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爱心小相框》教学反思

时间:2022-03-04 08:43:0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多功能爱心小相框》教学反思

  《多功能爱心小相框》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形式,都体现了新颖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心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及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课堂开放、互动,充满着积极的情感,富有活力。

《多功能爱心小相框》教学反思

  学生在一个轻松、和谐、互动、探索、开放的情景中,设计出一个个精美的小相框,积极表达了对同学、老师、父母的爱心情感。

  一、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是本节课的特色。

  具体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没在局限课本,将我校的校本课程折纸和设计、绘画结合起来。合理整合了校本教材和美术教材,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2、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本课所用的一切课件都是老师自己设计制作的,并没有局限于美术教参为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导入课题用的电影都是老师自编、自导、本校师生自演的。包括课后拓展作业:在下周的家长上会给父母留言,做贺卡,座位标签,这无一不体现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3、表现形式的开放性。启发学生制作多种功能的小相框:留言板、爱心卡、课和表、贺卡、温馨提示牌,标签等等。画面的表现形式为绘画、剪贴画等多种形式。

  表现形式的开放,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环境,学生的一件件作品也绽放出个性的光辉。

  二、互助互动的教学方式是本课的主要教学形式。

  1、本课围绕重点展开“互助互动”式教学,教师首先让学生探索发现,然后师生互动学折小相框,然后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在互助互动中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同步了展,在互助互中巧妙解决了难点。

  2、在评价中互动交流。课中有三种评价方式: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维的评价方式,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培养了学生包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以情感教育贯穿主线是本课的最大亮点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情绪、情感和愿望。

  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阐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多功能爱心小相框》一课正是以培养学生用图标语言(或者称视觉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

  利用折纸小相框作为载体,运用绘画的形式表达爱心:一个小小的爱心符号,几朵小花装饰在画面中,配上小段文字,传递孩子们对同学、对老师、对父母、对朋友的祝福和爱心。

  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本课中,始终贯穿着情感教育,在课前,以小女孩怕吵醒工作中小憩的妈妈的电影为课题导入,这样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另外一方面,影片中的爱心情景感染着每位学生。

  在课中,教师的现场示范画:祝福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乐,体现着人文关怀。

  在课后布置的拓展延伸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引导学生给父母留言,设计贺卡,写家长会座位标签,都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用美术的形式畅意表达情感的延伸。课虽尽,但意无穷,本节课“意无穷” 还包涵着:也许家长会在课后向孩子学多功能爱心小相框的制作方法,把绘制爱心小相框作为一个与孩子交流的特殊方式。

  如果要我为本课的评价用一句话来概括,或者为本课再取一个课题名的话,我会说:为爱心架起一座美丽的彩虹桥。

  同时也有两点值得我们反思:

  1、板述书写不太规范,课堂教学结构前松后紧。

  2、在同学间互助方面还没完全达到教学设计中的预期效果,所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没达到预期效果。课堂教学结构不太紧凑。

  3、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开性,教师要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中如何把学生的自主权完全还给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 的学力。这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多功能爱心小相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相框制作》教学反思02-15

制作相框教学反思02-15

《自制小相框》说课稿05-03

《小闹钟》教学反思04-28

小露珠教学反思04-20

《小露珠》的教学反思05-06

《小蜗牛》教学反思01-22

小篮球教学反思03-03

《小麻雀》教学反思02-19

《小蜗牛》教学反思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