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 一位语文教师的困惑(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3:24:5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千言万语 一位语文教师的困惑(网友来稿)

作者:不详

千言万语 一位语文教师的困惑(网友来稿)

    第一年在一所简陋的小学教五年级语文,发现在师范学校里学的绝大部分教育理论用不起来,也是根据教学参考书教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分段概括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把学生每一次作文中较好的挑出来,让学生再抄在作文本上,挂在教室后面让学生翻阅,也算是我的独到之处。

第二年去一所偏僻的中学教初三语文,稀里糊涂地照别人模样混了一年。把这个毕业班送走之后,转接一个初一新班时,觉得不能再这样教语文,便根据自己学语文的体会,改变语文教法。

针对学生没有任何课外读物的情况下,给班级订了《少年文艺》、《儿童文学》、《春笋报》、《语文报》等十几种报刊,装在一个图书箱里让全班同学借阅。同时,对语文的课堂教学也作了改革:让学生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或教师讲读。如果学生所提的问题涉及课文重点和难点,就适当展开,作典型讲解。这种教法,改变了语文课学生总是被动听讲的局面,也赢得了一些老师的好评。可惜只搞了一年就难以为继,学校缺少教改氛围,自己也缺乏信心和毅力,加上初二学生都不喜欢发问了,总之,又回到了“轻车熟路”语文教法。

不过,当时在班级里搞了个语文兴趣小组,把喜欢语文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班级里兴起学语文热潮。后来还因陋就简地在学校搞了个文学社,激发了不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热情。并对学生中相继出现的“琼瑶热”、“岑凯伦热”及时予以引导。在写作上,启发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把作文写长,然后要求内容新鲜、手法新颖、主题深刻。这样操练下来,学生课外作文多了,而且比课内作文言之有物、生动形象。给予适当修改后,油印了学生作文集,把最好的文章推荐给报刊。江西《摇篮》报“作文撷英”专栏摘了学生习作的一段话开始,学生的作文相继在《少年文史报》、《语文报》、《春笋报》、等省内外报刊发表。这是所在学校史无前例的,也引起了县教研室、中语会的高度关注。因为县中语会和教研室正在编《中学生习作例文》,发现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中学,居然寄来了十多篇在报刊上发表的学生作文。于是被邀去做“课外写作指导体会”的大会发言。这一届毕业的学生,写起信来绝大多数语言流畅、情真意切、洋洋洒洒。

接下来三年又是一届,依旧用那套陈旧、古板的教法。尽管如此,还是千方百计让学生课内外多读书多练笔,每学期油印一本学生作文集,学生的习作也在《中学生天地》、《中学课程辅导》发表。自己也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中学课程辅导》等省内外报刊上发表了好几篇语文教学论文。这时,语文应试教育渐露端倪。

再下去两届,为了抓升学率,学校把班级分为快慢班。由于不忍心逼着学生死做练习题,情愿去教慢班。慢班的学生识字都成问题,所以只好采取让学生多读的办法。作文指导也无法开展,坚持了好几年的作文集编印也被迫停了下来。荒废的不单是学生的语文,还有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日益激烈的应试教育,已容不得你作别样的思考。不经常让学生考试,学生反而觉得奇怪;不按部就班地教语文,学生反而接受不了。考不出高分数,纵使你培养的学生语文素质最好,别人也说你不会教语文。

面对越来越没法教的语文,也曾试图再改变语文教法,但不知是主观的信心不足,还是客观的环境不允许,总之是得过且过地教着连自己也感觉枯燥无味的语文。如果语文教育宏观上不作彻底的变革,任何微观上的种种奢谈都是没有作用的。不甘心情愿沿老路走下去,又无法摆脱,这样的两难实际是职业上的一番痛苦。如果语文教育的大环境和小环境不作改变,自己的语文教育就既没出路也无退路了,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1998年引发的那场语文教育大讨论,仅仅带给人一线微弱的希望,如流星一划而过。这恰似我语文教学生涯的长河,虽说也逬发过几朵浪花,但终究依旧平静如初地流淌……

【千言万语 一位语文教师的困惑(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网友来稿)04-14

我的一点困惑(网友来稿)04-14

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困惑与思索(网友来稿)04-14

浅谈应用写作教学的困惑与探索(网友来稿)04-14

一位普通语文教师的教学札记(网友来稿)04-14

对学校实行四假制的困惑与思考(网友来稿)04-14

游侠的困惑与选择--另类解读《白马篇》(网友来稿)04-14

语文教师的魅力(网友来稿)04-14

语文教师的职责(网友来稿)04-14

一位母亲的教子之道(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