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次数:260]
    湖北麻城陈昌学 杨绛女士作为一位小说家、评论家和翻译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她的散文质朴而恬淡,平和而睿智,淡泊中寓着浓郁,平静中饱含深情。这一散文风格在她的作品《老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用作家的话说,是“怀人忆旧之作”,最初收于杨绛散文集《杂忆?..

  • [阅读次数:34]
    1984年,正在北师大中文系就读的苏童,在图书馆的新书卡盒里翻到了写有《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的卡片,因此陷入博尔赫斯的“迷宫”和“陷阱”里,“坦率地说,我不能理解博尔赫斯,但我感觉到了博尔赫斯”。苏童至今还记得,那本书的封皮是黄色的。 那是博尔赫斯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本译著,由已故的王央乐先生翻译,1...
  • 博尔赫斯的若干张面孔--重读博尔赫斯[阅读次数:58]
    博尔赫斯说,他最怀念的颜色正是黑色和红色。他失明的世界,是个显蓝发绿、略带些光的雾腾腾的世界。他甚至说,失明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并不完全是不幸的生活方式。 今天重读博尔赫斯,其实是重温来自文学的魅惑召唤。这位被称为“作家的作家”的人,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丰厚而伟大的文学遗产,他构成的整个文学世界...
  • 握住人性的真善美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阅读次数:576]
    在这个高速旋转的时代,人们用科技握住了物质的需求,却在不经意间让人性从指缝间流走。用心握住人性的真善美,以此为墨,方能绘出更美好的未来。 握住人性的真诚。“油条哥”李刚,在这个“商家的良心飞到九霄云外”的时代,用自己的真实诚信,赢得了巨人的喝彩。当他得知制油条技术不过关,会导致...
  • 论班级的人性化管理[阅读次数:470]
    浅论对班级的人性化管理 lijunfang 简要:传统的班级管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班主任在工作当中普遍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或是对学生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长期以来,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一揽子都要管。使班主任疲于劳累,无?..
  •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之人性论(文字稿)[阅读次数:3249]
    儒家思想: 人性是向善的。 真诚带来力量。 善人是做好事让大家称赞, 仁者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做好事。 善人不会为做好事而牺牲生命; 仁者可以杀身成仁,行善不是牺牲,而是最后的一种成全。 从哲学的理论上讲,人性就是作为人,生而具有的本性,也就是...
  • 班级管理之我见 --再谈班级人性化管理模式 班主任工作论文(高一)[阅读次数:805]
    贵州省思南中学张志敏 学校2010年11月召开的德育工作经验文流会上,我曾写过一篇论文-《长空----雄鹰搏击的摇篮》。谈到班级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且在2011届所带的七班把这种管理模式付诸班级管理,结果是高考成绩斐?..
  • 人性的关怀,心灵的沟通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 班主任工作论文(八年级)[阅读次数:5575]
    当前的教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学生幼稚,好哄;高中生成熟,明事;只有初中生懵懂,难教。”折射出初中学生管理教育的辛苦和痛苦。在社会的转型期恰恰遭遇人生的转型期,“双重转型”致使初中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就有了许多异乎寻常的行为表现和心智波澜,考量着学校教育“与时俱进”的变化,要求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
  • 忧伤的玫瑰---读博尔赫斯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陆波随笔)[阅读次数:345]
    陆波 他是博学而奇诡的迷宫建造者,他神秘、明净而博大的作品,像孤独的玫瑰闪烁在宇宙之中,作为榜样,他曾经影响了二十世纪几乎所有的先锋派作家。他常说自己是读者,其次是诗人,最后才是作家。他就是我们热爱的博尔赫斯。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是诗人的第一部诗集,共33首诗。街道、广场、庭...
  • 孤独的月亮--读博尔赫斯诗集《面前的月亮》(陆波随笔)[阅读次数:236]
    陆波 博尔赫斯在诗集《面前的月亮》1925年版序言中写到“愿每个诗人都去赞颂与她自己相近的事物,因为那才是真正的诗。我歌颂了那些与我相近的事物,那些我深深感受到的事物,它们是这座城市偏僻陋巷的蓝色墙垣,是盛满了天空的狭小广场”。诗集《面前的月亮》一共17首诗。开篇第一首还是写的街道,“街角的长条石...
