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复习第4讲:探究体验 (九年级)

时间:2022-04-15 00:11:0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4讲:探究体验 (九年级)

学习目标:了解常见题型,掌握答题方法与技巧。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4讲:探究体验 (九年级)

学习重难点:答题方法与技巧的掌握。 

常见的题型:

1、仿写题:联系语境,仿照文中句子的修辞方法、结构、句式续写句子; 

2、感悟(想)题:谈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的人生启迪、审美情趣; 

3、探究说理题:阅读文学作品,能多角度的理解,在阅读中自主地探究发现,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作出评价; 

4、献策题:针对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或方案。 

【技巧点拨】

这类题目既有自由开放的特点,又有适当的限制。解答时,要依托文本,注意题目的限制,有的放矢,特别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同时要放得开,积极大胆,灵活自主答题,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情。还要把握各种题型解题的技巧。如感想题,感想必须来自于文章本身,源于对文本的阅读,答案既不能离开文章内容,也不能是文章内容的重复,一般要由引、感、联三个部分组成。引就是引出阅读中印象最深、感受最切的部分(主题、人物、情节、背景等),接着写出自己由此而引发的认识变化或心理变化(即感想),有时还要联系社会或个人的实际。 

【典型真题】

 07 年淮安中考题:《西风胡杨》 

1、认真阅读第⑤段文字,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感悟深刻,语言流畅,最多可获加2 分。)(4 分) 

解析:联系生活,感悟符合“和谐共处、团结协作、包容理解、荣辱与共,执著顽强”中的一点,感悟深刻即可。

2、07 年淮安中考题:《无法不对你残酷》 

(1)、请结全合上文,理解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中“苦中带甜”的含义。(4 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苦中带甜”的生活体验和文中特殊的情感体悟。 

参考答案:“苦中带甜”一是指咖啡的味道;二是指生活中历经磨难而获得的报酬、成功和光荣。 

(2)、你是否赞同文中姐姐对弟弟的做法?请说明理由。(4 分) 

参考答案:姐姐知道嘲弄与讽刺,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弟弟被贫穷折磨的心,才会更加坚韧顽强。②看似残酷的方式,却是姐姐特有爱的表现。③姐姐是让生活来教会弟弟如何生存。④姐姐是个很懂得教育的人,在物质上没有给弟弟太多的帮助,却给了弟弟不尽的精神财富。 

3、09 年淮安市中考题《光阴里那些手绘的花朵》

(1).对于在校服上手绘图案这种现象,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5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情感体验,可以抓住一方面阐述,也可综合表述,只要申明观点,阐述理由即可。 

答题套路: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鲜明之感,条理清楚,论证有力。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要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参考答案:我认为同学们对手绘的喜爱是一种正当的兴趣爱好,无可厚非,应该加以引导而不是“压制”。 

4、10 年淮安市中考题《天赐良“源”》 

如果我国建设海洋温差能发电站,请根据文章内容,在发电站选址方面提出两个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5 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解题时一定要围绕温差大这一关键因素作答。 

参考答案:示例:○1 要选择温差较大的海域。因为只要表面温海水管和深层冷海水管温差拉大,其循环系统就不断运行,就会获得更多的电能。○2 要选择在温度较高的热带海域。因为热带地区太阳强烈,海水表面温度高,和海底的温差也较大。 

5、10 年淮安市中考题《笨槐》 

(1)、结合笨槐某一方面的“生存智慧”,联系自身实际,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5 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启示和感悟。解题时要联系笨槐的一个优点,联系自己的实际简要谈谈感悟。

 参考答案:示例:笨槐没有自惭形秽,没有自卑,而是充满自信,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最后终于展示了自己最美的一面。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我有时心灰意冷,总觉得不如别人,今后一定要向笨槐学习,埋头苦干,相信自己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6、10 年淮安市中考题《荔枝》 

(1)、第(3)段中,面对母亲买回来的沙果,作者“连声说真好吃”、“不住口说真便宜”。对作者这种安慰母亲的“把戏”,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5 分)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的能力。先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联系内容,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1 赞同。因为“我”知道母亲舍不得买好吃的东西,这样说假话,会给母亲带来安慰,不会伤她的自尊心。○2 不赞同。因为“我”这些假话母亲是知道的,亲人之间应该坦诚相待,说出真实的心里话,会更加地促进和谐,让母亲了解自己是真心的关心她,何乐而不为呢?

7、09 年泰州中考题《神越关山哭柳侯》

 ①在去柳侯祠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那柳侯柳宗元,官已做到了礼部员外郎,何曾想到会拐个弯最终贬到柳州,死在柳州?如果他“烟花三月下扬州”呢,如果他被贬杭州呢,岂不在“苏堤”“白堤”之外,又多一道“柳堤”?

 ②柳宗元是那个时代的人,也是超越那个时代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对那个时代持有异议的人,这就使得他被一贬再贬,使得他的命运雪上加霜。 

③但,他的命运与上苍所赋予他写下的那些清冷游记的笔力和独钓的定力.....,是多么相得益彰! 

④我找到柳侯祠,进入园内。晨练的人们还未退去,满园里抡剑舞棍的老人个个精神饱满,这就是当年受惠柳候风化的柳州子民。原来是来看柳侯祠,来看柳侯的衣冠冢,来看柳侯碑文的,却不想,一进园子,便看到了活得更长远的百姓。还有,柳树。这里每棵树都活着,还有每片叶子。 

⑤树,一棵棵地伫立。树木像那些能把世界史照亮的伟人,伟大而独立,尽管树叶沙沙,竟夕不绝,树根却从不迷失,那么自信、自尊,怡然自得。一切树木都有着香喷喷的叶片,像符号般喧哗。我驻足不前,隐隐感到柳宗元与这柳树有某种生命的联系。他是作为一片树叶融入了大自然,还是像树干一样,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呢?

