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卷看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教师随笔

时间:2022-04-14 22:20:2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阅卷看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教师随笔

 作为语文考试中的重中之重,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语文甚至是整个中考成绩成败。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为了哗众取宠,看看作文的分值每一个人就会理解,作文对于整个考试来说影响有多大。 

从阅卷看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教师随笔

  一、中考作文发展的基本趋势

1、无论中考作文怎么出题,立意的范畴基本分为8类。

一是生命意义,写生活中感悟的滋味。2009《传递》

    二是自然景物,写对周遭世界的感悟。2010《家乡的个性》

    三是情感体验,写你珍藏在内心的人和事。2008《你在我心里》

    四是享受幸福,写那些给我们温暖和智慧的情节。2011《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五是成功成长,写花季中的酸甜苦辣。2007《你还会        》

    六是道德修养,写生活中宝贵的品质如诚信、真诚、勇敢、善良等。2004《接受与付出》

    七是哲理品悟,写自己从生活细节中提炼的规律性认识。2012《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

八、告别往昔,写对生活中值得珍藏的片段。2006《告别          》 

2、拓展思维、鼓励创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作文让学生展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多元发散性和创新性。作文的内容富于多样化和开放化,提供较大的自由度,让学生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好文章。

  3、强化语文素养与综合性学习。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4、题型、文体在开放中仍有所制约。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我市已经连续几年出现了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2002年--变                  2003年--多想一步  

               2004年--接受与付出          2005年-- 有个好心情

半命题作文     2006年-- 告别               2007年-- 你还会             

命题作文       2008年--你在我心里         

               2009年--传递       

               2010年--我班(家乡)的个性  

               2011年--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2012年--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

建议老师们对考情多一些自主分析,少一点人云亦云,多分析看看近年常州市及其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从中找出有规律性、方向性的东西。当然,不能猜题押题,更不要去相信一些所谓的"小道消息",否则复习会走入死胡同。 

  二、从阅卷情况看中考作文

  近几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考作文不设审题障碍,努力开放,尽量不做过多的限制,学生有话可说,涌现了大量优秀作文,大部分同学的作文成绩也有提高,成绩有目共睹。

  但是,中考作文评卷中发现的一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1.行文格调不高,甚至主题缺失、主题偏颇。

  2.内容单薄、肤浅、空泛、老套甚至缺失。

  平时不注重观察积累,考试"无料可抖",内容乏善可陈,只能蜻蜓点水或空谈套话。

  今年中考作文题目是“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这个题目与学生贴得很近,生活中对人对事的认识了解过程,学科实验的过程,一些小收获、小启迪、小发明、小趣味,都可以写入文章。“发现”是结果,“用心”是态度,“观察”是过程,只要考生能把这三个关键词都点到,拿到基本分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题目文体也比较灵活。如果写成议论文,相关的名人轶事挺多,当然牛顿、瓦特什么的用得有点滥,考生阅读面广的话,举出其他论据,能为文章加分;也可结合考生自己或身边人的事情来说,如科技小制作的设计过程;还可以从课本上找素材,如沈括、鲁迅,课文中都有他们用心观察的故事。另外,相关的名人警句也很多,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初中生的知识储备也足够应付论证。

  如果要写出记叙文,考生可以选择两种文章推进模式,一是递进式的直线推进,按情节发展,认识由浅入深;二是一波三折的模式,可以先写原本对用心观察不以为然,然后写从不用心到用心,发现的东西截然不同,这种写法比较具有情节性,较吸引人。

  此外,这个作文题也强调了学习品质的重要性,是对学习方法的提炼和指导,很好地把作文与做人做事结合了起来,同时避免了学生说空话套话,有利于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

有些同学动辄就写:蚂蚁的力量、种太阳花、黑夜里父亲暗自送我回家、送点心一抬眼妈妈老了……

  有的徒具形式。故意用日记、新闻、戏剧等题材来吸引眼球,但无实质内容。

  3.结构简单,缺乏拓展。

  无论记叙还是议论,存在大量"三段式"的文章。记叙则一事孤立,简单平淡,缺乏必要的铺垫烘托和相关的描写或抒情议论。议论则剪贴式,开头加论点加论据加结尾,缺乏分析的过程和必要的迁延拓展。

  4.语言表达平平,遣词造句功力不足。

  语汇过于苍白稚嫩,软弱无力,或者罗唆重复,以至画蛇添足,弄巧成绌。

  "在这三年的生活中,我是过得非常愉快的,在这三年的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在这三年的生活中,我是充满活力的。我们的三年生活的岁月是多么有趣。"

  5.文体杂糅,"四不像"。

  缺乏明晰的文体意识和冷静构思的过程,信笔开河,笔随兴至,最后不知所云,写成"四不像"。

  6.美名"创新",其实瞎编胡造。

  我是一只乌龟、我是一株小草、我是一只小狗,生在垃圾堆里……被宰

  编故事,虚夸的做法,甚至写穿越,明显是一种对考试题目的消极适应,靠胡编滥造来抒写假情假义,必然会言不由衷,漏洞百出,贻笑大方,从应试角度还是学习成长都没有好处。

  7."背范文",生搬硬套。

  由于减少限制后,套题作文的机会相对多点,结果近年来出现了比较多的"克隆作文",全文抄写或"组装"作文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1-5是知识和能力的问题,6-7则是思想意识的问题。

