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韩愈二《理想照亮现实》讲稿

时间:2022-04-14 10:16:5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韩愈(二)《理想照亮现实》讲稿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二)理想照亮现实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韩愈(二)《理想照亮现实》讲稿

牎净外音】在科举取仕淘汰率非常高的唐朝,自幼聪明勤奋的韩愈在考了三次之后,终于在二十五岁时考中进士。但是根据唐朝的制度,中进士之后还需再考中博学宏词科,才能在中央做官。信心满满的韩愈又是三试不中,败下阵来。无奈之下,韩愈三次上书宰相,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拜访权贵,均被拒之门外。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有志青年面对现实所遭受的打击。此时的韩愈已经二十九岁,作为韩家唯一的指望,他必须负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在朝廷做官之门被关闭后,他又能去哪里呢?百家讲坛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第二集--理想照亮现实。

【康震】这条阳关道走不通,现在他都已经快三十岁了。我们古人说“三十而立”,他现在呢,快三十岁了,还什么都没立起来。阳关道走不通,倒是有一条所谓的“独木桥”可以走。这条独木桥是什么呢?就是到地方的方镇的节度使里面去做幕僚。大家都知道,在唐代由中央派驻到地方的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在方镇里面就是地方大员,统管地方的军政要务。比方说吧,我们原来讲过的,杜甫有个好朋友叫严武,担任过剑南西川节度使。这个“剑南西川节度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统管川西地区的军政要务。所以在唐代啊,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如果你考中了科举但是没有通过吏部的考试,对这样的人才,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可以到地方的节度使方镇里面去当幕僚。我们知道,在“安史之乱”以前,地方的节度使多由军人来担任,安禄山不就是一个节度使吗?到了“安史之乱”以后,有些节度使就是由文人来担任。所以有很多科举考中进士的人没有通过吏部的考试,他们也愿意到这样的幕府里面去做幕僚。韩愈接下来要走的路就是这条路。可是大家要知道,这一条路是非常辛苦的一条路。为什么呢?因为一般到幕府里面做幕僚的人,他要经过这么几个阶段,就是:首先考中进士;第二去做幕僚;第三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才有可能上调中央。这跟考中那个吏部的考试之后直接到中央做官来讲,那就差了一大截儿啊。韩愈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他这个进士科应举之后就先后在汴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在徐州这两个地方的节度使的方镇里边做幕僚,其主要的职责就是协助节度使处理一些日常的政务。韩愈对这个工作很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啊?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

第一,这节度使幕府的生活是节奏非常的僵硬而死板,缺乏人性化。韩愈刚到幕府来工作,幕府里边的小吏-一般的科员、办事员--就给他拿来了一份幕府里边的作息时间表。特别神奇的一张表啊。为什么呢?这个作息时间里头规定,从本年的九月到来年的二月之间,大清早来上班,晚上才能回家,中间不能休息。这就好比说从早上六点钟或七点钟开始上班,一直上到晚上七点多、八点钟,然后你才能回去,中间不能回去。这个规定让韩愈非常地惊讶,很难接受。他就给当时的节度使张建封写了一封信。这信里面这么说:“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发狂疾。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虽不晨而如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韩愈《上张仆射书》)。用今儿的大白话说啊,(就是)您这个规定我没法儿执行。您要强行让我执行,我会发狂发疯的。您当时让我来幕府里工作肯定是因为看中了我的某一项才能,绝不是看中了我这个人善于早上上班、半夜回家的。而且如果我真的有各方面的才能的话,我这个才能也用不着大清早来上班、晚上才能回家才能实现啊。是不是啊?不一定非得遵守这个作息时间表啊。他给张建封提了个建议,他说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上午五点或七点钟上班,十一点钟下班,下午咱们嫩故不能五点或七点钟上班,九点钟下班,中午可以休息。我给您提这么一个建议,把您那作息时间表啊改得人性化一些。他给张剑封掰着指头讲道理说,您看,这个下级对上级和上级对下级都不能用一根尺子、一个标准来僵硬地衡量,是吧?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啊,对这么一个具体的人,你得量力而行,有的事情他能执行,有的事情您强行执行效果就不好。您宽松一点,人性化一点,这样办公室里头气氛会和谐。要不你“潜伏”我、我“潜伏”你,最后这办公效率就会很低。你可见,韩愈当时对这个死板的作息时间表是多么的反感。他不适应这样的生活、讨厌这样的生活。这是第一。

