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饮食观与穆斯林教义(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3:21:5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子的饮食观与穆斯林教义(网友来稿)

江苏 省沭阳县怀文中学 徐春山中国是一个讲究“吃”的国度。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夫子就给我们留下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烹饪名言。另外,他的“十不食”还从食料的选择、食品的加工、烹饪的火候、食品的卫生标准以及进食过程中的食量、酒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真知灼见。孔子有关饮食的言论主要被记录在《论语乡党》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 而 ,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孔子饮食总的指导思想。“十不食”是孔子饮食观的精髓。笔者最近研究穆斯林的《古兰经》惊奇地发现,孔子饮食观竟与穆斯林的有些教义有着惊人的相似。并且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论语》中有些语句的释义问题。对“割不正,不食”一句的理解学者们一直有着分歧:徐志刚的《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解释为:不按一定方法宰割的肉,不吃。张卫中的《论语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中解为:宰杀猪牛羊时没有按规定的方法割切分解,不吃。还有人认为宰杀猪、羊时割肉不合常度,是失礼的行为,食物形态也被弄坏了,所以不吃。李泽厚先生在对此句的解释也较为含糊:(历来学者对)“割不正”也有多解,均不大通,这里含糊译出,原许指生病的牲口,不可知矣。可见李先生对此句的理解也很迷惑。那么,“割不正”到底如何理解呢?我想熟知《古兰经》的穆斯林朋友对此定会有更深刻的见解。《古兰经》五章三节中说:“安拉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没有念安拉之名而宰杀的动物,安拉还禁止你们吃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角氐死的和野兽吃剩的动物”。如果我们只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理解,也许你发现不了其中的玄妙,但若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它,你一定会为之惊叹。因为此教义无不合乎现在科学的健康观,并且也很好地解释了孔子的“割不正,不食”这一说法。最近美国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研究了伊斯兰教的宰杀牲口的方式和《古兰经》中禁食的食物。他们发现穆斯林的宰牲方式有许多大优点:第一,断喉法。可使动物因主要神经系统被切断感觉不到过分的疼痛。第二,捆绑法宰杀法。动物在宰杀后会产生剧烈的呼吸和抖动。绑起动物的三条腿,留下一条不绑,任其蹬动,这样能增加血液的排出,同时由于呼吸作用而使血液冲满心脏,阻塞心脏迅速停止跳动,这样也减轻了动物死亡时的痛苦。穆圣认为:凡是生物都应爱护,即使供人们食用的动物也应注意屠宰的方法,要讲究慈善,尽量减轻动物的痛苦。另外,现代科学已证明,血液是病菌的来源。而穆斯林教徒的屠宰法能够保证动物血液的顺利排出。所以食用这样屠宰的牲畜的肉是很洁净的,完全有益于我们的健康。由此可见,孔子提出的“割不正,不食”应指不按照规范(科学)的宰割方法宰杀的肉不吃,不应是仅仅从礼的角度提出的要求。另外,孔子认为: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因为祭于公的的肉一般是由当天清晨特意宰杀的牲畜肉充任,到第二天祭礼完全结束后再分赐给助祭者。故这种肉拿回家已是宰杀后的第二天了,不宜再放过夜了。而《古兰经》对此也作了明确的规定:禁止你们吃神坛上宰杀的物。我想对于聪明的穆斯林人来说这也许不仅仅是从对安拉的信仰角度来说的,因为这样做对人的健康也是大有好处的。孔子在此章中对人的喝酒也作了规定:唯酒无量不及乱。康有为在其《论语注》注为:酒以为人合欢,故不为量。所谓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但以醉为不及乱耳。李泽厚也认为这是此章中很重要的一句:这似乎成为中国传统,喝酒的人不少,喝醉的人也不少,但很少酗酒闹事,街头醉汉不多,始终强调自我控制,不予放纵,而以“微醺”境界为高。所以他称之为“非酒神型”。而《古兰经》对信徒们的规定更为严格,明确地禁止人们饮酒:酒对人的危害远远大于对人的的益处,饮酒被断为“罕拉目”(非法的)。《古兰经》五章九十节和九十节中告诫人们说:“信主道的人们哪!饮酒、赌博、求签都是污秽的行为,那全是恶魔的勾当。你们应远离它们,那样,你们就会成功。”他们为什么会对饮酒是这样的深恶痛绝呢?他们认为,饮酒会毒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它使人们相互为仇,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严重危害全社会。最起码的正常生活秩序都被破坏了,那能从事人类高尚的事业呢!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与穆斯林对饮酒的认识有着“度”的不同,孔子主要从健康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古兰经》则从健康及社会危害的层面对饮酒作了深沉的理解。反映了二个民族相同的健康观和不同处世哲学。当然孔子的饮食观也渗透着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中华民族的酒文化。综上所述,孔子的“十不食”观点和穆斯林的有关饮食方面的教义,尽管其产生的年代和国度不同,但对于道德与健康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并且符合现代饮食养生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防止疾病,提高健康水平,都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徐志刚的《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张卫中的《论语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西安清真大寺艾敏乌志凌的《穆斯林的行为准则》康有为的《论语注》等 我的邮箱是jingtao2000@163.com

孔子的饮食观与穆斯林教义(网友来稿)

【孔子的饮食观与穆斯林教义(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孔子的故事(网友来稿)04-14

与孔子、孟子商榷(网友来稿)04-14

孔子论诗语录解读(网友来稿)04-14

孔子成语故事(网友来稿)04-14

认识孔子--重读《论语》(网友来稿)04-14

为孔子一哭(网友来稿)04-14

孔子与其弟子的师生关系(网友来稿)04-14

我的备课观(网友来稿)04-14

考生饮食三忌三需(网友来稿)04-14

浅谈大语文观(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