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15

时间:2022-04-14 09:42:3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现代文阅读15

 【答案】①表现狗的忠诚(或忠于职守)。②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写到动物与家园的亲密关系,最后以狗作代表写到动物与人的关系,使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③最后写狗与同伴谈论山里的事情,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

高考现代文阅读15

○5详释考点外延

记叙:倒叙、顺序、插叙、补叙等

按描写的对象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

按描写角度分:正面和侧面描写

按笔法繁简分:白描和细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寓情于事(借事抒情)

寓情于理(借理抒情)

表现手法:想像、联想、铺垫、衬托、类比、象征、幽默讽刺、欲扬先抑等

布局谋篇:起承转合、过渡照应、衔接、详略、繁简、主次、线索、顺序、点面结合、以小见大等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反问、反复、顶针、设问等

我们对散文的写作技巧作一下细致的分析,以便复习备考时能举一反三:

1.叙述,是对人物经历、事件发展、情景转换等作的一种述说和交待。主要用于叙述时间中的事物发展和空间中的事物状态。

(1)叙述的人称

叙述中的人称,是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根据作者与叙述对象的关系,叙述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种形式。

第一人称叙述是指文章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作者以“我”的身份在文章中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但第一人称中的“我”,有时指作者自己,有时指所叙述事件的见证人、次要人物或全文的线索人物等。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如2004年全国Ⅱ卷孙犁的《老家》就是以第一人称写作的,表现出“我”对老家的思念之情,体现出文章的真实性。

第二人称叙述是指作者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描述的笔法。作者用“你”的形式与叙述对象对话,把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如2000年全国卷的散文阅读《长城》,通篇用第二人称“你”表现作者对长城的赞美之情。

第三人称叙述是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作者往往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把“他”或“他们”的经历或事件的发展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反映的生活面更广阔。这种形式的散文很多,高考涉及到的散文绝大部分使用的是第三人称。

事实上,三种叙述方法常常是相互交叉使用的,单纯使用一种叙述方法的文章比较少见。使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扩大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叙述为主的,常常有人物的独白、对话等,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如2000年的《长城》就是三种叙述形式结合的。

(2)叙述的方法

①顺叙: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这种叙述方法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②倒叙:先写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后写事件经过的叙述方法。所谓“倒”,是指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的前面,写完结局再倒回,仍按顺序的方法写。这种叙述方法可以造成悬念、埋下伏笔,以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③插叙:叙述主要事件时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事的叙述方法。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情节,从而造成叙述时空的一种纵深感。

④补叙: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叙述。严格的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插叙。具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叙述中提到的事件和人物作补充交代,可以对情节的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一是在文章最后,对影响事件发展的关键伏线予以披露,使之真相大白,震动读者,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

2.描写,是把某一对象的状貌、情态,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给读者。

它是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可以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1)描写的对象

【人物描写】

①肖像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的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因为人物的外部特征总是同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相联系的。

②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手法。典型的动作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行动,还要写出人物以何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

③语言描写。具体包括对话、独白、旁白以及语气声态等的描写。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场合吻合。

④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有时可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可以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肖像、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遇等来进行折射。如 2004年湖北卷的散文《怀表,很老很老了》,就使用多种描写的手法。

【环境描写】

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指人物周围的一切事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物等。环境描写可以用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题,在文学作品中也是人物性格描写的一个延伸。社会环境主要指特定的时代风光、社会背景等,一般不能以单独的形态存在,要借助自然环境加以体现。在具体的作品中,它主要体现在对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写上。社会环境是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客观基础和条件依据。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对人物生活具体环境中陈设、格局、气度、色调等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情趣、爱好、气质、理想、情操等思想性格;一是通过对某种特定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为人物提供宏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时代文化氛围。如2003年春季卷的《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就使用环境的描写,表现西藏环境的美丽。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它是叙事性文章的最小的描写单位。它把事物最细微、最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逼真地呈现出来。如2001年春季卷的《黄土》,使用很多的细节表现像黄土一样的父亲的伟大品质。

【场面描写】

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展开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人物活动的“动态”描写上,同时也表现在作为人物活动背景的特定环境渲染上。通过场面中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来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2)描写的方法

【白描和工笔】

①白描指使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

②工笔指用细腻入微、工整细密的笔触,对人物和环境进行精雕细琢的描写方法。它文字细密、色彩浓郁,往往借助于对比、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客观事物复杂斑斓的状貌,具体而细致地表现出来。在小说中常用来写景和展示人物心理。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①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等作正面、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人和媒介物的烘托。

②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作直接的刻画,而是借助于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这种笔法比较含蓄、委婉,给读者留下较大的自由想像空间,增加描写对象的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如2004年湖北卷《怀表,很老很老了》,对父亲的描写既有正面的描写,也有通过母亲叙述的侧面描写。

【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

①主观描写,是作者用浓厚的情感色彩去描绘人物或意象的笔法。所描写的人物和事物往往是作者情感世界的一种观照和折射,渗透着作者主观上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绪,也就是说,描写的内容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

②客观描写,是客观、具体地描写事物的本来形态状貌,不带有作者情感色彩的笔法。

3.抒情

(1)抒情的方法

【直接抒情】

不借助于媒介而直接抒发感情。常用于抒发强烈、直露的情感。

如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若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

【间接抒情】

①寓情于事。通过对具体人物和生活事件的叙述来抒发情感。这种对往事的回忆,对经历、体验的叙说,往往会引起感情的波澜,因事而动情,在叙述的字里行间蕴含深沉的感情。如2004年全国卷Ⅲ《痛哭和珍》就把对刘和珍的思念和赞美蕴藏在对事件的记述中。

②寓情于景。以眼前的景物为媒介,或者通过对某种象征性事物的描绘,来寄予和抒发情感,以情染景,情景交融。如2004年湖南《翡冷翠山居闲话》,把对人生的感悟放到对山居的描写中。

③寓情于理。作者把情感寄寓在某种道理之中,或渗透于通过事物叙述、描写所体现出来的某种情理之中,既是议论也是抒情,情理交融。如全国卷Ⅳ《快乐的死亡》,运用类比的手法把作者的不出作品与人的死亡对比,写出对作家的忠告。

1.人称。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灵活。

2.叙述方式。顺序,能按某一时空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进行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平叙是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时,用多头叙述的方式,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3.描写。总体来说,描写的作用是能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不同的描写方式有着不同的作用,人物肖像、动作描写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景物描写是具体地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情感和思想。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从描摹出的人物语态中,体现一种特殊的效果。

4.修辞格。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比拟使描写形象,表意准确。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作气氛,揭示本质,给人启示。排比,使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彻,条分缕析,便于抒情。反复可以使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罗小平

【高考现代文阅读15】相关文章:

高考现代文阅读临考指导04-14

2004高考现代文阅读预测(网友来稿)04-14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解题方法探讨04-14

高考现代文阅读指导(教师中心稿)04-14

三看二要,突破高考现代文阅读瓶颈04-14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一)(教师中心稿)04-14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三)(教师中心稿)04-14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六)(教师中心稿)04-14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七)(教师中心稿)04-14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九)(教师中心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