第二,在当时,大家要知道,一个科举进士,到方镇的幕府里边去做幕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事情。比方说,这个方镇势力大,名气大,实力雄厚,节度使很爱惜人才,对这样的幕府,文人们都很喜欢去,有前途啊。但另一方面,方镇的节度使也有选择,要有才华,确实有真才实学,确实进到幕府里头能够帮助他有效地开展工作。所以一个文人进到节度使方镇幕府里边做幕僚,一方面看上去是上下级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宾主的关系。也就是说,你做幕僚的得尊重上级,而这个上级也要对下级以礼相待。而韩愈就在跟张建封掰扯这道理。掰扯什么道理呢?他认为呀,我跟你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何以见得?他就从这张小小的作息时间表说起,把这张作息时间表提高到了孔孟之道的高度。他对张建封说:“孟子曰,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孟子公孙丑下》)。这是孟子当时的话。孟子当时说这么一个事:天下诸侯,他们的水平都差不多,互相做比较谁也不必谁高明多少。原因在哪儿?这些个诸侯都喜欢用听自己话的人,不喜欢用那些能够教导这些诸侯的人。就说白了,都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忠言,因为忠言逆耳嘛。韩愈告诉张建封,现在情形可比孟子时代差远了。到您这来讨生活的人,那都是为了利益。到您这儿来做大事的人,那都是为了道义。您把这事儿想清楚。凡是为了利益的人,他是不可能忠君的。凡是为了道义而来您这的人,他是会很忠君的。他能忠君,不就也能忠诚于你吗?换句话说,您今天能不能听得进去我的建议那直接就牵扯到您是不是个忠君的人。您要是听进去了,那您就是个为道义而忠君的人;您要是听不进去,那您可就危险了。所以我们说,谈话和写文章,高度是顶顶重要的。高度一树立起来,你不服都不行。韩愈话锋一转,又接着说:如果我在您这个性受到压抑,又不敢说实话,这就比较麻烦了。天下人会怎么说呢?--“执事之用韩愈,哀其穷,收之而已耳。韩愈之事执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韩愈《上张仆射书》)。天下人会说,您要用我就是看我穷看我可怜,给我俩钱儿把我就收买了。我呢,之所以到您这来,也是看着钱的面子。要是这样的话,您一天之内给我赏赐千两黄金,一年之内给我升九次官,我会感激您,但您要跟天下人说,我张建封跟韩愈那是知己,我告诉您,连门儿都没有!这就是韩愈的态度。你看这看上去是一件很小的事儿,但经过韩愈一说,还真是大事。为什么事大事?不就是一张小小的作息时间表吗?从这里面能看出人才选拔的公正与否,是否重视人才的问题,人格是不是平等的问题,高官和小官之间怎样沟通的问题,你张建封是不是真正能够做大事的问题,甚至还提升到了是不是能够真正把那些忠君之士吸收到你幕府里来的问题。我跟你说,这就是韩愈的水平。韩愈之为韩愈的不同之处,在一个思想家看来,有小事件,但是没有小问题。

刚才我们说这是两点,韩愈对这个工作不喜欢就在这些方面。还有第三点,就是这幕僚的工作品级很低:从九品。工作很琐碎也很平庸,对韩愈这样极富于创造力的人来讲,呆在这个位置上非常憋屈。

第四点,在幕府里边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事实上韩愈先后在汴州和徐州做幕僚最后离开都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发生了兵乱。差一点祸及到了他的家人。所以综合起来看,韩愈虽然最后迫于生计不得已进入幕府做幕僚工作,但是就他的个性、就他的抱负、就他的才华,他在这工作是很不满意,也非常不顺心的。

【画外音】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以韩愈这样的性格和行为,不论是他不满意节度使,还是节度使不满意他,韩愈都注定不会在藩镇呆太久。离开之后的韩愈又陷入窘迫之中。生活拮据,捉襟见肘,幸而经过多方求告,他得以上调回京,担任四门学博士。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回京之后的韩愈,他的人生境遇又有哪些改变呢?

