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与孔学的继承发展--现代学校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教师中

时间:2022-04-14 11:54:1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知识产权保护与孔学的继承发展--现代学校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教师中心稿)

浙江省温岭中学     林海鸣

知识产权保护与孔学的继承发展--现代学校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教师中心稿)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是现代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但是我们既要肯定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性,也要避免产生知识保守现象。为了进一步改善现代学校管理,就有必要学习孔学理论,加强“礼”的建设,强调“内修外治”,并且继承发展先秦孔学倡导者的道德教育艺术,开辟“由内到外”的教育渠道,广泛开展方法有效、层次较深的师德教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发挥每个受教育者的自主、自强、自爱、自尊、自立等提高自身修养的作用,使团结协作、谦逊豁达的思想作为教师们自觉的内在精神需要。

关键词    现代学校教育管理; 知识产权保护;礼治;修身

在中小学校,平时对知识产权几乎是无人提及的,不是因为教师没有维护知识产权的觉悟,而是因为--①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教师素质高低与教学能力强弱都并不影响其经济收益,并不影响其在同行间仍能享受社会地位平等的权利。②别人参加教学技能比赛,你为他付出了许多,给予了大力帮助,他才取得好成绩,但最后的成绩与你毫无瓜葛。无偿的给予帮助与指导,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③学校领导片面强调每个教师与他人或团体的协作性;实际上的学科带头人,在与别人待遇相同的情况下,要奉献出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为教研组或备课组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确定统一的教学方案、教学进度乃至教学资料。别人要求来听课取经学习,必须欢迎,你要在“统一”之外搞点个人的教学实验,对不起,就说你自私心重、协作精神差,人际关系肯定会陡然紧张。④人们似乎认为中小学校不是经济实体,没有经济行为,没有表现为货币的利润,资本由政府投入,产出不必与投入一致,因此教师的个人努力,学校的管理研究,都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好像并不适用。

其实教师们都明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人的素质状况,包括人格塑造的情况,直接影响每个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和生活。〔1〕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人脑的创新,人才占据核心地位;知识成为现代生产的基本要素,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所以凭知识与能力竞争上岗已经成为现实。各地“双向聘任”的事实

告诉人们,谁有知识,谁有能力,谁就能捧上“饭碗”。所以,嘴上不说,不等于心里不想。正如《大学》所言:“意诚而后心正”;意不诚,则心不正。心里有所想,行动上就必然有相应的反应。你要保留一点教学经验、教研成果,我也不全力帮助你纠正知识错误、提高教学能力,知识保守现象便应运而生了。

这种知识保守现象,蕴含着一个可以说大、也可以说小的社会问题。说小,是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质及其表现形态,一方面它要遵循经济规律来运行,另一方面它也要受到社会道德行为的约束,逐步与道德文化全面磨合,所以可以暂时不去管它,它会逐步自行规范起来的。说大,是因为不正视它,它会严重地阻碍知识交流与传播,知识成了货架上的商品,成了个人或某一团体的财产,其私有性与垄断性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发展,〔2〕将极其不利于中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从而严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质量。

在科技开发与商业活动等经济行为中,知识产权的概念是十分清晰的,它与经济实体或社会法人有着紧密的利益关系,资本投入与成品的产出、利润的取得,必须一致,才能保证它进一步发展。同一道理,现代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也客观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小而言之,教师个体,关乎就业机会与经济利益的取得;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师肯定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望,更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和尊重。大而言之,学校集体,也关系到师资与生源质量的竞争;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不可能离开一大群名师和优秀学生的努力与支持,一个教育教学水平相对较高的教师群体,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因为中小学校里的知识产权问题涉及到学校与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及其社会地位的高低,所以必然对教师的荣誉感与责任心产生激发作用。受到公平合理的评价和获得相应的待遇,可以促使教师更好地端正工作态度,调动出旺盛的工作热情,更加勤奋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大学》也说过:“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治国治校,原为一体。

中小学校里的知识产权问题也涉及到教师的教学个性及教学特长的发挥。与所有知识分子的事业心相似,教师的第一追求一般是教育教学事业的成就感,教师的创造力也是在这一追求过程中得到发挥与提高。认定教学特色和工作成绩的所属,实质上就是保护了教师的知识产权。古人尚能做到“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大学》),我们现代人还不能达到这个水平吗?

中小学校里的知识产权问题还涉及到教师人才资源的开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现有教师教学潜能的开掘与教师后备人员的培养,离不开优秀教师之间的互相协作,离不开新老教师之间的“传、帮、带”。正视教师的知识产权问题,才能促使我们去努力寻找出一条能够调动优秀教师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的新路子。

当然,在学校教育系统中,知识产权又有其特殊性,即其内容不仅包含教学技艺,而且包含学术知识,具有共享性,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等价交换”原则,也不纯粹是物与钱的交易。再加上学校是一个育人场所,他的首要任务是高效地完成育人的质与量。所以,根据时代的特点、社会的实际情况,我们要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教师利益,又要提倡无私奉献。