 ⑥小树,小路,散落的树荫中,沿着晨练老人们的指点,我来到衣冠冢前。据说,柳宗元的灵柩在其死后的第二年便运回了长安,这里仅余衣冠冢。柳侯留给柳州的绝不是一个空空的衣冠冢。在柳州,每一棵活着的柳树,都在遥祭着他。那柑香亭,不用近前便柑香扑面;那思柳轩,不用思柳便柳意盎然。 

⑦元和十四年冬,年仅四十七岁的柳宗元在柳州赍志以亡 ① 。临终前,柳宗元通过挚友刘禹锡把撰写《墓志铭》一事委托给了韩愈。韩愈在文中对柳宗元政治上的失败充满惋惜,他认为柳宗元的遭贬使朝廷失去了一个杰出的人才,使得像自己这样的庸才掌管了朝廷大事,使得一些小人得以飞黄腾达。

 ⑧柳侯祠是新近重修的。大殿上,柳侯塑像端坐着,“芒寒色正”;旁边站着三个魁伟的武士塑像,胄甲整饬 ② 。我不解:柳宗元,人乃文人,官亦文官,被这武士一显衬,俨然一个红脸关公,是何道理?原来,当年柳宗元不惧触动既定阶层的既定利益,在这三位部将的辅佐之下,动了一些“真格的”,故而柳侯这位文弱书生能够“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了。 

⑨连着两天,我盘桓在柳侯公园,熟悉了它的角角落落,流连在石碑石刻之间。古文古句古香古意,令人贪恋古文化中那些温热的熨帖人心之处。在这些后人的吊唁中,不该放过刘禹锡。

 ⑩《旧唐书》里,有谊,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自己水深火热,还要解救自己一同由朝而野的同类,冒着再度获罪的危险,这才叫古道热肠。因此,刘禹锡的《祭柳员外文》动人至深:“忽承讣书。惊号大叫,如得狂病。良久问故,百哀攻中。魂魄震越。得君遗书,绝弦之音,凄怆彻骨。” 

(11)读至此,我不觉神越关山,为古人落泪:或许因为他是失败者?或许他是因失败而不败?他给自己的时代留下了记录,也给后代留下了思想。 

(12)回过神来再找罗池。只因柳侯托梦“馆我于罗池”,柳州人在罗池边立庙纪念,罗池因此地以人传。

(13)呵,柳侯,柳大人!旅居柳州的第三个夜晚,在月色里醒来,我有两滴泪滴落,一滴滴在你垂钓的冰河,一滴滴在你居住的罗池

(选自《在文化深处取暖》,有删改) 

【注】①赍(jī)志以亡:志未遂而死去。 ②胄(zhòu)甲整饬(chì):盔甲整齐。 

1.“他给自己的时代留下了记录,也给后代留下了思想。”自古以来,像柳宗元这样名垂后世的先贤不胜枚举。请再列举两位这样的人物,结合其诗文作简要表述,要求句式与示例基本一致。(6 分) 

【示例】柳宗元:他曾在小石潭边流露悲凉的心绪,他曾在《捕蛇者说》中表达同情百姓的情怀。

 答:                                                                           

8、09 年徐州市中考题 

汉语,我为你不平(卢新宁)

①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②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③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④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 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邵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⑤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的高分记录可以一再被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这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⑥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套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一个不懂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⑦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 100 个国家的 2300 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 3000 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⑧“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⑨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⑩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略有改动) 

1、你怎样看待“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这种现象?请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认识和思考。(3 分,至少写出3 点) 

(1)日前.西北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针对一些理工科院校提出的取消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许多与会的著名教授坚决反对,他们列举了许多“学历越高,汉语水平越低”的现象,提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 

(2)如今,现代汉语教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汉风”“华流”“中国热”正在全球兴起。到2010 年,全球汉语教师需要500 万,而目前只有4 万人,汉语教师的缺口将非常大。 

答:                                                                      

【真题演练】 2013哈尔滨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20.(3分)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1.(3分)阅读全文,请说一说谦和具有哪些力量。

22.(3分)依次写出文中画线处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3.(3分)阅读“链接材料”和文章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会盟于渑池。秦王令赵王鼓瑟(古代弦乐器),赵王心怯,只得遵从,秦王命史官将此事记录下来。蔺相如见本国君王受辱,逼请秦王为赵王演奏秦声,并上前献缶(古代打击乐器)。秦王不肯,欲加害相如。相如怒目相对,欲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缶,相如命赵国史官依样记录。

    同样是发生冲突和争执,蔺相如为什么对廉颇谦和忍让,而与秦王针锋相对呢?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袁长俊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4讲:探究体验 (九年级)】相关文章: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0讲:线索 (九年级)04-15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7讲:论点 (九年级)04-15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9讲:论证 (九年级)04-15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1讲:整体感知 (九年级)04-15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6讲:词语的理解 (九年级)04-15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8讲:段落层次 (九年级)04-15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11讲:句式变换 (九年级)04-15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13讲:文章的结构 (九年级)04-15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15讲:语言特色 (九年级)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