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时间:2022-03-06 10:07:1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通用14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通用14篇)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立足文本分析项羽及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力求将客观评价与个性解读相统一。

  教学重点及难点:

  分析主要人物项羽的性格特点。

  赏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烘云托月”的手法,引导学生学会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去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手段及方法: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投影仪、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成果)、点拨法(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归纳、小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项羽的《垓下歌》导入新课: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

  骓(zhuī)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学生齐读《垓下歌》,教师设问:“《垓下歌》是项羽深陷西面楚歌的境地时所作,在穷途末路之时,项羽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为什么?(“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所以,他在临死之际反复感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那么,项羽的失败,究竟是“天命”,还是“人事”?今天,就让我们从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去一探究竟吧!(板书课题《鸿门宴》)

  二、合作探究:

  教师用灯片打出两个合作探究题,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自由讨论。要求小组长组织本组的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意见,小组长收集汇总本组成员的意见,最后推荐一位同学作为代表阐述本组的意见。讨论结束后请学生自由发言,如果不认同他人的观点可以反驳,如果认同则可补充说明。教师随机板书学生观点中的关键词,并视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予所在小组1——3分的加分。

  1、鸿门宴之前,项羽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40万PK10万),他也曾扬言要“击破沛公军”,可是鸿门宴上他却轻易地放走了刘邦。鸿门宴上项羽的表现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归纳总结:

  项羽的性格特点:

  作为政治家:胸无城府,轻信敌人;自大轻敌,刚愎自用; 不善用人,用人唯亲;优柔寡断,沽名钓誉。(寡谋的武夫)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 率真、重情、尚义(坦荡的君子)

  小结: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一般来说,有两个很重要的标准,一个叫历史评价,一个叫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是要服从于历史评价的。我们将项羽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评价,认为他有很多幼稚之处,有很多缺点,这是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对项羽做出了客观地评价。我们认为他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有“君子之度”的人,不乏可爱之处,这是我们从道德的角度、人性的角度对他进行了个性的解读。对于历史人物,我们首先应该对其做出客观地评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有自己的情感倾向,不能有自己的个性解读。正因为如此,司马迁一方面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批评他自矜功伐、迷信武力、不善自省等缺点;另一方面又将他列入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把他当做英雄来歌颂,认为他作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毫不吝惜对他的赞美和喜爱。(灯片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2、司马迁善于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来塑造主要人物的形象。本文中作者用了哪几朵“云”来托出项羽这轮“明月” ?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归纳总结:

  刘邦:

  圆滑狡诈,随机应变——项羽:胸无城府,轻信敌人

  谦虚谨慎,能屈能伸——项羽:自大轻敌,刚愎自用

  知人善用,用人唯贤——项羽:不善用人,用人唯亲

  杀伐果断,谋划周全——项羽:优柔寡断,沽名钓誉

  (2)项伯:公私不分,立场不明。

  (3)范增:老谋深算,远见卓识

  (4)张良:足智多谋,从容应对,忠心事主

  (5)樊哙:勇猛忠诚,粗中有细

  小结:刘邦的性格恰好和项羽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有力地反衬项羽的性格。徇私泄密、公然作奸的项伯深得项羽的信任,而老谋深算,有远见卓识的范增一再“举玦”却遭项羽漠视,这两人从侧面衬托出项羽的不善用人、用人唯亲。樊哙的一番“义责”让项羽无言以对,张良的从容辞谢让项羽坦然受璧,纵虎归山,这又衬托了项羽的沽名钓誉、缺乏远见和政治上的幼稚。作者善于在对比衬托中刻画人物形象,从而用刘邦等人的的形象有力地衬托出主要人物项羽的个性,这就是“烘云托月”的写法。

  注:在学生自主地分析人物的性格,自由阐述自己的意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适时地联系以下三则资料,适当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形象。

  三、课堂小结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换言之,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的悲剧是历史的悲剧,更是性格的悲剧。他的失败在于他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政治上,他是一个天真的孩童(联系张爱玲小说《霸王别姬》相关片段)。他常常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在那个尔虞我诈的年代,项羽不善权谋,更不屑用权谋来战胜对手。所以,他输给了历史,输给了阴谋。(灯片打出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的评价:“项羽是英雄,那叫本色英雄;刘邦也是个英雄,那叫时世英雄。在那个时代,本色英雄抵不住时世英雄。”)

  项羽,那驰名天下的江东叛军领袖,巍然地跽在虎皮毯上,腰略向前俯,用左肘撑着膝盖,右手握着一块蘸了漆的木片,在一方素帛上沙沙地画着。他有一张粗线条的脸庞,皮肤微黑,阔大,坚毅的方下巴。那高傲的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从嘴角的微涡起,两条疲倦的皱纹深深地切过两腮,一直延长到下颌。他那黝黑的眼睛,虽然轻轻蒙上了一层忧郁的纱,但当他抬起脸来的时候,那乌黑的大眼睛里却跳出了只有孩子的天真的眼睛里才有的焰焰的火花。

  ——节选自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霸王别姬》

  四、布置作业

  1、对话历史:如果你能穿越历史,回到千百年前,你会对项羽说些什么呢?请以“项羽,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注:根据课堂时间灵活处理,时间充裕则让学生当堂写,当堂说;时间不够则留为课后练笔。

  2、完成《导学案》相关练习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2

  (一)教学思路

  在古代的史传文学中,最富有史学意义和文学色彩的要数《史记》;在《史记》中,最令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是《项羽本纪》;而在《项羽本纪》中,最能体现项羽的性格和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因此,教学《鸿门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的教学思路是从语言到人物、从整体到局部、从课内到课外,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和值得思辩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从而把握情节起落,感受人物形象,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思辩能力。从语言到人物:本文编排在高中第一册,它与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落差。因此,拟安排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理解和熟悉课文语言: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去钻研课文,理解其中的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语活用和特殊句式;然后,利用连环图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给重要场景写说明文字,进行“语言转换”训练,进一步理解语言,把握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整体到局部:《鸿门宴》是节选文字,但它始于曹无伤告密、终于曹无伤被杀,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片断。在疏通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矛盾线索,理清宴前、宴中、宴后的情节结构,大处着眼,整体把握;然后抓住“宴中”这一部分,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具体、深入地剖析“三起三落”的情节安排。这样,既有“面”上的鸟瞰,也有“点”上的响锣重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思辩的能力。从课内到课外:“鸿门宴”只是“项羽现象”或者说“项羽文化”中的一个点,我们的教学应该由这个“点”辐射开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他们的文化底蕴。理解文言词汇和句式,把握情节结构,感受人物性格,可以说都是课内功夫。为了使课文教学富有深度和广度,拟安排两个环节加以拓展。1、讨论: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此你怎么看?2、组织大家交流、评析课前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诗文。

  (二)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综合运用点拨法、自读法和讨论法,拟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适当介绍历史背景以导入新课。在自读的基础上加以点拨,疏通文句。将读文与读画以及根据画面写说明文字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重点场景的理解。

  教学要点:

  1、结合注释,利用古汉语词典,理解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①古今异义:“盗”、“非常”等。

  ②通假现象:具―俱;距―拒;内―纳;要―腰;蚤―早。

  ③词类活用:“活”、“王”、“兄”、“籍(吏民)”等。

  ④特殊句式:具告以事;毋从俱死;为之奈何;孰与君少长;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客何为者。

  2、阅读课文的重点场景和相关的连环图画,用自己的语言给图画配说明文字。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抓矛盾线索

  2、理情节结构宴前

  (战还是不战)①项羽下令击刘

  ②刘邦拉拢项伯

  ③项羽轻信“说项”宴中

  (杀还是不杀)①刘邦诡表心迹

  ②范增举示玉玦

  ③项庄舞剑

  ④樊哙闯帐

  ⑤项羽赐座宴后

  (收还是不收)①刘邦趁机离席

  ②项王接受赠璧

  ③范增砸碎玉斗

  3、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讨论“宴上”斗争的“三起三落”教学难点:如何从实际出发,认识情节发展的“三起三落”。第三教时主要采用讨论和交流的方法,深入感受人物的性格内涵,同时将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广阔的天地,丰富文化底蕴。

  教学要点:1、分析、概括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内涵。

  2、关于“妇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评论。

  3、组织学生交流、评析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材料。教学难点:对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不同看法的评论。

  (三)教学实例

  (部分教学片断实录)教学片断一:给连环图画配说明文字采用实物投影仪,或预先制作成课件,投影出下列连环图画:图一:(图略)图二:(图略)图三:(图略)图四:(图略)

  (以上图片选自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绘画本中国通史》)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以上画面,辨明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观察人物的举止神态;然后仔细钻研课文中的相关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可以适当交代画面内容的前因后果,切忌亦步亦趋的“硬译”。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赶赴项羽的驻地鸿门,向他赔礼道歉。项羽的情绪有所缓和,并设宴款待刘邦。

  宴席上,范增屡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都不表态。范增只得召进项庄,让他在祝酒之后舞剑助兴,寻机刺杀刘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

  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不时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

  张良立即外出,把情况告诉守候在军门外的樊哙,樊哙带剑持盾闯了进来,面对项羽,历举刘邦反秦之功,严辞斥责项羽听信谗言,企图诛杀有功之人。项羽无言以对。以上说明文字不是“标准答案”,只要扣住画面,语言简洁、顺畅,都值得鼓励。

  教学片断二:“三起三落”的讨论师:有人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

  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气氛顿趋紧张;

  二起是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于是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

  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严辞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

  一落是对樊哙闯帐,项羽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

  二落是项羽赐酒赐肉,被樊哙斥责之后反而赐坐;

  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由逃离项羽军营。对这一说法,你们怎么看?请展开讨论。

  生一:对“三起”的概括应该说是准确的。范增举玦、项庄舞剑和樊哙闯帐三处情节或者说细节确实充满了杀机,大有一触即发的危险,让人为刘邦的命运深感忧虑。

  生二:“起”和“落”是相对的,有起才有落,它们应该在同一条横轴上展开……

  生三:是啊,一落是项王“默然不应”,视而不见;二落应该是“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而项羽对此置若罔闻,让人为刘邦暂时松了一口气。

  生四:樊哙闯入帐内,项王“按剑而跽”,高度警觉,而当明了他的身份后,称之为“壮士”,先是赐酒,后又赐彘肩,一声不响地听了斥责以后又赐坐,大有惺惺相惜之意。到这里,刘邦所受到的生命威胁应该说是基本上消除了。这就是“落”。把后来刘邦托辞逃席看成三落是不恰当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宴席上杀不杀刘邦是斗争的焦点,而杀不杀刘邦的关键看项羽的态度。三起三落是对应的,宴席上闪耀着刀光剑影,但又张中有弛,跌宕起伏。这一场面描写实在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最典型的体现

  教学片断三:有关“妇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讨论师: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在《范增论》中说这体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这两种说法,你们是怎么看的?