【康震】在当时的唐朝,中央的学校叫什么?叫国子监。国子监中分了好几种等级,第一种是什么呢?是国子学,招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还有一个叫太学博士,太学主要是负责招收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再就是这四门学博士,四门学负责招收五品以下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还负责招收一些老百姓平民的子弟。就说这个老师啊,如果说国子学博士是教授,太学博士是副教授,这四门学博士啊,也就是个讲师。但不管怎么讲啊,这总算是调到中央的学校里去了,就像调到京师大学堂了,当了老师了,总比呆在那样一个让他非常的反感的、讨厌的、发牢骚的地方要好。可是毕竟啊,这个地方还是穷。我们知道在唐朝的时候这个国家办的学校并不富裕,老师都很穷酸。那么就是说韩愈在做四门学博士的时候,他这个家族已经很大了,不仅有他自己的夫人、孩子,还有他的侄子的家,还有他自己的亲戚。加在一起,大概有三十多口人。我们都还记得,长安这个地方,物价是很高的。靠他一个大学讲师的工资要养三十多口人,肯定是养得又不饱又不暖。他自己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就很典型,叫《苦寒》,又苦又冷。这诗是怎么写的呢:

牐牎…

牐牸》羯鳞甲,衣被如刀镰。气寒鼻莫嗅,血冻指不拈。浊醪沸入喉,口角如衔箝。

牐牻持匕箸食,触指如排签。侵炉不觉暖,炽炭屡已添。探汤无所益,何况纩与缣。

牐牎…

这诗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啊,我们全家人太可怜了,皮肤全部都冻裂了,衣服是又冷又硬,冷风吹得人啊伤风感冒,鼻子不通。手指头冻裂出血,僵硬得都打不了弯儿。想要喝一口热酒暖暖身子,可是我的嘴都冻麻了,张不开。筷子很冰凉,手指一碰上去就像碰到釺子上一样扎手,再靠近炉子也不觉得暖,想要把这个手脚放到热水里根本没用,全家人盖得都是非常薄的那种被子。总而言之,我现在的生活,又冷,又饿,又饥,又寒,没有一点热乎气。

挣得少,家里人口多,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还不到三十岁的韩愈生活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这生活的压力都表现在什么上啊?他还不到三十岁,牙齿就掉得很厉害,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说到,说我最近是又疲倦又衰老,左边的第二颗牙齿已经开始掉落,视力下降,老眼昏花,离的很近都分辨不清楚颜色,对光线不敏感。而且我的鬓角一半都已经白了。头发都是一撮一撮的白。你说现在二十岁不到三十的人,哪回这样啊,这肯定是得了大病了。但是韩愈的病是明显的,他的病就是穷病,就是太穷。这就是对韩愈来说生活的本质,一点都不浪漫,一点都不荡气回肠,甚至是非常地酸楚。对于韩愈来说,工作和生活的本质肯定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他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怎么办呢?他一方面要顾着家,一方面又不能放弃理想。一方面要低声下气地求人,一方面还要坚持自己的人格。这对于韩愈来讲,是一个非常两难的选择。所以在给朋友的信里面,他在分析自己的状况,他怎么说?

“至于汲汲于富贵,以救世为事者,皆圣贤之事业,知其智能谋力能任者也。如愈者又焉能之?始相识时,方甚贫,衣食于人;其后相见于汴、徐二州,仆皆为之从事,日月有所入,比之前时,丰约百倍,足下视吾饮食衣服,亦有异乎?然则仆之心,或不为此汲汲也,其所不忘于仕进者,亦将小行乎其志耳。此未易遽言也。”(韩愈《与卫中行书》)

什么意思呢?说我告诉你,我知道,有很多的人都奔忙在求富贵的路上,可是有一样,我现在求富贵不是为了多吃几碗饭,多穿几身衣裳。我现在求这个富贵,是为了我将来从事圣贤的事业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跟朋友说,你看,当初我在京城赶考的时候你见过我,我穷的要命啊,吃饭穿衣都要靠别人救济。后来情况好了,到了这个方镇的节度使里面,虽然那个工作我很不喜欢,但是那个地方收入高啊,是吧?你在看我穿衣吃饭,不再像以前那样了。但是这并不是我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之所以现在依然愿意这么穷酸地走在仕途的道路上,就是因为我内心的理想从来没有放弃过,我内心的执着从来们没有放弃过。所以韩愈啊,从科举考试一直到现在做官,这官做的是磕磕绊绊,越来越穷酸,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是什么?就似乎要光大孔孟之道,就是要用孔孟的仁义之道来重新建设大唐,来复兴大唐。但是我们知道,他这条路啊走的是十分艰难。所以我们说,在韩愈看来,追求功名富贵,追求金钱是没有错的。但关键在于,在追求的过程当中,绝对不能放弃理想,放弃执着。这是他的一个底线,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到人家节度使方镇里还要跟人家提那么多条件。这要按一般人讲,这不是疯了吗?你到我这工作还跟我提这么多条件,而且提的这些条件对我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但是对韩愈来讲,他很惧怕贫穷,他也让贫穷把他整得怕了。但是如果这个贫穷跟他个人的追求发生了冲突,他是绝对不会苟且、也不会妥协的。正因为如此啊,我们说,就算再刚才那首《苦寒》诗里,他说自己全家人吃不饱、穿不暖、手指头也冻僵了、嘴巴也冻木了、吃饭穿衣都成问题,但是这首诗一个最要命的地方在哪儿呢?就是这首诗不但写了自己家里面的贫穷,而且韩愈把个人的贫穷和国家当时的命运、跟朝廷的官员的政绩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他看来,隆冬就要过去,天气就要转暖,我们朝廷的风气也应该变化。怎么变化呢?应该着力选拔人才,不能再让老百姓的生活这么苦了。所以这首《苦寒诗》我给大家讲的就这一小段,写得非常地苦,写得非常的冷,但是这首诗的全部如果我们看下来就会很吃惊地发现,他是借着个人的生活的苦来影射朝廷的工作,眼界是很开阔的。这样的诗就跟杜甫的诗是非常像的,就是借着写自己的小家庭,但是影射的是整个社会的全局和大局。