笔者认为,进一步改善现代学校管理,要“双轨齐下”:一是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反映政府意志、肯定和激励教师积极创新勇于开拓进取的奖励制度,真正落实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3〕二是广泛开展方法有效、层次较深的师德教育,使团结协作、谦逊豁达的思想作为教师们自觉的内在精神需要。

以孔学基本原理看,第一个措施属于“礼”的范畴,目的是为了确立一个社会行为准则(或曰规范、可操作的制度);第二个措施则属于“仁”的范畴,目的是为了体现“内修外治”的道德要求,强调个体“修身”为最重要。

国家非常重视“礼”的建设,相继制订和实施了《教师法》和《教育法》,各地也在制订了相应的具体落实办法之外,开展了一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如“名师工程”。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也是对孔学在精神实质上的一个继承发展。但是“名师工程”的评选过程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完善。

一是过分强调“荣誉称号”,没有哪一级的“荣誉称号”,就不能评上哪一级的“名师”。而不考虑“荣誉称号”的性质,以及实际产生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合理因素,显然是有欠公允的。众所周知,目前的“荣誉称号”评选工作,基本上是分配的,大和尚一木杓,小和尚一木杓,僧多的粥就少,僧少的粥就相对多了。另外,代表学科教学能力的“荣誉称号”,也由于学科性质的不同,往往分布并不均衡,如数理化生物计算机,有各级各类的竞赛,教师得个某级某类的“优秀辅导教师”称号比较容易,而语文英语政史地,基本上是没有各种竞赛的,教师们怎样才能取得一个“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呢?

二是分配名额,平均主义的幽灵似乎很难驱除。“照顾”,似乎冠冕堂皇得很。和评比“荣誉称号”一样,“名师”评比也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的。这样,优秀师资力量相对集中的单位,就肯定吃亏。有些地方的“名师”,实际上是承担不了“名师”的职责的。

三是人为因素干扰,评选标准失去统一性。专家在评议组织中一般所占比例仅在50%左右,行政领导很多,由于他们思考角度不同,客观上会造成观点的差异。不是说行政领导就是外行,行政领导应该说是教育的行家,他们懂教育,他们了解教师情况,可能还比专家了解得更全面,但是专家评议的角度一般侧重于教学艺术,而行政领导一般侧重于以后工作的方方面面。

四是“名师”的“师范”作用没有发挥。既然是名师,就应该有相应的职责,但现在呢?谁也不明白“名师”的职责是什么。除了每月多发几十元钱、偶尔开一节示范性公开课外,名师混迹于普通教师行列,两者没有任何不同。

比较多的学校长期坚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即一个老教师负责指导一个或几个新教师,这又是一项有益的“礼”的建设工作,对孔学“礼”治思想的继承发展。但需要完善的工作还有很多。①“结对帮扶”工作的安排,绝大多数学校却还是学期初口头上进行的,没有形成文件,也不发聘书,既没有检查落实指导工作情况和效果的计划和要求,也没有给老教师创造或提供一点辅导工作的便利条件,更谈不上荣誉上的奖励、经济上的优待。②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这项工作纯粹看作是教师的义务,平时根本不闻不问,而在评审职称的时候(评审高一级职称时要求有辅导教师工作成绩),却又可以随便临时性地拉一两个过来凑数。那么,这项本来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就成了--说得好听一点是--虎头蛇尾。③“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道尊严”早已被扫进历史的垃圾箱,导师的努力工作并不一定会得到“徒弟”相应的感情回报。学校一般只要求老教师“奉献”,而绝口不提新教师要“尊师”。

再比如目前讨论最热的“减负”话题,也牵涉到一个制度建设的问题。如果评价制度、用人制度、升学制度不改革,恐怕“减负”工作将会半途而废。比如有关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过分以分衡校,以分衡教,以分衡学,并把这种东西制度化,是极端错误的。确实,考分能在一定条件下反映教学成绩,但是过分依赖分数来衡量教学就不值得提倡了。教育是要看综合效果的,有的时候,或说常常是并不立竿见影的。考试有时也并不能准确反映水平,在出题、阅卷者水平有问题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奚博先先生指出这是“一些领导不是深入了解教学,而是仅用简单的领导手段领导学校,因此在一些学校、一些单位表面应付的歪风得以形成,通过教育培养人才的利益被赤裸裸的个人眼前名利所代替。”(《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2期)教师在“分数”的重压下,怎么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呢?教师又怎么能不把自己的优秀教学经验、成功的教学秘诀藏掩起一些来呢?“协作、奉献”的师德道理在与冷酷的现实生活面前,显得何等的苍白无力。虽然如同《大学》所指出:“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我们当“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还是保证职业稳定为好吧!明知“增负”是不恰当的,而照样要占用学生自修时间,照样要布置大量作业,照样要考试排名,以分衡生。不做“小人”可不行,反而有点乐于做“小人”呢!这是中国教师的悲哀,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说到底,根源是“礼”的建设滞后。

