你都懂,但要读好却不容易。

     (生自由练读此句。)

     师:好,谁来读?带上不同的温度,带上不同的感情,读读这句话。

     生:(读)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读得没有感情。)

     师:分析得很好,但却没读出味道。你看,这句话中第二个“死”前用的是“去”,“去死”怎么读?

     生:应该读得有力,不屑一顾,如秋风扫落叶般的态度。

     师:就请你试试,可以加上动作。

     (生受到启发,饱含感情,读出憎恨、蔑视,全场热烈鼓掌。)

     师:好,干脆利落,痛快过瘾!而这句话中第一个“死”前面用的是--(生发现“而”)“而死”,你又能体会到那是怎样的语气吗?

     生:庄严深沉,敬佩敬仰。

     师:对,那是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我们一起完整地读读这句话。

     (生读出了爱与恨,读出了强烈的对比。全场再次鼓掌。)

     师:同学们,在主席的演讲中,在你们有感情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这对比呀,比出了--情感,比出了--轻重,比出了--是非,让我们记住这个说明的好办法--对比。

【点评:“语词是沉默而孤立的,当它没有进入一定的语言关系中时,它只具备辞典上的抽象意义。而当它处在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时,这个词就会被另一些词唤醒,具体的意义开始觉醒”(曹明海语)。一“去”一“而”的语境之义,正是这样被点燃、被唤醒的。在对比研读中,深入开掘“死”的褒贬义,强化“死”的情味感,于是,语感和境感在学生饱含感情的诵读中得到了水天一色般的统一,这实在是本课在文体意识烛照下锤炼学生语感品质的一大亮点。】

     师:主席用了引用名言、对比的办法之后,还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举例子。

     师:举谁的例子?

     生:张思德的例子。

     师:张思德是谁?主席为什么给张思德这么高的评价,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战士?平时怎么为人民服务的呢?台下的老师都知道,可你们太小了,张思德离你们太遥远了,所以老师特意在两个小时的影片中剪辑了两分钟的镜头,请同学们好好地看看吧!想想哪个镜头深深地打动了你?(播放电影《张思德》的剪辑片段,师穿插解说。)

     张思德一生都在跑,风里跑,雨里跑,他跑去干什么呢?

     生:(边看边喊)跑着送水、送信、送轮胎……为老乡追猪。

     师:他傻,被叫做傻二娃,他最吝啬的是--话语,最不吝啬的是--力气。(播放一组张思德干活的镜头。)

     生:(边看边喊)唱歌,干活,烧炭。(生被张思德的淳朴可爱所感染,边看边笑。)

     师:他紧紧抱着的这个孩子啊,在战火中失去父母,成了孤儿,患上了严重的自闭症,从此不说一句话,但这从不说话的孤儿最后呢?(播放孤儿表演节目后兴奋地喊他“爸爸”的感人画面。)

     (生会心地笑。)

     师:这哭着绝食的哑巴老头儿不是他的父亲,但最后老头儿却把张思德当作了亲儿子,请注意这样的细节--(播放他为老人找老花镜、戴老花镜,老人喜极而泣的镜头。)

     师:怎么样?见着张思德了,最喜欢、最打动你的是哪个镜头?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看到的、想到的。希望说出你心中的感受、心底的声音。

     生1:最喜欢跳下河去追猪的镜头(全场笑)。他跳下水,那是有生命危险的,可他为了老百姓的利益,毫不犹豫、奋不顾身。

     生2:我喜欢抱孩子的镜头。

     师:你喜欢他当未婚爸爸啊!(全场笑。)

     生2:不是,孤儿内心寂寞、孤独,但张思德却无微不至地关心他,温暖他孤独寂寞的心。

     师:爱的力量使从不说话的孩子终于开口了、欢笑了!

