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点评》(陈祥书) 教师随笔

时间:2022-04-14 11:59:1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简评《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点评》(陈祥书) 教师随笔

                        瑕疵点点,遗憾多多

简评《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点评》(陈祥书) 教师随笔

           --简评《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点评》

             215101苏州市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6月25日,《扬子晚报》刊登了《2014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选登》。粗粗一看,处在高考作文题目与高考优秀作文之间的,是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的点评。稍加浏览,《点评》共有十三节,约有一千一百多字;前六节点评高考作文题目,后七节评点高考优秀作文。细细一读,令人万分震惊:缺点甚多,毛病出奇;除了遗憾,还是遗憾。

    一、无视标题,偏离题意。

    阅读报纸,首先入眼的,是大标题“2014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选登”。照道理说,点评的对象应是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当是由其材料生成的核心含义。可《点评》却用了整整一节,花了点评文题二分之一的篇幅,大点特点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大评特评由其故事产生的“含义边界”。由行文来看,小标题是“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按照常规,必须论述什么是核心含义,为什么要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如果不死扣字眼“必须”,还可论述怎样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可不论是前者、中者,还是后者,都没有进行论述,却莫名其妙地扯到2014年各地作文备考的情况。实在是大出意外,大跌眼界。如此说来,既无视大标题,也无视小标题;既偏离了对象,也偏离了分论。可谓是十足无视,严重偏离;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主观臆断,胡乱猜测。

    在点评2013文题之后,跟着点评2014备考: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均抱定“故事性”材料来训练,如某公司高管爬雪山、某考古学家看铜镜、一只青蛙被冻在冰上了,等等。在我看来,以“故事性”材料为重点,进行高考作文模拟训练是可能的,也是应该的。但要说“抱定”故事性材料训练,而不作其他方面的练习,与实际不符,与事实不合。客气地讲,是凭空想象,主观臆造;不客气地说,是凭空捏造,胡乱编造。因为大凡在高三,各种题型都要练一练;特别是《考试说明》中列举的题型,那是非练不可的。故事型的,哲理型的,对立型的,都要练一练;单则的,双则的,甚至多则的,都要试一试。即便新材料作文是主流,命题作文也还是要练一练的,话题作文也还是要试一试的。作为高三语文老师,不光要对学科负责,更要对考生负责;决不会心存侥幸,只抓一个重点。

    三、门缝看人,将人看扁。

    评完备考情况后,就开评高三语文老师: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此乃“刻舟求剑”。教训是:必须细读《考试说明》!“几乎没有人想到”,说白了,就是瞧不上人,看不起人。面对高三语文老师,颇有些居高临下,不屑一顾。自高自大,瞧不上高三语文老师的水平;眼角势利,看不起县市语文教研员的能力。而高三语文老师,整天研究高考作文试题,如果连哲理性材料都没有想到,那他们还能在高三混吗?县市语文教研员,经常进行模拟作文命题,如果连哲理型材料都没有想到,那他们还能当教研员吗?再说那“教训--必须细读《考试说明》”,也是门缝外看,小瞧别人。因为无论是高三语文老师,还是县市语文教研员,对《考试说明》,能不细细阅读,深入研究吗?恐怕是读过无数遍,研究过无数回了?还用得着你来提醒,你作告诫?

    四、夸大其词,言过其实。

    扫描第五节,开头两句说: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透过这两句话,作文阅卷专家不光肯定了今年试题有哲理,而且强调作文必须按哲理而明理。其实,细细想想,今年作文试题实在没有什么哲理。如果确有什么哲理,那就应一一列出来。因为有人说,没有什么不朽,只有青春不朽,就是讲精神青春不朽;也有人说,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是天真无知,相信信念像自然一样长存是自欺欺人,是说年龄青春会老去,信念青春会老朽。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说来说去,就是讲年龄青春会老去,精神青春会不朽。或者说,时光会流逝,但精神青春会长存。除此之外,如果不去夸大其词,还能说出别的什么含义吗?如果不去糊弄别人,还会讲出其他什么意义吗?所以,锁定哲理之说,摆脱不了夸大其词的嫌疑,逃脱不了言过其实的干系。

