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建设经验交流会学习心得

时间:2022-04-14 09:07:1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效课堂建设经验交流会学习心得

覃虹兰

高效课堂建设经验交流会学习心得

本次学习听了四届示范课和由李正涛老师做的《如何把名师公开课变成普通教师家常课--中小学语文教师学习转化名师高效课堂》的报告,示范课采取同课异构(即同意一课题不同的构建方式)的形式,让名师先上,先派优秀教师后上,从课堂的不同构建方式中对比寻找分析优缺点,我想其目的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让县派的骨干教师在名师的指导下有一个提升,培养他们的现场学习力,二是让所有听课教师在感受两种不同课堂构建模式中这样三点:一是语文并不难教,也就是说要教好语文,其实路径不止一条,扶手不止一个,二是每一个名师都是从一个一线教师开始努力、发展、成长起来的。三是名师的高效课堂同样能走进普通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变成家常课。

本次给我们讲课的老师有:

武凤霞,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省教师教育专家,省首批名师,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省学术学科带头人。出版了个人教学专著《武凤霞讲语文》。

郑桂华,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华东师大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上海市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特约撰稿人,上海市青语会副理事长。

曹修燕,安康市石泉县城关一小杨柳分校教师,县极骨干教师,石泉县教研室教研员,曾分别在县市级赛教中国荣获一等奖。

郑宝琴,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17年,任教于陕西省旬阳县桐木初级中学。

这次出去学习时间虽不长,只有两天,但我的体会还是比较深刻的,我认为名师的课堂教学中有以下这样几个方面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一、有层次性的目标设计。如郑桂华老师在上《安塞腰鼓》这一课时,他设计了三个层次性很强的目标。第一层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感受这是一篇充满豪迈激情的文本(这个事学生很容易体会到的),她是这样做的:让学生自读课文,生读后问:心情怎么样?(生答:亢奋、激动、惊心动魄),然后又问:文中哪些词语让你惊心动魄、让你心情亢奋?请回忆一下并在文中找出来。由此,她的教学目标就很自然的上升到第二层目标,即发现这种豪迈激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接下来和学生一起分析感受文章第七、第八段文字中排比的并列、递进两种运用形式可增强文章语言气势,比喻句喻体的选择也可增强文章的气势,学生明白了以后马上又让学生在文中其他地方找出体现排比两种基本方式的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接着又引导学生找到了稳重的感叹句、用反义词对举的句子、运用反衬手法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那种强烈的气势,这是她让学生明白了原来可以通过以上这些表达技巧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艺术感染力。此时,课堂教学目标就上升到了第三层目标,即为什么《安塞腰鼓》会有着这样充满激情的表达形式,在完成第三个目标时,她特别强调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作者刘成章是在陕西出生、生长、上大学、工作的经历和陕北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风民俗,以此让学生理解作者更能将安塞腰鼓写的如此激动人心,在同学们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豪迈、奔放、惊心动魄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陕北汉子的豪迈、奔放、以及作为陕北人的刘成章是如何深情的爱着黄土高原上的那片土地。郑老师的语文课不同层次的目标设计,九最大可能的避免了学生没话说的情况,课堂教学结构的推进性很强,她的课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完成了语文课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这就是她所说的语文教学应将文本所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凸现出来,而适当的弱化文本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普教育价值、社会生活认识价值及思想品德教育价值,把语文教学从关注文本内容转到重视文本形式上来,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与文本表达的统一,即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在《安塞腰鼓》中她认为最有语文价值的地方是做平的词语、句式的表达形式与思想情感的关系。她在把握“语文核心价值”不变的同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在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她的课解决了“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着桑问题。她的课堂教学设计有挑战点、发展点(突破点)和提升点(生长的),从而实现了真正的教语文。一届成功的课不是看课堂活不活跃,热不热闹,而是看你的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她的学生上完这节课,会有感情、有气势的朗读了,会分析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和知道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来表达思想情感了。

