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以德为先》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06 14:45:5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做人以德为先》教学反思

  “做人以德为先”是职中一年级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这一框在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中规定:“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重点在于阐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让学生认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崇尚职业道德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做人以德为先》教学反思

  本框共安排了三目,第一目“走近道德”、第二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三目“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下面就这三目内容对这节课进行教学反思。首先好的方面:

  一、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德育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每节课的先导。成功的新课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就必须注重导入这一重要的环节。这一节课我就是以有奖问答的形式导入,以这四句话: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让学生在得奖的同时也认识到德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是不可缺少的,德与才相比,德更重要,中国有句话叫做"做事先做人",作为一个合格的人,首要学习的就是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学习本领。所以做人要以德为先,由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升德育的实效。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预备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而产生共鸣,从而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为此。在新课程下,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问由境生,问随境异。在这方面,我主要采用吸引学生兴趣的资源引入课题,如让学生参与模拟表演,创设这样的情景让学生参与讨论,由此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迫切追寻问题,学习课文内容,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经过学生的探究和内心的体验,才会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识。

  这节课的开始通过设疑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他们急于知道道德是什么,有哪些内容?但教师没有简单地把教材的内容告诉学生,利用案例分析、问题探究,更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具体,深刻领会道德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发言,自己提出疑问,教师在此基础引导分析,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整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使学生在主动的研究过程中掌握道德规范并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因此,在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可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

  三、德育目标明确,德育效果好。

  这节课扫除了学生观念中的一些盲区,对道德的内涵、各种道德规范有了全面的认识,使学生从感情上认可道德,拉近了学生和道德认识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行动的自觉性,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比如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德问题,教师自身如果没有研究思考,没有深刻理解,没有把追求崇高道德作为自己的价值观,那只能是照本宣科,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教师首先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坚定自己的信仰,学生才可能“信其师,信其道”。

  四、所采用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恰到好处。

  在本节课当中,我选用了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几个视频,如《文明从这里传递》、《南极冰川加速融化》、《将爱心传递下去》等,这些对学生都是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而且学生感兴趣,这样就能说服、打动学生,让学生明白并信服道德可以成就人生的道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德育教育水到渠成。

  这一节的设计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接受。这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和讲解、案例分析结合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手段,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整节课就像经历一次头脑风暴,在不经意间开始,又一步步走向高潮,环环相扣,使人不能放弃,最后又似春风化雨般结束,可谓润物细无声。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以人为本,使学生爱上德育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实际,找到德育的切入点。

  这节课所提供的材料都是学生很熟悉的话题,而问题设计更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所以能吸引学生,师生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材料积累,必须善于通过各种途径比如读报、上网积累材料,增强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吸引力。

  七、教学环节紧凑,流程完整。

  每一环节的过渡语,得体、合理和自然。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使各部分内容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虽然教学中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紧扣主旨,使中心更加突出。如模拟表演、视频、名人事例等等一些素材都是与中心紧密结合,使得原本枯燥的内容显得生动、活泼,让学生更加愿意、感兴趣去学,并不会偏离主旨,更加突出德育课的教育意义。

  八、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学生乐意、主动去学。

  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道德测试、视频欣赏、歌曲表演等等。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显得课堂教学不会单一化,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反而会觉得有趣。虽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绝对不会脱离主题,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加乐意去学特意设计的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即受到教育又能学到相应的知识点。

  一节课即有优点,又难免有不足:

  一、对难点知识的讲授不到位。由于时间问题,如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关系没讲透彻,应要提到这三者都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都是社会主义的主要规范和道德原则在特定社会关系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必要补充,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通过这样的具体分析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三者的关系。但同时也由于时间比较仓促,第一框的内容较多但只安排了一节课,这就使得整节课很赶,教学目标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时间上要稍微调整一下。

  二、个别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不够积极。当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有些说不知道,有些只是稍微提一下,所以对这部分学生要想办法加以正确的引导,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一节课的反思,不仅仅反思我们课的内容,反思我们的教学手段,还要多多反思学生的接受能力及理解能力。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做人以德为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阿德的梦教学反思04-11

阿德的梦的教学反思03-26

诚信做人到永远教学反思03-02

诚信做人到永远教学反思3篇03-02

为政以德之德作文07-29

为政以德和导之以德07-29

《日记》教学反思日记教学的反思04-15

教学反思语言教学反思12-07

教学教学反思11-12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