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物体大小、高矮相对性》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08 11:44:1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了解物体大小、高矮相对性》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了解物体大小、高矮相对性》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了解物体大小、高矮相对性》教学反思

  《了解物体大小、高矮相对性》教学反思篇1

  中班幼儿对物体量的特征已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喜欢探索发现生活中有关量的问题。本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区分三个物体的大小、高矮,了解发现生活中事物的大小、高矮都是相对的。

  我设计如下的教学流程:首先目测:请三个不同高矮的`幼儿站在同一水平位置比高矮,先两两相比,再三个一起比,使幼儿认识到,在与前一个比是高的小朋友,可能在与后一个比就是矮的。然后,出示贴绒教具:比小鸡、小鸭等,让幼儿进一步明确高矮的相对性。其次,让幼儿比实物(自带的纽扣、瓶子等)两人一套三件大小不同的实物与邻座的互相比,谁的大、谁的小。最后:让幼儿做4——5页的练习。

  通过上面的活动:大部分幼儿能准确地说出谁最高、谁最矮、谁是中等高矮,有部分幼儿两两比较时不出错,而在三个物体比较时,对中等这个概念比较模糊,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反复琢磨,如何才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中等”一词呢,通过了再次的举例,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比高的低,比低的高就是中等。再次的巩固,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

  《了解物体大小、高矮相对性》教学反思篇2

  第一次探索:课前,我与学生交流:“你和xx比,谁高一些?”一般孩子都能回答出来。于是,我认为学生对高矮已有了初步的感受,我的教学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同桌两人为一组来比较高矮。结果课堂上乱哄哄的,有小组而无合作。大家都站起来比高矮,有打闹的、有争执的、有说笑的。等我维持好课堂秩序,一节课的时间也过去了大半,效果可想而知。

  反思失败原因,我认为这一节课虽然设计了学习情景,有小组合作学习。但活动前没有把要求说清楚,对学生放得太开。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年龄小,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果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或者布置过于简单,学生就会没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步骤,在接下来进行的小组活动中,孩子就会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从而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出现上述课堂秩序较乱的情况。

  怎样使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怎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处?怎样引导学生找出比高矮的方法?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一年级的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坐在一起,集思广益。

  总结上次的失败,我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有了上次的经验,本课的教学设计一开始先安排比较图中物体的高矮。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还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进行相应的教学。

  在掌握方法阶段,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推进,安排一个又一个的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人的身体有高矮)→解决问题(站在一起可以比高矮)→产生新问题(一个学生弯腰,一个学生站直,这样比行吗?)→解决新问题(身要直)→再产生新问题(一个学生踮脚,一个学生脚放平)→再解决新问题(都要脚放平)→又产生新问题(站的位置高低不同来比)→再解决问题(站在同一平面上)的过程。在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比较高矮的方法,并且掌握方法和应用方法。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经历了过程,又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了解物体大小、高矮相对性》教学反思篇3

  本课是在学习了“比长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较是学习数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高矮比较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大部分孩子对高矮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不过他们的认识往往是笼统、模糊的;有少部分孩子对高矮的比较方法有所了解。课堂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亲身感受、经历比较的'过程,以及理解比较的具体方法。我认为本课重点有两个:其一,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高矮”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高矮不止限于身高,也可以是物体的高度;其二,引导学生体会比高矮的传递性和相对性,这种数学思想的渗透同样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高矮的相对性。首先请一位同学走上讲台,问:“这位同学高还是矮?”让学生体会只有把这位同学和别的同学比的时候我们才能说他是高还是矮。接着请三位高矮不同的学生走到讲台上,提问(指身高居中的同学):“他的身高是高还是矮?”“为什么他一会儿高,一会儿矮?”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人是高是矮总是和别人相比较而言的。其次,通过刚才三位同学身高的观察,学生发现生1比生2高,生2比生3高,请学生猜测“生1和生3不比较,你能知道谁高吗?”通过活动,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此外,本课中在方格图的背景下判断物体的高矮是难点,有些事物单凭眼睛观察无法准确判断他的高矮,只能借助数方格判断。个别学生数的方法还不够熟练,还应多加指导和练习。

【《了解物体大小、高矮相对性》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物体教学反思11-26

大小教学反思03-06

按物体大小分类精选教案03-26

按物体大小分类教案03-26

认识物体的教学反思05-07

认识物体教学反思11-26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9-10

物体分类教学反思09-18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9-04

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