  生一:项羽虽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但从宴席前和宴席上的表现来看,是一个优柔寡断、感情用事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生二:说项羽在宴席上“优柔寡断”是不准确的。他的叔父项伯替刘邦向他表功和求情之后,项羽实际上就有不杀刘邦之意。正因为项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对范增的再三暗示置若罔闻,对项伯的庇护加以纵容。项羽是一个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是不准确的。

  生三:项羽为什么没在席间杀死刘邦?项伯的求情固然起了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项羽以为刘邦不是自己的对手,对自己根本构不成威胁,只要刘邦不在关中称王,对自己俯首称臣,就可以饶他一命。这样看来,我倒是有些赞同苏轼的看法,尽管这样的“君人之度”是缺乏战略眼光的,项羽日后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生四:什么是“君人之度”?就是统治者的宽广的气度,对臣下的过错也能够容忍和宽恕。从项伯的求情和刘邦的“表演”来看,刘邦不但没有丝毫过错,反而有莫大的功劳,不但不应受到任何责罚,反而应该受到封侯封王的奖赏。项羽答应“内奸”项伯的求情,相信刘邦的连篇鬼话,根本不是什么“君人之度”,而只能说是缺乏知人之明,缺乏审时度势的智慧。有人说项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是没有道理的。……师:刚才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一些思想交锋的“火花”闪耀出来。在这里我不想对大家的发言作老吏断案般的评判,有的议题不必去追求“唯一答案”。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项羽有一个分析,对我们理解项羽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有帮助:“‘言语呕呕’与‘喑呜叱咤’,‘恭敬慈爱’与‘僄悍猾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阬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谈士每以‘虞兮’之歌,谓羽风云之气而兼儿女之情,尚粗浅乎言之也。”

  (四)教学体会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串讲法一直占有很大的市场,教师成了无所不知的主角,学生是附庸,是被动的接受者。运用这种方法,尽管也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古汉语以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知识,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足够的展现和发挥,因而也就影响了情感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对这种传统的教法进行了改革,将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的自我钻研、互相讨论相结合,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古人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充分发挥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求索的精神。变“教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给学生提供自读、研讨和历练的宽广的“平台”,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体现。

  2、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鸿门宴》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对于这样的作品,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立体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我们正是这样去追求的。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化常识外,还注重引导他们去积累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知识,感受项羽和刘邦特别是项羽的形象,领悟对比、张弛和细节刻画等表现艺术;同时,组织他们搜集相关的材料,对值得商榷的专题展开讨论,提倡思想交锋,鼓励唇枪舌剑,以提高他们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

  3、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课内只是一个很小的“点”,课堂只是一处狭窄的“方塘”。理想的教学应该由课内辐射到课外,将课外容纳到课内,让“天光云影”在“半亩方塘”里“共徘徊”。本案例就是这样去做的,在课前要求学生围绕“项羽”这个专题广泛搜集材料,进行分析、筛选,为讨论作准备。有的同学发现“鸿门宴”的情节互见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留侯世家》和《樊哙列传》,只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彼此互有详略的不同;有的搜集到了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续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有的复印了苏轼的《留侯论》和《范增论》;有的还查阅了楹联辞典,抄录了霸王灵祠中项羽塑像两旁的对联:“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视秦王一时气盖人世间,汉皆已得楚乎乌骓嗟不逝千古风悲垓下歌”;……材料丰富的程度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这一做法有效地开发了语文教学资源,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使《鸿门宴》的教学成了一种深层次的、弥散型的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在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实践中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能力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理解对项羽悲剧性格命运的揭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公正客观地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对项羽悲剧性格命运的揭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公正客观地评价人物

  授课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梳理知识

  师:抽同学朗读课文第四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1)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3)瞋()目视项王(4)目眦()尽裂(5)项王按剑而跽()曰(6)拔剑切而啖()之(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8)刑人如恐不胜()

  师: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师:请一同学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其余同学及教师补充讲解。

  (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2)头发上()指(3)哙拜谢()(4)臣死且()不避(5)刑()人如恐不胜()(6)而听细说()

  师:提问重点句子:

  (1)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师:“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师:抽同学朗读课文第五,六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1)如今人方为刀俎()(2)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3)道芷阳间()行(4)度()我至军中(5)沛公不胜杯杓()

  师: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1)会()其怒(2)相去()四十里(3)道()芷阳间()行(4)度()我至军中(5)再()拜奉大将军足下(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师:提问重点句子。

  (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项王曰:“沛公安在?”

  师:这三段讲述了哪几个情节故事?

  刘邦脱逃张良留谢刘邦诛曹

  小结:

  师:鸿门宴是为谁设的一场宴会?最后得利的人又是谁?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种结局?

  (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方面去谈)

  作业:

  找出能刻画人物的语言

  整理知识点在笔记上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2:

  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结果呢?

  一边,星汉寥落,夜色深沉。荒原上老树枯藤,乌啼凄厉。帅帐中倾国佳人翩然起舞。清锋灼灼寒光森森,挥不去数不尽的缠绵与悲怆。纵横天下的霸王苍凉吟唱着《垓下歌》

  而另一边,平定黥布叛乱回京时,过沛县,汉天子面对故人沾沾自喜地高唱着《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为衣锦荣归的慨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此为英雄末路的悲歌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

  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四、提要: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板书):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范增献计

  宴会前 项伯夜访 起因

  (1、2) 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 范增举玦

  (3、4) 项庄舞剑 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 张良献礼 结果

  (5~7) 无伤被诛

  互动设计:

  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点拨: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简要分析课文

  全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共写了以下几件事:曹无伤告密。(导火线)——范增进言分析情况。(激化矛盾)——项伯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张良与刘邦商讨对策。——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此部分有三落、三起:

  三落:刘邦谢罪(缓和)——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赐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脱。

  三起:“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第三部分:(5~7)宴会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第二课时

  互动设计6:

  宴前:起因、发展(1、2)

  1课文第一段

  点拨: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2、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讨论: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3、宴中:高潮(3、4)

  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范增示意”,

  第三件事“项庄舞剑”,

  第四件事“樊哙闯帐”,

  讨论A: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B:“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什么意思?

  点拨: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刘邦谢罪”,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讨论C:“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讨论D: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4、宴后:结局、尾声(5、6、7)

  ⑷ 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⑸ 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点拨: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计谋破产而恼怒。

  ⑴ “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他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垓下之围”写项羽四面楚歌,慷慨别姬,最后败亡,自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

  而“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是人们公认司马迁《史记》中写得最好的内容,它正确展示了项羽由盛转衰。

  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些转化的趋势?看出了项羽悲剧的预兆?

  点拨:

  ①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② 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

  ③ 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

  ④ 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⑵ 教师补充两个细节:

  ① 从座次看人物

  项羽、项伯东向坐。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② 羽亦军广武,与汉相守。数月,楚军食少。项王患之,乃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

  译文:(刘邦率军夺取成皋,接管西楚粮库敖仓,项羽获知后,回师荥阳。)项羽在广武扎营,与汉军对峙。几个月后,西楚军队粮食供给越来越少。项羽很担心,于是做了大茶几,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派人通知刘邦说:“如果不快点投降,我就烹杀你老爹!”刘邦回应说:“我曾经与你同时接受义帝芈心的命令,我俩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如果真想烹杀我爹,请分给我一杯羹喝!”项羽大怒,欲下令行刑。(项伯劝阻,项羽才停止行刑。)

  评价:刘邦势力不足以战胜项羽,此时的刘邦还在贮备力量,所以对项羽的暴行只能忍气吞声,只不过刘邦的处理方法与众不同。

  归纳: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应变、能言善辩。

  项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介武夫。

  5、作业:

  以“我心目中的项羽为”话题谈谈你心中的看法。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

  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预习课文: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新课: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有樊哙目目眦按剑而跽

  卮酒彘肩

  ②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日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前课预习作业),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百余骑(从: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殃”,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不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侍”。“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如果樊哙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

  1、了解《史记》的有关知识

  2、掌握本课出现的文言基础知识。

  3、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人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

  1、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知识是本课重点。

  2、对比分析项羽、刘邦性格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

  诵读法、分析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了解《史记》及作者。(2分钟)

  让学生结合预习,自由发言。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二、分析课文。

  让学生齐读第一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插入背景介绍:

  秦始皇创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秦朝,由于对农民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在公元前209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战旗一举,应者云集,反秦怒涛遍及中原。在农民起义的高潮中,刘邦和项羽,也于同年九月起兵江东,卷入农民起义的洪流。当时刘邦48岁,项羽24岁。不久,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相继牺牲,“世代楚将”的项梁,为了招纳人马和形成旗号,采纳了范增“复立楚之后”的建议,趁机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公元前208年九月,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令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人定关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统率南路军先于项羽人关破咸阳,但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驻霸上;然而又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守关,“毋内诸侯’’。十一月,项羽率军西来,闻讯震怒,屯军新丰鸿门,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

  提问:为何两支反秦势力,突然剑拔弩张,厮杀起来?