  •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下水作文:顺便是一种人性的温暖[阅读次数:275]
    顺便是一种人性的温暖 如果看到祥林嫂失魂落魄,鲁镇的人可以顺便问候一句,哪怕是最普通的一句;如果孔乙己瘸腿后,众人能够顺便表示一下关心,哪怕是最敷衍的关心;如果在别里科夫形成他的套子保护自己之前,周围能顺便又那么一个安慰的举动,哪怕是最无意的举动,他们是否可以改变命?..
  • 高三生高考前捐骨髓救人,人性的高考满分(感动温情)[阅读次数:355]
    张文驰左在海军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新华社发 “多年来,我看了那么多高考(微博)前后的人和事,也唯此让我心跳,灵魂都跟着颤了下。” 这是这几天在网络上转发率较高的一条微博,而这同样让很多网民心跳、灵魂发颤的人和事直接指向三个关键词中学生、高考冲刺、捐骨髓救人。中学生名叫张文驰,他在距离高考7...
  • 别里科夫是人性扭曲的变态狂 (人教版高三)[阅读次数:893]
    [摘要]:中学语文教科书曾把别里科夫当作沙皇专制制度的“卫道士”和“鹰犬”,“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这是“极左”影响下所得出的标签化的结论。而我通过对小说文本及其写作背景的分析,认为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奴性十足的可怜、可笑、可悲的庸俗文人,是沙皇专...
  • 拣出人性的美丽 --张洁散文《拣麦穗》赏析[阅读次数:7002]
    张洁的《捡麦穗》是我们熟知的一篇关于张扬人性美的一篇文章。故事讲述的是在农村这样一个女性生存艰难背景下,主人公大雁和一个卖灶糖的老汉之间那种纯洁感情的故事。这样看似不起眼的话题,却被作家赋予了灵魂,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一种道德境界的追求。作者这样鬼斧神工的笔调不是很简单就能说明...
  • [阅读次数:300]
    谌洪果 我这几天比较热情,见人就推荐《金陵十三钗》,让许多师友感到诧异:张艺谋一次次让人失望,还能搞出什么玩意儿?我希望大家不要受张导演之前的《三枪》、《山楂树之恋》等影片的误导,也不要受没看过电影就批判的朱大可先生的误导。 说这部电影好,我有几个比较标准:一是和张艺谋以前拍的最好?..
  • 咀嚼灵魂之味道 -高中教材中所展现的人性美 [阅读次数:423]
    牟飞 学习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拥有较成熟的思想,升格自己的理性思维。而我们手中的教材无疑是最好的“林丹”,内中有许多篇目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习者去品味鉴赏,去思索传承的?..
  • 面对杀人狂,挪威不相信死刑(人性、宽容、爱)[阅读次数:600]
    南方周末 2011年7月25日,挪威恐怖袭击事件凶手布雷维克在奥斯陆法院首次出庭受审。 多数挪威民众不赞成挪威惨案制造者布雷维克被判死刑。一位挪威人解释:“我们对这个‘疯子’的态度,是给予更多的民主、宽容和爱,这些价值观正是布雷维克想要破坏的。我们要确保这个‘疯子’不能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 上海拾荒老人乘公交竟遭驱逐(冷漠人性道德)[阅读次数:379]
    石述思 100多年前,位于上海英美租界的外滩公园,立着这样一个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那时祖国很孱弱,政府腐败无能,人民被蔑称为东亚病夫。 100多年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祖国日益强盛,再也木有老外胆敢跑到咱家门口撒野。 不幸的是,没?..
  • 人性与狗奴性之现代版[阅读次数:418]
    上海82路公交车,一拾荒老人上公交车刷敬老卡时,遭到一男乘客的谩骂和司机的驱赶,最终老人无奈下车。视频上网后引起群愤,司机后悔地说:现在连儿子也不理睬我了。 老帅哥鲁迅先生在一个黄昏的下午,眯着眼,抽着中国造的劣质烟,吐出一团青雾,倔强的头发坚挺的扎破烟雾的包围,极其像个不谙世...
