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

时间:2022-04-14 10:41:4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

一? ⑽奶?br>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根据以上材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

1、这堆树根,在木匠眼里,不是材;而在根雕艺术家眼里,却是材。是“材”还是“非材”,是由于木匠和根雕艺术家选材的标准不同,选材的角度不同。由此可见,标准和角度决定了判断的对象是材还是非材。这就可以引发我们联想到现实社会,各行各业对所需之“材”有不同的标准。对人亦如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标准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不仅需要高山,也需要大川;不仅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小草。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也需要工人、农民、教师、医生。教育也不能仅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多一条标准就多出一个人才。

2、可以再深入探究:同样的树根,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眼里,得出“材”与“非材”截然相反的看法呢?又是因其不同的用途决定的。可见,有用与无用又是判断材与非材的条件。在你眼里有用就是材,在我眼里无用就是非材。

3、“材”与“非材”并且绝对的,二者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关键在于如何开发、挖掘“非材”的潜能,变“非材”为“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

4、看似无用的“非材“,经过“雕琢”,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材”。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等等.总之,这个话题,虽然以树根为例,但明显具有比喻的含义,可以由“物”及“人”,由物之“材”而谈及“人才”。

5、也可从材料中提炼出: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光;学会审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等。

三、本次习作问题分析

本则材料的重点是关于“材”与“非材”的问题。但不少同学并没有抓住这一点立意,而是打了擦边球,有的甚至偏离题意。例如:

1、学会调整自己、变通自己;放飞自我,实现价值。(从树根本身立意,但从材料的侧重点来看,显然不是树根自己如何定位的问题。另外还有:找准自己的位置等有打擦边球之嫌。有的同学观点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从树根角度出发,认为是对生活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是金子总会发光。从这一层面来谈,基本上是符合题意的。)

2、谈价值;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文章提炼出话题“价值”是可以的,本可以从任何事物都有期本身的价值来谈,但文章大谈特谈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奋斗、拼搏等等,这样写也是游离材料的。)

3、一块树根的遭遇。(将材料作演绎,叙写故事,没有能从材料中提炼挖掘,缺乏深度和新意。)

4、因为木匠放弃而给艺术家的机会,所以要学会选择。(这则材料重点并不是谈学会放弃、学会选择的问题,提炼这样的观点关键是由于没有分析出题意的重点)

四、归纳总结:

1、这类材料作文,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有人称之为新材料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2、准确审题立意的注意点:

(1)抓关键词句。

从这材料中,应该抓住“认为是无用之材”“变成精美的根雕艺术品”等词句,从“有用”“无用”的角度提炼出观点:不能用同一标准衡量事物。再如:

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

立意:永不满足、再接再厉;追求是无止境的

中国移动通信有一则广告词,它引用了一位业余攀登爱好者的话:“每个人都是一座山,其实最难攀登的是我们自己。有时哪怕是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做最好的自己,我能!”

立意:“挑战自己” “超越自我” “充满自信” “不要忽视一小步” “勇于登上自己的高峰”“不断树立新目标” “做最好的自己”

(2)抓题意的侧重点。

这则材料是将木匠和雕刻家的不同眼光进行了比较,重点说明不同人的衡量事物有着不同的标准,显然可以看出是关于“材与非材”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选择最佳立意所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

(3)立意必须从材料中得出,不能信马由缰,另起 炉灶。

(4)立意时不能把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变成材料的扩展。

五、拓展训练

(一)﹑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审题提示: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二)、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标题:

1、 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2、 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3、 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 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 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6、 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7、 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

(三)、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

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相关文章:

《浅谈中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与选材 》(网友来稿)04-14

作文训练一(关于审题立意)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审题和立意(教师中心稿)04-14

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浅谈(原创)04-14

2004年广东中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网友来稿)04-14

关系型话题作文如何准确审题立意(网友来稿)04-14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教师中心稿)04-14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立意高远文自胜--谈作文的立意(网友来稿)04-14

话题作文的立意专项训练--立意新颖铸华章(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