  明确:这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首先,刘、项各自都有南面称孤之心。想当年,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了秦始皇,曾经十分羡慕地说过:“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在公元前210年看见秦始皇游会稽时,也曾颇为自负地过:“彼可取而代也!”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必然拼死相争。其次,项羽是一个性情激动的人,带有极强的个人英雄主义作风。司马迁《史记》的《项羽本纪》中间写项羽最常用的词就是大怒。项王大怒,项羽大怒,《史记》中间几乎没有写过项羽笑,项羽是最后笑了一次,在哪儿笑呢?在他乌江自杀之前,他笑了一次,笑完就自杀了。同学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在课文的第二行就出现了这四个字“项羽大怒”。

  提问:大家体会一下,这时项羽发怒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项羽激动是有原因的。一个是刘邦派军队把住他不让他进,这个是他大怒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他听说刘邦已经进了关中了。对于项羽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因为此时的项羽刚刚结束了历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成语就出自这场名战。这场决战他歼灭了秦军主力三十万人,项羽的声威因此而大振。他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看做是秦末大起义中的最大功臣,也习惯了天下诸侯对他的尊崇。而此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刘邦竟然对他说:不。刘邦现在竟然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进,这充满了敌意,就是把项羽当做敌人。如果拿刘邦跟天下诸侯一比,一个是充满敬畏,一个是充满敌意,这个反差太大了,这个项羽确实受不了,这个对他的自尊的伤害非常大。另外,项羽进了函谷关一往下来又接到刘邦手下的一个人的一个密告,曹无伤给项羽写了封信,说刘邦想做关中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要完全占有,这三句话,每一句话都激怒了项羽,结果项羽大怒。这三句话怎么让他大怒了:第一,刘邦想做关中王,这个我们刚才讲过了,项羽是不能允许,也不承认刘邦做关中王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让子婴,让一个投降的秦朝的皇帝做丞相,这也是项羽绝对不能允许的,项羽有一种强烈的仇秦心理,项羽的爷爷项燕是楚国最后灭亡的时候,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楚国最后一个战死的大将,是被秦将杀了。项羽的叔叔项梁是被张邯杀了。可以说项羽他们老项家跟秦朝是有世代血仇的。第三,珍宝尽有之,他把所有的珍宝都占有。这三句话,每一句话都激怒了项羽,所以项羽又大怒,一怒之下,项羽做了一个决定,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了解了这个前因后果,我们接下来看对项羽的这个决定各方面的态度。

  让学生分局梳理第二段文言知识,教师作点拨。

  提问:对于相遇的决定,有几个人有了反应?

  明确:四个,范增、项伯、张良、刘邦

  提问:他们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一个做出反应的人是范增,范增立即表示赞同,范增说刘邦这个人这么克制自己的欲望,说明他的志向不小。另外,刘邦头上的云气是一种五彩之云,这个五彩之云意味着刘邦有天子之气,他将来有可能做天子,所以范增最后的意见是四个字“急击勿失”赶快攻打他,不要失去这个机会。第二个做出反应的人项伯,项伯这天晚上就闹了一件事,夜见张良。因为项伯跟张良有过一段交往,就是当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曾经杀过人,按当时的规定杀人要偿命的,张良救了他,所以项伯要报恩,他来个夜见张良,想把张良自己叫走,所以他就见张良了。他见了张良,他就把项羽的计划跟他一说,明天大军一打玉石俱焚,你赶快跟我逃,但是项伯低估了张良。张良当时就看穿了项伯是个把个人的“义”放在集团根本利益之上的一个政治糊涂虫,所以他看出项伯的弱点在这儿,所以张良马上就利用他的弱点,以义喻义。张良说:我并不属于刘邦手下的人,我是替我的主公韩王来护送刘邦入关的,我现在要是逃了,不告诉刘邦一声,不义气,你来救我是为了“义”我去救刘邦也是为了“义”,用这个“义”这一说,项伯哑口无言,只好让人家张良把这个重大绝密的军情告诉了刘邦。所以刘邦是第四个做出反应的人。刘邦第一个反应大惊失色,原因很简单,因为刘邦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在他的军事力量没有强大到跟项羽集团能够平起平坐的`时候,他太急了,把自己的这些野心全部暴露出来了,结果惹了项羽,非要灭了他不行。不过刘邦在关键时刻说了四个字,说得太巧妙了,“为之奈何”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我怎么来处理这个事呢?”这是刘邦的一大长处,你看刘邦,行军打仗不如韩信,治国理财不如萧何,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可以说刘邦不能打仗,不能治国,不能出谋划策,你说刘邦会什么?他会“为之奈何”。他知道在关键时刻他向他的部下去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所以刘邦叫做用人之人。韩信,萧何,张良只能叫做可用之人,所以刘邦就高在这儿。于是张良就给他出了主意。享誉马上付诸实施。

  提问:从这一段,我们可以发现刘邦有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老谋深算,精明。当张良告诉他解决方案的时候,他马上明白过来了,于是反过来他连着问了张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和项伯有这个老交情呢?大战的前夜项伯在敌队阵营中间跑过来告诉你,你俩有啥勾结。张良很从容的回答了,这一问把刘邦对他的怀疑解除了。跟着刘邦问第二问,你跟项伯你们俩谁大,张良说他比我大。于是刘邦马上就打算认亲戚了,可谓转变之快。

  提问:刘邦是怎么应对项伯的?

  明确:项伯一进来,刘邦太会来事了。先端着酒敬酒,敬完酒就跟人家套近乎,一套近乎,一问人家家里的情况,有没有孩子,问完以后,马上跟项伯两个人定为儿女亲家,这个儿女亲家一拉太有用了。第二天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谁保护了他,起来保护他的就是他那个亲家。今天结儿女亲家就是为了明天你救我一命,至于将来咱们成不成儿女亲家,那(是)后话。等到项羽死了,项伯一点价值也没有了,刘邦当了皇帝了,项伯敢向当朝皇帝去提当年亲家的事吗?他绝对不敢,刘邦也再不会提这个亲家,这个事就到此为止了。但是当时就跟项伯套近乎,然后他就开始编理由了。

  提问:刘邦的说辞取到效果了吗?

  明确:说完之后,项伯说了一句话,说第二天一早你应当到鸿门去给项羽解释一下。项伯完全相信了刘邦的谎言,完全相信,而且给他出了个主意:你第二天一早赶快给项羽解释一下,刘邦马上就答应了。

  提问:从项伯回营后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项伯当天晚上就回到军营中,他就把这一番经过全部给项羽说了一番,而且说了最关键的这么几句话,说人家刘邦如果不先入关,不灭了秦,你怎么敢进来,人家立了这么大的功,你再去灭了人家,这不仗义。所以我就发现项伯这个人汉字只认一个字 “义”,我救张良为了“义”;我同意张良去告诉刘邦,那也是为了“义”;现在说服项羽,人家有大功你再打人家,这叫不仗义,这就把项伯给蒙住了,我们看项羽的反应,结果呢,项羽竟然同意了,取消了第二天军事消灭刘邦集团的决定。这一点极其充分地表现了项羽的政治糊涂和政治幼稚,这不是一般的幼稚,政治糊涂。我觉得项羽这个时候最少应当要问一句话,刘邦一旦缓过神来还问了一句话:君安与项伯有故?那么仿照着这句话,项羽至少应当问一句啊,君安与张良有故?连这句话都没有问。刘邦问这个话说明刘邦的政治警觉性非常高,项羽连这个话都没有问说明项羽的政治警觉性极差,他就这么轻信了项伯转达刘邦的话,轻信了刘邦的谎言,撤销了第二天消灭刘邦集团的决定。

  再齐读第二段。

  三、布置作业。

  1、归纳本课所学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只要说请你去喝酒,这个酒不好喝,你就说这个宴,就是鸿门宴,充满了凶险的那种宴会,我们叫鸿门宴。当年刘邦是怎么赴宴的呢?

  让学生齐读第三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提问:刘邦是怎么向项羽解释当时的情况,并化解险情的?他的话可以怎么理解?

  明确:刘邦这番话有三个要害,他第一层说咱们共同抗秦,这段话可以概括两个字“叙旧”。项羽的性格中间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念旧”,用人只用自己的同乡(八千江东子弟)。刘邦上来就来了一番念旧,这个话可是用心叵测。刘邦和项羽的关系,抗秦的时候他俩是友军,秦一亡他俩是敌军,刘邦光说当年咱俩如何如何。项羽本来就不知道他们两家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变化有一个演变,刘邦这个“叙旧”让他彻底意识不到他和刘邦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这是第一个要点。第二他说我没有想到,我能先入关,这个话是拍项羽的马屁,刘邦采取贬低自己来抬高对方。言外之意,在我的心中先入关能够灭秦的天下没有第二个人,就是你项羽。项羽的自尊就得到很大的满足了。第三点,说有人挑拨离间。这个话叫“化必然为偶然”,挑拨离间是一个偶然性的因素。他两家的矛盾是必然性的矛盾,不是小人挑拨离间、偶然性爆发的。刘邦把它大事化小了。刘邦的鸿门说辞了不得,先叙旧拉近两个人的关系,再逢迎满足项羽的自尊,最后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史记》中间写刘邦说话最常用的是两个字,刘邦一说话就是高祖“骂曰”、汉王“骂曰”、沛公“骂曰”。给人的感觉是刘邦张口就骂人。可是现在他一句“骂曰”都没有,刘邦还有一句口头禅叫“乃翁”,就是你老子,刘邦从来不说我,他用 “你老子”来代替。可是刘邦现在对项羽说了这番话,既没有“骂曰”又没有“乃翁”,多么谦恭。这在刘邦一生中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他为的是避开这次打击,这就是刘邦政治上精明之处。

  提问:从项羽的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项羽说了一句话: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羽这时候不用“我”,用了一个“籍”,说如果不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这么说,我怎么能对你这个样子呢?这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的命,这一句话也道尽了项羽的政治上的无知和幼稚。人家是一派谎言,他竟然惭愧得不得了,没法向自己的老战友解释了,他推出曹无伤为自己开脱责任,这说明项羽已经内心里非常难受,项羽现在后悔得不得了。到这儿为止项羽算是彻底受骗了,再不认为刘邦是他的政治对手了。此时的项羽看不出秦亡以后即将出现的楚汉相争的新局面,更不相信与自己表面和解的刘邦正是自己未来最大的敌人。