  • [阅读次数:4239]
    内容摘要:中篇小说《边城》创作于1934年,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他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苗、侗、土家族汇居的地方。其创作思想为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立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观察人生,以表现人性为主要内容,注重民族品德的重建,宣扬原始古朴的人生...
  • [阅读次数:283]
    博尔赫斯说博尔赫斯豪路博尔赫斯:作家和自修学者,1899年生于当时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城。他的父亲是心理学教师。他是诺拉博尔赫斯(孀居)的哥哥。他爱好文学、哲学和伦理学。他喜欢写短篇小说。他虽然只是似乎在日内瓦受过正式的中学教育(对此,评论界至今还在查证之中),却?..
  • [阅读次数:464]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LuisBorges),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1899年8月24日生于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图库曼大街840号一英裔律师家庭。父亲豪尔赫吉列尔莫博尔赫斯(1874-1938)是位律师,兼任现代语言师范学校心理学教师,精通英语,拥有各种文本的大量藏书;母亲莱昂诺尔阿塞维多...
  • 从人性的角度看窦娥的悲剧命运(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阅读次数:811]
    【剧情回顾】 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
  • [阅读次数:5724]
    在泰坦尼克海难中,有1500人葬身大海,其中大部分是男人。危难时刻,那些“绅士”依然恪守“儿童优先,女士优先”的原则,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没有富商,没有学者,没有官员,只有儿童、女人和男人。 67岁的头等舱乘客、全球最大的美斯百货公司创办人斯特劳斯决定留在泰坦尼克号上。有人劝他:“...
  • 人性关怀,责无旁贷(教学反思)[阅读次数:506]
    肖理嫦 人性关怀,责无旁贷 --2009年11月教学手记 湖南省涟源市第三中学肖理嫦 人们总是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学生,要想雕琢出洁净、高尚的灵魂,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人性的关怀,作为教师,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在近段的教学工作中,我感慨颇多,兹述于此?..
  • [阅读次数:4078]
    官僚面具背后的人性化内涵 --卡列宁形象再认识 引言 《安娜卡列尼娜》可以说当之无愧地成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上的...
  • [阅读次数:1128]
    阴差阳错的关系,给职高的学生用了新课标苏教版的语文教材。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学习电影分镜头稿本《辛德勒名单》时给学生看了原版电影。不想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只关注电影中动作激烈的镜头,而作者和导演想表达的意图基本是视而不见。以后这样的情况又出现过几次,联系社会上对职...
  • 人性压抑的悲歌--从《史记》看刘邦的悲剧性形象(人教版高一必修)[阅读次数:2462]
    [摘要]在《史记》中,司马迁塑造了一大批各具情态、十分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使得《史记》充满了悲剧色彩。刘邦同样可以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来探讨。评价刘邦的一生,不能完全从个人品质上着眼,高层政治的权力角逐才是他扭曲自我的根本原因,也是其个人的悲剧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史记》;刘邦;人?..
  • [阅读次数:19269]
    生物的基本特性之一是:生物对环境都有适应和改变的能力。这是我们在中学生物课上学到,并被现实反复印证的道理。在漫长的岁月中,每个人,他对环境的改变和适应,比例却因种种主客观因素干扰不同。主观上有个人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学识修养、志趣爱好等等;客观则无外乎时代趣味、社会风俗、家庭环境、人事关系等等...
  • 博尔赫斯和永恒的书(人教版高三必修)[阅读次数:760]
    摘要:博尔赫斯是后现代主义最伟大的作家,他的小说充满了神奇的意象。其中书本“意象”具有不同于其他的特殊性。作家一生与书相伴,多年的图书馆工作使博尔赫斯拥有得天独厚的阅读条件。作家通过“书本”表达了无限的哲理思考:时间的偶然性与交叉性,生命的矛盾性和博尔赫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怀并讨论了“永恒”的?..