     生3:我喜欢他不停地奔跑的镜头,因为这一平平常常的动作,说明他一生都在不停地为人民服务。(全场掌声。)

     生4:我喜欢张思德帮助哑巴老头的镜头,有一个细节,是张思德为老人戴眼镜,从这一动作中,可以看出张思德饱含深情、细致周到,充满了对老人深深的爱。

     师:那是细心、真心、爱心,他可真是“三心牌”好儿子啊!(生笑。)

     同学们,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就是一个个典型的事例、生动的事例!刚才你们在说镜头,就是在说例子,就是在举例子(师再指板书:举例)。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接答:为人民服务),什么才是实实在在的--(生接答:为人民服务)。

     所以平时我们要说明难懂的道理,可以用--(生接答:举例);要说明抽象的事物,可以用--(生接答:举例);要打动人心,还是可以用--(生接答:举例)。是啊,用上了举例,让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所以,举例是证明观点的绝招、秘招、高招哦!

     【点评:用“引用”的方法学习“引用”,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对比”,在,用“举例”的方法学习“举例”,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这里,以多媒体的方式举张思德之例,是必要的、必须的、必然的。说“必要的”,乃是因为,张思德与当代学生的历史间隔和心理距离都是巨大的,举例作为一种感性的对话方式,显然有助于弥合这种时代造成的鸿沟,“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最关键的工作就是使主体间的这种心理失衡恢复到平衡”(潘新和语);说“必须的”,则是因为,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典范、一个标杆,举例方式不生动,教师引领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的解读就只能沦为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说“必然的”,实在是因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这一论断,对于当时参加追悼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不证自明的“现实语境”,而对于当下阅读文本的学生而言,则是一个不证不明的“可能语境”,从逻辑上推演,举例证明“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是一件必然的事了。这难道不是本课的绝招、密招、高招吗?】

     师: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回到那一天,回到那个特殊的日子吧!(播放张思德牺牲的电影片段,同时师深情解说。)炭窑轰然倒塌,张思德牺牲了。那个爱笑的张思德,那个不说话的张思德,牺牲了。牺牲前,他硬是毫不犹豫、不顾一切地把战友推出洞口,自己却再也来不及脱离险境。(音乐响起)就这样,他和大山融为了一体,和大山一起化作了不朽的丰碑!

     同学们,张思德永远离去了,但我们也永远记住了这个年轻的好战士,可亲可爱的好战士--张思德!我们更记住了他身上最可贵、最朴素、最永恒的精神--为人民服务!正是靠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了风风雨雨,从胜利走向胜利。

     【点评:观课至此,潸然泪下。从表面上看,《为人民服务》一文的显性情感确乎不直接、不浓郁,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认定本文不含情感。这是因为,从主席的演讲动机看,这是他出席张思德同志追悼会时所致的悼辞,其沉痛和缅怀的心情自不待言;从主席的演讲文辞看,一句“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足以表达主席本人对张思德和张思德精神的崇敬之情;从主席的演讲目的看,这不只是一次普通的追悼,主席的演讲显然有着更为深刻、更为高远的意图,那就是,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克服困难,打败日本侵略者。必须清楚,这种昂扬向上的情感才是渗透全部语境的,它基于悲痛又超越悲痛。上述情感是隐含的,但却是丰厚的、强烈的。“把这些内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这是教学艺术的一个极为突出而典型的方面”(卢家楣语)。对此,林老师不仅有着充分的意识,更是适时适度地借着还原张思德舍己为人、光荣牺牲的沉痛一幕,让学生在感动于张思德光辉形象的同时,也深深地被“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所震撼。谁能说这样的情感陶冶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呢?】

四、举一反三,畅写感言

     师:“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知不知道张思德,知不知道“为人民服务”,今天也轮到我们学习“为人民服务”了。其实,张思德只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代表,生死问题也只是“为人民服务”中的一个内涵。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还留下了主席许多经典的名句,还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今天读来,它依然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和帮助。认真读读第三、四自然段,想想你最喜欢那句话。

     (生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生1:我最喜欢“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这句话。

     生2:我喜欢的是,“我们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生3:我喜欢的是“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师:你们猜,林老师最喜欢哪句?

     (生猜。)

     师:我喜欢主席的这句话,“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了一起来。”

     生:(惊讶地)为什么?