  提问:鸿门宴的危险就此化解了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没有。项羽一个人糊涂并不等于项羽集团所有的人都糊涂,范增能放过刘邦吗?下面范增一连串就做了两个小动作,第一,举玦,不断地举这个“玦”向项羽发信号,这个“玦”谐音,谐 “决”,决定赶快实施斩首行动。但项羽这个时候已经觉得很惭愧了,他不可能再杀刘邦了,所以范增是一个劲地举“玦”。司马迁写项羽写了六个字“项王默然不应”。范增采取了第二个行动,赶快出来召集项庄,这个人是个武士,他告诫项庄舞剑的时候把刘邦给杀了。项羽答应项庄舞剑,当时在座的还有五个人,以刘邦的老道精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一定是心知肚明。张良是整个这里边最高明的谋士,张良怎么会不知道。这里面还有一个项伯,这个糊涂虫这个时候也不糊涂了,他一看见项庄舞剑,他也拔出来佩剑,而且常常用他的身子挡住项庄,就让项庄刺不了刘邦。项羽这个时候对刘邦充满了一种忏悔之情,他要是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能同意项庄舞剑吗?他同意舞剑的本身就说明在场的六个人中间就他不知道“意在沛公”。我们说鸿门宴集中表现了项羽的政治幼稚、政治糊涂。

  让学生齐读第四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提问:范增的危机是怎样被化解的?樊哙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张良一看情况不对立即就出来找樊哙,樊哙的妻子和刘邦的妻子是亲姐妹,所以樊哙一听这个消息,就闯了进去,樊哙一闯进去,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把项庄舞剑的场面全给搅和了。项羽以为是刺客来了。张良解释说:这是刘邦的保镖樊哙。这一说,项羽很赞赏,就让他喝酒吃肉,这一吃把武将的胆魄表现出来了。樊哙抓住机会就慷慨陈词。樊哙的话,在鸿门宴中间是两段重要陈辞之一。一个是刘邦 “鸿门说辞”,再一个就是樊哙闯进来的“樊哙陈辞”。这个陈辞是拿刚刚灭掉的秦和项羽对比,如果你要杀刘邦,那你走的就是灭亡的秦朝的老路,这一点对项羽是有震慑作用的,第二点,他又把怀王之约给点出来。刘邦都没有敢提怀王之约,刘邦要是提怀王之约他怕项羽杀了他,可是樊哙点出来了,意思就是说你项羽实际上是没有遵从怀王之约,这就在道义上压制了项羽,而且这番话又出自一像樊哙这样一个武夫之口,所以更有震慑力。樊哙说了这一大番话,实际上是一派谎言。刘邦说了一派谎言,闹得项羽感到很对不起,只好撂出曹无伤,樊哙又重复了一番谎言,司马迁就写了一个字“坐”,项羽这个时候惭愧得竟然答不上人家的话来,就说了一个“坐”。这个“坐”把项羽的尴尬,项羽的无知,项羽的幼稚,项羽的糊涂都写境尽了。

  樊哙一闯进来,得到机会的是刘邦,刘邦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如厕”,“如厕”就是上厕所,借着上厕所立刻招樊哙出来,安排逃营,安排逃走,因为刘邦再不能在这儿待了。因为项羽不杀他,他也看出来了,那个范增可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一会儿举玦,一会儿舞剑,不知道再待下去有什么结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在鸿门宴上,项羽不愿杀掉自己亲密的战友,这体现了项羽的情,再加上樊哙点中了项羽的软肋,项羽更是不忍心杀刘邦,这体现了项羽的义。而此时的刘邦早已是如坐针毡。

  二、布置作业。

  1、归纳本课所学文言知识。

  第三课时

  一、分析课文。

  让学生齐读第五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提问:这段重点讲的是什么?

  明确:刘邦逃走。

  提问:一般人们逃命的时候总是荒不择路,刘邦呢?

  明确:刘邦细致的安排了逃离计划。他做了三件事:第一,研究逃席,樊哙说:做大事不要拘小节,现在人家是案板和刀,我们是人家案板跟刀中间的雨肉,任人宰割了,还告什么辞啊,这就决定不告辞了。第二,安排善后。两件事:辞行;献礼。刘邦选了张良善后,而且还给张良特意交待他说从现在这个鸿门到我驻军的霸上四十里地,我抄小路走还有二十里地,你估摸着我这二十里地骑着马跑回军营你再去辞行。他怕什么,他怕万一说得早了,范增派人一追,可以看出刘邦心很细。第三步,处置随从。100多个人全部扔下来不要了,他还带了四员大将,这四员大将一个都不准骑马,只有刘邦一个人骑马。这个我们应当做两层理解,第一,骑马的人一多,动静肯定很大。还有一层,刘邦的一个很自私的想法,四员大将没有马,万一追兵来了,四员大将只能转过身来拼死力战,成了刘邦最好的屏障。

  提问:张良辞行时,项羽的反映表现出了他的什么性格?和刘邦存在什么差异?

  明确:张良进去辞行,项羽说了全过程第三次话:沛公安在。刘邦安排逃席的三件事和项羽的一个“沛公安在”做了一个对比,可以看到项羽的糊涂到了何等程度,然后张良说他现在已经回到军营中了。把这句话特地说出来,范增也没戏了,项羽还心安理得地把礼给收了,范增气得拿剑把礼一下子给剁碎了。刘邦回到军营中间,第一件事立即处死曹无伤。我们通过鸿门宴,可以看得很清楚,刘邦的精明老道,项羽的幼稚糊涂。

  二、总结本课文言知识。

  (1)一、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2)成语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3)古今异义

  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4)一词多义

  1、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故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且 将:且为之奈何?

  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5、幸 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6、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7、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比:长子臣。

  在:复得见将军子此。

  9、因 就此:不如因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0、为 任,做:使子婴为相。

  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何辞为?

  (5)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 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樊哙侧(使……斜侧着)其盾以撞

  4、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头发上(向上)指。

  道芷阳间行、间至(抄小路)军中。

  (6)句式变换

  1、数词作谓语: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

  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

  3、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4、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秦时与臣游、项羽兵四十万、置之坐。

  6、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7、固定句式: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会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了解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

  3、尝试评析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1、文言基础知识

  2、历史人物评价

  【教学安排】

  三课时(或四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课前板书刘邦《大风歌》: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教师作简要讲析,并指导背诵。

  二、学生自读课文,不少于五遍。时间不足时,可在课后挤时间

  1、读通句子,初识文意。

  2、标注重要的实词虚词。

  3、对疑难问题作上记号。

  第二课时

  一、齐背《大风歌》进入本课

  二、强调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强化理解课文的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

  方法:教师在范读过程中提醒学生注释、标记,并作必要的解析。

  1、通假字:

  距──拒

  内──纳

  倍──背

  蚤──早

  坐──座

  不者──否则

  郤──隙

  2、重要实词:

  军霸上 飨士卒 妇女无所幸 素善留侯张良 私见张良 具告以事 欲呼张良与俱去 亡去不义 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 固不如也 臣活之 故幸来告良 孰与君少长 吾得兄事之 籍吏民,封府库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不如因善遇之 然不自意 能先入关破秦 范增数目项王 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 若属皆且为所虏 常以身翼蔽沛公 加彘肩上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而听细说 沛公起如厕大 王来何操 会其怒 道芷阳间行 度我至军中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3、重要虚词:

  于;之;为;乃;以;因。

  4、句式:

  使人言于项羽曰

  具告以事

  大王来何操?

  因击沛公于坐

  第三课时

  一、引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由生活中人们常用“鸿门宴”一词来称呼某类宴会导入。

  二、根据问题串讲文意

  1、曹无伤为什么会派人向项羽告密?这说明什么?(在当时的情形下,你会这么做吗?)

  参考结论:

  项强刘弱,刘邦理所当然应该居于项羽之下。刘邦违背这条规则,我不告密,将来又怎样保全自己?

  通常情况下,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局势,告密应在情理之中。

  2、项羽得到密报后,第一反应时什么?这能看出项羽当时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

  参考结论: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注:适当关注范增的进谏,顺便谈及范增的政治敏锐性)

  3、关键时刻,项伯向张良泄漏了项羽的机密。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项伯其人?

  参考结论:多江湖义气,少政治眼光。(与范增不同)

  4、面对危急,刘邦采取了哪几项应对措施?

  ⑴ 要项伯,以兄事之。

  ⑵ 约为婚姻。

  ⑶ 慷慨激昂说假话。

  ⑷ 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⑸ 叙旧,示弱,说假话,归咎小人之言

  提醒学生注意:项羽设“鸿门宴”,一开始并无恶意(因留项王与饮),是范增使鸿门宴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两个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⑹ 三十六计走为上:如厕;间至军中(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⑺ 令张良留谢,巧言献礼

  ⑻ 立诛杀曹无伤

  第四课时

  一、让学生尝试评析刘邦、项羽为人

  (教师可先简评项伯、范增、张良等人。项伯、范增一带而过,张良其人颇为传奇,可引入“张良拾履”故事以激趣)。

  1、学生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教师归总,简单总结

  二、问题

  对刘邦、项羽二人,你更欣赏、肯定谁?