【画外音】回到京城的韩愈仍旧过着贫寒的生活,但是因为内心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韩愈仍在艰难的支撑着。此时的韩愈三十四岁,四门学博士是他不如中央政府机构任职的开端。在任职四门博士期间,韩愈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此间,他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牌《师说》。那么,这篇文章究竟写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它呢?

【康震】《师说》这篇文章,可以说在中国是老少皆知。你就是这篇文章背不下来,“师说”这俩字你肯定知道。这篇文章一开宗明义就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叫:“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世界上,只要你落生了,你就得学习;只要你学习,你就得有老师。老师是必须的,这个非常重要。换句话说,老师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个必然的要素。你一落生到这个世界上你就缺不了老师。老师是干嘛的?他说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老师就是教你怎么做人,给你传授知识,给你答疑解惑。那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当老师呢?韩愈说的非常好:“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比我年纪大的,比我有钱的,比我地位高的,不一定就非能有资格当我的老师。比我年龄小的,比我社会地位低的,比我钱少的,未必不能当我的老师。当老师只有一个标准、一个条件、一个资格:闻道。韩愈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地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老师不一定就比学生懂得多,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就知道的少,老师和弟子的地位永远都是相对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啊,你只不过是比我早几天懂得了这道理,你只不过是在专业的领域里边懂得多一点,出了这个专业的领域那就未必能当我老师。就好比我们自己来说,我自己也是一个老师,我现在在给大家讲课,讲韩愈,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前两年、前十年我看了韩愈的书,我读了韩愈的文,我吟诵了韩愈的诗,我比大家早十年、早五年了解了韩愈,所以今天我站在这里给大家讲。但是如果今天课一结束大家回去也翻了韩愈的书,忽然发现说,哎哟,康老师讲的韩愈还稍显不足,跟我的理解比起来还有点不一样。这时候啊你虽然还是在学的阶段,但是,你已经不再像以前了。如果再十年之后,你看完韩愈后发现,我觉得我对韩愈有更加独特的了解,这个时侯说不定我就坐在下面,你在上面讲。那我今天在这讲韩愈,讲唐宋八大家,讲古代的文学,但是相对于现当代的文学,相对于艺术、美术、绘画来讲,我就是人家的学生。我可以给人家讲唐宋八大家,但是他也可以给我讲什么呢,讲中国的书画史。所以说什么呢,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体现了一个根本的要素,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是对知识的尊重。就是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以血统、以地位、以财富来论定一个人的高下。那大家又奇怪了,说老师其实你讲的都是些废话。为什么呢?你说的这些道理、韩愈讲的这些道理在我们现在都是常识啊,所以我们觉得韩愈讲的这些我们现在来讲没多大的启发。这样的文章,你说它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都很奇怪。再说了,中国古代传统不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吗?我就想问问,凭什么韩愈的《师说》讲这么普通而简单的道理,他却非是千古名篇?

【画外音】这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师说》广为中国百姓所熟知,“尊师重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但是,在康震老师看来,《师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却有着其特殊的原因,那么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它与韩愈又有什么关系呢?

