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的说课设计

时间:2022-05-05 19:56:1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月光启蒙》的说课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孙友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为自己唱民歌、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是篇激发学生学会感恩的好文章,也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优美的文段和动听风趣的发歌、童谣,认识祖国民间文学的丰厚博大,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吸取多种优秀文化,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而五年级的乡镇学生,他们和亲人朝夕相处,对自己身边的乡土文化有一定的接触,因此课文内容对他们而言富有吸引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编写意图以及教学对象的分析,本课的教学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绿线内的七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饱含的感情以及深刻含义。

  4、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与怀念之情。

  5、通过家乡民歌童谣的交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具体实施时,突出了以下教法与学法的运用:

  1、疑问:古人云:大疑而大进,小疑则小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我让学生依题质疑,在读文中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文中语段进行发问与思考,以活跃思维。

  2、研读。阅读教学是学生在阅读时对课文相关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是对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着重让学生经历这种阅读过程 ,在研读中感受亲情、回味亲情、体验亲情。

  3、对话:《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对话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

  根据课文知识丰富、教学重点多、乡镇学生学习进程较慢的实际情况,本课的学习我打算用有利于课时进行。思路如下:

  第一课时:初读学词,扫除朗读障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抓住“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进行自主探索,重点感悟,学歌谣童谣,交流所惧到的家乡的民歌童谣。

  第三课时: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激发学生现实中亲情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一)揭题质疑,初读学词。

  板书课程中“启蒙”二字,理解“启蒙”的含义是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知识。再板书“月光”二字,让学生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一般来说,给予自己启蒙的是师长或书籍等,但这里的“月光”便给了学生悬念。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这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这就是所谓的“疑则进也”。)

  接下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教师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再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最后让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围绕课题疑问所能做出的解答。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受。

  出示句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让学生说说这句话勾起了你怎样的回忆?通过学生的回忆,唤醒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与体会,为课文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

  (三)自主探索,重点感悟。

  首先,默读课文,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写出了童年夏夜的美妙?(课文从月夜景色的美妙,歌谣的美妙,故事的美妙,童谣的美妙,猜谜的美妙几个方面加以表现,层次清晰,学生不难把握。这个问题的交流,有利于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接着,引导学生朗读文中生动幽默的歌谣童谣,激发学生产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哪首就在班中为同学们朗诵哪首,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让童趣在教室里回荡。

  然后,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多品读,在旁边写下感受。给学生充足的研读时间,然后再在班上交流。(《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样的设计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时空,也让学生充分接触到了文本。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把这种差异转变为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让学生在汇报读书成果时,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最后,交流所收集到的家乡的民歌童谣。(家乡的民歌童谣属于潜藏的学习资源,要让学生提前收集,必要时还要给予适当的指点。学生在收集与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慧厚,语文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现实。只有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才能充分领悟语文学习的必要性与深刻性。)

  (四)师生共融,情感共振

  首先,小组讨论:为什么要用“月光启蒙”做课题?交流后自然引入最后一自然段的学习。

  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妈妈对自己的好,说说此时此刻想对妈妈说什么话。(从现实走进了课文,又从课文回到了现实。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了人世间最纯洁的亲情。他们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休,化为绵绵。这不就是语文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人文主义吗?)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了全文,深化了中心,在语言中起到重要作用,板书的设计我力求突出其意义。(板书略)

【《月光启蒙》的说课设计】相关文章:

《月光启蒙》教案设计12-16

《月光启蒙》教案09-17

月光启蒙说课稿11-05

《月光启蒙》优秀教案12-17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12-22

《月光启蒙》的教学反思03-17

《月光启蒙》优秀教案03-04

精选月光启蒙教案四篇07-02

《月光启蒙》教案15篇03-08

小船说课设计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