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高一必修四)

时间:2022-04-14 09:06:1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第一课时(教师用)

  罗志辉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全词。

  3.诵读全词并背诵

  【自主学习】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1.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  幼安  ,号   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抗金英雄,南宋著名词人。艺术风格以 豪放    为主,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   ”,传世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其词抒发强烈的   爱国热情   ,倾诉  壮志难酬       的悲愤,乃“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

  2.他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享有盛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另外有奏疏   《美芹十论》   、《九议》。著有   《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二、关于豪放词常识

  1.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   婉约派   并为宋词两大词派。

  2.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其作品   气势豪放   ,   意境雄浑    ,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创作视野较为广阔,   用事较多   ,   不拘格律   ,汪洋恣意,崇尚直率。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   悲壮慷慨    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

  3.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仅有  苏派  、  辛派   、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支。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  清放   ,辛词   雄放   ,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粗放。

  4.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如苏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辛词《粉蝶儿昨日春》、《青玉案东风夜放》(亦名《青玉案元夕》)等皆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水龙吟”是   词牌名    ,“登建康赏心亭”是

  词的   题目   。建康,即今天的   南京   市,是  东吴   、  东晋   、  宋   、

  齐   、   梁    、   陈  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座亭台。

  三、写作背景介绍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四、文本字词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遥岑远目( cén  )       献愁供恨( gōng )        玉簪螺髻( zān jì )

  鲈鱼堪脍( lú  kuài )   倩何人唤取( qiàn )   揾英雄泪( wèn )

  2.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

  ①遥岑:  远山。岑:这里指小而高的山岭。 ②献愁供恨:  呈现;供给。

  ③断鸿:  失群的孤雁。断:丢失。         ④登临意:  心情;用意。

  ⑤休说:  不要说。休:不要。             ⑥树犹如此:  尚且

  ⑦倩何人唤取:  请求;央求。             ⑧揾英雄泪:  拭,擦;揩拭。

  ⑨堪脍:  正好可以把鱼肉切细。堪:可。脍:名作动,把鱼肉切细。

  ⑩玉簪螺髻:   玉簪,碧玉簪。螺髻:螺旋盘结的发髻。比喻远山秀美   。

  ⑾流年:   流逝的年华(时光)  。

  3.理顺下面文言句子的正确顺序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

  五、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

  ①指出韵脚字:    际、髻、子、意、未、气、泪     ,韵脚均为入声,应读得浑重

  有力一些。

  ②下阕中有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应读出激愤、忧愁、感慨的基调。

  ③全词抒情色彩浓烈,朗读时注意把握节奏。请给这首词划分朗读节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学生倾情诵读。

  【合作探究】

  1.参看课文注释,笔译课文

  2.展示译文(朗读或板书)

  楚地的天空,辽阔千里,处处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浩荡的江水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眺望遥远起伏的山岭,犹如美女头上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出无限的愁苦和怨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斜照的赏心亭里,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向远处眺望,。我把宝刀看了又看,把亭上栏干拍遍,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领会自己的用意,无人是知己。

  不要象晋朝官宦张季鹰一样说鲈鱼鲜美,正好可以切细煮熟品尝,如今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究竟回到了家乡没有?也不要像三国许汜一样,只顾着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我年华如流水一般逝去,真为这风雨飘荡中的祖国而忧愁,树木尚且长这么高大了,人又怎么能不老大呢!请谁去唤来穿红着绿手持红巾的温情美女,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目标检测】

  分学习小组背默课文。

  自主性学习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第二课时(教师用)

  罗志辉

  【学习目标】

  1.理解词中的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特色。

  2. 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根据本词借景抒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情感。

  【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上阕

  1.词的上片作者在赏心亭看到哪些触动自己心弦的景象?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答: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了触动自辑天、清丽秀美的远山、楼头斜照的落日、断鸿失群的孤雁,这些景象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空寂苍凉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愁怨孤寂的心情。

  2.找出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词句,并分析其比喻义。

  答:(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遥远的山岭,像美女插着玉簪的螺髻。这里移情入景,将清丽秀美的山景人格化,比喻为一个满怀愁恨的姑娘,表达了作者满怀愁恨的心情。

  (2)“落日楼头”: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

  (3)“断鸿声里”:断鸿指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3.江南游子”中“游子”指的是谁?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词人自喻,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南宋统冶集团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4.“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中作者用了哪几个表动作的词,这几个表动作的词表达作者怎样内心情绪?

  答:表动作的词是:看、拍、会、登。

  “把吴钩看了”,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以物比人,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直抒胸臆,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

  二、概括总结上阕:

  上阕由江景到山景到落日、断鸿,最后到人的动作描写,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点明了山河沦陷的苦恨,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

  【合作探究】

  一、讨论、交流、分析下阕(每组一个问题,意思对即可)

  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借用典故,描写的对象由景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①张季鹰乐于归隐。出自《晋书张翰传》及《世说新语识鉴》篇,是张翰见秋风起而思故乡吴中莼羹鲈脍的故事。这是一个反面典故。

  ②许汜谋取私利。出自《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是刘备责备许汜求田问舍,不能忧国忘家的故事。这是一个正反两面典故,刘备是正面,许汜是反面。

  ③桓温慨叹时光流逝。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是桓温经金城见所种柳树而叹年华流逝的故事。这是一个正面典故。

  2.词人借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答:①作者用张季鹰乐于归隐典故, 既表明自己所处南宋时的政治环境与张季鹰相似,朝廷也是昏庸黑暗,又表明自己虽处逆境,却不愿像张季鹰那样弃官还乡,为全身远祸而归隐,要不忘国事,努力抗争。

  ②用许汜谋取私利和刘备雄才大略典故,意在表明尽管自己不被朝廷所用,但也决不会像许汜那样去经营个人的舒适生活,而要像刘备那样胸怀雄心壮志,决战疆场。

  ③用桓温慨叹时光流逝典故,表现了词人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愤慨和苦痛。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指代少女。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劝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写出了英雄失落的孤独与痛苦心情。

  4.下阕结句在结构上、情感的抒发上有何作用?

  答:诗人的苦恼没有人能够理解,不禁掉下了英雄之泪!呼应上片末“无人会、登临意”的感叹,更深一层地点出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5.概括总结下阕

  下阕用典,直接抒情言志,抒发出作者功业未就、有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恨。

  二、学生讨论,形成共识,概括主旨和写作特点。

  上阕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景中含情;下阕运用典故,直接抒情言志。

  主旨:全词景情结合,用典精当,褒贬分明,通过比兴寄托他对国事的忧虑,对朝廷的怨恨,以及年事已高、报国无门的苦闷。

  艺术特点:写景抒情,景情结合;比喻用典,褒贬分明。

  【目标检测】

  “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这一句既是倒装句,又是比喻句。在赏心亭上纵目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峰峦,形态优美,像妇女头上螺旋式的发髻和尖细状的玉簪一样。但这美景只是给词人带来了愁和恨。词人不说自己的心情不好,而说山的峰峦为自己“献愁供恨”,仿佛峰峦本身就是愁和恨的化身。从表现手法看,这里用的又是什么手法呢?请做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用的是移情(拟人也可以)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了本身不具有感情的远山上,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主观感情色彩,在写景之中,便显示出自己的悲苦心情。

  罗志辉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高一必修四)】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03-04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12-04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10-20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教案(通用5篇)06-08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望海潮》教学设计及评课(肖培东)04-1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04-14

《劝学》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

哈姆莱特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04-14

过秦论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