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文精神,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21:40:3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强化人文精神,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网友来稿)

         广东番禺中学高级教师  林燕南

强化人文精神,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网友来稿)

    

     学生观指的是教育者对学生所持有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对于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拙文试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刍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期能抛砖引玉,投石激浪。  

     一.什么是科学的学生观.

     科学学生观首先强调的是学生是人而不是容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应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然而,透视我国当前的教育实际,不少的教育者仍在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在于还没能跳出传统学生观的桎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忽视乃至扼杀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其主要表现是强调   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头脑里注入知识,而且注入得越多越好;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死记硬背教师所教的知识。对这种学生观支配下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他说:这种教育是把活泼的儿童做为书架子、字纸篓;先生便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家;学校便是制造厂。遗憾的是,在我们当今的学校里,陶行知先生当年所批评过的现象仍在大行其道,那种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仍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学生学得消极、被动、沉重、痛苦。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指出的:学习是强制性的,充满了厌倦和恐惧,儿童的心智疲劳了,他们的神经系统倦竭了。他们变得懒散、沮丧、沉默、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毫无童年的乐趣。这样的教育与其说是对学生的教育,还不如说是对学生的摧残。为了使充满童真的心灵里活着的人性获得自由和解放,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新世纪教育改革的责任,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申明,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容器,他们都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情趣的人,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个性和需要,这些就是我们所要强化的人文精神。今年《科教周刊》第78期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苏珊的帽子》,讲的是有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名叫苏珊,因体内长肿瘤长期化疗,使她的头发全脫光了。面对光光的脑袋,她为如何回学校学习深感苦恼。对此,苏珊的班主任在苏珊返校上课前,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请所有的同学都戴着自己的帽子到学校来上课,越新奇越好。”同学们哪里知道老师其中的良苦用心。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不敢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全班的同学都带戴着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她忐忑不安的心安静下来了,原来羞于见人的顾虑一下子飘散了。这个故事看起来很简单,但笔者却为其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所感动。这位教师细心地关注学生内心体验的微妙情感,费尽心力去保护一个孩子稚嫩的心灵,为一个有病的学生保持一种自尊、自信,这不就是人文精神的闪光,不就是科学学生观的具体体现吗?

    二、学生既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师的朋友 。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教育工作者存在着很深的等级观念,他们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只能是教育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而不能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否则,就会丧失教师的尊严和权威。于是,他们便把自己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指手画脚,发号施令,有时甚至是采取训斥和惩罚的手段去管教学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教师的尊严、树立教师的权威。殊不知,其结果却是恶化与学生的关系,伤害了他们幼小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其教育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其它心理活动如感知、记忆、思维等都将变得软弱无力。故此,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就必须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以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流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写道:在美国,中小学的老师从来不称为老师。年轻的、没结婚的、离婚后单身的女教师,一般都称呼“小姐”。结了婚的女性则被称为“太太”。所有的男教师一律称为“先生”,就连校长、督导都概不例外。在中国,十分讲究长幼尊卑,而在美国,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美国的孩子常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伤害了我的感情。”可见,如果孩子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孩子的“自然人”不管有多幼小,也能以平等的“社会人”出现在社会交往中,那么,这种平等的朋友关系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

众所周知,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学生交朋友。朋友关系是师生关系所无法取代的一种人际关系,一旦建立起了这种关系,学生便会向你敞开心扉,吐露真情,把你看成是最值得信赖的人,这样,你的教育才能被他们所愉悦地接受。相反,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坦诚相待,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是可笑的。著名作家魏巍在一篇怀念他少年时代的老师蔡云芝的文章中写道: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她朋友的家里,在她朋友家的园子里,她还和我们一起观察蜜蜂,还教我们朗诵“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等诗歌。事过多年,魏巍对这位老师还念念不忘。可见,一位朋友式的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形象是多么亲切和高大,她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从人文教育潜移默化的功能来说,魏巍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作家,不能不感激当年只有十九岁的蔡云芝老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文中指出的:“要珍惜儿童希望你成为他朋友和导师的愿望。”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也曾多次疾呼: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可以这样说,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不肯做学生益友的老师不配称为良师。

    三、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客体和主体的统一,但归根到底是人。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者,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为己任的受教育者,是教师进行教育实践的客体。但是,教育劳动与其它劳动不同,教育劳动的对象是人,因而决定了教育劳动并非是单一的主客体关系,还存在着双重主体。针对于教师的教育劳动而言,学生是教育的客体,而针对于教育内容、教育影响而言,学生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不同于物,他们是有血有肉、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不仅具有受动性,而且还有能动性,对于各种外部教育的影响,他们具有选择性,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和容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实现的。根据学生地位的这种两重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塑造,指导他们进行规范化的学习。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会学生去发现真理。” 杨振宁教授也曾经指出:我们的教学没有给学生以适当的位置,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只有他的教案,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各种思维的火花和活力被缺乏情感的教师忽视,几十个活人围着死的教案转。”杨振宁教授讲的虽然是课堂教学,却也道出了当前我国教育的弊端。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学生的情感、个性、主体性、创造性都在无形中被泯灭了。君不见,在堂堂亮亮的教学搂里,坐的是一片苦闷的灵魂和一双双疲惫不堪的眼睛,这是多么令人悲哀啊。巴金老先生曾痛心疾首地说:当他看到他的小孙女每天做功课到深夜,便想落泪,认为这是在摧残儿童。据说有不少中、小学生把每天到学校上课当作沉重的负担,有的甚至对这种把人当作应试机器的教育模式产生恐惧和憎恨,教育到了这种地步,难道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吗?这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的泯灭、人文底蕴的流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面对的是刚刚张开稚嫩的眼睛或刚刚在社会试步的儿童和青少年。故此,合格的教师第一必须具备的要素就是他的生命之爱,他的民主思想,他的人文情怀。正如陶行知先生谆谆告诫的:“为师的不要只满足于桃李满天下,而要做到爱满天下。”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必须向教育的本源回英。归,它的要义是把学生当作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的学生观。

总之,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所以,只有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才能全身心地去热爱 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思想与二十一世纪的改革大潮合拍,才能为有悠久人文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培养出一批批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人才精

 作者邮箱: linyn@pyms.net.cn

【强化人文精神,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网友来稿)04-14

直面爱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网友来稿)04-14

让学生树立课堂自主性学习意识(网友来稿)04-14

注重外在因素,强化得分意识(网友来稿)04-14

论当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网友来稿)04-14

改革语文教学,强化个性发展(网友来稿)04-14

改革语文教学,强化个性发展(网友来稿)04-14

开放作文教学 培养人文精神(网友来稿)04-14

我的备课观(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