【康震】在唐代,当时的社会风气不仅是不能为人师,而且还耻为人师。那么哪些人耻为人师呢?为什么呢?韩愈在文中都有明确的交代。他是这样说的: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说你看现在这些当官的,士大夫这一类的人,当他们一听谁说“我是你的老师”,“我是谁谁谁的弟子”,大家就聚在一块笑话他:“真是的,说这样的话。我跟你之间年龄又差不了几岁,地位的高下又差距没那么大。我自己要是官位很小那我就觉得我当你的老师羞得慌,要是你官特别大,我叫你老师,显得我不是阿谀奉承你吗?”就这么着,对于当老师这件事,对于师道的事,是耻于谈的。其实大家要知道,大夫之族”指的是哪一群人呢?绝对不是像韩愈这样出身很低微的人。所谓士大夫之族,指的就是在唐朝社会里的高门望族。什么叫高门望族?举个简单的例子,唐朝有几大门姓,这几大门姓可真是不得了。比方说你要是一个长安人,你姓杜,杜甫的杜,就拿杜牧来说吧,晚唐的诗人杜牧,就是京兆杜氏,长安姓杜的,望族。大家知道中唐有一位著名的诗人韦应物,长安姓韦的,有一句民谣叫:“长安韦杜,离天尺五”。就在长安城里姓韦的和姓杜的人,离上天只有一尺半。那意思是离谁只有一尺半啊?离天子只有一尺半。大族。望族。柳宗元也是望族,柳宗元是河东柳氏。你要是范阳(北京)人,你姓卢,卢照邻的卢,那你是望族。这些望族在社会上的地位是最高的。他们祖祖辈辈做官,可以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就能做到很大的官。可以不通过艰苦的、刻苦的学习,就能世袭官位。所以对这些人来讲,存在不存在奖掖后学的问题?存不存在提携后学的问题?不存在。当他们一出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是含着办公室的钥匙出生的。他们天生我才,就能当官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讲,学习、拜师、这都是白搭,而祖祖辈辈的这样一种关系才是他能做官的最重要的因素。说到这大家就可能就明白了,为什么韩愈要提倡为师之道?为什么韩愈要提倡学习?为什么韩愈说要重视知识?因为在唐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最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科举考试。只有通过科举考试,你才能够真正地从一个贫寒子弟一跃成为国家的栋梁。但是我们知道,韩愈参加科举考试顺不顺利呢?很不顺利。韩愈的官做得非常辛苦,原因在哪儿?他自己也说了,我没有关系,我也不跑关系,我们家不是高门望族,我也没有显耀的背景,我只凭着我这杆毛笔,和我面前这几张纸,还有我家里面的书。所以写《师说》,他的核心是什么呢?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什么要这样说?是因为在唐朝的时候这些高门望族的势力依然是很大的。他们自己不仅不学习、不拜师,而且他们还要嘲笑这些贫寒子弟学习和拜师。所以韩愈在《师说》里面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那些手工业者、那些做粗活的、那些社会地位很低的人,然而要勤于学习、勤于拜师。为什么?因为如果他们再不学习、再不拜师,他们的社会地位就永远不能得到改变。所以我们说,《师说》是韩愈呼吁勇于为师、敢于为师的一个号角,是呼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个号角,也是呼吁要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的一个号角。我们现在读《师说》不仅仅从里面能够感受到的是师道的尊严、作为一个老师的光荣,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在一千多年以前,韩愈对人才、对知识、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独特理解。可是你要知道,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才不过三十五岁啊,在写《师说》的时候。这个时侯,这篇文章就已经体现出了韩愈作为一个思想家的那样一种深邃和远大的眼光。当然了,思想家也要吃饭,一个不吃饭的思想家是很难继续思想的。韩愈不能总是呆在四门博士的位置上,如果再继续这样呆下去,不单生计难以维持,也谈不上实现理想。所以韩愈来说,在他四十岁之前必须再谋一个铁饭碗。这个铁饭碗得达到这样的要求:第一,它能够维持自己的生计;第二,它能够不坠青云之志;第三,它能够不让自己的人格受到扭曲;第四,它能够让自己多多少少地实现自己从小就立下的志向。那么这个铁饭碗到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下一节课要讲的,谢谢大家!

【下期预告】韩愈受了高官的推荐终于在朝廷之中担当要职,但是他却检举这位高官。究竟是韩愈无情呢还是其中另有隐情?说真话丢了官位,说假话丢了自我,仕途坎坷的韩愈究竟路在何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解读唐宋八大家的智慧人生,“韩愈”第三集--敢问路在何方。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韩愈二《理想照亮现实》讲稿】相关文章: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04-14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04-14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04-14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04-14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04-14

韩愈《师说》解构04-14

略谈韩愈的《师说》04-14

理想与现实演讲稿01-21

韩愈反对迎佛骨04-14

浅谈陶渊明理想社会之构造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