  • 论《诗经国风》中的自然人性(选修)[阅读次数:1378]
    摘要:《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孔子开始,一代代的学者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解读这部经典。在文学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今天,对《诗经》的解读也正火热进行。然而,在现代社会人性呼唤一浪高过一浪的背景下,我们是否能从自然人性这一角度去解读《诗经》,本文试从现代比较时兴的“自然人性”角度在这...
  • 让语文课闪现人性光彩[阅读次数:731]
    真正的教育,能把人引向光明,而新课程是一种“唤醒”教育。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始终是一部寻找“精神家园”的历史。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的宗教幻想;从挣脱中世纪的精神枷锁的人文主义运动到当代文明准则的确立,无一不是人类唤醒主体意识、建设精神家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和决定性的?..
  • [阅读次数:1208]
    杨绛先生年龄接近期颐,回忆录《我们仨》过去四年了,这四年应该是老人家难过的日子,孤身一人回忆往事。她为什么要在九十六岁高龄又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呢? 两年多前,杨绛先生患病住院期间,躺在病床上一直在思索《走到人生边上》这个题目。病愈回到家后好像着了魔,她给这个题目缠住了,想不通又甩不掉,然?..
  • 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展台[阅读次数:929]
    沈从文的小说从伦理道德的角度透视人生,以表现人性为中心内容,以探讨民族品德的重造为旨归,热衷于表现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生的审美理想。古老湘西的幻梦抚慰了他疲惫的灵魂,他以湘西的眼光观察城市,极易捕捉到都市道德沦落、人性泯灭的严重症结。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是他驰骋想象、弘扬美好...
  • 博尔赫斯:另一种光(吐血推荐)[阅读次数:211]
    石买生 1955年,博尔赫斯的生命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古老的太阳连同布宜诺艾利斯的天空突然从他眼睛里消失了。再也看不见早晨开放的花朵,雄鹰滑过蓝天还跟从前一样有力吗?还有美丽的少女是怎样地行走在春天里?生命难道就这样彻底落入无边的黑暗?不,博尔赫斯想,还得活下去,一扇窗户关上了,另一扇窗户就该...
  • 博尔赫斯的低语[阅读次数:377]
    众神给了其他人无尽的光荣 铭文、钱币上的名字、纪念碑、忠于职守的史学家 对于你,暗中的朋友,我们只知道 你在一个夜晚听见了夜莺 --博尔赫斯《致诗选中的一位小诗人》 1 闭上眼睛,我就看到了神灵,他们居住在离我不远的田野里,飘飞在窗子外面的山冈上,蹲在水边。他们的眼睛里闪耀着墨...
  • 博尔赫斯和他在东方的盲目镜像[阅读次数:432]
    寒羽(郑州) 张闳 我依*一面镜子和一部百科全书的结合,发现了乌克巴尔。 --《特隆乌克巴尔,奥尔比斯特蒂乌斯》 先锋作家的独门暗器 在1980年代末期的某一天,一位先锋小说家在演讲时,被问到他的小说与博尔赫斯之间的关联。这位...
  • 《交叉小径的花园--献给维克托里亚奥坎波》解读[阅读次数:513]
    《交叉小径的花园》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时间的迷宫故事 。 按照小说的结构层次来看我们似乎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我”是为什么进入迷宫中心的。 故事开头我的处境是这样的:我是一名间谍,受到上司和敌国的双重压力(人的地位的确类同于间谍,人要在这肮脏的世界苟活,就只能不断的出卖理想)我...
  • [阅读次数:855]
    博尔赫斯(1899-1986) 【谁是博尔赫斯】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西班牙文:Jorges Luis Borges,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作家。他的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博尔赫斯1899年8月2...