    五、表述有误,表意不明。

    紧接“就得明理”之后,有一段如何明理的话: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字面意思是说,明理的文章不能“多中心”;言外之意是讲,其他的文章可以“多中心”。真诚请教,哪种文章可以“多中心”?事实上,任何一篇好文章,都不可以“多中心”,只能有一个中心。因为多中心,就等于无中心;而无中心的文章,能成为佳作杰作吗?答案不言而喻,无须饶舌。再者,将含义与中心对举,变成并列的两面,给人错误的感觉,似乎含义就是中心,中心就是含义。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有时含义可以分解出若干中心,若干中心凝聚才能形成含义。含义与中心有时是属种关心,是包容关系;二者并不对等,是不能对举的。依愚之见,宜将“都不能多中心”删去,并适当调整顺序,变成“文章明理,不论多长多短,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这样,表述就没有错误,表意就十分清晰。

    六、有点无面,难知整体。

    点评了作文试题,就转入点评作文。依据常规,应当点点全体考生的作文情况,评评整体作文的优劣得失,讲讲考生作文引发的经验教训;应该点点优秀作文的整体状况,评评优秀作文的优点缺点,说说优秀作文带来的启迪思考。可《点评》,却花了一半篇幅,只点评了一篇优秀作文《青春永不褪色》,其他什么也没有点评。不要说整体作文的优劣得失与经验教训,就连优秀作文的优点缺点和启迪思考都没有点评。让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片云,不见天空;只见局部,不见整体。使人走进森林,成了森海之人;掉进井里,成了井底之蛙;被蒙眼睛,成了摸象之盲。是标准的有点无面,是典型的有眼无身。而究其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未进入阅卷一线,参与阅卷工作;飘浮于表象表面,不了解作文下情;满足于发号施令,不了解阅卷实际。

    七、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通读《点评》,就会发现:阅卷专家总是以赞赏的口气肯定作文试题,以欣赏的口吻称赞作文题目。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是非曲直,颠倒了黑白优劣。因为赞赏“材料是哲理性的”“试题一亮相就锁定哲理”,不尽妥当。如前所说,讲来讲去,就是讲青春不朽,没有多少哲理。肯定“文章只能有核心含义”“优秀作文是紧扣核心含义”,实属欠妥。因为只能有核心含义,是一种封闭,是一种单一。而高考作文试题应当开放,而不应封闭;应该多元,而不应单一。欣赏“青春不朽是好题目”“肯定有话可说”,也是欠当的。因为“青春不朽”,只是考生不很陌生;有话可说,只是容易入手动笔。它们都是好题目的条件,但不是有了它们,就是好题目。明明是缺点,却当作优点欣赏,能不是混淆是非吗?理当提出批评,却作出肯定赞赏,能不是颠倒黑白吗?

    八、主次不分,喧宾夺主。

    按道理说,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点评,应该有四个重点:一是2014年高考作文的题目;二是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的认定标准;三是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的成败得失。四是20114年高考优秀作文的主要启示。可是,《点评》前半部分对高考作文题目点评,花了文题点评的一半篇幅,用了近三百字,去点评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阐述其故事性材料蕴涵的“含义边界”;后半部分对高考优秀作文点评,花了全文的一半篇幅,用了约五百字,只点评了一篇优秀作文《青春永不褪色》,没有任何整体上的点评。既没有提到高考优秀作文的评定标准,也没有谈到高考优秀作文的好差优劣,更没有说到高考优秀作文对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的重要意义。除第一重点沾点边外,其他三个重点皆未涉及;实在是将次要当成主要,将宾客喧成主人。如此不分主次,夺主喧宾,只能带来许多遗憾,留下种种笑柄。

    九、纯属拼凑,不够缜密。

    细读《点评》,不难发现:东一榔西一棒,没有完整的点评思路,好像一碗大杂烩;东一拼西一凑,缺乏严密的内在联系,好似一种酥糖块。按照常理,应当整体上先点点高考作文题目,后评评高考作文情况,再点评高考优秀作文。可《点评》却拼拼凑凑,松松散散:先点点高考作文题目的类型--“哲理性材料”的给料作文;后评评高考作文试题的关键--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接着点评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的故事性材料,阐述其引发的“含义边界”;跟着评述2014年各地高考作文备考阶段,无人想到还有一种哲理性材料;随后评点今年作文试题锁定“哲理”,只能有“核心含义”,不能指望“含义边界”。再评价青春不朽是好题目,佳作甚丰是因为紧扣了“核心含义”。最后评论高考优秀作文《青春永不褪色》,重点评论其论点、分解与语言。很明显,三四属于偏离,最后只属局部,其他次序凌乱。