  1、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2、教师引入李清照诗: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结合史实,重点解析“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句。

  相关史料:①“破釜沉舟”的典故(对联: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②楚河汉界(教师可带一张棋盘作教具)

  ③乘胜追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乌江自刎(无颜见江东父老)

  3、引入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诗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包羞忍耻:可联系韩信受“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两件史事。

  三、教师结合史料评价刘邦的善于用人

  1、刘邦论得天下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刘邦与韩信:

  ⑴ 萧何月下追韩信。

  ⑵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⑶ 假王真王。

  ⑷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3、《垓下歌》:

  四、作业

  1、课后练习三。

  2、课外阅读:《高祖还乡》。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8

  一、导入

  播放歌曲《霸王别姬》: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四方云动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抹

  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忠悲欢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忠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

  一曲《霸王别姬》,荡气回肠,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那秦时的风已经向我们扑面而来,那乌江的水声此时此刻正在我们的耳边响起,鸿门宴上杀气未息,乌江边上壮士落泪。看,天上云翻动,听,耳边水汹涌,那鲜红如血的残阳啊,映衬着英雄高大的背影,烈烈风中英雄的战袍翻飞,爱马嘶鸣,美姬落泪,不朽的项羽以其悲壮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悠悠两千载,风烟俱消散,斯人独难忘,今日话项羽。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太史公司马迁的《鸿门宴》,我们详细的了解了作者,了解了《史记》,总结了文章的文言知识,分析了人物形象,可以这样说,此时此刻,桌子擦净了,凳子摆正了,酒菜端上了,尊贵的客人来临了,我们的宴会现在正式开始。

  板书:鸿门宴

  同学们,在中华文学长廊里,项羽注定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我们应该感谢司马迁,他用他神奇的笔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光彩闪亮的艺术形象,今天,我们摆的'不是鸿门宴,实是结鸿门宴之名,行探究悲剧英雄之实。

  二、预习展示

  下面我先请一位同学再次介绍一下项羽的简单情况:

  项羽(前232—前202)芈姓,项氏,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汉族,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项羽的勇武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问:那位同学再来补充一下?

  学生回答:项羽,著名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的最强武将。秦末,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号西楚霸王。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斩郡守后崛起,举兵反秦。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

  汉书记载“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是谓以霸道取天下,以王道治天下)(霸,古通“伯”,伯仲叔季之“伯”,意为王中的老大,众王之王)

  国家:西楚

  爵位:长安侯、鲁公、西楚霸王

  谥号:西楚霸王(称王时亦自号西楚霸王)

  身份:将门之后———义军首领(公元前209—公元前207)———诸侯上将军(公元前207—公元前206)———西楚霸王(公元前206—公元前202)

  身高:据《史记》记载,身高八尺有余,汉书记载为八尺二寸,合今1。8942米

  父名:项超

  叔父:项梁

  宠妾:虞姬

  座骑:踏雪乌骓马

  兵器:楚戟(演义为虎头盘龙戟)

  铠甲:乌金甲(在锻造中加入乌金强化坚固性,乌金甲为黑色)、虎皮红战袍

  三、引领探究

  1、刚才听了两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对项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在鸿门宴上项羽表现出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刚愎自用,妄自尊大;(从鸿门宴的座位上)

  胸无城府,直率坦诚;(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优柔寡断,为人不忍;寡谋轻信,沽名钓誉

  对于项羽,千百年来人们褒贬不一,下面我们看看前人是怎样评价项羽的:

  教师展示多媒体材料:

  材料(一)、(1)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材料(二)、李清照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材料(三)、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明确:杜牧——不知包羞忍耻;

  王安石——失尽人心;

  李清照——人杰鬼雄;

  毛泽东——沽名钓誉

  2、同学们,套用范仲淹的一句话,前人之述备矣。不管怎样,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共识,项羽是一位失败了的英雄。这个问题如何看待?

  板书:失败英雄

  小组合作探究:下面我们就结合课文并有效地利用你们手中的资料来探究这个问题。他因何而败?他为何又被世人称为英雄?

  学生经过讨论,可能有以下观点:

  明确:1、败在不懂共赢。

  2、败在过于年轻,一帆风顺,缺少磨练,养成了妄自尊大的性格。

  3、败在爱慕虚荣。

  4、败在贪小利重小义

  5、败在嗜杀的性格

  6、败在“义”错了对象(如宋襄公之流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身边带刺的玫瑰,对敌人讲“义”,“义”错了对象,留下千古笑柄。应该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7、历史的偶然性。(如彭城之战,突起沙尘,跑了刘邦

  8、过于自信。项羽24岁起兵反秦,项梁是统帅,他就是副统帅,27岁就做诸侯的总盟主,做“西楚霸王”,主持国家大政,这叫“少年得志”,“少年得志”给他带来了负面影响,他这一生,太顺当了,什么机会都赶上了,什么机会他都没有失去,太顺利了。我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项羽的人生中磨练太少了,以至于过分相信自己,认为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强大,只有自己是英雄,这直接影响了他对事情的判断。

  教师明确;项羽的失败,有其必然性,亦有其偶然性,但我们不能否认,性格的缺陷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可见养成一种好的性格对人是多么的重要。

  问:项羽虽然失败了,后人却认为项羽不失英雄之本色,那么,大家认为其英雄本色体现在哪里呢?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所谓英雄者,为了信念,不畏死亡。

  所谓英雄,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摘录于《明朝那些事儿》

  四、总结升华

  项羽算是一位英雄,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为残暴的秦王朝的崩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有壮志豪情,亦有英雄柔情。但由于其性格的缺陷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使得他最终以失败结余,让人感叹不已。

  同学们,还记得项羽自刎前的悲歌吗?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齐诵: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完)

  五、作业布置

  以“项羽,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观点要鲜明,感情要充沛。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

  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3、重点学习“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了解课文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军、击、如、信、谢”等文言实词和“因”、“为”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做到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2、注意作者运用对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根据本文重点、难点,总体上采用诵读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导入课文。

  二、让学生自己整理有关《史记》的知识,快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三、问题设计:

  ①全文按鸿门宴的前的前后过程分为几部分?

  ②宴前共写了哪几件事?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哪件事是“导火线”,这一部分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四、学生带着问题②诵读(1─2)节,教师指导学生不懂之处。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在理解(1─2)节的基础上诵读(3─4)节。

  第二课时

  六、学习(3─4)节

  七、问题设计:

  ①宴中这部分共写了哪几件事?它围绕对刘邦的`态度反映了项羽、范增之间什么矛盾?

  ②文中的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的特点?通过他们的哪些言行表现出来的?

  八、学生带着问题①②读(3─4)节,并让同学自己指出自已不理解的地方。

  九、布置作业:⑴背诵(3─4)节

  ⑵完成练习(二)P91

  第三课时

  十、先检查学生背诵(3─4)节情况。

  十一、先齐读(5─5)节,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其中问题。

  十二、再齐读(5─7)节。

  十三、问题设计:

  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十四、整体把握全文的写作特色,并要学生自己分析项羽、刘邦的形象。

  十五、作业布置:①背诵(3─4)节,完成练习(三)②整理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等。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10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生动地对比了双方策略的高下,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今天,“鸿门宴”一语已经成了危险之约的代名词。

  《鸿门宴》节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记叙散文。(本单元的重点,应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以及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美,在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叙事脉络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

  1、掌握文言诗词、通假字、虚词、特殊句式等重要的文言知识。

  2、掌握名言警句,并会运用。

  3、梳理文章脉络。

  4、分析人物形象和本文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加强熟读,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中主要人物的关系。

  2、通过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3、在熟悉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归纳知识要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读史观,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正确评价项羽这一悲剧人物。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1、积累文言词句知识。2、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3、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经过前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步骤,对文言知识有一定的积累。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但学生对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仍由一定难度。

  面对篇幅较长的古代记叙散文,必然有心理障碍;但本文的故事广为流传,影视作品学生也熟悉,有助于学生的理解。针对这一现状,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一:由“鸿门宴”一词的寓意引入本课的学习:

  经常听到,它现在成为“险恶处境”的代名词,也是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那么它到底由何而来?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就告诉你了答案。“鸿门宴”是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项羽、刘邦谁能夺得天下,这次宴会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

  (二)展示学习、预习检查:

  1、学生介绍作者和背景资料。教师补充大屏幕展示。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曾被处以宫刑。三年后出狱,发愤著书,历经10年艰辛写成《史记》。它记载了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当时秦末,天下百姓“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陈涉起义之后,出身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陈涉失败后,项梁扶持楚怀王的孙字做了楚王,仍号楚怀王。当时项羽、刘邦的是楚怀王所辖的主力军。公元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去救援被秦兵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在钜鹿打败秦军,同时刘邦打进武关,降秦王子婴。刘邦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派兵把手函谷关。项羽听说后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于是就发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

  2、生字注音:

  飨(xiǎng)说(shuì)美姬(jī)鲰(zōu)生未得与项羽相(xiāng)见卮(zhī)酒有郤(xì)参乘(shèng)彘(zhì)肩

  玉玦(jue)瞋(chēn)目目眦(zì)沛公欲王(wàng)跽(jì)曰刀俎(zǔ)关中旦(dàn)为(wèi)击破沛

  不胜(shēng)公军范增说(shu项羽曰好(hào)美姬皆为(wéi)龙虎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听录音朗读,学生自读、齐读。

  (三)师生共同梳理古文大意,在疏通文义的同时进行理解行文技巧,进行文法赏析

  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完成课后练习。以此突破教学重点。

  (我设计的是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粗读原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大意,重点完成三个内容:依据文脉推断不懂的词义,点出重点的实词,框出通假字并归纳规律;二是让学生细读原文,进一步落实字句的翻译,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实词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规律总结。两个环节是由简入难的过程。

  本文篇幅虽较长,但文字浅易,并且是记传性文体的典范,因而对高一学生来说大部分内容比较易于理解和翻译。对那些不易懂的字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前后涉及的情节加以推测、判断,以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好方法。要求学生点出重点实词、框出通假字,主要是为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异读现象、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的词语,并进一步得出规律,指导今后的文言文学习。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译中难度较大,也是本文教学的两大难点。要求学生标出有活用现象的字和划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于两点考虑:1、积累一定数量的第一手例句;

  2、引导学生加以分类,找出每类的相同特征,并抽取出来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能由学会一个到会学多个。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养成用符号法表示重点字句的好习惯,如点、框、圈、划线等符号应约定一致,便于突出翻译中的重点、难点及复习。

  我的提示着重归纳了实词“幸”“如”“举”“谢”等,名词活用、使动用法、宾语前置、被动句和省略句,全部采用表格的形式,可由学生填充相关内容,既是训练又是归纳。)

  第三四课时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的结构2、归纳文章的主题3、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4简要分析人物形象5归纳知识要点

  (四)、学生梳理课文情节,分析文章结构。

  1、围绕题目“鸿门宴”给本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1、第一部分(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宴会前

  2、第二部分(3、4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宴会中

  3、第三部分(5、7段)叙述宴后余事宴会后

  2、每个部分共描写了哪些故事情节?是加以概括?属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哪个部分“