  • 在博尔赫斯的迷宫里[阅读次数:616]
    http://www.dayoo.com http://www.dayoo.com 这几天一直在看博尔赫斯小说集,除了以前看过的《沙之书》、《刀疤》、《小径分岔的花园》之外,最令我意犹未尽拍案叫绝的是《永生》《南方》《通天塔图书馆》《环形废墟》……我实在喜欢他的小说。在一种虚幻的猜想中理性的思考,而这思考又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 博尔赫斯百年[阅读次数:289]
    王永年 今年8月24日是博尔赫斯诞辰百年。---博尔赫斯常说,他认为 自己首先是读者,其次是诗人,最后才是作家。由于英国化家庭的熏 陶,他从小就受到西班牙语和英语的双语教育,如饥似渴地阅读英、 西文书籍,童年时期对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一些英语作家,如斯蒂 文森、卡罗尔、威尔斯、?..
  • 博尔赫斯的诗[阅读次数:5017]
    2007年06月10日 星期日 下午 09:05在2001年的时候,我在武汉买了博尔赫斯全集,当时正过着一种惯性极强的生活,欲罢不能。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人,号称作家中的作家,因为他的简洁,为何简洁,因为他和生活隔了好几层,他的许多作品是哲理小说,现实含量少。 他的故事性极强的小说,则多是已有的旧故事或着是民...
  • 在叙述的花招里昏迷不醒--读博尔赫斯[阅读次数:97]
    张双武 大概有半个月时间的全部后半夜,我始终与一个叫博尔赫斯的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耳鬓厮磨。这个人的名气实在太大了。他的玄思几乎抵达了人类智思所拓展到的极限,一个双目失明的诗人,竟荷马般地获得了神灵的眷顾。 我昏厥在他叙述的花招里不能自拔,惟一的念头是想把自己涂鸦过的?..
  • 读博尔赫斯[阅读次数:151]
    读博尔赫斯,总感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作为实体而存在着的人,而是一个游走在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幽灵。他被尊崇为"为作家写作的作家",而他的文本--我只能用这个空泛并且被用滥了无数次的词,因为博氏的作品实难区分出哪些是诗歌、哪些是小说或者随笔--早已超越了纯粹的写作而存在着。在他诗选的前言里,他这样写?..
  • [阅读次数:92]
    李方 前天在书摊上买了一本美国人伍德尔写的博尔赫斯传记《书镜中人》。昨天炎热的午后漫长时光,不想干别的,就躺在床上读这本书,居然读进去了。流动的空气里仿佛有了老式图书馆阴暗发霉的味道。那个人在书架周围徘徊的身影,沉浸在幻想里。他和世界,通过书籍联系起来,除此别无它途。时间不存在了,空间?..
  • 品读博尔赫斯[阅读次数:74]
    发展论坛 作者:七娃 飘忽的奇诡,冷峻的幽默,再加上从泛黄的书页中泛起的阵阵墨香,这一切混合在一起,便是博尔赫斯,一个妙不可言的拉丁美洲老头儿。我认识他的时候,这位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正在书店里落难,很丢脸地和一堆过期的中学复习资料一起堆在降价的书架上。 记得...
  • 博尔赫斯的果院[阅读次数:83]
    齐鲁晚报 在小说作家们格外计算语言成本与叙述效率的今天,《果院》名列2005年度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似乎表明了人们对当代优秀小说尺度把握上的内方外圆。 在这个普遍讲究提速的时代,石舒清的短篇小说《果院》,对于阅读者似乎有着限速的要求,也因此,它舒缓从容的叙述,倘若用时尚的环保主义...
  • 在时间的迷宫中:博尔赫斯[阅读次数:343]
    作者:帕斯 我在青年时代开始读博尔赫斯,当时他还未成为国际著名作家。在那些年头,他的名字是一群初出道者的暗号,读他的作品则是少数几位行家里手的秘密膜拜仪式。在墨西哥,1940年前后,我们这些行家里手由一群青年人组成,偶尔也会有一位不那位热情的老党人:何塞?路易斯?马可内斯、阿利?楚马塞罗、哈维尔??..
  • 我读博尔赫斯的诗[阅读次数:573]
    只有孤陋寡闻的人才会稍微知道一点就忍不住感慨。碰巧我就是这种人。 先看博尔赫斯的这首诗: 雨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 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 或曾经落下。下雨 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谁听见雨落下 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候 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 一朵叫玫瑰...