    十、衔接不上,语意不畅。

    从语病角度来看,最严重的是衔接不紧,连贯不上。在第三节,有一句话:为此,我们不要求考生确定“核心含义”;这种“确定”往往见仁见智,难求共识。粗粗一读,就会明白:先讲“不要求确定”,后讲这种“确定”,的确是无法“确定”,难以衔接;但如果改成“要求确定某一含义”,那这种“确定”就确定了,就衔接自如了。第四节中,第二句是: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此乃“刻舟求剑”。“此”指什么,是指“几乎没有人想到”吗?显然不是。如果将“此”改成“抱定故事性材料来训练”,那就上下贯通,语意流畅。第十二节,末两句是: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此文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按照语意,提供的借鉴是前一句,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如果改成“此文善于分解和剖析,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那就前后连贯,文意通畅。此外,“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存在歧义,因为“绝大多数”可修饰“地区”,也可以修饰“地区和学校”。“这种概括和提炼”语序不当,因为按照逻辑,应该是先说提炼,后讲概括。“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语意重复,因为“风华正茂”,是指青春焕发之时,是绘青年奋发之态。

    文无定法,文贵求新,但不可随随便便,胡乱瞎写。得体流畅,是作文的起码常识;连贯缜密,是文章的基本要求。高考年年有,点评伴随之;或者说,年年有高考,年年有点评。正因为这样,衷心希望点评者,依据作文的起码常识,提高作文点评的层次;对照文章的基本要求,提升文章评点的水平。进而,克服点评缺点,不留一丝遗憾;去除评点毛病,不留任何笑柄。(吴中区木渎镇)

[附]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点评

    “哲理性材料”的给料作文。

    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所选“材料”是“故事性”的,简称为“山洞烛光蝴蝶”。这种有人有事、有头有尾的记叙性短文,由于“形象大于思想”,故包蕴的含义十分丰富,有时多达几十个。为此,我们不要求考生确定“核心含义”;这种“确定”往往见仁见智,难求共识。但是,我们划定了“含义边界”,即在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内由考生自主选择某一含义,进行写作。去年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平衡;美。只要涉及上述某一点,就算切题;如果扯到其它方面去了,就是跑题。打个比方:叫你写江苏人,你可以在苏南、苏中、苏北任写一个人或一些人,但绝对不能写到安徽、上海等省市去。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均抱定“故事性”材料来训练,如某公司高管爬雪山、某考古学家看铜镜、一只青蛙被冻在冰上了,等等。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此乃“刻舟求剑”。教训是:必须细读《考试说明》!

    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同于去年,不能再指望“含义边界”了!

    “青春”、“不朽”,是个好题目。十八九岁的高三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肯定有话可说。年轻人最相信“青春不朽”了,老年人倒可能产生“青春已逝”之叹,故此次高考作文佳作甚丰。这些优秀作文的共同特点,是紧扣“核心含义”,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这里发表的七篇作文中,《青春永不褪色》确立了一个相当好的“中心论点”,而且分析得比较透彻,值得借鉴,特作“简评”如下:

    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紧扣“青春”、“永恒”展开,完全切题。

    引人注目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这种概括和提炼,符合青春的本质特征。的确,青春绝非“驿站”,纯然是怀着不识愁滋味的乡愁、载欣载奔、寻求心灵家园的那种诗意,那种愿景,那种神乎其神的“状态”!

    在匆忙答卷的考场上,能机敏地发现和捕捉如此精彩的论点,难能可贵。

    此文的又一长处,在于分解出不同视角的“分论点”:要保持青春状态,必须拥有乐观开朗的心;要学会“忘记”;要多一份沉稳。这里的“学会忘记”,相当中肯,颇富东方智慧,估计很少有考生能提出来。

    如今的高中生写议论文,多不会“分解”和“剖析”,巷子里扛木头,直通到底: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此文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进行阐释,似缺“文采”,但不乏措辞之机智。如:某些人成了“小老儿”;治伤痕的“云南白药”;苏东坡的妙态--“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等等。

   

 

陈祥书

【简评《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点评》(陈祥书) 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骊山(陈祥书) (教师随笔)04-14

黄河壶口瀑布(陈祥书) (教师随笔)04-14

江淮文化园(陈祥书)(教师随笔)04-14

西安半坡博物馆(陈祥书) (教师随笔)04-14

唐懿德太子墓博物馆(陈祥书) (教师随笔)04-14

鳌园(陈祥书) 作品赏析03-03

高考作文阅卷的警示(教师中心稿)04-14

点评语文特级教师(教师随笔)04-14

高考作文怎样博得阅卷老师的欣赏 (高考复习指导)04-14

步非烟点评2010高考作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