  第一部分:(1)曹无伤告密(2)范增说项羽序幕

  3、项伯夜访4、张良献计(开端、发展)

  第二部分:1、刘邦谢罪2、项王留饮3、范增举玦4、项庄舞剑(高潮)

  5、樊哙闯帐6、怒视项羽7、赐酒与猪腿8、樊斥项羽

  第三部分:1、沛公出逃2、张良入谢3、项王受璧4、亚父破斗(结局)

  5、沛公出奸尾声

  (五)、归纳本文的主旨

  本文描写了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的胜利果实,在鸿门宴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表现了刘邦精明、虚心,能够审时度势,忍辱负重的性格特点。同时又表现了项羽优柔寡断,轻信别人的弱点。

  (六)、分析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方法。

  1、分析人物。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1、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

  2、项羽、刘邦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并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会有怎样的结局?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这是两个假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4、文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简略说说他们的性格。

  设置这道题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的需要;

  二是突出四组人物的对比塑造,为总结人物刻画方法作伏笔。

  2、刻画人物方法。

  ①运用大量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②语言精炼生动、绘声绘色,常常寥寥几笔就能刻画出人物的突出个性。

  ③通过激烈的矛盾斗争刻画人物性格

  (由于前一部分的铺垫,学生会比较容易地归纳出在矛盾中和对比映衬中刻画这两条,而在初中学过的《孔乙己》等小说中刻画方法也会使较多的学生联想到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这一条,所以学生自己就可以很快归纳出来。)

  (七)知识点归纳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由“鸿门宴”一词的寓意引入本课的学习跟随老师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补充大屏幕展示。学生介绍作者和背景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整理

  点播个别重点难点的词句(通过PPT展示)梳理古文大意,在疏通文义的同时进行理解行文技巧,进行文法赏析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

  老师总结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学会鉴赏人物

  六、教学评价设计

  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迎来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春天,课堂变得异常活跃了:书声朗朗,音乐声声;合作讨论热热闹闹,多媒体教学缤彩纷呈。新课改引发了课堂教学方式尤其是学习方式的突变。但真正走进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又不难发现,在热闹的背后,在开放的背后,仍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经验主义做法,仍受制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课后,老师们在评课时提得多的就是课堂容量大,拓展得多,贪多求全,学生学习心有余力而不足;研讨环节没调控好,费时太多。通过对本次课的反思,我深深感到:语文课堂教学延展不要盲目求多,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适可而止。尽管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综合化程度很高,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情和文本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简言之,课堂教学就要把握好一个尺度。

  同时,我也听了其它成员的授课,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也都不尽相同,或简洁,或繁琐,或面面俱到。反观时下一些重大的赛课,为追求教学高效果,老师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把课堂变得臃肿了。

  七、教学板书

  结构板书

  第一部分(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宴会前

  1、曹无伤告密、2范增说项羽序幕

  3、项伯夜访4、张良献计开端、发展

  第二部分(3、4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宴会中

  1、刘邦谢罪2、项王留饮3、范增举玦4、项庄舞剑高潮

  5、樊哙闯帐6、怒视项羽7、赐酒与猪腿8、樊斥项羽

  第三部分(5、7段)叙述宴后余事宴会后

  1、沛公出逃2、张良入谢3、项王受璧结局

  4、亚父破斗5、沛公出奸尾声

  八、教学反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备课、设计)是课堂教学减负当务之急的工作。笔者以为,精减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树立三种观念:

  首先,要树立一种合作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基于经验主义,加上一点文人相轻的思想,同事间不善交流、沟通,往往各自为阵,单打独斗。教师对文本解读,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往往借助《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凭“一桶水”也能包打天下。而新课程改革后,面对着全新的教学模式、高考模式、教材编排体系以及高考成绩评价体系等,老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学观念及教学行为等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之需求,更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新课程改革形势。因此,教师在教与学中,摒弃陈见,加强合作尤为重要。

  团结铸就力量,同心产生智慧。师生团结协作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而老师间的通力合作是课堂高效教学的必要条件。我以为老师间的合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备教中,要聚全组教师力量和智慧,加强集体说课和备课,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唯此才能使教学内容重点突出,能使老教师课堂锦上添花,新教师快速成熟,更能有效遏制个人英雄主义的做法。

  第二,要落实听评课活动,同组成员互相借鉴,互相帮助,形成资源优势互补。真正意义上促进教师发展,促进教学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三,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施教手段,建立一个动态的课堂。唯有师生合作、生生互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才能把课堂拓展的内容消化落实,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第四,要加强学科间的合作。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T”型知识结构体系(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有跨学科的通用知识),教师要与其它学科教师通力协作,在教学中进行知识的交叉渗透。常言道:文史哲不分家。如在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时,要引导学生从历史观、哲学观、发展观等方面去分析解决问题,也可吸纳历史和政治教师参与问题的研究。各学科资源优势互补,科学整合,从而减少课堂拓展的知识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要树立一种学情观。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新课程标准》明确突出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在备教中一定要关注课堂主体--学生的情况,如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能力层次、接受能力等等。教师一定要勤于观察和分析,关注学生上课的反应、作业和测评的效果、学生的精力和心态等情况,从而在备教中科学预设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安排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一定要兼顾各能力层次的学生,让优生“跳一跳,够得着”,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到。

  因此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力求做到因人施教,而非因材施教,拓展起来没完没了,更没原则。那种无视学生发展和接受状况,追求满汉全席的做法,只能让教学陷入“差、慢、费”的恶性循环之中,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学本质都是得不偿失的。

  最后,要树立一种省思观。

  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课堂教与学就是一个在省悟和思考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并非都生而知之,在教学中必须外求合作,内求三省吾身。课备完了或讲完了,教师要静下心来反思:课堂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课堂容量安排学生能否接受?这次课成功亮点或失败之处是什么?下次教学本课我将怎么去设计?……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学怎样完成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主体”、从“知识中心”到“能力素养培养”、从“智能目标”到“三维目标”的过渡,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边探索边总结的。教学中怎样去反省思考呢?

  第一,教师要勤于观察,动手写教学日志。教师一天的生活并非都是单调无味的,勤于观察,你会发现自己或他人教学中的亮点,你也会发现师生间点滴的感人的细节,把一天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全部诉诸笔端,写成教学日志或博客。这将是一笔丰厚的教育教学财富。

  第二,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后记。老师教学不能一节课讲完了就万事大吉,坚持每节课上完后抽一点时间针课堂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工作,譬如对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对备课中没有考虑到的内容,对学生的创意、创新思维等进行总结和补充,若有可能还可以来个二次备课。写教学后记不同于写教学日志,前者针对性很强,反思程度更重些。写教学后记也不必面面俱到,要巧而精,有侧重点。

  第三,教师还要倡导写教学案例分析,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当教学一个时段后,你一定会对某个教育教学问题产生了兴趣,或对自己的某堂课有很深的感悟,此时,我们不要懈怠,要抓住机会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进行一个深度的省思。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学理论水平,为以后教学提供借鉴。这是一种把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有机融合的手段,也是教师快速成长为名师的必由之路。

  总之,要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在课堂内容的精选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动脑筋,既要摒弃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也要防止开放无度的创新教学,把握好教学内容拓展的尺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及切入点

  1、目标

  (1)使学生立足文本,结合《史记》资料,深入而全面地了解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

  (2)学习从不同的人格魅力中汲取力量,使学生充分体会文学形象所蕴含的崇高美;

  (3)学习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2、切入点

  刘、项二人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是盖世英雄,但其命运迥异。项羽失败、刘邦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里面。教学时从探究刘邦成大事的原因以及相遇的'人格魅力中切入。

  二、教学过程

  1、师生概括《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性格特点

  师:在《鸿门宴》一文中,刘邦的灵活善变、善于笼络人心与项羽的易怒暴躁、胸无城府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为刘邦最终夺得天下、项羽最终失去天下做好了铺垫,那么,两人成功与失败的性格原因还有哪些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的情况加以补充,来全面认识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及成败原因。

  2、学生交流阅读《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的情况,全面把握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及成败原因。

  材料一: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职道旁。诸强或言诛秦王。沛公曰“人已服降,又杀之,不详。”遂西入咸阳,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反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材料二: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师生总结:

  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刘邦非常善于笼络民心,这是每一个成大事者的必备性格因素,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项羽与刘邦相比,非常残暴,民心背离,这是他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材料三: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材料四: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师生总结:

  从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刘邦非常有自知之明,他不仅善于笼络民心,而且对他身边每个人的才能都了如指掌,能够知人善用,而不是自尊自大,所以能够使身边的人才能够人尽其能,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项羽身边只有一个范增却也不能重用,这一点在《鸿门宴》中已经展现出来,后来中了刘邦的离间计,致使范增病发而死,在最后被灭亡的时候,项羽仍然认为“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其刚愎自用、没有自知之明的特点暴露无疑。“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真是千古真理。

  3、项羽身上有如此多缺点,司马迁却把他放在本纪部分,可见,在司马迁眼里,项羽身上还是有许多闪光点的,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从《史记》中读到的写项羽优点的事件,从中学习司马迁评价人物的客观、公正的态度。

  材料一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

  材料二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材料三

  项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引悉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材料四

  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十数百人。

  材料五

  乌江亭长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师生总结:

  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在项羽身上,固然存在着许多缺点,但司马迁不因为其缺点而否定他的优点,他少有大志,用兵如神,英勇顽强,不苟且偷生,都是他的人格魅力。从中我们也可以学习到司马迁做为史学家客观、公正评价人物的态度,这一点,

  无论对我们在作文,还是现实生活中对人、事的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

  4、拓展延伸

  项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批评他的刚愎自用、沽名钓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谈谈后人对项羽的看法。

  交流、讨论。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作业

  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项羽或刘邦的看法,要注意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物。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注意个性化语言及对照手法的运用。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

  3、提高把握词类活用语言现象的能力。

  4、从项羽人物性格的弱点分析,探讨悲剧结局的原因。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这场斗争的内容错综复杂,涉及众多的人物,情节波澜起伏,以学生的阅读速度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完全熟悉的地步,但又需对人物言行熟悉。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时代背景;楚汉之争