二、板块设计简约、清晰、有推进性。郑宝琴老师在上《端午的鸭蛋》一课时,她至设计了两个主问题,每个主问题提出后她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又分别设计两个小问题来达到其目的,在客厅的每一环节,他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关注汪曾祺的散文特点及其个人喜好,因为汪曾祺不仅是作家,还是美食家。所以就从《四方食事》中找到了这样一的话出示给学生:有人说汪曾祺其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寻常小味,但细细品味,却常有味外之味。--《四方食事》,她在资料的下面出示一个问题:怎样理解两个“味”?这无疑使学生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展开了一个短视的讨论、交流活动。接下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了第一个主问题:汪曾祺在文中写了“何物”?“何味”?同学们通过读课文很容易找到“何物”即“鸭蛋”。 于是她引导学生再读课题《端午的鸭蛋》,出示了第一个小问题:作者在文章开头写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生积极的),师又引导学生说:这是在作者的家乡高邮,因此端午的鸭蛋很有江苏高邮的地方官特色,这很自然让学生体会到“地方风味”。接下来出示第二个小问题:作者家乡的咸鸭蛋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第三段写鸭蛋既好看又好吃,因此学生体会到其“美味”,又找到了鸭蛋可作孩子的饰物,鸭蛋壳中放萤火虫好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段落,句子让使学生自己体会到了其中的“趣味”。此时,第一个目标已达到,接下来出示了第二个主问题:你从中还体会到了哪些味之外味?并指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试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说说体会出了什么味道?从内容上体会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的味道。从情感上体会有语言的亲切,句子短小,地方方言,文白相间的多种语言柔情和在一起的幽默感。即本文味之外有思乡的情味,生活的滋味。语言的韵味。此时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已顺利达到。课堂的结尾,是让学生自由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她的这节课这样安拍的目的我想应有两点:一是想让学生端正生活态度,平凡不要忽略。就像文中平凡的语言不会乏味,平凡的小事物中蕴含着味外之味,希望学生不要忽略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因为平凡中也有精彩。也在启迪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慢点走,体味平淡生活中的滋味。二是平淡中见真情,见幽默,见风趣。

三、她们更关注学生的需求,发自内心地期待每一个学生有所发现。如郑桂华老师在讲《安塞的腰鼓》这一课时,她让学生自己找句子并分析讲述作者是怎么传递那种气势的,学生于是从中发现了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以及感叹句的应用,对比反衬手法原来都是可以增强文章为什么会充满豪迈的气势时,她有意强调学生特别关注刘成章在陕北出生,成长及工作在陕北生活的经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作为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作家更深爱着黄土高原的那片土地,也就比任何能写出那么充满豪迈气势的《安塞腰鼓》。作者对家乡的腰鼓,家乡的人,家乡的那片土地的热爱之情由此而生。同时,引导学生理解黄土高原美,并不意味着江南就不美,(文中有一句“江南是易碎的玻璃”),这就推出了另外一个课前预设之外的目标,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黄土高原的美 的同时,江南也有另外一种美。

又如,郑宝琴老师在讲《端午的鸭蛋》一课中,在学生简介作者时她有意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曾祺的散文特色,(这是为了后面实现教学目标做准备的),在结尾时让学生说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等环节都体现了她们更关注学生的需求,发现自己内心期待学生有所发现。

然而,他们发自内心期待学生有所发现这一目标又是通过整堂课的互动完成的。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学生与本文的互动。如生生互动中学生发现了别人的优缺点,就拿朗读来说,生生互相倾听,再让没读好的学生重度,从而实现了学生由不会读到读的好,读的有感情的转变。又如生生课堂上交流课前的预习成果,促使学生在预习的内容上相互补充,方法上相互借鉴,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即自由地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读课文)可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感受文本,通过对文本的语言,写作手法的分析,理解体会作用,情感,从而学会表达。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使得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达到目标的终点。这就是我要向名师学习的第四个优点:注重课堂的互动,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三者真正的融洽。而我现在的课堂上有些环节的讨论实属无效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缺少实适、恰当的评价,学生合作有效指导。学生的交流缺乏真诚,总之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我要向名师学习的第五点是:当学生能力还没有达到相应水平时,一定要给学生“搭台阶”。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都要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目标,学习前学生在“山脚”,目标就好比“山顶”,要想让学生爬到“山顶”,教师必须给学生搭一个一个台阶,帮助他们一步一步爬上去,否则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如武凤霞老师在讲《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时,让学生想象作者四五十年后回到德国走在大街上是怎样看花的情景并让学生用语言来描绘这一环节中,她为了达到语言表达训练的目的,她不是让学生凭空想象或说让学生想象就算了,而是采取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指引过程,即“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到“线”(花的海洋)到“面”(学生回到语言表达),她给学生出示了一则课外的但又十分适合学生要想象的这个画面的文字资料,先让学生读一遍,再让学生将资料中的主人公换成作者然后让学生再读出来。于是学生就有了语言材料,表达就容易多了。这就是她所说的给学生“搭台阶”或者叫“工具、支架、扶手”等。

