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说课设计

时间:2022-03-01 16:05:5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回声》说课设计

  《回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看科学。本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解释了回声这一物理现象,捧读本文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本课的主人公小青蛙,由自己的叫声引来了另一只“小青蛙”,还调皮地学他说话。在青蛙妈妈投石击水,用水波和声波相比的巧妙指点下,小青蛙才明白了回声的原理。本文是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极好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朗读训练的重要凭借。

  根据在新课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阅读时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尝试采用“先试后导”、“先学后教”的方法,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尝试——探究——运用”的过程。课堂上既要有时间让学生交流分享,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广泛地交流,充分地感悟,不断地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扎实的语言运用学习实践,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在今天的课堂上,应该说我确实关注了这么几个问题。

  1、教学不是零起点: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零起点”现象是十分突出的,阅读教学则尤为严重。其实,教学中,我们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统一的问题进行问答。我们要考虑学生学习这个文本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在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需要怎样的引领?

  生字词的教学:大部分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预习,准确地认读,那么我要关注的是提醒孩子们注意几个特别难读的字,如《回声》这篇课文中的“哩”要读成轻声,“碰”是后鼻音。

  课文的朗读:学生经过预习以后,基本能达到读通句子,那么我要关注的是课文中有没有特别难读拗口的句子?那就可能需要领着孩子们再来读一读的。今天的这篇课文是比较通俗的,不需要老师过多的干预,学生出现的问题,很多也能自己解决。

  整体感知:学生基本能流利地说出课文所讲的内容,但是说得有些罗嗦。这时,我就要提醒孩子在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说得简单点,让别人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今天的这篇《回声》说起来确实比较难,所以我特意安排了一个填空,让孩子根据这个填空试着说一说。

  深入学文,品读感悟: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的时候,孩子们能通过一遍两遍的朗读,读懂一些东西,这一些,不需要我再重复地讲,机械地问。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

  2、充分让学:

  我们要以“充分让学”来达到“教”的目的,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广泛地交流,充分地感悟。

  例:学习【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学生把第二句读一遍——师: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桥洞是半圆的,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老师请学生上来点一点,这个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的这个形状,和大月亮很相像的。

  师:其他小朋友读懂了这句话吗?谁再来说说——倒影——石桥在水中的影子

  师:让我们再去读读,聪明的孩子肯定还会有新的发现——

  交流评价:

  湖水很清澈——师:你怎么会想到湖水很清澈的呢?——师: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这个句子,真是聪明的孩子,那就请你来读一读

  生:我觉得这是一句比喻句。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这里把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的这个形状,比作了大月亮。

  例:学习【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

  生:我知道了小青蛙是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的。

  生:我知道小青蛙和妈妈来到桥洞底下,小青蛙看到了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

  出示插图:师:小青蛙你都看到了周围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师:请你再去读读这个句子,看看你还能从这个句子中知道什么?

  “!”——知道小青蛙很高兴,很快乐!评价语言:一个感叹号让你感受到了小青蛙的高兴,这就叫读书。请你来读读这句话——你能读出小青蛙高兴的心情——其他小朋友再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高兴得叫起来——评价语言: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你也来读读这句话——对于这句话其他小朋友还想说吗?

  呱呱呱——评价语言:唱起了歌,感到很快乐!请你来读一读。

  评价语言——许老师不得不佩服我们班的孩子,你们能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如“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和一个标点符号去感受,真了不起!

  3、尝试探究:

  学懂课文不是根本,学会学习才是目的;考试成绩不是根本,健康发展和幸福成长才是最终目标。因此把教学过程预设成:自主尝试——-自由交流——自主探究——自行总结——自然拓展的开放的、充满主动精神的学习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内容设计成了探究性任务,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在积极思考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

  例:学习【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要让学生感受到,发现用上比喻句后,使这个句子更加美了!更生动了!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我们可以设计让学生尝试着去发现这一份美。

  圆圆的东西很多啊!大饼、圆环、月亮都是圆的,为什么要把它比作大月亮呢?学生这样一比较,发现,这个圆圆的月亮只有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才能看到,平常是看不到的。孩子们还发现在八月十五看到的月亮是又大又圆又亮的,非常好看,非常美丽。所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使得句子显得更加的美。

  在此基础上上让学生用上“好像”来说一说,不但要比喻得恰当,还要注意把句子说得美一些。

  4、关注表达:

  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也说:“文本解读不要老是在内容上打转,语言表达形式自然是关注的重点。……叶老说‘课文无非例子。’只有语言形式才有‘例子’可言。”

  例一:小河上有座石桥。

  出示图片:这就是小河上的那座石桥,你看到了一座怎样的石桥?

  (半圆形的石桥、弯弯的、古老的…… )

  请你这样来说一说,我看到了()小河上有座( )的石桥。

  生:清清的小河上有座弯弯的石桥。

  生:清澈的小河上有座古老的石桥。

  长长的小河上有座半圆形的石桥。

  ……

  例二: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

  生:我知道小青蛙看到了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

  出示插图:师:小青蛙你都看到了周围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生:我看到了绿绿的小树。

  生:我看到了清清的小河。

  生:我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

  生:我看到了茂密的树林。

  ……

  【努力的方向】

  课堂放得不够开,还是有点赶,总怕时间来不及,没有让孩子们充分的展示思维的过程,还是遏制了给更多学生交流的机会。

  如:整体感知部分,只叫了一个孩子说说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没有舍得让其他孩子也来参与说一说,然后教师再小结。

  又如:学生已经读出了这个“藏”字,就像我们小朋友捉迷藏,我只让孩子说说“藏”的意思是什么?却没有给孩子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样藏的,或者让孩子自己说说想法,这样的机会却没有舍得给!

  生字书写部分,让孩子观察这8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法也欠科学,因为这8个生字本身没有什么规律可寻,如能改成“看着这8个生字,你有没有要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其实最后一个环节教学的时候,突然发现田字格没有画在黑板上,心里一着急,问学生的问题成了真正的问题。)

【《回声》说课设计】相关文章:

《说勤奋》说课设计05-06

小船说课设计05-13

欢庆说课设计05-05

《赶海》说课设计05-05

《望月》说课设计05-05

《春晓》的说课设计05-05

礼物的说课设计05-06

《草原》说课设计05-06

《琥珀》的说课设计05-06

《项链》的说课设计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