  前209年7月陈涉起义。9月项羽、刘邦起事。

  前208年12月陈涉死。6月立楚怀王为共主。9月怀王遣项羽北救赵,遣刘邦西击秦。

  前207年10月秦将章邯破邯郸。11月项羽渡河,12月以5万大破秦军40余万,章邯投降项羽。

  前206年10月秦子婴投降刘邦。12月刘、项会于鸿门。

  前2064月戏下之会,会后刘邦迁南郑。

  前205年4月刘邦合诸侯兵伐羽至彭城,羽以3万兵破汉兵56万。

  前204年4月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刘邦逃离。

  前203年9月刘、项讲和,划鸿沟为界,以东归楚,以西归汉。

  前202年10月用张良、陈平计追项羽,大败。12月韩信、彭越来援,项羽兵败垓下,自刎而死,楚汉之争结束。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统一天下转道故乡沛县时作。)

  解说:公元前195年,刘邦率兵击破淮南王英布的叛军。西归途径故乡沛县,与父老乡亲宴饮,席间唱出了这首《大风歌》。

  首句气象不凡,风起云涌,既是自然景观的客观描述,又暗喻当时的时代风云,这句为全篇抒发豪情壮志交待了背景。“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是说刘邦自己平息叛乱后荣归故里,“威加海内”掩饰不住的是一派得意之情。最后一句却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虑和激切的希望:大计初定,急需有志有识、有勇有谋之士效忠刘氏王朝、安定四方。全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壮,极富帝王气派。

  这是一种楚辞体式的诗歌,节奏明晰有致,音律铿锵,适于歌唱。这正与刘邦做为一个帝王的身份暗合,也与酒酣之际脱口而出的情景相应。历史上的刘邦起兵抗秦,建立西汉,势及四方,这首歌正抒发了他作为一个帝王的雄图伟略和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慨。刘邦作诗不多,这一首由于凝聚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图谋霸业的壮志,气吞山河,因而具有历传千世而不移的魅力。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解说: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作这首诗时,项羽被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已定。作诗之后,他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诗歌的第一句,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骓——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人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崐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啊,虞啊,我把你怎么办呢?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二、简介《史记》的文体知识,并简介时代背景。

  1、我国古代历史散文有哪三种体例?请分别举例。

  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

  2、“前四史”

  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

  3、简介《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共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

  书八篇 记各种典章制度

  表十篇 记大事年月

  本纪十二篇 记历代帝王政绩

  世家三十篇 记侯国兴亡

  列传七十篇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

  4、简介作者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出身史学世家。父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少时随父到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并开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的遗愿。后因替降于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5、解题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精彩的一段,文中详细地记载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双方紧张、惊险的场面,揭示了刘、项两大势力间的矛盾,刻画出项、刘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刻画了张良、樊哙、项伯、范增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6、与本文时代背景有关的历史故事和成语故事。

  钜鹿之战 破釜沉舟 作壁上观 约法三章

  破釜沉舟:打破饭锅,沉掉渡船。比喻下定决心,一拼到底。

  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观看。后多比喻从旁观望,不予帮忙。

  约法三章:约定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顺口。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

  检查一:正音

  2、请读标题,并围绕标题,结合课文内容,给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梳理文章结构。

  检查二:整体感知

  本文以为中心,以“为线索,按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

  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构成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人物关系表

  项羽争王对手刘邦

  曹无伤(左司马)告密;被出卖项羽

  项伯(季父)有恩,告密张良(谋士)

  项庄(堂弟)刺杀刘邦

  樊哙(部下)闯账,责项项羽

  项伯(季父)约婚,说项,翼蔽刘邦

  范增(亚父)

  检查三:整体感知

  一、无伤告密第1段

  二、夜访张良

  三、项伯说情

  四、沛公赴宴

  五、鸿门饮宴

  六、项庄舞剑

  七、樊哙闯帐

  八、樊哙力斥

  九、沛公逃席第5、6段

  十、诛杀无伤第7段

  开端--无伤告密范增献计

  ↓

  发展--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刘项约婚

  项伯游说

  ↓

  高潮--刘邦请罪项王留饮范增举玦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

  结局--刘邦逃席张良留谢诛杀无伤

  作业:

  1、熟读课文,做文后第三题。

  2、归纳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古代语言现象。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1-4自然段,把握重点字词、特殊句式,理解文本内容。

  (一)第1自然段:

  故事的开端

  1、朗读,就文中自己不理解的、有疑点的语句提问。

  第1自然段重点字词

  (1)、“沛公军霸上”、“沛公欲王关中”:军,驻军;王(wàng),称王。名词用作动词。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沛公居山东时: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13

  教学要点:

  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着重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精读课文,要求读透。

  教学过程:

  一、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张良和范增:(双方谋士,智囊团,事件演变的关键人物)

  范增:

  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玦击杀刘邦,项王不应。出召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刘邦跑后,范增指桑骂槐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尔后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可见范增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他不能准确把握项羽的思想动态,一味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一方面由于他年龄地位,一方面由于他对时事观察和对项羽的忠心。

  老谋深算:夺天下者必沛公也!

  洞察敏锐:力促击刘、举佩示意、出召项王

  骄横浮躁:拔剑击斗、斥骂项羽

  张良:

  对刘邦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鲰生之计,刘邦没有告诉张良,大事当前,张良不计。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张良的话语行为并不多,但刘邦集团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

  多谋善断:言沛公不敢倍项王也、出招樊哙。

  处事不惊:亡去不义、君臣商议、军门见哙。

  沉稳机智:张良留谢

  处事有方:大王来何操?

  曹无伤和项伯:(叛徒)

  项伯:

  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这有什么不敢的呢,简直是长刘邦的志气,灭项羽的威风,这完全是替刘邦说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更是对刘邦歌功颂德,对项羽进行指责。难怪在项庄舞剑的时候,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周密,谋略:夜访张良、极力劝羽、翼蔽沛公 、宴上东向坐

  曹无伤:

  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鲁莽、草率:使人告密、激化矛盾、宴后被诛

  项庄:

  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

  有勇无谋,被动。

  樊哙:

  忠诚。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勇武。“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难怪项王都得“按剑而跽”,惊呼:“壮士!”大斗饮酒,大块吃肉,粗犷,真乃英雄本色。能言善辩,慷慨陈词,痛责项王,说来头头是道。有勇有智。骂得项羽,“未有以应”,只好赐坐。

  有勇有谋,粗中有细,主动请战。

  二、艺术特色:

  1、人物性格:典型性格,各有个性。(见人物形象分析)

  2、人物结构:两峰并峙,双水分流。

  项羽集团 项羽 范增 项伯 项庄

  刘邦集团 刘邦 张良 曹无伤 樊哙

  对比照应,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孰是孰非,孰胜孰负,不问自明。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缺乏远虑,用人唯亲,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轻敌麻痹,养奸贻患,内部不团结;刘邦则与之相反,虽处劣势,但能忍辱负重,虚心下问,善于机变,知人善任,使谋臣尽施其谋,将士尽效其力,并瓦解敌方为自己效劳,及时清除内奸。刘、项在斗争中地位发生的变化,刘胜项负自成定局。

  3、故事情节:一张一弛,波澜起伏。

  开端:无伤密告,项王发怒,范增浇油。战争一触即发。(一张)

  发展:项伯穿梭斡旋。刘邦张良对策,项王许诺。(一弛)

  高潮:项庄舞剑,樊哙闯宴,剑拔弩张。(二张)

  项王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二弛)

  结局:刘邦逃跑,张良留谢。无可奈何花流去!

  尾声:刘邦至军,立诛曹无伤。

  4、场面组接:转换发展,推动情节,塑造人物。

  场面是情节发展的基本单位。《鸿门宴》是由下列一系列的场面组接而成:

  无伤密告,项王发怒,范增浇油。项伯为救友夜访张良。张良、刘邦密商对策。刘邦会见项伯,并进行拉拢。项伯回报项王。刘邦鸿门谢罪。项王留沛公与饮,范增数目项王。范增出召项庄,项庄入席舞剑。樊哙闯宴。刘邦逃遁。张良留谢。沛公至军,立诛无伤。

  作者抓住每一个场面的特征,采取白描的手法,不加渲染,形象生动,情境逼真。随着场面的转换发展,情节不断推进,在矛盾斗争中逐步展现人物的性格。

  5、语言特点:语言精炼,富有个性。

  如项羽接到曹无伤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此话只能出自击杀几十万秦军,拥有四十万兵力,“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之口。

  范增说项羽的一段话:“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说明范增洞察深邃,观察天相虽属迷信,但极有煽动性。“急击勿失”,看中了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听就是一个老谋深算,有远见卓识的谋士。

  张良把项伯的话转告刘邦,刘邦说“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活画出刘邦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的窘态。张良一出主意,刘邦马上心领神会,让张良“君为我呼入,吾得见事之”。刘邦和项伯的一段谈话,把刘邦的睿智、狡诈、圆滑、机巧表现得淋浸漓尽致。刘邦谢罪时的一席话,豁达大度,卑躬屈节,瞒天过海。项王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真是英雄的憨态。

  张良话语不多,但一句重千金,“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确定了重大的方针政策。沉着冷静,有智谋。

  樊哙怒斥项羽的一席话,和刘邦对项伯说的,和刘邦鸿门谢罪时说的,何其相似乃尔,但风格不同,显示的性不同。

  6、动作描写: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思想。

  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诸三,项王默然不应”。一个“数目”、“举玦”;一个“默然不应”。说明一个抓住时机,急切下手;一个沉默不语,犹豫不决:各有各的认识,各有各考虑。

  再如项王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王赐彘肩,樊哙“拔剑切而啖之”。这一饮,一啖,一个英雄的粗犷、豪壮,跃然纸上。

  再如张良献璧,“项王则爱璧,置之坐上”;张良献玉斗,“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一收一破,深刻说明二人的不同思想,不同态度,不同性格。