  阅卷过程再次警示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平时不重视或害怕写作,教学缺乏计划性,忽视针对性,无视个性,初三阶段又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致使存在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中考时高分作文就会不够,低分作文就会太多。

  当然,关键的是,写作文需要一些底气。这底气一方面源于生活,另一方面源于阅读。考场上出现的问题,病根主要在于"底气不足"。

  三、复习建议

  宗旨: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最后九个月的努力,所有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优者、弱者都有较大的提高。基于这个观点,要有提优的计划和方法,也要有补缺补弱的计划和方法。尤其是对厌学者,一定要强调作文的意义,无论如何要写好。

(一)、明确目标,课标指路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二)、熟悉标准,有效训练

  1、要有严密的计划。

  如果盲目地东找一道作文题、西找一道作文题地训练,总复习绝对没有大的收效。中考作文要上一个台阶,就一定要制订出一个科学、高效的复习计划。

横向--两种文体:记叙文、散文(叙事、写景、哲理);我们甚至可以明确地精心打造记叙文一种体裁。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要阅读优秀的记叙文范文,掌握几种叙事方法。譬如:开头情景渲染、开门见山点题、中间注意插叙等等。

纵向--各个环节: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行文、语言。

  复习计划要突出重点,因人制宜,不断修正。考生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个人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要注意合理准确地安排"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

  "单项训练"--把作文环节分解开来训练,如审题、立意、选材、开头、结尾、照应、描写、议论、抒情的练习等等。花时少,针对性强,迅捷有效。

  "综合训练"--完整篇章的训练。要合理安排时间和命题,充分考虑到写作效益及题型、主题、内容、手法等因素的完整覆盖。

  作文知识也应该适时整理。学生掌握了写文章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理解得越多,越透切,作文时选材、立意、布局、用词、造句就更加得心应手,写出的好文章就更多。不过,对于起点较低的同学,要有主有次,不能急于求全,因为在实战中,"一招精"总比"十招松"有用。

  2.做好写作材料的准备工作。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评价讲了四条意见,其中第二条就是"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因此,材料真实鲜活丰富独特的作文一般都能赢得较高的成绩。

  广开渠道,让素材真实鲜活而丰富独特。

  真实是第一要素。真实流畅,就有可能是一篇好作文。

丰富是第二要素。"美"在身边处处存在,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一方面要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心体会一些平凡的小事,可以从中发现蕴涵的深刻的道理。老师的讲课、学生的聊天、家长的一句话,加以联想,展开视线,进而写出真情实感。一方面要善于收集那些有表现价值的文字、图片、表格等资料,关心新闻媒体报道的消息,关注生活热点,收集典型的事例和名人名言等,通过"读"来扩大我们感受生活的范围。另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文资源,即书本的资源。有一种误解,有些同学学习课文,只是学学字词句篇,其实这是取末舍本,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课文中真正该学的是那些人物、事例、语言,这些既是写作、运用的好材料,又是提高修养、完善人生的好榜样。

  确定材料的时候应该注意化"大"为"小"。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因此,命题作文选材应善于从细微处着眼,具体生动地展现生活的感悟。

  三、高效复习,点面结合

  有计划有系统有侧重点的备考训练,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作文水平,增加临考经验,强化考生的心理素质。

  (1)彰显立意,高歌主旋律。

  文无意不立,只有先定好中心,才能架起文章的"大梁",使文章言之有"魂"。事情事情,就是如何以"事"入"情"。

  考场作文的主流重在表现发展、开放、青春、活力、团结、真情、和谐,借以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有些学生立意过大,过空,一味表现深刻,表现出一副思想家的样子,实则能力赶不上,材料赶不上,只能空喊口号。应及早劝他们把身段放软,把眼光放到具体的点上,内容就可以丰富实在多了。

  有些学生思想方法偏颇偏激,着眼点过低,心胸不够开朗,主题容易产生偏差。这是文章的致命伤,需要老师密切注视,及时引导纠正。

  一些学生点题和归拢总括的能力不足,叙议脱节,造成主题的缺失。根在立意不够明确,构思不够成熟。

  先把命题中的关键词画个圆圈,随时提醒自己围绕这点来写。以后每一句话都围绕这个中心阐述,发挥。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技巧、无论文章分为几个层次,都紧紧地围绕中心来写。这种方法无论在任何文体中都是适用的。另外,开头点题,文中扣题,结尾收题,要反复训练到熟能生巧。

  (2)撑开结构,让内容丰满起来。

  不少作文总是太单薄,或者"头重脚轻",越写越软,或者渐渐出格。内容的问题,往往是构思没有到位。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思想方法,开拓思路,选择写作的最好形式。

