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节选》课文助读鉴赏

时间:2022-04-14 13:01:5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唐山大地震(节选)》课文助读鉴赏

文意鉴赏:

《唐山大地震(节选)》课文助读鉴赏

从报告文学名篇《唐山大地震》中节选的课文,仍然具有杰作的气派。它的气派主要体现为:作者熟练地驾驭重大题材,描写大场面与刻画小细节结合,精到地选择典型的事例,写出了生活中普遍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一、选择典型事例,以一当十

唐山大地震后,救灾的感人故事成千上万,《唐山大地震》一书也写到了许许多多催人泪下的事迹。而节选的课文选取了囚犯救人、盲人救灾与宣传以及临时组建的大户的合与分三个事例。

这三个事例迥别于一般救灾故事。挖掘出这些事例中的人在巨大灾害来临时的特殊表现,就能独到地展现人们思想深处的隐秘活动,使作品散发出独特光彩。

二、大场面与小细节交互

唐山大地震是天崩地裂的大事件。《唐山大地震》这样的巨作离不开对大场面的描写,也离不开对大场面与小细节的交互描述。节选部分开头两段描写大地震发生后时时能够耳闻的枪声,然后描写周围的环境:到处是断壁残垣,看守所四周废墟中传出呼救声。这些是大的场面描写。接下来描写囚犯要求救人的请示与看守人员宣布纪律,并概述囚犯们救人的情况及囚犯抢救看守所炊事员高师傅的详细情况。这些都是细节描写。

三、通过特殊时期的事件,写出人性的复杂

报告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生动形象地描述新闻事件时,通过精要的议论抒情,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比如“看守所”一节,写出了巨大灾难降临时,那些囚犯们心底里与生俱来的“善性”被激发出来,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救人,而不是逃跑。“‘方舟’轶事”一节,写大地震后势单力寡的个体难以克服困难时,人们自觉聚合,借助集体力量求生存。但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私有”观念又重新占据了人们的主流意识,那个“大户”不可避免地解散。这些描述令人深思。 

文旨纲要

1.内容主旨:描述在巨大灾难降临时人性的突变:不同的人都会焕发出善心。2.写作线索:大地震发生后各种人最具代表性的行为。

3.文眼:“从灾难的角度来观察”。

4.文章结构:用内涵丰富的引子引出三个典型场景故事,揭示人性的回归以及异化。

5.文意点评:人在善良、大公无私时变得特别可亲,然而,“私有”观念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6.课文特色:新(旧)闻事实再现与文学描写相结合,在客观叙述典型事例的基础上加以点睛般的议论和抒情。

作者介绍

钱刚,全国记者协会理事,作家。曾任《解放军报》记者、《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现为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另有名作《大清海军与李鸿章》《留美幼童》等。

金章玉句

1.理解

从看守所四周的另一世界中,终于越来越强烈地向这片特殊的世界送来一片呼救声。 

【思考】简要分析这句话描写的意境与加点词语独特的表现手法。 

【解惑】这句话描写的是看守所这一特殊世界。大地震后的凌晨,起先是令人窒息的宁静,那是大地震过后一段时间里死一般的宁静,然后是那石破天惊的声音。“送来”一词,写出了囚犯听起来觉得很特殊的感觉,明明听到有人呼救,但他们因身份特殊而不能擅自前去施救。

2.分析

如此惊人的灾变,如此惨重的劫难,如此巨大的死亡和悲伤,我已经不能用正常的规范来思维。

【思考】请简要分析这个排比句的特点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前半句排比短语的三项,其实说的都是“唐山大地震”之“大”一个内容。因这次灾难特别“巨大”,所以作者不能用常规思维来看待和思考。这为下文描述典型事件作了铺垫。

3.鉴赏

资希圣在废墟上走着,似乎在找他的什么。忽然,他踩到了什么。“嘣……”一声悠长的、回音袅袅的琴弦的声响。那声音立刻使废墟上的空气都发颤了。 

啊,就是它,那是他心爱的三弦,他的生命。 

一根古老的弦首先在废墟中昂扬地颤响了。 

【思考】这几段话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鉴赏】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夸张以及象征的手法。先细致描写盲人资希圣在废墟中寻找三弦琴的情景。当他踩到了那把琴时,自然发出了一阵乐音。这乐音在充满死亡气息的废墟上使“空气都发颤”,这是夸张;资希圣找回了这把琴,也就象征着震后的唐山人将恢复生命的活力。末句也象征了灾区人奋力自救,努力减少损失决心和信心。

修辞探索

1.我仿佛第一次从灾难的角度来观察我的民族、我的同胞、我的星球。

【分析】该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短语“我的民族、我的同胞、我的星球”,写出了本文宏大叙事的格局,引导读者感受人们在大灾难发生时互相关怀与救助的情操,赞美不屈不挠的精神、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热忱。由“民族”“同胞”说到“星球”,即是感叹大地震对地球人及其财产造成的损失。

(1)资希圣那苍凉的声音在黑色的废墟上久久回荡:

说的是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那一天,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震的中心在唐山。许多的房屋被震毁,许多人压在废墟间。……