现在,我们谈谈“内修”。《大学》早就指出:我们当“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师德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最重视的,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但实际效果如何呢?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照样存在,“文人相轻”现象照样存在,学生作业负担依然沉重--弃教下海者,是少了,但这不是师德教育的效果,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的性质没有改变,有比较稳定的工作保障、经济保障所致。目前的师德教育是不成功的,可说是事倍功半,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成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感情上就和报告人有相当大的隔阂,并且教育方法也陈旧、欠科学(报告式、满堂灌),只有“由外到内”一条教育途径,没有开辟“由内到外”的教育渠道,不去引导教师自觉地接受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不去引导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工作乐趣,也不去引导教师强烈地感受加强师德修养是自身的需要,因此这种师德教育必然蜕变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种“不能促使受教育者自觉行动起来”的收效甚少或者完全失败的教育。

研读“四书”,我们不难发现,先秦孔学倡导者的道德教育艺术,有其继承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他们不仅采用了“说服教育、树立榜样、社会实践”等教育方法,而且还采用了“倾听、问答、推导、移情(包括情感体验、情感感染)等心理教育手段。现代教育心理科学研究表明,在成人教育中采用心理教育手段收效快、质量高。因为心理教育的目的是“助人自助”,基本原则是“同感”、“尊重”、“真诚”,所以它最能正确看待个性差别,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发挥每个受教育者的自主、自强、自爱、自尊、自立等提高自身修养的作用。

1、严密的逻辑推理,科学的心理分析,言之凿凿,说服力特强。〔4〕

《大学》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关键在于“心无杂念”;“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那么,是绝对不能做到“心无杂念”的。从心理科学角度展开分析,由好几个假言判断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归纳推理,并且借助排比句式,简洁有力地完成了论证。无论谁读懂了它,都会很自然地联系到自身。今天的教师,难道就不会由此领悟到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吗?--一个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不计名利,乐于奉献,才能有所作为。

2、把满腔的热情,化作极具鼓动性的语言,感人至深。

教育工作较为清苦,所以需要提倡淡泊无私、爱教乐业的达观精神。〔5〕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要做到淡泊无私,除了对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识以外,还要从内心深处“好之”、“乐之”。孟子也认为教师既有耕耘的艰辛,又有收获的欢乐,他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意思是说教育家比皇帝还要快乐自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生命是息息相关,合并为一的。看到“徒弟”成长、成才,看到“桃李”满天下,教师的欢乐心情是不可比拟的,就能更衷心地热爱教育事业。

3、通过亲切问答、衷心感叹等启发诱导的方法,开启人们的心智。

《论语阳货》曰:“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话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教师所说的,但它的教育对象无疑也包括教师在内,表明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从多个方面说明,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好学”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都有巨大的作用。

《论语子张》曰:“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把“博学”甚至归到了“仁”的思想高度,其“感叹”语气,肯定是会引起人们深思和认同的。

4、不摆脸孔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亦师亦友,以事实育人,有强大的亲和力。

孔子奉行“仁”的思想,不管是学生还是儿子,都是一视同仁,无偏无私。《论语季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很有说服力:“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因此,孔子与学生能够同甘苦、共患难,《论语》、《孟子》、《史记》等书中都记录了他和弟子们困于陈、拘于匡等遭遇,如果他不能够做到突出“师范”作用,使教育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他们师生会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基础吗?如果他们师生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基础,又怎能做到同舟共济?

《论语阳货》也记载着这样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尤其是其中的“莞尔而笑”很形象地再现了孔子的音容笑貌,多么亲切,多么富于人情味。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这般传神地描绘其灿烂的“笑”,是发自内心感情的流露,也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优秀师德,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5、教育用语体现“客观中肯,诚信相辅”的特点,透过具体可感的道理,人们很容易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联想到这些道理的合理性,从而在内心点燃起一股更旺的追求人格完善的欲念之火;绝对没有言行不一,乃至自相矛盾的表现。

《论语学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浮、不夸,明确地提出了虚心、诚实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教师有些问题无法回答,或出现个别失误是不足为奇的,正如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本是很正常的事。

《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通过合作,我们才有可能向他们学习到好的,才有可能发现他们存在的缺点或不足,进而想到自己也可能存在这样的缺点与不足,达到警醒自己的目的。孔子还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他也这么做,“师郯子、老聃、师襄……”(韩愈《师说》)。的确,和别人相处多了,也往往能增加社会阅历,扩大知识面。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知识通过相互交流,能达到交换和创新的目的。〔6〕既然事实如此,我们又何不弘扬团结协作的精神,而斤斤计较于个人的一点得失呢?--不虚、不诳,教育活动自然有效果了。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18-24

〔2〕柯平、金铮.《企业用人之道百术》[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4:1-8

〔3〕[苏]ГМ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281-284

〔4〕汪奠基.《中国逻辑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124-155

〔5〕[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209-210

〔6〕[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183-184

【知识产权保护与孔学的继承发展--现代学校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教师中】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网友来稿)04-14

以人为本 保持可持续发展 打造现代新一中(教师中心稿)04-14

阅读教学的一个新课题--阅读预测04-14

教师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1-24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02-23

学校教育中的惩罚教育(教师中心稿)04-14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02-15

课题个人研究总结03-10

试论辛弃疾对豪放词的继承和发展(网友来稿)04-14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