  “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作者未写刘邦的任何话语,但刘邦的果断是何等的利落。

  7、刻画人物:在典型环境中显示,在矛盾斗争中展现。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诸侯并起,项羽、刘邦率军抗秦。当时主要矛盾是起义军与秦王朝的矛盾。灭秦以后,由谁来称王。按楚怀王与诸将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先入,理应由刘邦王之;项羽与秦军苦战击溃秦军主力,论功,应由项羽王之。谁来称王,就成为矛盾斗争的焦点。主要矛盾就转化为楚汉相争的矛盾。“鸿门宴”恰好是矛盾斗争的转折点,项、刘相争的焦点和导火线。

  作者刻画项、刘两个集团的诸多人物时,正好是把他们放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现出来。历史的真实性和表现的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三、互动探讨:

  1、“鸿门宴”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探究学习:“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増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宴会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为侍坐。可见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増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宴设于项羽帐中,刘邦虽为宾客,却的不到尊位,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刘邦却能泰然处之,可见起能屈能伸。而项氏集团内部,谋士范増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谋,已初见端倪。

  2、“鸿门宴”事件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未称王,但《史记》却超前称王,试分析司马迁的.用意。探究学习:处于矛盾冲突顶峰时,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人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文中,张良三次称刘邦为“大王”,前两次只有他自己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项伯、范増、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是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是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迎,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能过于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迟早的事,另一方面,是在他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这些称谓来看,刘邦集团处处恭恭敬敬,低声下气,以臣下的身份尽力满足项羽的自尊自大的心理。

  3、有人说,项羽因为放走刘邦而导致最终失败,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研究提示:项羽失败的原因很多,宜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其中,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项羽灭秦之后,逆历史潮流而行,袭周制“分裂天下而封诸侯”,使社会再次回到秦统一以前的分裂、动乱的状态。

  四、作业:以小论文的形式写“我眼中的刘邦(或项羽)”。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 篇14

  【教材分析】

  《鸿门宴》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3篇文章,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古代记叙散文。这些文章都选自史传性文学作品中。《鸿门宴》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是本章节中最为精彩的一部分,体现了《史记》对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的技巧。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学生曾学过《史记陈涉世家》,但篇幅较短。学生在初中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但对于长篇的古代记叙散文的解析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在关键时刻对学生的点拨。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文中出现的古文字词和句式。

  2、了解鸿门宴的事情经过以及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写作技巧。

  3、从项羽人物性格弱点分析悲剧结局的原因,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确认识鸿门宴会斗争的性质,实事求是地评价有关人物。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多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

  2、分析刘邦项羽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3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朗读刘邦的《大风歌》和项羽《垓下歌》。

  《大风歌》《垓下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力拔山兮气盖世,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时不利兮骓不逝。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是刘邦率兵即将大局初定时唱出的,首句既是描写客观自然现象,又暗语当时的风云局势。第二句表现了初定天下,荣归故里的得意之情。最后一句传达出一种激切而又忧虑的盼望。全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壮,极富帝王的霸气。而《垓下歌》是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前夕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无可奈何的叹息。全诗透露出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楚汉争霸最终以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汉朝结束,楚汉争霸中,刘邦项羽是如何斗智斗勇的?项羽是如何从风光无限一步步走到了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悲凉局面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汉争霸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鸿门宴。

  文言知识学习: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结合课下的注释整理文中重点字词、句式疏通文意,并标注出无法理解的字词或句子。

  主要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距—拒:把守、抵御

  内—纳:接纳、纳入

  要—邀:邀请

  倍—背:背叛、背弃

  蚤—早

  郤—隙:隔阂、嫌怨

  (二)一词多义

  谢:道歉、认错: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辞别、离开: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酌,不能辞。

  感激: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因:就、便: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乘机: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为:介词,替、给:为击破沛公军。

  对、对于:为之奈何?

  被:若属皆且为虏。

  ④充当、担当:使子婴为相

  ⑤构成“何…为”格式,表示疑问或感叹:何辞为?

  从:①跟随、追随:张良是时从沛公。

  ②使跟随、率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③挨着:樊哙从良坐。

  5:如:①只是: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②至、往:沛公起如厕

  (三)重点实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前往、到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披帷西向立:分开、打开、劈开(披荆斩棘)

  加彘肩上:置放、安放(两手加额)

  大行不顾细谨:考虑、怜惜(奋不顾身、顾虑)

  会其怒:恰巧遇到(会天大雨,道不通)

  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

  结语:大家知道秦末是个群雄竞逐的时代。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从文章开头我们已经知道最后是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驻军霸上。既然有约在先,为什么项羽还要击打刘邦军?项羽设鸿门宴的意图何在?在鸿门宴上双方是如何争斗的?这些问题在文章中都能得到解答,所以请同学在课后结合今天所学字词,再次阅读文章,理解文意,列出文中事件的提纲,并画出人物关系表,我们在下节课将带领大家一起去探寻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一、初步疏通:让同学展示所列提纲和人物关系表。

  事件提纲:

  宴前:无伤告密→夜访张良→沛公约亲→项伯说情

  宴中:沛公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宴后:沛公逃席→张良谢罪→诛杀无伤

  籍别楚汉

  君王项羽刘邦

  谋士范增张良

  武将项庄樊哙

  间谍项伯曹无伤

  军力40万10万

  人物关系表:

  二、整体感知:通过列提纲和画表格,我们对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关系已经清楚了。项羽军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兵力,这样悬殊的实力,项羽怎么甘心就让刘邦称王呢?所以他扬言要攻打刘邦军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鸿门宴》中双方出现的人物几乎都是一一对应的,双方冲突的力量是并驾齐驱的两条线,项羽一方有他的准备、调度等,刘邦一方也有他一系列的应付措施。那么双方是如何斗智斗勇的?围绕这个饭局,始终透露着暗藏杀机、剑拔弩张的氛围,请同学思考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的刘邦是如何化险为夷,从杀机四伏的鸿门宴中金蝉脱壳的?

  首先是讨好项伯。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成为帮他扭转局面的关键人物。

  其次是刘邦高超的说话艺术。刘邦见项王说出的'一番话虽然简短,但却包含了极大的信息。一上来刘邦就开始拉拢感情:我与将军合力攻打秦军,告诉项羽我们是战友,而非敌人。刘邦用双方过去的合作关系来转换当前的敌对关系,这就模糊了项羽的政治警觉;然后将必然事件转为偶然事件:我是不经意就先入了秦关,并非是我的主观意愿,刘邦避重就轻,将双方的冲突说成小人挑拨的结果,既淡化到了矛盾,也给项羽台阶下。而在整个讲话过程中,刘邦一直保持着低姿态,一口一个“将军”,一口一个“臣”,极大的迎合了项羽爱面子、图虚荣的心理。而这招也非常管用,不但成功化解了项羽的怒气,而且还诱导项羽说出了藏在自己内部的奸细。

  再次是樊哙闯帐营救。“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樊哙无所顾忌,无所畏惧的忠勇形象得到项羽的欣赏,樊哙讲话跟刘邦讲话中心大体一致,只是各有侧重。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软硬皆施”了。

  刘邦集团精彩的一唱一和最后攻陷了项羽的心理,让项羽把设宴的最初目的抛于脑后,使项羽的情绪由怒转为喜(刘邦的恭维),再转为愧(樊哙的秦王不义之说),错过了除去刘邦的最佳机会,让刘邦看准机会,逃离鸿门宴,从而导致后来形式的逆转。

  三、结语:通过对刘邦逃席过程的分析,我们对整篇文章的故事线索有了细致的了解。那同学们看课下的注释,我们知道这篇课文选自司马迁《史记》的《项羽本纪》,也就是说这是项羽的传记。既然是人物传记,就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文本,看看司马迁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我们将在下节课进行讨论。

  第三课时

  导入:刘邦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项羽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请同学用适合的词语填空,并说说你的理由。提示:从文本中找出关于刘邦、项羽的描写(包括神态、语言、动作、行为等)

  可能出现的答案:

  刘邦:阴险狡诈、老谋深算/能言善辩、善于观察形势(拉拢项伯)

  懦弱无能/能屈能伸、谦卑隐忍(为之奈何?对项羽的称呼等)

  知人善任、识人之智/两面三刀(听取张良建议;大骂鲰生糊弄项伯等)

  项羽:自矜功伐、寡谋轻信(大怒、急击等)

  刚愎自用(不理睬范增的示意)

  优柔寡断/坦诚直率(杀不死刘邦)

  贪图虚名/重情重义(义)

  有勇无谋/英雄相惜(对樊哙的态度)

  妄自尊大(座次之分)

  知识拓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发现这些词里很多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却反差强烈。同学们对于这两个人物的评价都带着自己的喜好。那么本文的作者司马迁对这两个人物是怎样的一个态度呢?如何理解司马迁把项羽列入帝王本纪?

  (引导学生阅读扩展材料《项羽本纪》其他经典片段(如斩杀宋义、乌江自刎、大史公曰等);《高祖本纪》片段等,分析讨论司马迁对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

  在《史记》里我们看到的项羽是有情有义但却自矜功伐的悲剧英雄,刘邦懦弱无赖而又有大智慧大胸怀的伟大帝王。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将其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更要看到他的多面的、立体的形象。

  课后作业:在《鸿门宴》中还出现了许多关键人物,如项伯、范增、张良、樊哙等人,但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请同学们在课下立足文本,结合相关史料,对其中一位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写一篇500字的短文。

  【板书设计】

  沛公约亲

  夜访张良

  宴前:

  无伤告密项伯说情失去警惕

  樊哙闯帐

  项庄舞剑

  坐失良机

  鸿门宴范增举玦

  宴中:

  沛公谢罪

  沛公逃席

  宴后:放虎归山

  张良谢罪

  诛杀无伤

  牟丹

【高一上册《鸿门宴》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一上册《鸿门宴》教学设计(通用17篇)11-15

人教版高一上册《画里阴晴》教案设计07-30

人教版高一必修《鸿门宴》原文+译文01-31

李商隐诗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7-31

高一必修荷花淀教案设计07-30

高一物理《重力、弹力》教案设计08-26

《两小儿辩日》教案设计(人教版上册)07-29

鸿门宴教案07-29

《鸿门宴》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