【分析】这里的修辞格是“引用”。既具体说明了民间艺术家对唐山大地震所作的史诗般的记录,又使行文灵活多变。而且,所引用的这几句唱词,语言平实,节奏感强,也不乏生动性。

出口成章

1.按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几……一……发出……前方……),另写一个你早晨或黄昏所见景物的句子。(字数不限,句意连贯)

几个刚从废墟钻出来的头上流血的士兵。一挺朝天射击的机枪。紧张而严厉的枪声,发出一连串尖声的警告。前方……

【友情提示:所仿写的句子,前2个是独词句,第3个是主谓句,第4句开始叙事,采用“几……一……发出……前方……”的句式】

【示例】(1)几盏闪着白亮光芒的街灯。一行肃静的行道树。偶尔有一辆早班车发出轰鸣声,似乎是睡眼朦胧地驶过。前方,一位环卫工人开始清扫马路。(2)几下报晓的雄鸡叫声。一抹灿烂的朝霞。家家户户的厨房里发出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前方的田野上,开早工的农民正在侍弄庄稼。

2.立意联想

【精彩片段】这是残酷的,也是崭新的。如此惊人的灾变,如此惨重的劫难,如此巨大的死亡和悲伤,我已经不能用正常的规范来思维;那些美丽得令人伤心的东西,那些亲切得令人肠断的东西,那些坚硬得令人发抖的东西……一切属于人的品质都包容了

【立意联想】自然灾害,留给人类深深的思考。

【联想运用】无论是唐山大地震,还是三年前的汶川地震,以及今年发生的日本地震,都显示出了大自然的无限威力。面对自然灾害,人类的美好品质充分地发挥了出来。然而,一场场的灾难留给人类深沉的思索,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对待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如何尽量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与伤痛……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去思考的问题。

比试殿堂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嘈杂(cáo)  塑料(sù)  苦涩(sè)  断壁残垣(yuán)

B.冷峻(jùn)  窒息(zhì)  赎罪(shú)  影影绰绰(zhuó)  

C.菜谱(pǔ)  漏雨(lòu)  引擎(jìng)  竭尽全力(jié)

D.魅力(mèi)  羡慕(xiàn)  轶事(shī)  小心翼翼(yì)

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残重  骤然  忠于职守  战战兢兢

B.废墟  沙哑  奄奄一吸  熙熙攘攘  

C.停歇  警诫  有条不紊  相濡以沫  

D.劫难  倾听  风雨同舟  休戚与共

3.本文是纪念唐山大地震     周年的     作品。这种作品既要符合      性,又要有表达方面的        性。

4.结合课文背景,完成下面各小题。

(1)读课本第14页《解放军日夜兼程奔赴灾区》的插图,试揣摩图中跑在第二位的军医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

                                                                 

(2)给下列句子添加上有关成分,使其表意更加确切。(就在题目上添加有关词语)

他们找块手巾盖上高师傅,又向有呼救声的地方跑。

5.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面各小题。

(1)以课文“看守所”一节为例,说说本文与通常的报刊媒体的新闻报道在取材与立意方面有什么不同。

                                                                (2)分别从课文中举例说明盲人资希圣和“五室婶”的共同思想性格。                                                                

6.你认为这篇课文究竟反映了怎样的人性?并举例说明。

答:                                                                

7.片段作文。

请以“面对灾难”为题,写一则400字左右的场景短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得抄袭。

                           

 比试殿堂参考答案:

1.A.B项,“绰”念chuò;C项,“擎”念qíng;D项“轶”念yì。

2.D.A项“残”应为“惨”;B项“吸”应为“息”;C项“诫”应为“戒”。

3.10;报告文学;客观真实;文学(或生动形象)。

4.(1)这么严重的大地震,人民群众死伤惨重,快去抢救!(2)在逗号前加上“的脸”。

5.(1)取材:关于罪犯们在地震后的救人事迹。立意:写出普遍的人性。(2)都是意志坚强,不屈不挠。资希圣认为:天降大灾,人可不能垮掉。他恢复宣传队组织宣传,鼓舞人心;“五室婶”:鼓励那位死去怀孕6月的妻子的青年工人“挺住”,“好好活下去”。

6.①人所共有的善良本性。比如,看守所里的幸存者奋力救人;盲人宣传队的人知道部队也粮食紧张,就不肯多吃。②人所固有的自私本性。“方舟”里的大户仅存在于人们难以独立生存的几天,一旦各自挖到了私有财产,就分崩离析。7.略。

 

杨先生

  

【《唐山大地震节选》课文助读鉴赏】相关文章:

想北平课文鉴赏03-04

《离骚》(节选)鉴赏(教师中心稿)04-14

三知助鉴赏(教师中心稿)04-14

《灯下漫笔》课文鉴赏说明(网友来稿)04-14

抄 书 助 读 法04-14

读古诗,写鉴赏04-14

《柳毅传》(节选) 课文说明(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柳毅传》(节选) 课文说明 解题指导(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课文《窃读记》教学反思01-28

读《我与地坛(节选)》有感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