     师:林老师来自福建福州,为了追求语文教学的更高境界,我来到浙江,来到杭州,向浙江的语文老师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虽然远离家乡、亲人,虽然生活有点儿单调,有点儿寂寞,可我每一天都觉得快乐而充实。工作室的老师来自五湖四海,浙江、山东、广东、河北、福建,正好七女一男,我们骄傲地称自己为“七个小矮人和一个白雪公主”,那男老师就是白雪公主(生笑)。我们在一起聆听、学习、交流,幸福而快乐!为什么我们其乐融融、亲密无间,因为我们心中都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我要说:有朋自四方来,不亦乐乎!下一周,林老师将离开浙江回家了,但这里的美好一定会成为我永久的记忆,留在我的脑海里,留在我的心底。

     【点评:一次出神入化般的示范和引领。教师先亮出“独识”--“我最喜欢主席的‘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一句”。然后,举例--“我来自福州,为了追求语文教学的更高境界来到了杭州”;对比--“虽然单调、寂寞,可是每天都觉得快乐而充实”;引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样的示范和引领,因其融入了常态的课堂情境而浑然天成,更因其淡化了训练的技术痕迹而炉火纯青。“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语)。大道无形,大教无痕。】

     同学们,文中哪句话让你心动呢?联系你的生活,也来写一写吧,可以试着用上今天我们学到的引用、对比、举例的方法。

     (生写话。)

     生1:“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让我心动。我们班的的口号是:阳光诚善,合作共勉。其中“合作共勉”就是互相关爱的意思。我们教室在四楼,饮用水的水源在一楼,在需要送水时,我们班的同学就会组成运水接力队,你搬一层,我接过来再搬一层,这就是团结,这就是互助,这就是关爱。

     师:掌声送给他。刚才这段话里,大家听出来了吗?班级的口号就是经典,他先引经据典,然后呢,马上用真实的例子说明自己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很好,你真会学以致用,以后会越学越多,越学越好。

     生2:我最喜欢第三自然段中一句话:“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读了这句话,让我想起一句名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出去吃饭,点了一碗汤,吃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这汤有点儿咸”,旁边一个服务员阿姨听见了,马上拿了一张意见征询表让我们填,让我们对饭菜的质量提意见。我觉得他们这种精神十分可贵。

     师:同学们,刚才他的这段话中,有没有引经据典?(生接答:有)有没有举例子?(生接答:有)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同样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他说得十分生动。再次送上我们的掌声。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没有收获?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自由发言)学到了找关键句、关键词;学会了如何把书读薄,还要把书读厚;学到了证明观点的好办法,比如:引用、对比、举例子,等等。

     师:很好,如果每节课都有一点收获,都有一点提高,那就是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成长。

     【点评:读中悟写,以写促读,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读写互动,当是阅读教学指向体验和表达的一种深刻的课程自觉和担当。“由表达范式入手确定教学目标,是把读、写统一起来,并实现读、写互动的好办法”(潘新和语)。在这里,学生的写话实践是基础,而教师的指向言语表达范式的形式评价则是本流程画龙点睛的秘妙所在。“点”是点燃,点燃学生的语文激情;“点”是点醒,点醒学生的语文意识;“点”是点拨,点拨学生的语文法则;“点”更是点化,点化学生的语文人生。】

     五、网络链接,拓展语境

     师:同学们,你知道哪里有张思德纪念馆吗?在网络上,人们为张思德建立了许许多多的纪念馆,成千上万的人被“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染,写下了自己的感言。同学们去网上看看吧。(课件呈现网址:http://zsd.chinaspirit.net.cn)

     同学们,学了课文,参观了张思德网上纪念馆后,请你也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留下一句你最深切的感受吧。

     风雨飘摇中,语文一路走来。且让自己后退几步,再后退几步,于是,在课程的历史景深中,我们便有了一种更为从容、淡定的心情打量《为人民服务》一课了。逼视,在放大了课的细节因而使课的纹路和脉络显得更为清晰的同时,也遮蔽了课的更为整体也更为本真的东西,而那,却是课的生命所在!

