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 研究性学习不教书呆子

时间:2022-04-14 13:40:4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程改革 研究性学习不教书呆子

              京华时报     2002-08-28     

课程改革 研究性学习不教书呆子

 

     9月1日,北京有170万名中小学生将迈入新学年,与以往不同,今年是北京市基础教育全面进入课程改革的起始年。记者注意到,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性学习”将首次被作为必修课走进中小学课堂。 

     据了解,这门“研究性学习”课将在全体高一新生、部分初中实验学校和海淀区的所有小学展开。全国已经有30多所中学试行该课程。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裴娣娜介绍,由于课堂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任课老师并不需进行专门培训,教师只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参与课堂。“研究性学习”每周三课时,以研究小组形式开展,不设教材。“新课程纲要定位在理解科学家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主动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兼容性和团队精神。” 

     虽然该课程今秋在我市大面积开设,但不少学校早已实践开来。东城区55中去年就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试点教学,高一学生研究了24个课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成课题组,每个专题小组在搜集信息后,确定选题,设计问题,然后进行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考试的方式脱离了死记硬背,在一项“网络的真实性”的调查中,学生们在对6个网吧进行调查后,用表格的方式提交了自己的调查报告。记者看到,“如何鉴别盗版光盘”、“如何对秋天的落叶进行处理”等问题也都成了学生们热衷研究的小课题。想在“研究性学习”这门课中拿高分并不容易,有关老师评价认为:死记硬背不能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只有善于发现、勤于动手、认真总结才能上好研究性学习课。 

     链接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对教师超越,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破了班级授课的闭锁性,将学生置于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立足于学生个体需要,强化过程体验。学生可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选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课程改革 研究性学习不教书呆子】相关文章: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问题特征04-14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组织实施模式的探索04-14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07-31

学习陶行知,投身课程改革(网友来稿)04-14

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现状和思考(网友来稿)04-14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01-21

课程改革 动态平衡课程资源04-14

课程改革带来了什么04-14

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04-18

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