总之,名师的课堂很扎实,他们的扎实体现在思路的清晰上、在板块的设计上、在每一个细节上,在课堂的开放中、在知识的运用中、在课堂适时适当的停顿中,还在有写有练当中。

听了名师的课,回头再看看自己的课,才发现目前我的教学确实还存在很大、很多的问题。以下是我的语文教学中主要存在的几种现状和名师的课带给我的深思考:

一、我的教学目前还停留在“教科文”阶段。所谓“教科文”就是把课文中的主要 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课文里写什么知识,我讲什么知识,考试中就检测什么知识。如教《两小儿辩日》,就借助自然科学知识分析谁对谁错;教《荷塘月色》就让学生体会荷塘如何美,找哪里是比喻哪里是拟人…...,教朱自清的《背影》就带领学生重点分析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时的动作的艰难,从而体会深深地父爱,殊不知《背影》中最有语文价值的地方是朴实的语言。因此我的课堂就走向了一种程式化,一节课中往往都是这样安排环节的:写了什么?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这样机械的、肤浅的诠释课文内容,零碎的教授语文知识的模式,不仅学生越听越没劲,连我自己也感到厌烦。有时候叶子课堂设计、技巧、课堂气氛上有些探索和更高的追求,如为课文找一个好的突破口,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一段值得回味的结束语,这看似对课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谋篇布局、起承转合都比较恰当,课堂教学看上去也很热闹,气氛也很活跃,但是,精巧的设计往往是按照教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顺着教师预想的教学思路进行的。常常把学生的基础、理解力、表达的随意性等可变因素排除在了课堂之外,一旦学生的问题超出了设计范围,我就不知所措了,不是生拉硬扯、强迫灌输,就是听而不闻、回避问题。听了名师的课之后,我觉得这样的课看起来结构完整但很生硬,表面热闹但和名师的课比较起来显然缺乏生成性,听了名师的课后,我明白了要实现真正教语文,首先必须转变教学立足点,即要把我的课上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课,而不是老师教的语文课,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我的课堂的教学流程还立足于: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通常是这样设计:步骤一,导入并揭示课题,步骤二、预习反馈,步骤三、进行新课初读感悟课文,步骤四、重点研读,步骤五、拓展延伸,这种教学视角意味着“其着眼点在于教师,着眼点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而名师们通常是这样设计的,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其教学设计是步骤一,学生朗读课题,步骤二、检查生字新语,朗读和预习课题,学生畅所欲言,他们教学视角就意味着“着眼于学生,着眼于学生怎么学,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听了名师的课后,我认为我的课必须转换视角,以学生为中心,不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哪个环节,关注的焦点不能再是先教什么,再教什么,而是要考虑根据这样一个内容,可以用什么方法,在教学内容呈现不同阶段,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对照名师的课,回来后我将自己的课做了一些改进,如在上高尔基的《海燕》这一课时,因为这一课的重点就是把我海燕的形象及象征手法的运用。在上课前,我首先想到了这么三点: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海燕形象?是怎样塑造的?为什么要塑这个形象?基于这三点,我把我的教学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在学生自由交流高尔基的个人资料(作品、成长经历)之后自由解读课文并感受海燕的形象,在这个环节我采取的是给课文拟副标题的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开阅读的思路,较深层地感受海燕英勇无畏、乐观坚强、自信豪迈的形象。因为在课文原题的基础上,给文章再加一个切合内容的副标题,并非轻而易取的事,不认真读原文不行,对原文没有一定的理解不行,不理解原题也不行。因此,拟副标题有利于打开学生的阅读思路。当学生拟出一个切合要求的副标题的时候,其实对课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通过这个方法完成了第一个目标: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海燕形象?于是我问学生海燕的英勇无畏、乐观坚强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文中哪些句子又体现这些特点,找出来并分析。由此进入课文的第二个目标:作者是怎样塑造海燕个形象的?在这个环节上我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海燕形象的句子,分析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达到刻画海燕这个形象的目的的,学生找到了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方法以及(将海鸥、海鸭、企鹅与高傲的海燕的)对比衬托、环境烘托(写大海、乌云、风、雷电渲染一种激烈的斗争环境,烘托出海燕大无畏的斗争精神)等写作手法的运用,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了可通过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方法和对比、环境描写等写作方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也仍学生学会了分析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有利于他们以后的自主阅读和写作。此时教学很自然就进入到第 三个环节:作者为什么要塑造海燕这个形象?在这个环节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结合作者的个人成长经历及写作背景来理解海燕的代表性、典型性和象征意义。由此完成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目标:象征手法的的理解运用及它在文中的作用。高尔基父母早逝,由外祖母抚养成人。他从小就受到苦难生活的折磨,11岁就外出谋生,为了维持生计,他当过学徒、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20岁后,他开始在俄国各地流浪。长期的流浪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底层社会,使他对人民疾苦很了解,他也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因此他更能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的笔名“高尔基”俄语就是“痛苦”的意思,意为“用笔书写人民的痛苦,为人民的痛苦呐喊”。他创作本文是再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前夕,当时欧洲发生了工业危机,蔓延大部分工厂倒闭,工人纷纷失业,俄国工人运动浪潮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大学生们纷纷上街示威游行,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亲眼目睹了统治势力残酷镇压百姓的现实,他以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锐的洞察力预知一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了海燕这个革命先驱者形象。以此来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通过结合这个背景资料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海燕”形象的象征意义(即革命的先驱者),大海、海浪象征具有无穷力量的广大人民群众、、、、、、我的教学在达到了以上三个目标后,接下来由革命的暴风雨、自然地暴风雨想到生活中的暴风雨,你该怎么做?(要求就此话题,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我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一使学生端正生活态度,培养在逆境中的良好心态。二是让学生有充分地自由表达的时间,然后再总结写成一个小作文,从而达到思、说、写的三统一。当然,这个环节我也有指导:方法一,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方法二,借助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奋起成长的最终成功的事例来说自己改怎么做。