     远远地站在语文课程的历史景深看,我觉得,《为人民服务》一课是语文教学走进“语文教学”的一个信号、一座界碑。

     课的本真,恰在“走进语文教学”这一标识上。

     首先,从教学主线看,它第一次以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话语形式绾结全课,而将话语内容(诸如张思德的生平事迹、毛主席的情感轨迹、“为人民服务”的演化足迹等)作为一粒粒光彩夺目的教学明珠点缀其中、穿插其间。全课主要由三个板块构建而成,第一板块,以抓关键句、关键词的方式提炼出本文的三个“独识”,实现对全文的整体感知;第二板块,用“引用、对比、举例”的方式感悟本文的基本论证方法,即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实现对重点的各个击破;第三板块,以读写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亲历亲悟本文的基本论证方法,实现对话语的形式迁移。显然,三个板块的教学指向和逻辑关联是高度统一、高度明晰的,那就是政论文的话语形式。感受、理解、积累、运用政论文的话语形式,才是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

     其次,从教学内容看,它第一次将课程目标的设定“从语言的意思本位跃进到话语的意图本位”(王尚文语),从而使其教学内容的要素由“三个关注”扩展到“五个关注”,即:

     1.关注“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政论文”;

     2.关注“这篇政论文是写给谁看的”;

     3.关注“这篇政论文是怎样写的”;

     4.关注“这篇政论文写了什么”;

     5.关注“这篇政论文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质疑的地方”。

     比较而言,本课在“第一关注”即“意图关注”和“第五关注”即“价值关注”上带给我们的震撼更大、启示更丰。事实上,“意图关注”是本文的人文性和本课的人文性最为集中、最为典型的教学范畴。主席的这篇演讲,有两个既相关联又在递进的意图,第一,悼念张思德同志,缅怀他为人们服务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第二,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克服困难,打败日本侵略者。显然,第二个意图更为重要,第一个意图是为第二个意图服务的。

     如果只是局限于第一个意图,那么,讲清了“死的意义”也就足够了。正是为了第二个更为高远的政治意图,主席才要进一步讲清“不怕批评”和“团结互助”,这似乎已经跟当时的悼念情境且行且远了,但唯有讲清楚这些,才能使全党、全军更好地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更好地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对此,林老师有着相当充分、相当精到的解读和落实,譬如读薄全文、提炼思路的做法;譬如回顾张思德感人事迹、提炼其崇高精神的环节;譬如摘录除“死的意义”之外文中的其它经典名句并畅写感言的板块……这些设计和安排,无不彰显着“意图关注”的教学目的。

     最后,从教学细节看,自觉的语文意识、敏锐的课堂机智、无痕的教学艺术,让我们在不得不叹服林老师卓荦的教学素养的同时,也一次次深感“细微处见精神”的真谛和无处不在的“细节决定成败”的铁律。特别是课的细节处所彰显的语文意识,更是让人击节称奇。关于“死的语境义”的开掘和置换比较,使学生真真切切地体认到“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这浓浓的语文味不正是语文意识这把文火慢慢熬制而成的吗?“而死”与“去死”,倘若没有炼就语文意识这双火眼金睛,细读文本时谁又能如此精准、如此深切地把握得住?课程实施时谁又能如此熨帖、如此流畅地传递给学生呢?“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王尚文语),诚哉斯言!善哉斯言!

     帕克帕尔默说过,“教学是通达灵魂的镜子。”我以为,听课观课议课评课,又何尝不是另一面通达自己灵魂的镜子?因为想要更加立体、更加清晰地照见自己的语文教学面目,于是,站在了由林老师精心打磨的《为人民服务》这面课程之镜的面前;也因为这面精致而隽永的课程之镜的映照,我才得以重新发现自己的语文教学面目。原来,语文还是语文,在浸润过浓浓的诗意之后,在黯淡了工具派和人文派的针锋相对、刀光剑影之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词)。

 

吴愈

【《为人民服务》教学 课堂教学实录(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04-14

《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03-03

《风筝》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前方》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语文版:《小溪流的歌》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新型玻璃》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走进电视》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绿色蝈蝈》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寓言四则》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03-04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