  现在一些老师热衷"炼形式",弄了"中考作文形式大全":①日记式。②书信式。③小标题式。④童话语言式。⑤独白式。⑥谈心式。⑦剧本小品式。⑧说明书式。⑨答题式,还有故事新编、微型小说、演讲词等等形式,他们希望借此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从而让文章以创新之光照亮评卷老师的眼睛。这是否偏离了作文训练的初衷?十几种形式眼前一放就令人眼花缭乱了,何况全不是写作的主流形式。硬搬形式,往往削了内容去适应,漏洞百出,评卷老师更容易起怀疑。作文教学再也不能走技术主义、形式主义的老路了,只有以内容题材为中心,以精神和思维训练为中心,才能开创作文教学的崭新天地。

  写作是以语言为载体,以情感为动力的思维活动,作文的过程就是展示思维的过程。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常常具有敏捷、灵动、深刻的思维特点,而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更是一些优异作品的必备的要素。思维素质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平时严格地训练。

  变换角度,拓展思维空间。以发散思维练习为例,它要考生对作文对象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和分析,挖掘多样化作文信息。例如,对"水"这种物质,既可以想到它的三种状态,想它的化学成份和物质性质,想它对人类和自然的作用,还可以联系到它给我们的启示,如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勇往直前,乃至于联想到"逝者如斯夫",领悟时光的宝贵,生发珍惜光阴的感叹……

  对准生活焦点,进行挖掘式纵向思维,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不断地驱进思想的钻头,直到发现实质,从而使思维具有深刻性。

  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些基本的格式去构思,使之言路广开,言之有"序"。如:

  一点式铺陈。一篇文章内只将一个内容写好,写细、写完整。如一人,如一事。

  多点式伸展。文章中多写几个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我们",如二三事。

  用排比段式结构均衡地展开话题,使文章的条理清楚,各部分之间或并列,或递进,有序地展开或推进。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无奇。文章要写的灵动,不在乎什么先贬后扬或什么误会法、悬念法、巧合法,还有什么精雕细刻法、铺张渲染法、多侧面展示法、层层铺垫法、悬念蓄势法、对比烘托法、扬抑曲折法、直抒胸臆法等方法,十几种,都是制造波澜和误解,产生纠葛,制造矛盾,推动情节,渲染某种气氛,花天乱坠,都是小章法。简而言之,我们说文章要有起承转合,重要的是要把"转"笔写好,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便可以收到平中见奇,同中见异的效果,寻常题材也能显示深刻主题、新颖的构思。

  练谋篇布局能力,可以教学生掌握以关键词记录思路,然后以此为据进行确定主题、筛选材料、安排详略和顺序等各项要素的方法。

  (3)增加亮点,让内容生动起来。

  这就需要作者提高功力。一个充满睿智的想法、一句含义隽永的话语、一个生动的形象或情节、一个精当的细节都是亮点。

  (4)点题照应,让文章严谨起来。

  有的同学开头喜欢写一些看去很"雅"的开头,希望以此吸引读者,花了很长时间,占了很大篇幅,大都引自别人的东西,与文本内容没有联系,空洞无物。如:

  (写《发现离不开用心的观察》的开头)生活像小溪,汇集涓涓细流奔向大海;生活像画家手中的笔,尽情勾勒出五彩斑斓;生活像音乐家的指挥棒,奏鸣出雄壮的乐章……

  可以针对开头结尾的困难,进行专门训练,采用多种开头结尾的方式,再作比对,从而了解不同开头结尾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提高迅速破题和收题的能力。

  如:请为下列作文命题撰写一个立意高、内容指向明确的开头和一个深化主题的结尾。

  感谢童年

  开头: 

  结尾: 

  其次,还要专门训练写好过渡转折的语段。

四、几点做法

(一)要诀:

   科学的宏观布局      良好的习惯培养 

   有序的套路训练      长期的美文熏陶

   分解:

       一般文--规范文--特色文

       写得出--写得顺--写得好

1、科学的宏观布局:初三开始有计划写作训练,

                      不到来年总复习时才动手。

   2、良好的习惯培养:规范书写(常练字,字体工整清晰。)

                      规范卷面(中考作文答题纸写作,到考场上就能临场不惧)

规范结构(开头结尾1-3行,全文至少5段)

定时作文(45分钟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决不拖沓。)

   3、有序的套路训练 :写作文体定一种(专一写出套路)

                       审题训练常规化(充分激发创作的热情,打开思想之门,写出有深度、有创意)

                       开头结尾多积累(快速入题,应变自如)

                       语言美化上台阶(有文采和艺术魅力)

   4、长期的美文熏陶: 多看历年满分作文

                       多背优美语句语段

                       多读多听文章精品

应该强调,以上谈的仅是大致方略,真正的创造是广大一线冲锋陷阵的老师。

 

真情一生

【从阅卷看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中考复习策略(教师中心稿)04-14

如何上好中考复习课(听课随笔) 教师随笔04-14

明确考试目标 优化复习方法--中考作文复习策略04-14

点、线、面--浅谈初三语文复习迎考策略 教师随笔04-14

中考语文纠错策略指点 中考复习(九年级)04-14

散文复习策略04-14

中考语文复习的三四四三策略(网友来稿)04-14

浅谈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复习策略(教学论文)04-14

中考作文应试策略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