我的这个教学设计主要模仿的是郑桂华老师在《安塞腰鼓》中的不同层次目标设计的教学方法,上了之后通过和我以前的课堂比较反思,我觉得还是用现在这种方法更好,学生更容易懂,更关键的是学生的兴趣比以前强多了,学生的反响比以前的课要好,在这个课堂教学设计中,我找到了挑战点(通过拟副标题的形式,挑战起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从而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切实感受到了海燕的英勇无畏、乐观坚强)。我找到了突破点(通过学生自行找句子分析,朗读突破了把握海燕形象这个重点和难点)。我也找到了提升点(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懂得了人应在逆境中奋起)。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次出去学习也是我参加工作8年以来第一次出去,但如果以后像这样的学习机会,就我个人而言,我是绝对不会错过的,所以希望领导给我们一线教师多提供,多创造一些这样的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其实每走出去学习一次,也是对学习者的一次鞭策和给学习者一次成长的机会。李政涛老师说,一节成功的课,学生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时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是一群变化了的,成长了的,发展的学生,我们老师又何尝不渴望走回来时与走出去时完全不一样,何尝不希望教学历程中多几次这样的“完全不一样”。当然,我知道,教师的成长更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将每一次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运用,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让自己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不断成长。

    以上只是我这次去学习的一顶点心得体会,说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覃虹兰

【高效课堂建设经验交流会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11-29

数学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02-20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5篇03-28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15篇03-26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15篇)03-26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5篇)04-04

生物高效课堂总结12-10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汇编15篇)03-28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汇编15篇04-19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合集15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